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交往视域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

2022-11-22 02:11黄静婧
关键词:教育者群体政治

黄静婧

(广西中医药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广西 南宁 530000)

网络社会使人类进入了以网络人际互动为基础的社会交往新时代, 网络交往已经成为大学生学习、 工作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学生在网络交往中的思想和行为都呈现出新的特点和新的变化。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应对这些变化、 有效地发挥其教育效果, 这是网络时代亟需研究和解决的课题。

1 当代大学生在网络交往中思想行为的现状审视

课题组对全国1 093名大学生在网络交往中的思想行为现状进行了调研。 当代大学生在网络交往中的思想行为特点如下:

1.1 大学生主体意识增强, 但伴随着自我迷失

主体意识是指大学生在网络交往中将自身视为主人翁的态度和表现。 大学生在网络交往中主体意识得到了极大的增强, 主要表现为: 第一, 大学生强调网络交往行为的自主性, 包括自主选择网络交往的时间、 地点、 方式、 对象、 自我呈现的状态等。 由于网络交往的匿名性和虚拟性, 使大学生在网络交往中的自我呈现比在现实交往中更为自由。 大学生可以隐匿自己部分或者全面的真实身份, 根据自身的交往需求和喜好, 在网络交往中选择自己呈现给他人的面貌, 重新塑造与现实自我不同的多个网络形象, 从而既隐匿又表露自己的自我认同。 第二, 大学生重视自己在网络交往中的价值选择和价值判断。 在网络交往多元的思想价值观念中, 大学生有自己的价值主张, 他们淡化了传统习俗、 师道权威、 社会舆论的评判尺度, 但不随波逐流。

大学生在网络交往中主体意识增强的同时, 也伴随着自我迷失。 第一, 在网络交往中出现角色冲突, 包括虚拟身份和现实身份之间的冲突, 多个虚拟身份之间的冲突。 “当符号化虚拟的存在以及言语的刻意修饰、 体语的现场缺位所营造的网上人际交往与现实社会人际互动在一个人身上出现交集时, 个体在虚拟与现实之间的两种角色及其负载的人格特征就必定会出现交替轮转。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 当多重角色之间差异和冲突达到一定的程度或者角色转换过频时, 容易出现心理危机, 甚至导致双重或多重人格障碍。”[1]第二, 在网络交往中出现价值选择困难。 大学生在网络交往中会遇到五花八门、 鱼目混珠的网络信息, 这些信息对大学生的世界观、 人生观和价值观造成了强烈的冲击, 很有可能改变大学生的是非认知系统, 进而影响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和行为取向。 同时, 一些大学生面对海量信息出现无所适从的信息焦虑现象, 这极有可能是由于价值标准迷失或价值选择困难所造成。 第三, 在网络交往中自我保护意识不强。 虽然大部分大学生在网络交往中都比较谨慎, 但仍有少部分大学生不能认识到网络交往的虚拟性, 对网络交往结成的关系和网络中传播的信息不能持理性分辨态度, 在网络交往中警惕性不高。

1.2 大学生依赖和喜爱网络交往 , 但有网络成瘾的倾向

绝大多数大学生接触网络的时间都比较长, 达到3年以上。 大学生每天用于网络交往的时间基本超过 2 小时。 大学生依赖和喜爱网络交往的原因主要有: 第一, 大学生在网络交往中强化和补充现实交往。 网络交往使大学生置身于一种融合了传统人际网络和信息网络的新型网络中。 在这种新型网络中, 大学生利用网络交往工具来组织和强化自身的社会关系。 社交网络实现了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线上线下交互融合, 使大学生和其群体成员的关系更为紧密, 使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活动更加活跃广泛和方便快捷。 第二, 大学生在网络交往中能够获取比较优质的信息。 网络交往集合了人际交往的网络资源和信息网络资源。 当大学生遇到学习和生活的困惑时, 可以向网络交往中基于“强关系”纽带的熟人或是基于“弱关系”纽带的陌生人进行请教求助, 网络交往的超时空交互性、 信息共享性等特点能够迅速地帮助大学生获取相关信息。 大学生网络交往群体成员在年龄层次和思想价值观念上具有同质性, 学生网络交往群体成员中的信息相互转发、 分享、 推荐等行为能够为大学生在“信息超载”的网络空间中提供信息过滤和选择的方式, 使大学生方便快捷地获取自己所需的信息。 第三, 大学生在网络交往中寻找归属感和认同感。 大学生加入不同的网络交往群体, 可以扩展自身的交际面, 得到网友的关怀和帮助, 更好地自我认识和自我发展, 获得归属感。 同时, 网络交往的虚拟性能够使大学生放下思想包袱和他人进行倾诉, 而信息交流的非线性特征和高速流动性, 又能够使大学生得到即时的回应与反馈, 这可以满足大学生认同感的需求。

