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伯特艺术歌曲《水上吟》的音乐内涵与演唱诠释

2022-11-22 08:35滕芷均
黄河之声 2022年2期
关键词:织体舒伯特演唱者

滕芷均

《水上吟》是舒伯特众多艺术歌曲中的一首,其旋律、内在情感、伴奏织体及和声都较为简洁统一;简明的伴奏织体,描绘出诗中的流水以及风景中的平宁之感;旋律上的统一,使作品次序分明地发展延伸;作曲家又巧妙地改变和声,使作品听来静中有动、动中有静,整首作品轻盈悠扬。

舒伯特这首作品的艺术价值是非常高的,本人将结合个人演唱实践进行分析研究,以便提高对艺术歌曲《水上吟》的理论认识和对歌曲的诠释。希望通过研究作品和不断地实践来提高自身音乐素养和对作品更深层次的理解。

一、舒伯特的艺术歌曲

弗朗茨·舒伯特是早期浪漫主义的代表人物,也是古典主义音乐的最后一位巨匠。舒伯特短暂的一生创作了丰富的音乐作品,他这一生创作了1000 多件作品,包括10 部交响曲、20 部音乐戏剧作品、600 多首艺术歌曲、6 首乐队序曲、22 首钢琴奏鸣曲、无数钢琴小品集等。

舒伯特艺术歌曲分类很广,集中体现在爱情、死亡、流浪、宗教、大自然、战斗性爱国主义等题材。如《死亡之曲》、《她的肖像》、《年轻的修女》、《战斗中的祈祷》、《流浪者的夜歌》、《水上吟》等作品。舒伯特将诗与音乐完美的结合在一起,他多选用歌德、海涅、席勒、穆勒等人的诗为词,配以具有抒情性的音乐,对诗歌进行了补充和升华。同时,舒伯特也把钢琴伴奏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他结合诗中所表达的内涵与意境,配以伴奏织体,使其更好的诠释歌曲,将伴奏织体与歌唱提升到有着同样重要作用的地位,使得诗歌、旋律、伴奏织体融为一体、相辅相成。舒伯特在艺术歌曲的创作上表现出非凡的才能,他的创作使艺术歌曲达到了浪漫派的高峰期。

二、《水上吟》的音乐内涵

音乐内涵简单来说是认识音乐的基本原理,也是分析音乐作品的方法论。探寻音乐作品内涵的思维存在于19—20 世纪俄罗斯及苏联理论家谢罗夫、亚沃尔斯基、马泽尔、促科尔曼等人的研究中。接下来将从作品的“创作背景”和“音乐本体”的分析中,呈现其音乐内涵。

(一)水上吟的创作背景

《水上吟》作品号为D744,舒伯特于1823 年所作。对于他来说,1823 年是生病、灰心、不断受伤失败的一年。年初,舒伯特重病住院且一直走不出失恋的阴影,但他依旧不屈服于生活的打击,于同年创作出《美丽的磨坊姑娘》声乐套曲、《侏儒》、《你是平安》等作品。《水上吟》的歌词选自德国诗人莱奥波特·施陶贝尔格的诗。诗人莱奥波特•施陶贝尔格受当时德国“狂飙突进运动”的影响,“狂飙突进运动”主张自由、个性解放,提出“回归自然”的口号。莱奥波特•施陶贝尔格在强调感情的基础上,发挥了天马行空的想象,作出了《水上吟》一诗,诗中描写了山水相间的场景,透过潺潺的流水暗指人生匆匆流逝与时代变迁的忧伤,并反映出作者对自由的向往。其中有规律的押韵也使得整个音响成为和谐统一的整体,诗歌的内在情感与节奏感具有一致性,这使朗诵和歌词演唱都朗朗上口便于记忆和理解,声调的变化也提高了诗歌整体的音乐性。舒伯特将音乐与诗歌融为一体,把诗中描写的景色赋予画面感,情景交融、引人入胜。

(二)音乐本体分析

《水上吟》是一首分节歌,全曲共三段,6/8 拍、bA大调。1—20 小节是歌曲的第一部分。前8 小节为前奏,有强烈的小调色彩,ba 和声小调与ba 自然小调相互交替,整体色彩流畅、柔美,奠定了全曲的感情基调。在节奏上,密集的16 分音符始终贯穿,直到第8 小节结束。1—5 小节强拍的8 度、9 度大跳增加了旋律的能动性。6—8 小节连续在四个强音上发展下行音阶,整体给人一种水流升腾跌宕、连绵不断的美感,描绘出了潺潺流水的动态画面。这种伴奏形态始终贯穿全曲。

