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拓展课之符号意识的培养

2022-11-21 21:24福建省漳州古雷港经济开发区杜浔中心学校卢正亮
亚太教育 2022年6期
关键词:等腰三角直角三角形三角形

福建省漳州古雷港经济开发区杜浔中心学校 卢正亮

一、触摸数学符号之意义

数学符号是数学学科重要的学习元素之一,科学、合理地使用数学符号能够促进人们对抽象知识的理解,提高计算效率,很大意义上帮助人们解决更为复杂、高难度的数学问题,对学习数学具有重要作用。然而,纵观许多小学数学课堂发现,很少有数学教师能够对学生的数学符号意识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感受不到数学符号对学习的帮助,不能意识到数学符号的意义和重要性,久而久之,导致其数学符号意识的薄弱甚至缺失,不利于数学的深度学习。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良好数学习惯、提高思维逻辑、扎实基础的重要阶段,小学数学教师要抓住时机,设计有效的教学方式,创建符号情境,带领学生感知数学符号,触摸数学符号的意义,提升符号感知能力,从而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用字母表示数”时,教师可以创设贴近教学内容的符号情境来帮助学生认识数学符号。教师拿出事先准备的扑克牌,并规定每人抽一张,通过点数大小比较胜负。第一位学生抽到“J”,并展示给全班看,学生马上回答“11”;第二位学生抽到一张“A”,学生也立刻反应“1”;当后面有学生抽到“K”“Q”等字母,学生也能立刻回答出相应的代表数字。在游戏结束后,教师反问学生:“每张扑克牌都代表了一个数字,那在数学中,在这个‘符号化’的世界中,大家能不能列举或者利用生活中出现的符号学会数学地表示(建模)呢?”教师通过创设符号情境,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运用符号,体会了符号和数学之间的联系,并结合实际,加深对数学符号意义的认知,从而认识到数学符号的重要性,有利于其符号意识的培养、提高。

二、感受数学符号之价值

数学符号作为教材中不可或缺的内容之一,其最大的特点是简练抽象、具有代表性,这也是符号本身的价值和优势所在。运用数学符号可以表达抽象的数学定律、难以理解的数学含义、复杂繁多的数学公式。通过几个简单的符号字母,能够帮助学生高效把握数学思想,加深其对知识的理解,有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构建。因此,数学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去探索数学符号的价值,感受数学符号对学习的积极作用,潜移默化地渗透符号意识,推动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从而帮助学生构建科学的数学学科体系,培养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教师在设计教学环节时,可以有目的性地涵盖一些和数学符号有关的内容,多创设应用数学知识的情境,有助于学生理解符号的使用,让学生感受数学符号的价值,感受符号简约的特质,以激发学生探究数学符号的兴趣。

同样以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用字母表示数”例题1为例:小红1岁,爸爸比她大30岁,怎么表示爸爸的年龄?题目本身很简单,学生也能轻易得出1+30=31(岁)的列式,于是教师继续提问当小红2岁、3岁、4岁……时怎么表示。刚开始,学生还是胸有成竹地一一列式,但很快随着数字的增多,学生就表现出不耐烦了,错误也越来越多。这时,教师可以顺势引入数学符号进行合理启发:“具体的数字这么麻烦,那我们可不可以用某个数学符号来表示小红和爸爸的年龄呢?”通过教师的提示,学生再次思考,并结合年龄差不变的特点,很快列出a+30、x+30、y+30(字母表示小红年龄)等各种用字母表示数的式子。学生瞬间觉得轻松,也切身感受到数学符号的价值,体验到数学符号具有的简练、清晰的特点,从而也更加喜欢用数学符号去学习数学,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符号意识。

三、探究数学符号之联系

小学数学教材、生活中潜藏的“符号意识”比比皆是。符号之间的联系体现了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是数学学习的核心。为了帮助学生探究数学符号之联系,教师应引导学生个性化的符号表示。以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单元教学为例,适当拓展本单元中部分知识,不但能加深学生对三角形性质的理解,还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本单元的教学要注重探究的直观性,学生应该在具体情境中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进一步提升已有的经验。同时,还要设计合理有效的提问,引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概括、分析和比较的能力,为后面学习几何类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学生在学习了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相关知识后,已经可以应用所学知识对有关问题进行简单的计算和证明。教师不禁开始思考:“能不能以部分特殊三角形为脚手架,让学生再往上爬一爬,了解到更多三角形的知识呢?”于是教师通过几何画板,设计了一系列有关三角形的拓展“微”课程。

课例一:等腰三角形

起点:学生通过学习知道把三角形按边分类,可分为等腰三角形和不等腰三角形。

深入学习环节:来看看除了两腰相等外,等腰三角形还有哪些值得探究的小秘密。如,任意画一个等腰三角形△ABC,过顶点A作底边BC的高为AD。将等腰三角形沿着高对折,你发现了什么?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发现等腰三角形沿着高AD对折,被分成的两个小直角三角形ADC和ADB完全重合。由此,学生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等腰三角形ABC不仅两条腰AB和AC相等,两腰所对的两个底角∠B和∠C也相等。(2)等腰三角形ABC沿着高AD对折,BD和CD也完全重合,说明AD不仅垂直于底边BC,还平分了底边BC(因此D点不仅是垂足,还是底边BC的中点,也可以把AD称为BC的中线)。(3)AD还将∠A平均分成了∠1和∠2,所以我们还可以把AD看作∠A的角平分线(四年级学生已经对平分的概念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通过几何画板动态演示,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中点、中线和角平分线的概念)。

现在知道从等腰三角形顶点作的高,既是对边的垂线、中线,还是顶角的角平分线,这样身兼多职的特殊现象,可以称为“三线合一”。教师启发学生根据学到的知识思考下面问题:等边三角形满不满足“三线合一”这个有趣结论呢?

