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与现代结合
——皖南花鼓戏发展的新途径

2022-11-21 02:52黄晓蒙
黄山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皖南花鼓戏唱腔

张 靖,黄晓蒙

(铜陵学院 文学与艺术传媒学院,安徽 铜陵 244061)

花鼓戏是我国的地方传统戏曲剧种,主要分布在以湖南、湖北及安徽为中心的南方地区。花鼓戏最初以灯会、打花鼓的形式流行于广大农村,是存在于农业社会村镇居民农闲节庆时的娱乐、祭祀性活动,以表演民歌小曲为主,并伴有情节简单的歌舞小戏。明代中末期以后,弋阳腔、青阳腔、徽剧等戏曲广泛流传,为这些歌舞小戏发展提供了契机,它们从大戏中吸收唱腔、表演、剧目等艺术元素,并受地方方言和其他因素的影响,逐渐发展成各具特色的地方花鼓戏。

作为流行于皖、苏、浙三省毗邻地区的传统地方戏曲,皖南花鼓戏是我国花鼓戏艺术的重要组成,距今已有百余年历史。但随着农村社会生态环境的嬗变和现代多元文化的冲击,皖南花鼓戏失去了往日的光辉,其发展环境逐步恶化,出现了诸如戏曲受众萎缩、传承艺人逐渐消亡、戏曲传承断代、艺术特征逐步淡化等困境,保护和传承皖南花鼓戏的工作迫在眉睫。

一、概 述

皖南花鼓戏歌舞色彩鲜明,乡土气息浓郁,是深受当地百姓喜爱的剧种。皖南花鼓戏的演唱带有民歌风味,唱腔朴实、优美、多变,演出时以锣鼓伴奏,演奏者帮唱,一唱众和,表演者伴着锣鼓与帮唱翩翩起舞,有着典型的灯会歌舞特征。其剧目主要根据农村生活、民间传说和地方民歌编演,多为反映普通百姓生活和道德观念的小戏,而类似公案戏、宫廷戏等大戏则很少。目前皖南花鼓戏共有147个传统剧目,大戏43本,小戏104个。这些传统剧目中,喜剧占多数,尤其是生活小戏的喜剧色彩更浓厚,塑造了各种风趣、勤劳、善良的人物形象。在表演角色上,主要有生、旦、丑三类,由于生、旦的调笑性较弱,丑便侧重动作的夸张性和语言的诙谐性[1],成为喜剧表演的当家主角,如《闹黄府》8个角色中有7个是丑角,堪称皖南花鼓戏丑戏经典。

皖南花鼓戏的形成与移民关系密切。太平天国战争后期,位于天京(今南京)外围的皖南地区沦为清军与太平军拉锯争夺的主战场,造成皖南地区十室九空的悲惨境况[2]。而从清康熙至光绪约200年间,湖北、河南等地水、旱、蝗、渍灾频发,两个因素促成湖北、河南两省灾民迁徙进入皖南,两地流行的湖北花鼓戏和河南灯曲也随之迁入,与皖南当地的歌舞合流,在经历了“灯会歌舞”“打五件”和“地摊子”等发展阶段后,随着时代演变与文化融合形成了早期的皖南花鼓戏。清末民初,由于遭到禁演,皖南花鼓戏不得不与京剧、徽剧等戏剧合演,借此契机,皖南花鼓戏吸收了京剧、徽剧的表演艺术,服装和化妆也得到了丰富和改进,并诞生了职业性的“四季班”和“草台班”,这一时期是皖南花鼓戏走向成熟的重要阶段。民国时期,由于战事频繁、百姓流离失所,皖南花鼓戏陷入濒于灭绝的地步。

新中国成立后,皖南花鼓戏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迎来了重生,走上振兴之路,但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由于受到农民打工潮和现代多元化娱乐方式的影响,皖南花鼓戏的影响逐渐式微,重新陷入了发展的低潮。2008年6月,在地方政府、相关文艺工作者、民间艺人和皖南花鼓戏爱好者的共同努力下,皖南花鼓戏入选国务院公布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迎来重现辉煌的难得机遇。

二、皖南花鼓戏的生存现状

大众休闲媒体的冲击导致了年轻一代群体对传统戏曲艺术的冷淡[3]。原生态环境的嬗变、传统的传艺授业方式、老艺人的生活窘境等,让皖南花鼓戏生存现状堪忧,面临边缘化的危机。

