李 媛
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江苏 徐州 221004
影视戏剧文学将喜剧色彩和影视特点进行有机结合,不仅能够满足人们对文娱愈发多元的需求,还能够在全面的角度为戏剧领域和影视领域相关问题提供帮助。因此,一位合格的专业人员,需要掌握欣赏影视戏剧文学作品的方式方法,从而完成高质量具体创作。
所谓消费经济,主要是指消费领域和消费过程中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体现出的节约和效益[1]。从当前发展现状来看,消费积极涵盖以下含义,即人们所获得的消费实惠、消费的内部关系以及消费的外部关系。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日益深化的当下,市场导向型经济的发展使得消费经济越来越重要,这是因为市场导向型经济是消费导向、消费需求导向型经济,所以社会进入发展型、品质型消费为特点的消费经济时代。在该时代下,人是各项消费活动的核心,而且,人们注重消费所得商品的质量、数量和价格时,同样看重消费服务,此外,消费经济时代还具有较为明显的文化特点,主要是雅而就俗的利益驱动、俗而求雅的文化包装。
所谓影视戏剧文学,主要是指经过较长时间后由传统戏剧文学发展、演变而来的一种全新文学体系,不同于其他文学,其综合性更强、涉及内容更多,主要包括戏剧、电影等录制以及舞台剧的演绎等。由于文字具有独特性,在开展这类文学作品创作时,其最终形成的就是剧本,所以不仅具有良好表演效果,还具备一定的社会价值。由于剧本对作品录制质量和作品演绎具有直接影响关系,甚至关系到演出地成败,所以,影视戏剧文学的水平也直观地融入于表演中。从影视戏剧文学发展现状来看,若要对其进行分类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影视文学,二是戏剧文学。前者将影视和文学的优势进行有机融合,不仅能读还能看,可以从看和听两个方面满足欣赏者的感官需求。而后者主要指的是供舞台表演的戏剧剧本,具有较强戏剧性。此外,剧本就是一种文学体裁,与散文、小说、诗歌并列,所以在影视戏剧文学中,还涉及有关影视的小说创作以及话剧,但是其内容格式并没有明确规定,主要类型有完全的台本、分镜头剧本以及文学剧本等。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因影视戏剧文学具有较为强烈的表演性和冲突性,所以深受人们喜爱。而影视戏剧文学的关键部分在于剧本的处理,这样才能够把握语言、人物性格、行为等,进而完成对这类文学的欣赏。因此,为更好赏析影视戏剧文学,应明确其特点,具体如下:
作家果戈理曾说过,“所谓的戏剧只能活在舞台,如果舞台消失,那么它就是没有灵魂的躯壳”[2]。剧本在影视拍摄、舞台剧表演中发挥着巨大的指导作用,所以影视戏剧文学作品在表现过程中,影视表演、舞台演绎应与剧本具有极高吻合度,尤其是戏剧文学这类。这是因为戏剧表演与影视拍摄不同,不仅在事件、空间以及表演上具有一定限制和特点,还需要集中展现故事背景、情节和时间,重点人物数量不能过多,突出重点几个人即可,且人物性格、行为都更加鲜明。此外,剧本内容不可过于繁复,这与小说具有明显差别,需要准确把握矛盾和问题,通过层次化的表现方式将问题呈现给受众,关键内容分配较重笔墨,突出戏剧尖锐的冲突性,从而更好表现人物性格。
剧本创作时间不定,也许需要几个月或是几十年,比如影视作品《卧虎藏龙之青冥宝剑》,光是剧本修改就花费七年之久,但是剧本内容需要浓缩于几个小时之内,甚至有的影视和戏剧作品不到120分钟,无论是矛盾、故事情节还是矛盾解决,都需要通过表演完成,进而补全整个剧本。因此,影视戏剧文学具有明显的表演性特点。
