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英语阅读是学生学习英语知识和发展语言能力的基本途径。目前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还存在诸多问题,如缺乏合适的英语阅读资源,缺乏良好的英语阅读氛围,缺乏高效的英语阅读教学策略等,这极大地影响了小学生对英语的理解和表达。文章从阅读的三个阶段出发,探讨提升小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阅读教学;语言能力;语言输入;语言理解;语言表达
作者简介:许敏(1984—),女,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湖塘桥第二实验小学。
英语语言能力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包括语言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1]。大量调查研究显示,部分小学生的语言能力跟不上他們思维的发展,他们在用英语进行表达的时候,往往受到词汇量和语言结构的限制而有些力不从心。在英语阅读过程中,高质量的语言输入能够促进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的发展。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可在语境中获得对单词的音、形、义的认知以及词汇、语义、语法等多方面的输入。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接触的语言材料,其语境更丰富,语言更真实、更地道[2]。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需求和已有的语言水平,选择合适的英语课外读物,引导学生有效阅读,使其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进行大量的语言输入,提高学生对语言的理解能力,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本文立足阅读前、阅读中和阅读后三个方面,对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的培养策略进行初步探索。
一、阅读前充分准备,助力学生进行语言输入
丰富多样的课程资源对英语学习至关重要。阅读作为语言输入的重要途径,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创设良好的英语阅读氛围。那么,如何有效地提升学生英语阅读的自主性,使其形成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阅读前的准备至关重要。
(一)提前进行Phonics教学
Phonics教学是学生进行英语课外阅读的敲门砖。学生能自主阅读的前提是能在单词的音、形、义之间架构起桥梁。Phonics教学就是通过学习26个字母、部分字母组合的发音以及发音规则,结合朗朗上口的chant,训练学生听音能写、见词能读的技能,从而帮助学生扫除自主阅读的障碍。另外,教师可以选择一些适合小学生练习拼读的英文绘本,或者将同类发音的单词创编成图文并茂的小绘本,作为辅助phonics教学的自主阅读材料。
(二)精心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
教师要想让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就要寻找适合学生的阅读材料。教师可以通过调查问卷或者个别访谈的方式,提前了解学生的阅读喜好、阅读需求以及阅读水平,基于收集到的数据,精心挑选线上和线下的阅读资料。教师还可以将课外阅读材料与教材相融合,从每个单元的课题内容、重点句型以及主题意义等要素出发,寻找与之相契合的阅读资源,如英文绘本、小学生英语报等,将其作为学生课后自主拓展阅读的材料。
(三)努力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
环境是语言学习的物质基础。为了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习惯,教师可以选择一部分绘本作为共读书目,通过英语课堂教学,指导学生阅读,教授学生阅读策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可以在班级设立读书角或者阅读吧,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引导学生利用中午或者课间的时间自主阅读;可以开展读书漂流活动,鼓励学生借阅书籍回家阅读,真正实现学生之间的个性化阅读;可以向学生提供一些合适的网络读物,让学生的阅读资源由线下走向线上,由学校阅读走向家庭阅读,让阅读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营造校内外宽松、自主的阅读氛围。
二、阅读中有效教学,提高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
在刚开始接触英语阅读的时候,学生往往不知道怎么有效地进行阅读。学生有限的词汇量给他们的英语阅读活动造成了比较大的障碍,阻碍了其语言能力的提升。对此,教师可以进行英语阅读教学,并在教学中教授学生阅读的策略,帮助他们深入理解文本,提升其语言理解能力。
(一)语篇研读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教学建议中强调,教师要深入研读语篇,把握好英语教学的核心内容,从回答what、why和how这三个问题入手,围绕语篇的主题、内容、问题结构、语言特点、作者观点等进行研读[3]。以绘本Dad for Sale的教学为例。
1.What:这一绘本主要讲述了小男孩一开始认为爸爸不爱他,想要买一个爸爸,通过与爸爸交流和沟通,逐渐认识到爸爸是世界上最好的爸爸。这个故事主要想让读者明白父爱是伟大的,同时引导孩子在与爸爸发生矛盾的时候,要学会积极沟通,以解决问题。
2.Why:这个故事主要通过小男孩和爸爸之间的对话,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体验小男孩对爸爸由怨变爱的情绪变化过程,最终感受父爱的温暖与成长的快乐。
3.How:这是对话类的文本,全文按照四个问题分成四部分展开。第一部分是Who wants to sell Dad? 引导读者通过阅读,了解谁想要重新买一个爸爸。第二部分是Why does the boy want to sell Dad? 引导读者通过阅读,寻找小男孩想要卖掉爸爸的原因。第三部分是How does the boy sell Dad?引导读者通过阅读,理解小男孩在推销爸爸的过程中,逐渐发现爸爸好的一面。第四部分是Who can buy Dad at last? 引导读者通过阅读,了解到最后小男孩想要买下他的爸爸,因为他意识到他的爸爸是世界上最好的爸爸。
(二)提问设疑
提问是启发思维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具体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向学生提问的方式或者让学生自主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对文本语言的理解。
1.设计问题链
大部分故事文本或阅读材料,因为其生动有趣的故事内容、耐人寻味的故事情节而深受学生的喜爱。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可以根据故事情节的推进,提出导向明确、思维连贯、具有内在逻辑的问题链,让学生在梯度分明、螺旋上升的问题链中怀着好奇心去阅读与学习、思考与交流。例如,在黑布林阅读系列绘本The Big Fire的教学中,在学生自主阅读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设计一连串的问题,如“Why can't the first flamingo stop the fire alone? What do you think of him? Is he clever? Why can't his friends stop the fire alone?”引导学生在文本中提取相关信息,体会人物的情绪,对火烈鸟不逞强救火、智慧求助的做法进行评价和思辨,使学生深度理解、总结提炼出绘本的主题意义:不逞强去做超过自己能力范围的事。
2.引导学生提问