有一部分大学生不能正确处理网络交往和现实交往的关系, 网络交往占用了过多正常的学习和生活时间, 存在网络成瘾的倾向。 调查中发现, 有的大学生1天网络交往时间超过4小时。 大部分大学生表示, 超过1个星期不上网与他人交流就会感觉不适应甚至是非常难受。 这种现象必须要引起教育者的重视, 应采取相应的教育对策。

1.3 大学生网络交往根植于现实交往, 但交往呈现封闭性

调研显示, 大学生网络交往的首要目的是与现实中的朋友保持联系和增进感情, 大学生网络交往对象主要是同学、 现实中的朋友、 亲戚。 大学生选择网络交往对象的主要标准是与自己兴趣爱好相同、 年龄相近、 说话幽默。 这表明大学生网络交往关系普遍源于其现实交往关系, 网络交往是大学生现实交往在网上的延伸。 从大学生选择网络交往对象的主要标准看, 大学生网络交往大部分发生在同辈群体之间, 他们喜欢和自己有共同特征的人进行网络交往, 大学生的网络交往呈现封闭性和“圈子化”。 这种状况长期以往会导致大学生只愿意接受同质的信息, 只愿意与自己思想价值观念趋同的人进行交往, 而对于异质的信息或者与自己持不同观点的人, 有可能会抵触和反感, 这样大学生不能以开放的心态接纳新事物和新观点, 很容易形成封闭的思想和行为, 不利于他们健康地成长成才。 美国著名的政论家沃尔特·李普曼指出:“一个人的成见使他对事件总是存在一种情感倾向, 当他需要对事件做出判断, 而又无法接触到大量真实信息的时候, 他总是很乐意将他个性化的情感倾向模式套用在对事件的理解上, 形成他所理解的有别于真实环境的虚拟环境, 并取代真实环境成了他做决策的依据。”[2]68

1.4 大学生网络道德状况良好, 但仍有改善空间

绝大多数的大学生网络道德状况良好, 在网络交往中的行为符合社会的主流价值观。 绝大多数的大学生在网络交往中能够有较高的责任意识, 认为自己需要为网络交往中的言行负责, 需要承担法律责任。 绝大多数大学生对网络谣言的态度是理智的, 不会制造和传播错误的、 虚假的或未经证实的信息。 在网上遇到错误或虚假信息时, 他们或不理会、 或举报, 还有的大学生会和骗子斗智斗勇。

网络交往的超时空性赋予了人们比现实交往更大的自由度, 但在网络交往中是否能够随心所欲, 部分大学生在这个问题上仍呈现出迷茫和困惑的状态。 有的大学生认为, 网络交往比现实交往更自由, 有的大学生观点则相反。 少部分大学生对网络交往中权利和义务的关系认识不清, 不清楚在网络交往中人们是否要承担法律责任。 这些状况都说明一点: 少部分大学生关于网络道德和网络法律的认知状况较差。

1.5 大学生网络参与意识活跃而实践活动较少, 但仍要警惕负面的“群体极化”现象

大学生思维活跃、 好奇心强、 普遍关心社会, 在网络交往中关注的内容多是公共性的问题, 如社会热点、 时事新闻、 明星八卦等。 大学生网络参与的意识比较活跃, 愿意通过网络交往来传播正能量、 服务社会。 但调查同时显示, 大学生真正参与过网络召集的活动的人数并不多。 这是因为网络信息真假难辨, 大学生对网络活动的发起人及组织机构等缺乏信任感, 从而对通过网络召集的活动持谨慎的态度。 值得注意的是, 我们仍要警惕大学生负面的“群体极化”现象和网络暴力的发生。 虽然只有少部分大学生真正参与过网络召集的活动, 但这也说明大学生的网络交往有转变为现实交往的可能。 大学生社会阅历不足, 面对网络交往中良莠不齐的网民以及多元的海量信息, 难免会出现价值困惑和迷茫。 大学生的网络交往对象多数是同质性高的网民, 这些同质性高的网民容易对相同的事件产生兴趣, 也很容易聚集在一起结成网络群体。 网络群体在进行集体决策时, 很容易出现“群体极化”现象。 思政教育者要高度警惕大学生在网络交往中负面的“群体极化”现象和网络暴力现象, 更要有针对性地防范大学生网络暴力向现实暴力的转化。

