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联邦外国语学校 王汝仪
受多种原因的影响,部分学生升入高中阶段后,发现自己对高中数学知识难以轻松掌握,无法跟上教师的步伐,对学科产生了畏惧,一些初中阶段数学成绩优异的学生在高中也无法取得理想成绩。这主要是因为初中和高中的数学教学衔接存在着一些问题。运用信息技术,可以创造出丰富的教学情景,使抽象的数学知识视觉化、形象化,从而使学生克服对数学的畏惧,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初中数学与高中数学知识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注重知识、方法、思想等方面的衔接,可以使初高中两个阶段学习之间的关联加强,从而提高了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更好地发挥其主动性。首先,对初中阶段的数学教育进行了高效的衔接,可以使学生顺利地步入高中阶段。随着学习阶段的不断发展,学校的学习条件和其他方面也会随之改变,这些都会对学生的心理产生一定的冲击。其次,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能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方式。初高中衔接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求知欲,为高中的数学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最后,在实施过程中,通过对学生的引导,可以减少学生后续的学习困难,从而保证有效的课堂建设。
高中数学课本的教学内容较难,这是造成许多学生学习困难的根源。学习任何一个数学课程都要求学生具有全面性的思维模式。学生们的思维必须要变得更为灵活和多样,其思维方式需要打破局限性,否则就算是最基础的高中数学知识也会给他们带来许多学习困难。比如,中学里的同学们都会学习到关于“集合”的东西,不了解“并集”和“交集”这两个词,那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就会犯很多错误。另外,还要记住“∪”“∩”这两个字符,以免造成知识混乱。如果是一个较为简单的题目,仅仅需要让同学们把两个集合的联系以“交集”和“并集”的形式表达出来,那么学生还可以轻松答出。但是,当一道题中有几个集合,而且这些集合之间都有一个复杂的联系,这就给了学生带来较大的困难。而初中课本上的知识就没有那么具备综合性,只要认真听课堂知识讲授,就能将其完全掌握。
中学阶段学生在进行文化课程学习的过程中,更倾向于参加有趣的课程学习,这对于他们的学习状态来说非常关键。数学学习是一件很耗费精力的事情,有趣的教室氛围可以使同学们的思想活跃度得到充分的激发。同学们可以把自己的精力集中于数学课堂里。否则,很可能会使学生的精神疲劳,从而导致他们对课堂教授的数学知识理解不够透彻。长期如此,学生就会逐渐丧失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上课时也会难以集中注意力。其实,数理知识之间存在着强烈的相关性。当一个人在课堂上对某个知识的认知发生了偏差的时候,他就会对自己所学的知识产生模棱两可的心态,从而导致他在自己的大脑中建立起的知识网络出现漏洞。所以,在讲授过程中,教师必须主动运用信息技术,以改变教学情境,使学生在学习中保持全神贯注。此外,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加深对抽象化数学知识的理解。同时,在日常的高强度教学环境下,也能使他们在数学学习中感到更加放松和愉快。
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能只依赖记忆知识点来学习,必须要把它的内涵完全领悟,然后再去思考该应用哪些公式或算法进行解题。但是,大部分的学生还是按照以前的思维方式来学习。他们只会将课本上的内容和公式摘抄到自己的笔记本上,而不会去深入地了解这些公式和知识点的意思,仅仅对知识要点进行了机械式记忆。但在实际解答问题时,还是无法将知识全部运用到解题实践中。许多数学的知识点都是相似的,所以学生们会遇到难以对其进行区分的问题,这将极大地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导致班级中的数学水平差距越来越大,低分段人数也会越来越多。
许多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未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其根本原因在于,在课堂一开始,教师并未能吸引学生的全部注意力,使其将精力全部投注于数学课堂内,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常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教师授课效率和教学效果都会因此大打折扣。中学阶段的教学任务十分繁重,很多教师在教学时为了提高教学速度,在课堂一开始就将所有知识点全部罗列出来,而导致学生缺少课程核心内涵的自主理解观念。教师在让学生解答数学题目时,通常要求学生按自己教授的思路来思考问题,使学生一旦面对新的数学问题,无法立刻自主找到合适的解答思路。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缺乏归属感,其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便逐渐丧失了。为了能重新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教师需要创新性地利用信息技术来重新打造课堂中的数学教学环境,使学生在活跃的教学气氛中对数学知识的精髓进行学习和领悟,这对于初高中衔接教学来说意义非凡。例如,讲授三视图知识时,教师就可应用信息技术来提升教学效果。这项课程贯穿整个中学阶段,基于信息技术教学能够切实提升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三视图的教学是初高中知识衔接的要点,我们可以借助Flash动画等手段,形象展示组合体的三视图。通过对三视图知识的深入理解,学生可更加顺利地解决其他几何问题,这对于高中的立体几何知识学习来说具有重要意义。但三视图图例及相关练习题目在教材中数量并不多,因此学生在课堂中实际练习的机会极其缺乏,其空间想象能力也难以快速提升。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大量图片或视频进行课堂教学,让学生在动态图中感受到同一图形不同角度的形态特点。教师还可以通过使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与二维和三维知识点相关的视频短片,让学生对不同维度间的差异有更具象化的体会。但过分现实的图像展示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因此,信息技术手段在组合体三视图的教学中仅能做辅助应用,不能完全取代常规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抽象思维,使其从对知识的认识层面到达理解层面。