(一)大众媒体的冲击

现代媒体彻底改变了人们的娱乐方式。网络、互联网等传媒工具的兴起与普及,让人们的审美趣味走向多元化。电视机、DVD、手机等产品已普及于百姓家庭,开拓了人们的娱乐视野。在娱乐传媒多元化的时代,人们可以足不出户随时欣赏和享受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艺术与娱乐休闲方式,舞台艺术几乎被荧幕艺术所替代。

(二)生态环境的嬗变

虽然皖南花鼓戏在地域发展上有着天然的优势,但这些优势正随着农村生态环境的嬗变而逐步式微。皖南花鼓戏赖以生存的演出环境——集镇、广场、土地庙、打谷场、农家院等的消失,导致皖南花鼓戏逐渐消亡。社会生活的变革打破了农耕文化特有的封闭性传承系统,传统的皖南花鼓戏剧目已经不适应新的社会生活环境,皖南花鼓戏发展的持续性、稳定性遭到破坏,社会存在基础日渐萎缩。

(三)艺人的生存窘境

受众范围的萎缩导致皖南花鼓戏艺人的价值得不到重视。一些地区的剧团资金匮乏,优秀演员跳槽转行,也进一步导致了剧团生存难以为继。民间老艺人生活来源没有保障,基本生存要求难以凭借传统技能维持,生存状态堪忧。民间艺人渐渐老去导致演唱技艺濒临失传,皖南花鼓戏的活态传承面临后继无人的窘境。

三、皖南花鼓戏的保护与传承

皖南花鼓戏作为皖南地区的“艺术之花”不仅丰富了皖南地区人民群众的精神文明生活,同时还具有传承历史文化艺术的功能,其保护、传承和发展对皖南地区的精神文明建设意义重大。鉴于目前皖南花鼓戏的生存现状,应从传统和现代两条路径对皖南花鼓戏进行传承和保护。

(一)传统路径

1.“传”与“承”的连接

以艺人为载体的皖南花鼓戏是以口传身授的方式传承的民间艺术,有效的传承是戏曲得以延续发展的基础,因此做好“传”与“承”的有效连接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由于受众范围萎缩,经济收入低,愿意从事皖南花鼓戏表演的年轻人极少,老艺人面临无人可传的窘境,而随着老艺人的相继去世,一些经过时间沉淀的演唱技巧也将消失。因此当前皖南花鼓戏的传承面临两个主要问题,其一为老艺人的自然消亡,其二为新艺人的缺失。基于此,要加大对老艺人的物质保障,让他们生活无后顾之忧;要实行新艺人学习皖南花鼓戏的奖励机制,提高他们“承接”的积极性,以推动皖南花鼓戏的良性发展。

2.新剧目的创作

所有的艺术措施都来自于观众接受时的心理元素[4]。传统的皖南花鼓戏剧目已经不能反映现代的社会生活,虽然老观众、老戏迷可能更喜欢传统剧目,但从培养新受众群体的角度出发,编排一些能够反映当下社会特点、迎合年轻观众欣赏口味的新曲目,有利于拓展皖南花鼓戏受众群体,保证剧团发展的可持续性。艺术创作既要服务于生活,又来源于生活,新剧目的创作不能“闭门造车”,既要善于从传统剧目中进行挖掘、汰洗、改编,也要深入生活,从百姓生活中寻求灵感。

3.地方政府的支持

无论是老艺人的保护、新艺人的培养,还是新剧目的创作,都离不开资金的保证,剧团演出的基础设备同样需要资金保证,民间剧团尤甚,这些仅靠剧团和艺人自身的力量是难以为继的。地方政府具有强大的行政力量,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角度考虑,应对皖南花鼓戏的保护和发展发挥领导、组织和扶持作用。首先应是财政支持,有了资金保证,艺人培养、曲目创作、剧团演出硬件的完善都能得到保证;其次,地方政府应进行上层设计,编制切实可行的抢救、保护、传承、发展皖南花鼓戏的规划方案,从宏观上组织、推动具体工作的开展,如可将皖南花鼓戏作为宣传城市的艺术名片,在各种晚会、艺术节中安排演出,依托城市丰富的旅游资源,在各景点安排演出,展示皖南花鼓戏的艺术魅力,提高知名度。

