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学管理的现状及创新途径分析

2022-11-23 07:35:31
山西青年 2022年2期
关键词:教学管理大学管理

陶 媛

武汉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湖北 武汉 430212

一、大学教学管理现状

(一)管理观念落后

由于固有思维的影响,在当今大学建设中,高校的教学管理通常容易被忽视,进而影响高校教学管理的构筑水平与成长机制。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日益加深,当今社会的发展呈现日新月异的变化,教学与科研的深度与广度正逐步提升,为保证人才的培养,需要通过教学管理观念的转变与革新,促进高校的教学发展,但由于当今教学管理中独立意识与培养学生自主性观念的滞后,导致现阶段的高校教学管理体系滞后于高校的发展,不能形成与教学有机地融入,进而抑制着大学教学管理真正发挥其应用的效能与优势。

为此,要通过不断地探索与实践,通过观念的转变,促进教学管理的转型,进而使其满足高校人才培养的基本方略。[1]

(二)队伍建设有待完善

由于教学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多数管理者通常将精力集中于高校的教学体系以及科研项目中,使得大学教学管理中相关的管理人才以及管理措施让位于高校的教学培养。现阶段的大学中,教学管理体系被视为一般的高校建设工作,并且教学管理通常凌驾于教师与学生之上,在高校内部教学管理扮演着对员工与学生的支配角色,多数管理者不能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进行制度的构建,进行使得高校的教学管理陷入恶性循环,同时遏制了教学管理效果与教学管理自身的成长。此外,相关教学管理专业知识的匮乏,使得管理者通常依靠自身经验进行管理,使得教学管理在现阶段呈现一种简单化的管理机制。

(三)管理资金不足

在高校的教学管理中,拥有足够的资金支持也是比较重要的,资金的投入可以使得教学各项设备更加的完善,从而影响到学校的整体教学质量。但是,由于现阶段高校集中应用与教学管理的资金普遍不足,国家拨下来的教学管理资金不够支持当前的教学管理,导致大学的教学基础设施陈旧,部分教学管理系统也得不到及时的更新,进而造成对于教学管理落实的阻碍。

例如:在民办高校中,学生的学费是民办高校的主要资金收入来源,并且这一部分的资金应用的透明度以及针对性并不高,这就在无形之中形成了教学管理资金的压缩现象,进而限制了民办高校教学管理水平的提升。[2]此外,由于政策上没有形成针对高校教学管理的拨款,加之高校自身的融资能力有限,使得高校的教学管理资金让位于其他教学开支,限制了高校教学管理的现代化程度。

(四)教学管理定位不明确

教学管理的服务性不强这是在现阶段的大学建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其问题的根源在于大学中高校教学管理定位性不明确,究竟是高校教学要服从于管理,还是教学管理要服务于教学,这一问题在现阶段的大学建设中通常倾向于前者,而忽视了教学管理的本质是为教学做支撑与服务的。

这一情况的出现,会导致大学建设中高校教学管理行政化趋势的加强,进而降低了高校教学管理作用的发挥,甚至使得不科学的教学管理形成对于高校教学的干扰。为此,管理者要在管理措施的制定,以及管理方式的落实方面,依据自身高校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研究,配合高校教学需求,提升教学管理的服务性。

(五)考核评价机制需要优化

据调查结果显示,现阶段的考评评价机制,大学的教学管理工作通常更侧重于对教师学术成果的评价,并以工作量的完成度作为教师的评价标准,使得考核评价过于简单化、形式化,助长了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功利心态。同时,部分大学的教学管理中,确有以学生为主的评价考核机制,但其在制度的设置上却过于死板,灵活性不高,且针对性也不强,没有以学生和教学实际情况为参考,不符合人性化标准。在出现问题时,没有相关的补救措施来对于教学体系做支撑,导致公平公正被扭曲。

例如:部分教学考评机制成为了应试教学模式的依附,真正有着创新思想的学生以及敢于创新的教师得不到公正的评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大胆创新在教学的过程中得不到有效的认可,导致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受挫的同时,教学效果也得不到明显的改善,这样是很容易将教学与科研引向狭隘的方向。

