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彤彤
从两周时期开始,民歌就在我国文化史上放射出了夺目的艺术光彩。中国诗歌的开山之作——《诗经》,其《国风》部分实际就是一部民歌词集;两汉乐府民歌仍以其“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现实主义创作态度在我国文化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而《木兰辞》和《西洲曲》,又被美称为乐府民歌的“双璧”;到了唐宋时期,以《竹枝词》为代表的实体民歌至今仍留驻于我们民族的文化记忆当中;当历史的车轮驶入封建末世——明清时期后,南北方不约而同涌现的《银纽丝》《剪靛花》《五更》等众多民歌牌调,又在五六百年的历史长河中不断嬗变演化,发展成为今天蔚为壮观的中国民歌曲目体系。“十四五”时期,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工作依然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内容,所以面对如此源远流长、多姿多彩的中国民歌曲目,在当前信息社会中如何对其实现有效传承和创新发扬,就成为了当前“十四五”文化建设时期的重大课题。然而,看似古老的传统民歌却拥有紧密契合于信息社会文娱方式的深厚潜质。下面就从这一点说开去,结合“十四五”背景来论述中华优秀传统民歌文化在当前时代的传承与创新思路。
进入21 世纪的第二个十年以来,“十四五”文化建设也进入了新的时期。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微信、快手、抖音等新媒体平台的普及应用,一个“分众化”的文娱时代正在悄然降临,而它将有望为传统民歌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开辟新的渠道。所谓“分众化”,就是指原本作为一个“大众”整体的文娱消费者们,因其根据自身的个性化文娱偏好来能动选择节目、曲目完成文娱欣赏而逐渐分化成若干“小众”群体的现象。传统的电视广播报刊等媒体,因技术局限更多是将受众视为一个整体的“大众”来提供文娱产品和服务;而新媒体平台所能提供的检索、点播等新服务,为受众根据自身偏好精准搜索理想曲目、节目提供了极大便利和无限可能性。于是,在移动互联时代,受众就由混沌的整体“大众”逐渐分化成为了许多“小众”人群。
那么,在这当中必定存在一个热爱传统民歌艺术和民歌文化而主动检索、欣赏民歌类音乐作品的“小众”人群,它就将成为网络空间里中华优秀传统民歌及其改编作品的“目标受众人群”。若能在汲取优秀传统民歌艺术精髓的基础上,进行民歌艺术的创作和创新,能够使传统民歌更符合当前时代的发展。并且围绕这个目标受众群体来创作并推广新民歌,必将收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这也正揭示了“十四五”文化昌盛发展背景下,优秀传统民歌在信息社会中潜在的坚韧、旺盛之生命力以及广阔的创新传播前景。
从需求侧来看,网络文娱的“分众化”趋势已在造就一个呼之欲出的传统民歌文化受众群体;而从供给侧来看,传统民歌文化的创新传承同样不可缺少信息技术的助力。而有效联结民歌文化产品、服务需求侧与供给侧的任务,则可以交给文化部门、教育部门的文化普及来实现。这是因为文化普及能够凭借信息化传播手段同步承担“活态传承”与“创新”两项任务。
近年来,“活态传承”一直是非遗保护领域的热门话题,国家在“十四五”文化建设规划中为非遗传承进行了方向指导和路线规划,这也进一步对于转瞬即逝而不具备物质形态的民歌艺术进行了启示,所以实现传统民歌的“活态传承”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活态传承”并非简单,它不是把一些民歌艺人请来举办几场讲座就能够实现的,它需要“文化内涵”的全面提升和科学的传承方式的支持。具体来说,就是需要学习者深入到民间歌曲的流传地域内,借助观摩与社交等活动来感受流传地的风土人情,进而感悟、理解创生、传承该民歌的人群他们那独特的文化观念和审美习惯。这样,学习者才有望从文化精神的层面理解民间歌曲读到的写作手法与演唱方式,也才能自觉而恰切地调动适宜的演唱技巧来淋漓尽致地表现该民歌的审美风格特征。从这个意义上说,“十四五”背景下的优秀传统民歌的“活态传承”,其实质是文化内涵的传承。
文化普及在当前全民的文化传播中非常重要,也对传承民歌文化方面则具备独到的优势。这是因为文化人类学和民族音乐学的田野工作方法,已经为从文化层面理解和传承民间歌曲指出了切实可行的实践道路,而这一点则正是全民文化普及工作的擅长和优势。因此,建议文化部门在“十四五”文化艺术发展纲领的引领下,遵循非遗项目传承规律和原则,按照民族音乐学和影视人类学的要求,面向大众开展常态化的田野摄录工作培训。在此基础上,群众可以深入民歌流传地域后即能按照文化人类学和民族音乐学的工作规程展开作业,利用手持高清数码便携设备将民歌的原生态表演场景和文化生活背景摄录成为微型人类学素材片。可将上述素材片分别加工成为民间歌曲的演唱技法微视频、文化风格解析案例以及演唱审美表现指导微课。这就等同于把优秀民歌的文化生境“搬迁”到了现实文化活动中,从而得以从文化与审美体认的深层面支持文化普及对优秀民歌“活态传承”的开展,引导大众对传统民歌的审美文化特征“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从而为通过艺术实践创新发展优秀传统民歌奠定基础。