(二)现代数字化传承途径

《文化部“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利用数字化保护与传播”[5]。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工程统一标准,是皖南花鼓戏保护与传承中应遵循的方针与思路。现代科技的发展为皖南花鼓戏的数字化保护提供便利条件。虽然可能存在一些传统曲目表演、唱腔难以及时传承的状况,但可以利用影音设备对这些曲目的表演进行数字化采集。

1.表演的数字化采集

对皖南花鼓戏表演中的唱、念、做、打可以采用影音录像设备进行数字化采集,形成完整的表演影音资料。影音数字化采集不能只针对舞台上表演的演员,对表演之前的服装准备、道具准备、演员化妆都要进行采集,对舞台下演员的培训、练习过程也要进行采集,并且针对培训、练习过程中唱、念、做、打的技巧应录制相关的讲解。皖南花鼓戏的表演仅靠表演演员完成不了,伴奏演员也起到关键作用,没有现场伴奏,皖南花鼓戏的表演会失去神韵。针对戏曲伴奏进行影音数字化采集,包括表演中的伴奏和舞台下伴奏演员的培训、练习等。

2.唱腔的数字化采集

人类所有非物质文化都基于人类语言[6]。皖南花鼓戏源于说唱艺术的口传艺术,唱腔有“主腔”和“花腔”之分,共有数十种腔调和音色,要将这些唱腔完全传承下来,需要相当的精力与时间,但由于掌握这些唱腔的艺人普遍年龄较大,这些唱腔难以及时有效传承。传统的语言记录和记谱方法存在很多的局限性,不能精确记录唱腔的微小基频变化,无法感知音色产生的微妙装饰音。皖南花鼓戏的唱腔虽然可以通过影像、录音设备进行记录,但现场声音与录放声音是有差别的,即使是微小的差别也会导致人对声音感知的错误[6]。

北京大学孔江平教授在研究有声语言的过程中曾经提出“语音多模态”数字化理论,这一理论指明了皖南花鼓戏的数字化保护传承方向。应利用现代化的科技设备和软件对皖南花鼓戏的众多唱腔发声过程中的语音信号、面部及颈部肌肉信号、嗓音信号、胸腹呼吸气压信号、心率及指电压信号进行数字化采集,通过软件分析提取唱腔的音长、音高、音强、基频、共振峰等参数,从声学、物理学、心理学对唱腔进行数字化记录,这样即使将来老艺人去世了,但他们掌握的“活”还留着,后来的艺术工作者还能将这些唱腔完整“复活”。

3.数字化电子数据库的建立

对曲目表演的影音资料、数字化记录的唱腔资料、被采集曲目唱腔的流派、被采集艺人的生平、师承谱系等资料应当建立编目完整、存储齐备、易于检索的数字化电子数据库[7],为皖南花鼓戏留下完整的数字传承信息。同时,还应当将这些电子数据库引入数字化的公共或高校图书馆建设中去[7],拓宽皖南花鼓戏保护传承研究工作的范围,也为其他学者从声学、语音学、语言学等角度研究皖南花鼓戏提供有效途径。

四、结 语

艺术现象不可能摆脱地域的限定性,特别是戏曲所依附的音乐更是明显地渗透着特定地域的风土人情、社会格调。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皖南花鼓戏是花鼓调与皖南地方歌舞的合流,同时又融入其他剧种的戏曲艺术。目前传承断代、曲目创作匮乏、受众范围萎缩成为皖南花鼓戏发展面临的紧迫问题,皖南花鼓戏的保护与传承不仅要考虑传统的传承衔接、剧目创新、政府支持等途径,还应顺应时代发展,采用现代的数字化采集手段使其得到及时、有效的保护与传承。这不仅有利于皖南花鼓戏的发展,对我国其他濒临消亡的地方戏曲的保护与传承也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猜你喜欢
皖南花鼓戏唱腔
浅谈常德花鼓戏的艺术特色
从音乐唱腔角度谈越剧跨性别扮演艺术的历史发展
张 勤
湖南花鼓戏的艺术特征与文化传承
资兴:花鼓戏进校园
“任派”唱腔——忆任哲中
《皖南印象》
花鼓戏转型经历和湘籍民族歌唱家关联性
戏曲中唱腔与伴奏的关系
黄山石潭现唯美壮观云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