对于影视戏剧文学而言,剧本人物的塑造需要大量对话以及表演动作进行塑造,从而呈现出饱满的人物形象,所以,在影视戏剧文学作品中,还具有动作性和台词个性化特点。在影视戏剧作品的演绎中,人物角色的语言部分就是台词,由于作品最终呈现时长有限,所以台词具有较强功能性特征,比如幽默、揭示主题或是埋下伏笔等,因此,台词是描述人物、体现和推进剧情的必要手段,是影视戏剧文学构成的基础。台词中包括:比如演员之间的对白、独白或是唱词等,都属于台词的一部分,要想在影视戏剧文学中呈现饱满的人物角色形象,台词是最为基本的呈现手段,是剧本中最为重要的组成。此外,为展开影视戏剧文学作品中的矛盾,或是推进相关剧情,主要借助的是人物角色的动作和语言,从而与表演相辅相成,最终形成具有较强冲突性的故事,以此吸引受众,甚至使受众产生共鸣。
另外,台词和动作的演绎也体现了演员对剧本内容及核心内涵的解读和掌握,考察了演员的台词功底,即声、台、行、表。当演员在运用台词和动作进行剧本演绎时,也能够帮助受众与影视戏剧文学作品之间构建良好的桥梁,让受众更好理解剧情的发展以及人物角色的行为动机,使其深度了解影视戏剧文学作品想要传达的内涵和思想价值观念。由此可见,影视戏剧文学还具有台词个性化和动作性特点。
虽然影视文学作品和戏剧文学作品同属影视戏剧文学,但是二者在表演形式、题材选择等方面具有明显不同,但是在表达方式下,两种作品可以通过冲突性特点进行有机连接。对于影视戏剧文学而言,冲突性是影视文学和戏剧文学的重要基础要素,是剧情展开的推进剂,只有这样受众才能够带入表演,作品呈现效果提升的同时引发受众思考,这是影视戏剧文学最为重要的特点。
在消费经济时代下,人们对剧本人物形象的塑造、剧情的设置以及冲突矛盾的爆发都提出更高要求,因此,剧本作为舞台表演、影视拍摄的重要文学基础,需要掌握此类文学的赏析要点,进而促进其更好发展,满足当前受众对影视戏剧文学作品的需求。赏析要点具体如下:
影视戏剧文学的赏析不仅关系到最终作品的演绎效果,也关系到日后剧本创作的质量,所以在赏析影视戏剧文学过程中,为更好掌握其优秀之处,应加大剧本解读力度,掌握剧本内容,明确了解具体情节和矛盾,从而对剧本所传达的思想价值观念形成深刻认知。具体而言,遵循作品情节引导,自然的融入作品营造的环境和背景中,并站在人物角色的角度体会情感,即共情,以此感受到作品的感染力。为更好带入到作品并体会剧本,需要全面掌握剧本创作背景,并解读剧本内容和情节矛盾,进而准确地接受作者传达的思想感情和价值观念。对于影视戏剧文学而言,剧本深度解读离不开剧本结构的分析,所以,在赏析影视戏剧文学时,可以根据故事所在地点、具体时间对其分场、分幕,若是人物角色较为鲜明,可以按照人物角色的出场顺序进行分场、分幕。
比如,赏析《哈姆雷特》这一文学名著时,首先需要了解作品作者,即莎士比亚,明确其创作《哈姆雷特》时正身处欧洲封建制度没落、资本主义兴起的时代背景。同时,作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伟大的戏剧家,其作品主要是反映现实,而《哈姆雷特》就反映了作者表达的人文主义理想,一种渴望改变黑暗社会的思想观念[3]。在对其进行分场、分幕时,主要按照剧情发展时间进行划分,一个完成的故事情节为一幕,而场则是幕中的单位,划分基准为地点的变化或是时间的推进,甚至是更小的单位,只要包含一定时间地点人物的生活画面即可。另外,由于戏剧极强的冲突性,所以一部戏包括序幕、高潮、尾声,也有作品将主要矛盾放至作品开头,高潮放至最后,从而震撼到受众的同时,也留下无穷的余味。但无论哪种剧本结构,为实现对其的有效赏析,都应按照开端、发展、高潮和解决进行场和幕的划分,从而明确掌握作品价值和传达的观念。
如上所述,影视戏剧文学具有极其明显的特点,在赏析相关作品时,需要明确基本矛盾冲突,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对影视戏剧文学作品的更好赏析。大多影视戏剧文学作品都具有其基本矛盾,这是剧情发展的重要基础,通过掌握基本矛盾冲突,才能够判断情节、人物行为是否合乎常理,之后再站在戏剧性的角度分析整个故事的布局,掌握作品基本矛盾冲突的次序性与逻辑性。