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必定不是单向的教学过程,而应该是双向、多向的互动交流过程。在具体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留足提问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提供提问的机会,引发学生思考,发散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有效梳理文本内容的同时,深入理解文本。例如,在对绘本Dad for Sale的封面进行解读的时候,学生对封面上的标题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在阅读故事前就提出了一连串的问题:Who wants to sell his dad? Why does he want to sell his dad? What happened to them? Who buys his dad at last?學生在提出这些问题的时候,思维被打开,因而滔滔不绝,这样的阅读课堂教学是生动的,更是充满童趣的,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了学生阅读的欲望,促进了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
(三)预测对比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多地设计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跳出固有的思维模式,激活学生的思维,鼓励每一位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例如,教师在解读绘本Boxer and the Fish的过程中,发现Boxer这一位主人公在公园的时候,嘴里叼着偷来的鱼,但是故事结尾处,Boxer嘴里的鱼又不见了。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在阅读文本前对比两幅图,根据自身的理解先对其中的故事情节进行预测,并在小组内讨论,不断寻找图中的线索,各抒己见。
S1:Boxer eats it by himself.
S2:No.I don't think so. Because look at the second picture,he is not happy.So he doesn't eat the fish. Maybe the cats come and eat it.
由此可见,开放式的任务不仅训练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还发展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促进其个性化表达能力的提升。
(四)留白想象
想象是一种开放式的创新思维,具有创新性和独特性。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时常会设计一些体验式的任务,让学生代入其中,通过感悟故事中不同角色的情感,打开学生丰富的想象空间,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思考,活跃学生的思维。例如,在阅读绘本Clever Rabbit and The Lion时,学生感受到了不同时间段狮子的心理变化,从一开始作为丛林之王,目中无人的样子,到被告知森林中还有另外一头更加凶猛的狮子时,不服气的样子,最终受骗掉入水中时,可怜巴巴的样子。教师可以设计任务:If you were the lion,what would you say?If you were the lion,what would you do?让学生通过这两个问题展开想象,并在小组内进行角色扮演,使学生在充分理解文本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经验,对文本进行创编与表演,促进学生的创造性思考与表达。
三、丰富阅读后的活动,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所有的语言学习活动都应该在一定的主题语境下进行。阅读后开展的各项英语主题活动不仅可以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还能帮助学生提升语言能力。
(一)单词“银行”
单词是语言的“建筑材料”。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会接触新单词,如果能将这些新单词积累起来,日积月累,将会获得一笔巨大的语言财富。教师可以在班级内设置一个单词“银行”,在每一名学生阅读完一本绘本后,将本次阅读过程中碰到的新单词以图文结合的方式记录在单词卡上,并存入“银行”,以便今后借阅巩固,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二)阅读“存折”
阅读不应局限于单词层面,教师还应该注重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的培养。例如,每个学生将自己的阅读感受在班上分享,并记录在各自的阅读“存折”里面,这能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加深学生对故事的理解,使学生基于自己的理解进行表达,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三)英文绘本馆
绘本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吸引大量学生。当学生具备阅读绘本的能力以及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时,会更乐意参与亲手创作英文绘本的活动。学生的绘本素材可以根据阅读课上的绘本改编或续编,也可以结合自己生活中的故事进行创编,这种图文结合的形式更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学校可以利用英文绘本馆收藏学生的优秀绘本作品,以便学生在自主阅读的时候借阅,这会激励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活动,进行个性表达,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四)故事剧场
爱表演是儿童的天性。根据不同的故事进行角色扮演可以为学生提高语言能力提供很好的机会。每个班级就是一个小型的故事剧场,教师可以让学生在阅读课上进行故事表演,这样一方面可以加深学生对故事的理解,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进行个性化表达。另外,学校也可以定期开展英文绘本剧表演、英文故事趣配音等活动,让学生在更大的舞台上表现自己、秀出精彩。
结语
英语阅读教学是学生了解语言、发展语言的重要途径。阅读前的积极准备,阅读中的策略指导,阅读后的各项活动,既能丰富学生的语言知识,促进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又能帮助学生树立语言表达的信心,帮助学生正确、连贯、多样化地运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当然,在具体实施各项策略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与之相关的评价机制,如阅读小达人、表演小明星、绘本小作家等,采用多元的激励机制,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提升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从而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
[参考文献]
朱志平.学科关键能力的培养和评价[M].南京: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6:130-135.
王蔷,陈则航.中国中小学生英语分级阅读标准(实验稿)[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6.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