(六)组织结构融合度不高

现阶段的大学中,其组织结构模式通常为校长和分管教学工作的副校长,来执行全面的领导教育教学改革和教学教务管理工作,教务处(部)是教学管理职能部门和决策执行机构,担负着教学管理的组织、协调、监理等任务,在整体教学工作中居于枢纽中心的位置,主要行使行政权力;二级学院是教学和教学管理的实体,具体实施教学管理,兼有宽泛的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教研室(系)为教学基层组织,是教学工作和教学改革的支撑点,行政权力较弱,属于教学管理的执行层。在实践过程中学校层面、学院层面、基层教学组织的衔接性不强,学校层面事务性较重,学院层面分散性过强、专业度有待提升,基层教学组织主观能动性的调动较差。

二、大学教学管理的创新途径

(一)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改革目标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在进行教学管理模式的构建过程中,需要提升教学管理与教学的适配性,并且以学生作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进而提升学生的创造性。以正确的学生观来进行教学管理的构建,在教学管理的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为此,可以从以下方面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管理理念:1.优化学生组织构建,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进而挖掘学生潜能。2.通过专业化的指导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3.强化学风建设活动,有效构建校园文化氛围,引导学生思想。4.开展不同规模、不同层次的竞赛活动,进而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认识到努力的重要性。5.强化后进学生的引导与教育,树立学习自信,激发其学习动力。[3]

(二)强化教学管理队伍建设

为保证教学管理的有效构建与高校实施,需要强化高校的教学管理团队建设,构建大学教学管理的人力资源优势。为此,需要就高校教学管理现状,进行信息的收集,进而形成对于数据的分析,通过分析发现自身高校教学管理现状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总结问题的根源,发现高校教学管理的重点,并总结成相关的课题,在教学管理从业人员中进行讨论与研究。针对教学管理问题,形成具有针对性的培训项目,定期开展高校管理人员的教学培训,并在培训后通过考核机制,将考评结果纳入人员绩效,调动人员的参与热情。

此外,要优化教学管理组织机构,不断完善教学组织形式,推动教学管理模式的合理化发展,进而打造一支专业性、高水平的教学管理团队。

(三)合理优化教学管理组织架构

建立科学化教学管理架构的布局,是教学管理创新的组织基础。为此,需要按照当今教学管理的要求,执行校院两级管理以及独立核算等管理方式,进而通过教学管理来分摊学校管理压力,提升教学管理的成熟度。管理重心应该下移至各院系,明确实施校院两级管理中相关责任部门的管理责任。[4]例如: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课程设置、教学模式的变更、考试方法、成绩管理、教学评价等内容可以下到各院系自行管理,把教学管理各个环节交予院系具体落实。学院的管理工作重点则应该突出过程管理和组织落实,使常规性教学事务在院系内部就能得到妥善地处理。学校一级的管理,则应从总体上进行督促和监控,在制度、资金分配等方面完善管理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其办好专业的积极性。

(四)构建规范化的管理制度

制度是教学体系的支撑,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教学管理制度的构建,来提升教学管理针对性与精准性。决策者要认识到教学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在教学计划以及管理的规章制度上,提升教学管理的标准化与规范化,最大化提升教学过程中相关环节与教学管理的契合度,使得教学管理真正服务于教学,进而通过规范化的教学管理模式的构建以及制度的落实,提升高校教学管理的覆盖面。

为此,要针对实际的教学需求,对于教学结构做以调整与优化。例如:通过与用人单位建立沟通体系,来了解当今用人单位以及市场对于人才的需求,以此来制定教学计划,按照市场的需求和用人单位的要求来培养学生,建立符合现代社会规范化的教学管理制度,进一步提升课程设置以及教学内容的针对性。[5]