2 提升大学生网络交往素养的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索

为了提升大学生网络交往素养, 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从教育引导、 方法创新、 环境优化、 实践养成等方面入手:

2.1 教育引导: 培育大学生正确的网络交往意识和能力

培育大学生正确的网络交往意识和能力, 应把高校教职员工、 社会网络媒体和公众人物、 家庭成员、 大学生自身都带动起来, 实现全员育人。 平等对话和共建共享是大学生应当具备的正确的网络交往意识。 首先, 每个网络交往主体都有发表自身看法的权利, 要创造宽松自由的网络交往环境, 营造“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的良好交往氛围。 其次, 网络交往主体应该不唯书不唯上, 不随波逐流, 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再次, 网络交往主体应尊重他人的特点和优势, 应充分发挥自身的特长, 为他人的全面发展贡献力量。 最后, 网络交往主体应通过平等协商的方式将不同的看法和意见汇聚成集体决策, 达成共识。 这样, 网络交往主体就能够在网络交往中共同建设和享有集体智慧, 通过相互学习和结伴成长, 最终促进整个社会的进步和每一个人的发展。 在凝聚共识的过程中, 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引导大学生“在碎片中学会整合, 增强战略定力; 在多样中突出主导, 加强思想引领; 在多变中把握方向, 坚定理想信念”[3]。 根据调研分析, 当前大学生需要培养的网络交往能力主要包括: 网络交往的信息识辨能力、 网络交往的理性参与能力、 网络交往的安全保护能力、 网络交往的心理调节能力、 网络交往的道德自律能力。 提升大学生网络交往能力的主要途径包括教育培训、 自我学习、 制度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 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 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 更好地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4]379首先, 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应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形成前提性的认同: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根本目标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只有在这个认知基础上才会互相加好友和“互粉”, 充分利用网络交往平台来进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其次, 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要根据社会发展要求和自身发展定位, 对自身网络交往意识和能力的不足有客观正确的认识, 树立终身学习和不怕困难的信念, 确定自身在网络交往素质方面的提升目标和计划, 进而在网络交往实践过程中不断学习、 检验和提升自我的网络交往能力。 再次, 高校应设置相关的课程和教育培训, 有组织地对教育者和受教者进行网络交往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最后, 高校应制定形成良好的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激励制度、 竞争制度、 管理制度、 保障制度、 工作效果评估制度等。

2.2 方法创新: 运用网络思维和新技术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首先, 运用网络非线性思维变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非线性是网络思维的最典型特征。 非线性思维反映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 就是要发散性地考察教育过程、 教育内容、 教育时空以及教育对象思想变化各部分之间的非对称关系, 运用系统方法探讨如何充分利用这种关系来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在网络交往中, 我们可以和先贤交流, 和当今大师沟通, 和未来世界交汇。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要进行时序拓展, 继往开来; 网络交往使世界成为地球村,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有全球意识、 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引导大学生不仅要有民族关怀、 国家关怀, 也要有世界关怀、 人类关怀; 网络交往的环境自由而开放, 各种思想价值观念相互激荡。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一元主导”地位不动摇, 同时, 也要向网络交往中一切思想文化开放, 将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原则融入到多元思想文化整合之中, 让大学生在比较、 鉴别中自觉地认同主流意识形态。 其次, 善用网络资源和网络语言弘扬主旋律。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既不能为了盲目取悦大学生而丧失其理性、 客观和深刻的特点, 也不能采取一贯的严肃刻板形式造成大学生难以接受。 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充分挖掘网络中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为我所用, 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内容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输出方式, 增强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再次, 借助大数据读懂大学生。 大学生已经深度融入了大数据时代。 当大学生现实行为各方面的数据和网络交往所产生的数据积累到一定的量时, 就可以利用大数据进行大学生思想和行为特征的分析。 从宏观上看, 大学生群体的大数据有利于把握大学生群体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规律, 把握大学生群体对某一事件的整体价值取向和反应程度, 把握大学生群体对国家某一大政方针的支持和拥护程度, 从而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群体覆盖面和有效性。 从微观上看, 大学生个体的大数据可以把握教育对象的特殊性, 因人而异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除此之外, “大数据思维, 特别是其数据化思维、 视觉思维与时效思维在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5]具有独特优势,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应进行开放利用。