具体而言,矛盾冲突是全剧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尾的核心,以著名文学作品《雷雨》为例,其有关矛盾冲突的情节线索交织,较为明显的有周朴园后妻樊漪对周朴园的反抗,成为周家衰亡导火索,以及鲁侍萍、鲁大海和矿工对周朴园的反抗,使得周家衰亡速度加快。除此之外,还有周萍与四凤、樊漪与周萍之间的纠葛,这些都是围绕基本矛盾冲突的情节线索,揭示了罪恶、腐朽周家必然走向衰亡的命运[4]。在掌握基本矛盾冲突后,结合《雷雨》的创作背景发展,这一剧本结构受到西洋话剧影响,剧本结尾即高潮,矛盾冲突在最后到达了极致,因此具有极强的艺术效果。总而言之,在对影视戏剧文学进行赏析时,要理清情节发展线索,掌握其基本矛盾冲突,进而更深层次地领悟到作者创作的内涵和意图,理解作品传达的思想内容和社会意义。
鲜明的人物形象是优秀影视戏剧文学的必要条件,而人物形象的塑造离不开角色台词,所以赏析影视戏剧文学时,应分析人物台词,了解其性格,进而在脑海中建立立体的人物形象,推敲人物行为的合理性,并了解人物行为的动机,读懂人物潜台词,更好地掌握剧本想要呈现的矛盾和内容,明确作品内涵。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对影视戏剧文学剧本的人物语言进行分析时,应以矛盾冲突为基础,紧抓关键时刻重要人物的语言,这是因为一般这种情况,人物角色的思想性格将会十分鲜明。潜台词的分析主要依靠剧中的特定情境烘托,由于其是一种间接语言,所以赏析者需要站在人物的角度分析这一间接语言的真正含义,从而掌握人物角色隐秘的内心活动和隐藏起来的精神状态。
在影视戏剧文学中,由于需要将剧本内容融入几个小时中,所以在其演绎时存在时间、空间上的制约,即人物角色、情节故事以及场景存在较高的集中性。因此,在赏析影视戏剧文学作品时,首先掌握人物之间的关系,明确故事情节中的主要人物,其次将集中化的矛盾冲突进行分解,按照开始、发展、高潮和结尾几个要素表达清楚,最后分析场景与人物之间的关系和相互衬托作用,从而更好地掌握影视戏剧文学中的表现手法。
蒙太奇手法作为影视艺术中极为独特的语言,是影视戏剧文学区别于其他文学作品的重要方式。所谓蒙太奇表现手法,其主要指的是一种剪辑理论,最早为建筑学术语言,含义是装配和构成,自电影出现后,蒙太奇在法语中引申为剪辑。最早将蒙太奇表现手法引入戏剧的是爱森斯坦1923年所发表的《吸引力蒙太奇》文章,经过电影创作实践逐渐发展至电影艺术中,逐渐成为新名词、新电影理论[5]。蒙太奇手法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画面剪辑,另一方面是画面合成,前者是指将许多画面和图样进行并列和叠化操作,使其成为一个统一的图画作品;后者则是将组合不同地点、角度、距离,以及采用不同拍摄方法的电影镜头艺术排列组合起来,从而实现情节的叙述和人物形象的刻画。
整部剧的结构,无论是一章还是一小段,都具有其结构,蒙太奇手法在影视戏剧文学中的运用并没有什么特殊诀窍,但是其同时符合多种逻辑,比如生活和视觉逻辑,或是理性和感性逻辑。高明的蒙太奇手法会使受众感受到剧情和画面衔接的流畅性和节奏感,通过赏析影视戏剧文学作品中的蒙太奇手法,可以更好解读作品中隐含的含义和内容,并懂得某些画面的言外之意,进而更好地理解整部作品。因此,在赏析影视戏剧文学时,应掌握蒙太奇这一艺术表现手法,通过想象结合剧情领域作品的影视艺术形象,从而掌握影视戏剧文学作品内涵与价值。
综上所述,赏析影视戏剧文学需要充分认识影视戏剧文学作品特点,尤其在当前消费经济时代下,人们对作品的需求提出了更为多元化的要求。因此,为创作出更好的影视戏剧文学作品,明确作品内涵的传达,应积累作品赏析经验,并在赏析过程中做到熟悉剧本、明确戏剧基本矛盾冲突、分析剧本语言以及熟悉蒙太奇等影视语言,从而更好地感知到影视戏剧文学作品的视觉元素和内涵价值,领略到影视戏剧文学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