情景教学是当前初高中数学教学使用较多的教学方式之一,该方式可使学生与教师之间产生共鸣,使学生对数学更具兴趣,可有效提升其学习效果。所以,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时,必须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在进行指数函数的教学中,我采用了动画演示展示了模型演化的发展历程,使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由于没有经过概念的演算过程,导致了学生在理解高中抽象概念和定理方面缺乏优势。学生的逻辑和抽象思考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别,有些同学因自身思维能力的不足而感到学习困难。在进行理论和其他一些抽象知识的教育时,可以用多种形式的图像来描述和演示这些抽象内容,使学生更好地了解这些知识,给学生呈现概念和定理的演算和发展的历程,使他们从传统的数学教授方式转变为自己经历知识产生的过程,从而使他们更好地了解数学知识,培养其创新思维能力。比如,初中学习中,平面内两条直线是平行关系,但是在空间上却难以认识到线面平行关系。在课堂上,通过运用信息技术,使线与面的平行关系可以直观感受,再将探索线与面之间的位置关系进行讲解,使学生能够对空间的位置进行具象化的认知,从平面知识学习顺利过渡到立体空间知识学习。
在进行重难点教学时,不仅要注意到知识的本身,还要注意学生学习的心理特点。高一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想要更好地做好衔接,就必须要进行具体形象的演示。有的知识仅凭课堂授课无法让学生充分了解,有时会变得含混不清,而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则会取得更好的效果。通过将信息技术教学方式转化为具象化的知识,可以解决传统的教育方法缺少知识点直观感受的问题,从而突破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而实现教学目标。举例来说,二次函数的最值问题,初中的重点在于确定参数的二次函数,而在高中教学里,“二次函数最值”则通常为不定参数与抛物线的最值关系,是学生理解的一个难点。在实际教学中,这种困难的产生,是由于学生缺少对转化思维和抽象思维等方面的综合理解与运用。在课堂上,利用几何画板,画出含参的二次函数图象,并利用控制变量法来分析各变量的变化情况,并通过系统设置不同的参数来调整二次函数的图形,使最值发生变化。运用生动、直观的演示方法,使学生能够很好地认识到参数与参数之间的联系。通过几何画板对图形的演示,大多数学生都能真正地了解并乐于解决此类问题。运用信息技术方法,可以对有关的抽象性的试验进行模拟,有助于同学们更好地完成初中和高中的衔接,提高他们的数学学科素质。
新课改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思维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可以全面地展示出数学的动态生成过程,有助于学生了解其内在联系,揭露其规律,从而能更好地贴近数学的本质,真正地提升学生思想素质和思维水平。比如,在初中阶段已经进行过简单几何体学习,而在高中阶段,则需要将一个立方体的面进行展开和还原,这是一个理解的难点。利用几何画板,使抽象的正方体侧面可以被直观地展现,把抽象的空间图转换成简单明了的平面图,使复杂的图像变得容易理解,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升直观形象能力,还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教学效果和效率。初高中数学教育中的信息技术手段地位不容小视,其优势在于其具有生动、直观的优势,但也不是全部知识点都适用于信息技术教学方式,而常规模式对提高学生的逻辑思考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必须根据课程的具体要求,采用适当的教学方式。
在教育信息化的今天,翻转课堂、微课制作、智慧作业、网络学习空间台、西沃、智学网成绩分析等都成为了课堂中常提及的词汇。在当前的教育形势下,信息化是当今教育发展方向的主流,教师要改变教学理念,充分意识到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地位和意义,创新教学方法。要从优秀教师那里学习如何利用信息化资源,比如智慧网,它可以为老师们提供海量的信息,让他们更好的了解学情,开展教学工作。将信息技术引入到课堂中,有利于教师在信息化教学能力方面的提升。而由于新冠疫情的爆发,疫情下的教学工作成为一大难题,在“停课不停学”的方针下,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教育由线下方式逐渐转变为线上线下相结合模式,线上教学的应用频率大大提升。随着计算机技术手段的广泛运用,中学的数学教学已不仅仅限于数学教室,而可以通过微课、直播等手段来拓展学生的课堂活动。通过微课堂等形式,让同学们在空闲的时候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学习,既使学生们享受学习过程,又可在扩大教学范围的同时,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衔接教学效果。而经过这一次疫情下的实践,未来教育的发展方向,必然是将各种技术结合起来,形成线上线下一体的智能化教育。
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运用信息化技术使数学知识更加生动、形象地展现,而且要对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使师生间产生双向交流,以达到提升学生素质的目的。同时,我们也要运用过程性评价方法,把学生运用几何画板、动画制作、智慧作业等成绩,都列入到课程评估系统中去,激发他们对利用几何画板进行知识探究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数学自信心。
利用信息技术,可以方便初高中的数学衔接教学工作,有利于学生从初中数学到高中数学的顺利转变。因此,在初中数学衔接课上,对信息化技术进行有效的应用,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效率,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作为一位数学老师,要仔细研读课本和课程标准,把握初中和高中的数学知识的内在关系,根据不同时期的学生的心理特征,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充分运用信息技术,使他们体验到学习的过程,发现其内部的规则,顺利地完成初中和高中数学的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