2.3 环境优化: 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交往环境

网络环境的信息洪流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波动, 对大学生网络素养的提升起到渗透性和自发性的催化或抑制作用。 大学生所处的网络交往环境按其影响范围划分, 可分为社会网络交往环境、 高校网络交往环境、 大学生网络交往群体环境。 首先, 优化社会网络交往环境。 高校要营造秩序安定有序、 风气健康和谐、 道德文明良好的社会网络环境, 坚决抵制低俗消极的价值观和反动言论在网络中的泛滥, 反对西方国家的“文化霸权主义”和“思想殖民主义”。 通过加强网络道德建设、 加强网络法制建设、 加强网络技术控制、 加强网络文明语言建设等措施优化社会网络环境。 其次, 优化高校网络交往环境。 高校网络交往环境是与大学生直接联系的环境, 其相对的独立性和可控性比较强。 高校要努力增强环境软实力(如网络技术人员力量、 网络规章管理制度、 网络文化等)和环境硬实力(如网络设备、 资金投入等)来优化校园网络交往环境。 再次, 优化大学生网络交往群体环境。 大学生网络交往群体是以大学生为主体的“网络虚拟社群”, 是在网络交往中影响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微观环境。 大学生网络交往群体可以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者观察大学生在网络交往中思想动态的一个“窗口”, 也可以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者向大学生施加教育影响的一个载体。 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对不同类型的大学生网络交往群体实施针对性的引导策略。 “要针对亚群体、 亚文化的存在和发展探求更多个性化的教育内容和方法。”[6]73话题凝聚性是大学生网络交往的突出特点, 大学生正是围绕其关注问题进行互动讨论和资料分享, 从而使网络交往群体得以形成和发展。 大学生网络交往群体的目标影响着话题的设置, 并且在大学生的互动讨论中不断体现。 因此, 思想政治教育者对大学生网络交往群体行为的引导可以从话题设置中着手, 主动设置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红色话题”, 动态引导话题发展的方向, 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话题讨论氛围, 进而在话题讨论中形成良好的群体目标。 思想政治教育者还应当建立大学生网络交往群体的舆论监督机制和信息反馈机制, 充分发挥“红色网络意见领袖”的作用对舆论进行正确的引导, 推动大学生网络交往群体健康发展, “实现引导大学生群体的话语, 促进主流价值文化发展, 最终使得基于网络社群的高校思政教育的实效性进一步提高”[7]。

2.4 实践养成: 让大学生在网络交往的实践中进行自我教育

大学生网络交往素养的提升需要在实践中养成。 高校应努力让大学生在网络交往的实践中进行自我教育。 首先, 选拔和培养部分大学生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交往平台的建设主体。 大学生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交往平台的建设主体, 既能够准确地把握大学生自身的真实需求, 又能使大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实现自我教育和能力的增长。 其次, 鼓励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交往平台上交流互动。 大学生浏览和阅读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交往平台的内容, 这属于自我学习; 大学生参与平台上的活动, 写下留言和评论说明了大学生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经过了自我反省、 自我批评和自我总结。 大学生在留言区和讨论区对其他同学的评论进行点赞或者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这是大学生在网络交往中互帮互教的群体自我教育过程。 也就是说, 大学生利用微博、 微信、 易班等这些自己喜闻乐见的网络交往平台, 用自己的话语体系, 选取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自己在做自己的思想政治教育。

3 结 语

网络交往已经渗透到大学生学习、 生活的方方面面。 大学生在网络交往中的思想行为有新的特点和表现, 思想政治教育者需要主动和及时地深入大学生的网络交往, 与大学生结成网络好友, 探索他们在网络交往中思想行为的新特点, 研究他们在网络交往中思想品德的形成过程及规律。 思想政治教育者应通过教育引导、 方法创新、 环境优化、 实践养成等途径提升大学生网络交往素养。 随着网络技术日新月异和大学生思想品德的变化发展, 对网络交往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将不断深入。

猜你喜欢
教育者群体政治
品读
我国教育者心目中的未成年人好奇心激发和培养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哪些群体容易“返贫”——受灾户、遇困户、边缘户
教育者要怀揣梦想上路
认清亏欠问题——对参与近期香港暴乱的青年群体之我见
教师应努力成为一个“教育者”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