课例二:直角三角形

起点:学生通过学习知道了三角形按角分类分为钝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

现在来看看直角三角形有哪些值得探究的小秘密。如,画任意一个直角三角形ABC,度量角度后,我们发现∠A和∠C两个锐角相加的和正好是90°。教师向学生拓展一个小知识:如果两个角相加和为90°,我们就说这两个角互为余角,简称这两个角互余。可以类比已经学过的垂直概念进行记忆:线段AB垂直于线段BC,我们就说这AB和BC互相垂直(角度的分类和简单计算,学生在之前已经熟练掌握,在此拓展“互余”的概念,只涉及两角求和及直角的概念,是在学生接受范围内的知识拓展)。

改变直角三角形的形状,看到无论∠A和∠C两个锐角怎么变,它们的和都是90°。所以学生可以得到以下结论:任意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为余角。

操作:在直角三角形ABC中,∠A=60°,∠C=30°,作三角形ABC的轴对称图形三角形BCD。

发现:学生发现两个这样的直角三角形拼成了一个等边三角形ADC。

根据等边三角形的特点,不难发现,线段AD=线段AC,而AB是AD的一半,所以AB就是AC的一半。因此学生又得到一个有趣的结论:直角三角形中有个角是30°,斜边长度是较短直角边的2倍。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学到的知识思考下面问题:(1)两个内角相加是90°的三角形一定是直角三角形吗?(2)你还准备从哪些特殊的三角形中研究它们三边的关系呢?

以上两个课例就是以融合式教学理念为基础,将数学符号意识与数学课堂教学融合的数学拓展“微”课程。舍弃了以结果为主导的模式,着重引导学生观察、发现、思考数学符号之间的联系,通过旧知发现新知,切实做到温故知新。

四、升华数学符号之内涵

数学符号的诞生和运用在数学长河中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数学中每个符号的呈现都有着深刻的内涵。小学数学教师必须善于引导学生积累使用符号的经验,给学生提供机会激发其符号意识,升华数学符号的内涵,发展学生的符号意识。数学是一门灵活性极强的学科,学生若是死记硬背符号,不仅课堂黯然无趣,教学效果也是不容乐观。教师要通过生动活泼的语言,结合有趣的历史背景,引入一个个数学符号的故事,让学生深刻地体会数学符号,从内心深处真正想去了解、去学习数学符号,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符号意识。

以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5的认识”为案例分析。生硬、枯燥的文字表述很难让刚刚接触数学的一年级小朋友集中注意力,也很难让他们理解新知内容。教师可以借助和新知相关的“阿拉伯数字”的发展历史,用讲故事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阿拉伯数字符号并不是一开始就是出现在教材中的1、2、3,它包括了中国数字、印度数字等。随着知识的流传,印度数字符号被带到阿拉伯,随后被阿拉伯人带到欧洲并广泛运用,而后,“阿拉伯数字”数学符号就诞生了。其使用方便,书写简单,渐渐被广泛接受和应用,这就是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的数学符号。通过简单的小故事,阐述了数字符号的历史,让学生从符号历史中感受数字的内涵,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从而更好地学习新知。

五、体验数学符号之魅力

数学符号本身具有的学科特点,使得一部分学生害怕并学不好数学符号。归结原因,一方面在于教师的教学方式不科学,另一方面在于学生的思想意识不到位。首先,教师要采用科学、合适的教学方式,根据学生的学情,创设有趣、有效的教学方式,提升符号学习的趣味性,让学生感受数学符号的魅力。数学教师要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方式,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具等,增加学生的动手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数学符号解决实际问题,感受数学符号对学习的帮助,从而促使其更积极主动地学习、探索数学符号,掌握更多的数学符号。此外,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改变学生数学难、符号多的思想,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感悟创造符号,通过实验、操作、自主探究,不断优化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体验探索过程中带来的乐趣和成就感,感受数学符号的魅力,提升学习兴趣,从而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和效果。

以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三角形”中例题6和7,求三角形和四边形内角和为案例分析:(1)教师让学生随意画出一个三角形,并动手量出每个角的度数。(2)学生合作探究得出结论:三角形的三个角之和都是180°。(3)教师启发学生再想办法将原先的三角形补画成四边形,量出四边形的内角和并观察图形特点。(4)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和观察,知道四边形内角和是360°,并看出两个三角形可拼成一个四边形,也印证了180°+180°=360°,通过交流总结,得出180°×(n-2)的多边形内角和公式。

整个动手探索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课堂主体性,学生以课堂小主人的身份,探索数学的奥秘,在数学思考中感受数学符号的魅力,体会符号对思维的帮助,逐渐形成数学符号意识。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拓展课教学离不开数学符号意识的渗透,教师需要以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数学符号意识,帮助学生从宏观上理解数学问题。良好的数学符号意识能够将繁杂的数学知识简便化,帮助学生更快厘清思绪,找出等量关系,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小学阶段是学生打基础、培养兴趣的重要阶段,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以数学符号构建数学模型,通过加深对数学符号的认识,提高其数学理解力和推理力,从而为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猜你喜欢
等腰三角直角三角形三角形
含30°角直角三角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怎样构造等腰三角形
如何构造等腰三角形
三角形,不扭腰
三角形表演秀
这里常有等腰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中讨论多
拼搭直角三角形
画一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