第9 小节开始进入演唱部分,旋律一开始采用连续的8 分音符和附点8 分音符节奏型。第10 小节变成4分音符、16 分音符、8 分音符的连用,从第11 小节开始一直在这两种节奏型的组合中切换。伴奏织体加上旋律有种动静结合的统一性。

15—20 小节,旋律部分始终在ba 和声小调与bC 大调之间互相切换,两个调式、调性间对比强烈,使音乐更富有感染力。第21 小节是一个短小的间奏,22—29小节是歌曲的第二部分。由22 小节开始,旋律的节奏从密转疏,而到第26 小节,出现了歌曲中第一个长音。在其最后一拍,由ba 小调的属七和弦作为媒介转到bA大调。歌曲由暗淡转为明亮,也迎来了高潮乐句。

30 小节到34 小节是第一段的尾奏,在这里和弦上出现了不一样的变化。bA 大调的主三、属七不断切换。旋律部分在单音的基础上加入了和弦,加厚了伴奏织体、丰富了和声音响、活跃了气氛,延续了旋律的乐思。在第34 小节又转回到ba 自然小调,预示着下一段的开始。

歌曲的第二、第三段与第一段处理相同。整首歌曲都是在大小调的交替下进行的,这样巧妙的处理使音乐的旋律充分展现。歌曲的抒情性也在主题、伴奏织体、和声中完美体现出来。

三、《水上吟》的演唱诠释

这首歌曲旋律起伏不大,音域也并不宽广,看似难度并不是很大,但在音乐本体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完美演绎是存在难度的。在多次学习和演唱的过程中,累积了一定的演唱实践体会和对歌曲不同层次、不同角度的理解。下面将在抒情花腔女高音的角度上,从作品的“艺术形象与情感意境的把握”、“词语发音的要求和难点”、“演唱技巧的把握”这三个方面来分析。

(一)作品的艺术形象与情感意境的把握

舒伯特以充满悲剧色彩的生活背景创作出这首赋予柔情色彩的作品,想要准确表达其中的含义就要充分理解诗歌内容以及音乐语言。《水上吟》一诗的层次非常丰富,诗人先从自然风景切入,后升华到对时光逝去的无奈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在第一段中诗人用精炼的语言从三个层面描写了湖水不同的形态:明镜的湖水、柔和的湖水、倒映着晚霞的湖水。第二段从不同的角度突出树林静谧的景色,西边的树林、东边的树林、树枝上、枝叶下。第三段通过翅膀和时间的描写,传递出诗人内心的所思所想,鼓动的翅膀、射出光芒的翅膀、高举闪烁的翅膀、今天、明天、无穷演变的时光。三段整体展示了一幅由远及近的立体画面。

钢琴伴奏也是艺术歌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伴奏织体是帮助演唱者创造完美艺术境界的重要方面。《水上吟》这首歌曲的钢琴伴奏在根据歌曲内容上帮助演唱者营造氛围,使音乐形象和相应的主题融合,与主旋律补充呼应,起到强化主题的作用,形象的描绘了水面上不断涌动的波浪。在其速度、力度的变化上与演唱部分作者都做了相同的标记。这要求演唱者与艺术指导为两种表现力,融为一体的去共同演绎,做到诗琴交融、声情并茂。这也是艺术歌曲独特的价值之一。

在演唱过程中每个单词的中文意思应该反复的联系和把握,如果仅仅知道发音会导致演唱表达与思想情感的偏差。唱歌是以情带声,恰如其分的情感才能使演唱达到情真意切。演唱者要跟钢琴伴奏有效的结合起来,只有达到声情并茂、情景交融的演唱境界,才可以彻底地表达歌曲内容,使得整个歌曲成为一个整体。

(二)词语发音的要求和难点

《水上吟》是德语艺术歌曲,在演唱前应该熟悉歌词读音,了解德语的特点。德语发音与我们的语言尤其在元音上差异很大,咬字较重且几乎没有鼻音,还有大舌音和小舌音之分,在练习歌词发音时应注意这几点。在这首歌曲当中首先要注意辅音字母组合sch 的发音,辅音字母组合sch 发[∫]的音。如单词“schimmer”、“schwäne”、“schein”、“sanftschimmernden”。第二点要注意辅音群的发音,不能随意在辅音和辅音之间添加元音。s +t +r 的辅音群,如单词“strahlenden”;s+t +l 的辅音群,如单词“östlichen”、“westliche”;f +r、d +l 的辅音群,如单词“freude”、“freundlich”。第三要注意重读单词。第一段每句的第一个单词,“mitten”、“Ach”、“Denn”。第二段每句的最后一个单词“Schein”。第三段除了第三句,最后一个单词或最后一个音组的第一个单词“Zeit”。《水上吟》的旋律与节奏遵循了德语中重读音节的规则,在重读音节处,往往是强拍或时值较长的音符。第四,诗歌中有规律反复的韵脚也要注意。第一段以“Wellen”、“Kahn”两词反复。第二段以“Himmels”、“Schein”反复。第三段以“Flügel”、“Zeit”反复。