(五)优化教学管理监督体系

大学的教学管理是一种针对教学质量的管理方式,需要在进行课程设置的过程中,对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以及课程实践的每一个阶段进行充分的监督与规划,有效提升针对人才建设的教学质量,以教学质量为核心,对教学体系进行科学的监督与调节,有效发挥人员与制度的优势,提升教学管理的广度与深度,对教学体系进行全过程的监控与管理,实现评价体系的全程化与动态化,使得教学评价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有效构建创新型的人才培养方略,通过教学管理,充分发挥教学管理对于教学质量的推动作用,进而在监督、控制、引导、激励等方面扩展建设成果。

例如:通过合理的考评机制的设立以及学校优秀教师发放津贴奖励制度的构建,实现人员的按劳分工,付出多少就收获多少,并优化教学管理人员的职称评定条件,定期教学管理人员进行管理方面的培养和考核,提高他们的管理职能。制定科学的晋升与评定机制,在教学管理的过程中体现公平科学的原则。

(六)构建现代化的管理模式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高新技术在社会各领域中起到日益重要的作用,同时,在各大学校的教学中也得到了普遍的使用。为此,高校为了提高教学管理质量,可以适当结合高校的办学需求,有针对性引入一些需要用到的相关现代化教学设施,改变传统的管理,实现现代化教学管理模式,提升教学管理的现代化程度。

在互联网普及的今天,多媒体设备以及大数据的应用程度也开始日渐加深,信息化发展的同时,教师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大数据智能技术来优化教学手段。因此,在大学中,要加深现代化设备与技术的应用程度。例如:构建校内网络中心,通过网络服务器向全校师生提供网络课程以及教学资料等服务。学生可以在校内网上自由下载所需要的学习资源,设置答疑专栏等等。同时,也可以在校内网站上发布一些课外新资讯,供学生进行自由阅读。还可以构建校园内部的信息化教学管理平台,提升校园内部信息的整合度。[6]

(七)强化教学与科研的融合

在高校的教学管理工作中,教师一定要意识到:教学不单是向学生传授教材中的知识点,更主要的是要教授给学生研究方向的内容。为此,需要构建基于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教学管理模式。通过教学来深化高校的科研能力,并利用科研来进行教学建设,进而提升学生对于课题的理解能力。

在课堂上,大学教授要有效地调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动性,同时也要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充分提升学生的创新性,并有效推动教学的应用性,以教学相长的理念进行教学管理模式的构建,充分发挥教学的双边作用。

(八)拓展教学管理实践范围

在提升制度的规范性以及与教学的适配性的基础上,还需要通过不断的实践,从而对教学管理的措施进行不断优化,这样就能使教学管理的覆盖面更加广泛,有效提升其服务机能。例如:大学可以通过与企业之间进行合作,将优质的职业思想引入高校的教学过程中,对实践的教学管理工作起到辅助作用,也分担了大学教学负担。

另外,也可以分设独立的教学管理部门来为教学过程以辅助与依托,为教学提供合理化服务,进而更好地提升高校教学部门的精度。并且要在实践的过程中,依据实际的教学情况以及社会需求,对于教学管理模式进行调整,教学模式跟上社会发展的脚步,进而提升教学管理的变通性与灵活性,有效满足高校人才建设与教学发展的基本要求。

综上所述,为保证高校的长效发展,需要通过教学管理体制的变革来为高校的建设提供活力,并将创新的发展方式融入高校教学管理的构建中,进而有效提升高校教学管理的广度与深度。为此,要明确高校的发展与建设目标,将现代化的教学管理体制融入高校的日常建设中,提升高校教学管理的现代化水平,在不断的实践中,构建一条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教学管理发展途径,以此来保证高校的现代化建设。

猜你喜欢
教学管理大学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今日农业(2022年15期)2022-09-20 06:56:20
“留白”是个大学问
教学管理信息化问题研究
大学(2021年2期)2021-06-11 01:13:24
《大学》
大学(2021年2期)2021-06-11 01:13:12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海峡姐妹(2020年12期)2021-01-18 05:53:08
新时期高中教学管理改革与实践
甘肃教育(2020年17期)2020-10-28 09:01:24
谈教学管理的艺术
甘肃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 07:41:24
大学求学的遗憾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杂文月刊(2016年1期)2016-02-11 10:35:51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
现代企业(2015年8期)2015-02-28 18:5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