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郭云飞
《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指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欲,培养探究能力。”本文以中班科学活动“神奇的蛋”为例,通过选择种蛋、观察蛋、照顾蛋、区分蛋等环节,加深幼儿对蛋的系统认知,从而获得科学的探究方法和能力。
兴趣点是幼儿探究和认识事物的一个重要特点,科学探究要围绕兴趣点展开。在传统知识观和便利性取向下,多数教师未能结合幼儿的兴趣点,选择和编排科学探究的内容,造成幼儿在科学探究活动中主动性的缺失,直接影响科学教育活动的效果。从个体的心理发展阶段上看,由于注意力、自控力等发育不成熟,幼儿无法自觉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反而对周围世界中神秘且新颖的事物充满好奇和兴趣。幼儿生活中有许多的人、事、物和科学现象,教师要有一双善于捕捉的眼睛,发现幼儿的好奇点和疑惑点,并从中选取适宜幼儿探究的内容。
幼儿与生俱来的好奇心使他们对周围万物产生探究欲和兴趣。但是,不同幼儿的经验水平不同,兴趣点和好奇点也不尽相同。因此,教师在选择科学探究的内容时,应从幼儿的经验水平为出发点,融入幼儿的日常生活,从幼儿日常的兴趣中选择和编排科学探究的内容。在中班科学活动“神奇的蛋”中,幼儿给自己画的图案涂上喜欢的颜色。一位幼儿提出这样的问题:“老师,为什么我的黄色蛋加上了蓝色会变成这个颜色?”原来,他在绘画时把不小心把黄色和蓝色重叠在一起,导致了变色。听他这么一问,其他幼儿围了上来,纷纷表达自己的疑问。幼儿在绘画活动中发现两种颜色的混合产生另一种颜色,教师及时抓住幼儿的这一发现与兴趣,生成“颜色变变变”科学探究活动。
幼儿已掌握的认知经验是幼儿进行探索的基础。幼儿构建新知识的过程就是在原有基础上叠加和深入,开展孵蛋活动建立在幼儿对蛋有初步认识的基础上。一次,幼儿午后散步时发现,幼儿园西南角有一个空房子。一番讨论后,幼儿决定利用空房子养鸡。鸡从哪里来? 原来鸡蛋孵出小鸡需要母鸡或用孵蛋机来帮助破壳。幼儿问我:“老师,我们用孵蛋器孵吧。”我趁机追问:“所有的鸡蛋都可以孵出小鸡吗?”幼儿带着疑问,和家长一起查找答案。原来,受过精且不超过 7 天的鸡蛋才可以作为种蛋。孵化过程需23 天左右,每个时期可以生成不同的教学课程,丰富课程的饱满度。
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幼儿会围绕疑问去寻找和验证。而教师提出的科学问题就如串起糖葫芦的竹签一样重要。因此,教师应该优先考虑开放性问题,以问题的形式提出科学课题。“你可以试试,告诉我你发现了什么?”教师可以用这些问题介绍活动或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反思,引导他们做出预测。如果幼儿的探索活动处于“休眠状态”,这种有效提问是重新点燃思维的兴奋剂。例如,“需要改变什么才能使蛋不沉入水中”“这让你想起了什么”“有没有其他方法”等问题,可以激发幼儿尝试探索的灵感。
生活中的各种现象,看似平常,却包含不少科学知识,往往会引起幼儿好奇和想象,这是大自然的馈赠。活动中,幼儿是探究者,教师要帮助幼儿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成主动的知识探究者。因此,在中班科学活动“神奇的蛋”开展过程中,教师提出如何区分未受精的蛋和种蛋,如何腌制咸鸭蛋和皮蛋,蛋壳是否有气孔等问题,引导幼儿带着疑问探索。对多数教师来说,如何及时跟进幼儿的探索过程是一个难题:过早的跟进会损害幼儿的自主性,过晚的跟进会使探索偏离正常的轨道。这要求教师正确评估幼儿的认知水平、学习状况和发展潜能。同时,教师要跟随幼儿的探究节奏,选择最佳环节和时段,及时跟进。
教师要注重培养幼儿的问题意识,引导幼儿学会观察,调动经验,发现问题继而能积极思考,提出假设并合作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鼓励幼儿加强沟通。幼儿的合作越多,集体的智慧将会得到碰撞,并由此形成发散性思维。此外,家长与其他群体一起参与探究活动,会让活动的开展更加深入。例如,在收集有关孵蛋的资料时,家长和幼儿一起收集资料,幼儿在找寻答案的过程学会与父母沟通,学会分工合作。在设计活动时,教师可以组织全班幼儿一起参与,共同营造温馨、和谐的活动环境。幼儿多次参加这些活动后,能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从而产生成就感。
《指南》中指出:“成人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机会,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帮助幼儿不断积累经验,并运用于新的学习活动,形成受益终身的学习方法和能力。”幼儿是各种探究活动的主体,教师的鼓励和支持是幼儿科学探究的重要保障。教师要引导幼儿在动手、动脑和直接观察中感知科学现象,进而产生科学探究的兴趣,在主动探究的过程中提升科学探究能力,获得科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