2018 年底,国家统计局发布了《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统计分类(2018)》这一文件,首次将“数字广播影视及视听内容服务”“数字新媒体服务”“数字广播影视及视听节目服务”“数字化娱乐服务”“数字创意与融合服务”等近年来新涌现的数字网络服务行业界定为文娱领域的“新业态”。2021 年“十四五”开局之年,数字化技术以及数字化产业发展依然是重头戏。而这些行业,正是塑造文娱产业“分众化”趋势的主导力量。所以,文化部门必须充分认识网络空间新媒体、新业态在引领文娱产业创新发展方面的“风向标”意义,积极利用这些新媒体、新业态拓展本专业的艺术实践渠道,为中华优秀传统民歌的创新与推广注入全新的驱动力量。
因而,在通过前述“活态传承”促使大众深入领会优秀传统民歌文化内涵,娴熟掌握其审美表现技法要领的基础上,文化部门还应引导大众充分利用抖音、快手等网络新媒体平台,借助艺术创作和表演来实现对于优秀传统民歌的创新发展与弘扬推广。具体来说,可指导民间艺人按照自己的艺术个性,有针对性地汲取优秀传统民歌的创作手法和演唱方式,融合西洋音乐、现代音乐、流行音乐创作及演唱技法元素,以现实生活为题材内容来创作并排演兼具传统审美特征与流行音乐风格的“跨界”式“新民歌”。而后,将此类“新民歌”的排演视频投放到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平台端,一方面以此来召唤粉丝受众,构建网络空间里中华优秀传统民歌及其改编作品的“目标受众人群”;另一方面根据受众反馈来不断检讨自己的创新思路,调整对于“新民歌”的创作角度、路径和手法,直至推出受到大多数粉丝受众青睐的“新民歌”作品。
这样,就等于是用创新来驱动艺术实践,并把艺术实践的舞台搭建到了更为广阔的移动互联网络空间之中;而从另一方面来看,文化部门又加强了与网络受众(尤其是青少年受众)的交流和联系。通过“问计于粉丝”“问计于观众”来“磨合”出为观众所喜闻乐见的传统民歌改编作品。这样,借助新媒体平台“覆盖面广、传播迅速、互动频繁”等项优势,文化部门就能逐步找准当代受众的欣赏趣尚,凭借优秀的传统民歌改编作品把粉丝受众团结在自己周围,以此来持续聚合、建构优秀传统民歌及其改编作品的“目标受众群体”。如此,通过曲目创新驱动的艺术实践打开了新媒体、新业态“分众”传播的“大门”,从而为将来依托互联网文娱新业态开辟优秀传统民歌及其改编作品的产业化新路径提供无限可能性。
优秀传统民歌传承人才的培养,是持续推进传统民歌发展的根本动力。因而,在高校的民歌专业人才培养中,要加强民歌专业基础课程重点内容建设,因为民歌传承人才只有打下了坚实而系统的理论基础,获得全面的专业能力,才能在民歌传承实践过程中运用自如,凸显自身民歌演唱的专业能力。尤其是社会岗位实践中民歌音乐表演对传承人才专业素质和综合修养的要求都非常高,所以,高校民歌专业基础课程要增加相关的技巧训练、表演训练,以及民歌发展史、音乐审美的比重,能够让民歌演唱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此外,在民歌传承人才的培养中,要加强不同民歌作品内容的赏析,同时要丰富专业主干课程的内容,从易到难,逐渐安排各种民歌演唱训练课程。如地方民歌、少数民族民歌等,让学生的学习呈梯形逐渐进步上升。其次,则是加强民歌演唱实践活动的安排,要为学生不断搭建实践平台,加强课内外实践内容的连接,强化实践课程在民歌传承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此外,高校已经意识到了优秀传统民歌传承离不开人才储备,因而全面的发挥自身民歌传承人才的培养优势,为广大非专业学生也提供了民歌学习的机会,创造了民歌文化传承的平台。因而,在全校的民歌课程设置方面进行了调整和改革。一方面,增强民歌公共选修课程的学分比重,将民歌演唱技巧和实践课程的学分比例提高,这不仅能提高学生民歌学习的积极性,也能增加民歌课程的多样性。另一方面,构建浓厚的校园民歌文化,让学生与传统民歌的距离更近。这样民歌传承人才的培养和塑造也更加面向全体学生,能够从高层次的学生群体中筛选出更适合传统民歌发展的优秀人才,全面的打开传统民歌人才培养的格局,以更专业性、系统性、全面性的人才培养体系,打造优质的传统民歌传承人才体系。尤其是在“十四五”背景下,传统民歌人才培养途径更加丰富,对于传统民歌人才专业性要求更高,因而作为高端音乐人才输出的主要阵地,应发挥出自身民歌人才培养的作用,为优秀传统民歌文化发展做出贡献。
综上所述可见,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并传承下来了卷帙浩繁、多姿多彩的优秀传统民歌作品,形成了隽永的优秀传统音乐文化。传统民歌虽然源远流长,却仍具备适应当前移动互联时代网络文娱“分众”传播趋势的深厚潜质。有鉴于此,“十四五”时期,文化部门应切实发挥“文化普及者”的作用,按照民族音乐学田野工作规程对优秀传统民歌进行采风摄录,深化大众对于此类民歌文化内涵及审美风格之理解,实现“活态传承”;进而在此基础上依托新媒体平台展演,以艺术实践驱动对于优秀传统民歌的创新发展与推广弘扬。并且,也要联合民歌人才培养平台,为优秀传统民歌进行人才的储备和供给提供保障,使更多专业性突出、能力卓越的民歌人才为传统民歌发展保驾护航。这样,能够有效地联结“十四五”文化建设时期,民歌文化产品及服务的需求侧与供给侧,持续培养、建构中华优秀传统民歌及其改编作品的“网络目标受众人群”,为依托网络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民歌的产业化创新发展开辟广阔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