在熟悉歌词读音时,应该按照德语的拼读规则捋顺发音,并根据旋律特点按照节奏不断的练习朗诵歌词,从而找到语感。在演唱过程中不仅仅是注意咬字,更要保持在元音演唱时连贯地咬字。

(三)演唱技巧的把握

舒伯特的艺术歌曲一是因为只有钢琴伴奏,不追求音量和声音的戏剧效果;二是艺术歌曲重在表现内在情感,要以细腻、亲切的方式来表现出歌曲的意境,所以多采用半声、轻声的演唱风格。《水上吟》这首歌曲明显要以半声方式来演唱才能唱出所描绘的意境和其中心思想,这就抒情花腔女高音很有优势。抒情花腔女高音的音量较小,声音轻巧灵活、色彩丰富,音色明亮、圆润,音域比一般女高音高,并且具有抒情女高音的特质。在音色上对于歌曲意境的塑造是很有优势的,其劣势是不利于展现抒情花腔女高音一些特有的技术,如弹跳、速度还有高音等。再多次练习的过程中发现这首歌曲主要的技术难点在于声音的连贯、歌曲层次的处理、音与词的融合。因为歌曲的情境塑造,再加上钢琴伴奏整体营造的氛围,这就演唱者对于声音的连贯有极大的要求。像第一句从mitten 开始到kahn 应为一句,中途不能换气。但连贯不单单指换气,声音线条的处理才是关键。歌唱时的每个字都好像是珍珠,而声音仿佛是一条线,要用声音这根线把大小一样的珍珠穿在一起。这首歌曲要的就是一个大线条的处理,如果能做到这一点就事半功倍了。《水上吟》是一首分节歌,三段旋律相同歌词不同,歌词描写的是自然风光但其中含义是层层递进的,在演唱过程中要表现出其层次的变化。歌曲的第一句弱进,以pp 的力度切入歌曲。之后以每两小节为单位,做枣核处理,呼应伴奏织体。第二句由pp 渐强到mf,第15 小节又一次渐强,力度处理由cresc 到f。第三句为前一句的反复由p 进入,与前一句形成对比。第四句同样弱进,到第26 小节的长音要做一个渐强,渐强持续到高潮乐句达到f 结束。后两段力度处理与第一段相同,但在情感上要做出相应的变化。在演唱过程中有很多词的发音与旋律是很难融合在一起的,再加上节奏不断的变化会使咬字影响声音。在发音准确的情况下要注意节奏和对声音的控制,使词与音完美的融合在一起。

技与艺即声与情,是歌唱中血肉相连的两个部分,歌唱是听觉艺术,它的艺术感染力最终要靠演唱来体现,演唱者把音符和文字结合成声的过程,就是一个“二度创作”的过程。一首好的歌曲必须通过歌唱者来“传递”给观众,这样才能使观众感受到它的艺术魅力。在学习过程中要充分了解作品内涵、掌握作品风格、注意声音的运用与选择、作品的情感把握等多方面因素,脚踏实地的进行艺术再创作活动,为观众呈现出好的作品。

结 语

在不断的学习及舞台实践中,对艺术歌曲《水上吟》进行了各个方面详细的分析。演唱者应该更加深入了解作曲家的生平经历和作品的创作背景,做好演唱前的准备工作;并在练习演唱技巧的基础上不忽略其所表达的内心情感,更好地演绎作品。艺术歌曲《水上吟》是特殊时期所代表的文化产物,表达了作者对平和、美好生活的向往,也体现了人民的意志,使得演唱者对舒伯特抱有更加深刻的崇敬之情。同时,在舞台实践和理论知识等多方面需不断加强,提升自身综合素养,在全方位的深入理解和不断实践中提升演唱者的演唱水平和对作品的理解能力。■

猜你喜欢
织体舒伯特演唱者
如何调整声乐演唱中的心理状态
凝而不固 层层铺进
论发声练习与歌唱的关系
钢琴伴奏织体在不同作品中的运用
钢琴曲《乌苏里船歌》的民族性解读
威尼斯水乡诗画——肖邦《升F大调船歌》的音乐语言分析
觉醒的舒伯特
BBC电台要连播9天舒伯特乐曲
舒伯特的小夜曲
舒伯特与《摇篮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