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在中职思政教育中的融入探讨

2022-11-21 21:24湖北省当阳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刘黎明
亚太教育 2022年6期
关键词:工匠思政中职

湖北省当阳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刘黎明

中等职业学校旨在培养各种职业人才,在教学的过程中,会重点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为学生未来就业打下基础。但在现代社会中,职业竞争十分激烈,学生要提升自身的竞争力,不仅要掌握专业技术,还要具备先进的思想和优良的品格,恪守职业道德,并且有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发展。为了培养学生优秀的精神品质和良好的职业素养,要积极开展思政教育,并在课程教学中融入工匠精神。因为工匠精神关乎行业发展,也彰显了从业者的素养品质。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拥有工匠精神可以让学生沉心静气,使学生不断追求精湛的技艺,而不是一味追求经济效益,对学生的持续发展和进步有很大的帮助,也可以促进文明社会的构建。

一、工匠精神在中职思政教育中的作用

(一)促进文明建设

在国家发展的过程中,培养优秀人才是十分重要的一项工作,中职学校作为职业人才的培育基地,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为现代化文明社会的构建贡献力量。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下,社会公民应该认识到提升文明素养的重要性,并且积极构建文明社会。在文明社会的建设过程中,提升职业素养是十分重要的一项任务。工匠精神蕴含着敬业、创新、精益等多个精神内涵,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以,在中职思政教育中融入工匠精神对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塑造有很大帮助。青少年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应该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和积极进取的奋斗精神,在实践的过程中展示自我、完善自我。中国的青少年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应该紧跟时代发展脚步,学习各种文化知识、专业技能,同时也要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严谨求学、认真工作的态度。通过工匠精神的渗透,可以强化学生的职业道德,使学生为社会文明建设贡献更多力量,也可以促进各行各业的文明发展。

(二)强化人文精神

新时代的青少年应该掌握先进的知识和技术,也要具备优秀的人文精神,树立远大的理想和目标,这样才能不断发展和进步。人文精神体现在尊严、价值、理想等多个方面。在现代社会中,虽然科技、物质的发展受到了极大的重视,但精神文明建设也始终是现代社会的建设目标之一。青少年应该紧跟精神文明建设的脚步,拥有良好的素质品德和人文精神。为此,可以在中职思政教育中渗透工匠精神,因为工匠精神蕴含丰富的内涵,包括潜心研究、积极创造、力求完美、爱岗敬业等,这些都是当代青少年应该具备的优秀品质。尤其是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良好的工匠精神可以让学生沉心静气,不被浮躁的社会环境所影响,坚定追求理想、实现价值,使学生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所以,学校要认识到培育工匠精神的重要性,将工匠精神与思政教育结合在一起,通过实践活动、榜样树立、理论分析等多种方式,带领学生了解工匠精神。中职学生正处在塑造人格的重要阶段,工匠精神的融入可以强化学生的人文精神,使学生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可以实现培养优质人才的教育目标。

二、工匠精神与中职思政教育的契合点

(一)思想契合

中职思政教育主要包括哲学与人生、职业生涯规划、经济政治三项内容,都蕴含了马克思主义,从哲学思想上对人的本质做出了定义,并且总结出了“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个观念,体现了职业与社会、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具体包括政治现象分析、经济现象分析、文化自信、辩证观点等内容。从内容所体现的思想可以看出,思政与工匠精神有很高的契合度。工匠精神强调知行合一,不仅要扎实技艺,还要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创新,这就要求学生对政治、经济和文化现象有所了解,并且有强大的文化自信,可以坚定自己的信念,在实践的过程中体现自身价值。工匠精神彰显了每个人的个性和价值,符合马克思主义的观念,与思政教育相互契合。同时,思政教育将培养学生思想品格放在首位,着重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工匠精神则是职业道德的一种体现,展现了一个优秀从业者的精神品质和技艺技能,可见二者在思想层面有很高的契合度。

(二)精神契合

思政教育中蕴含文化自信的相关内容,会带领学生了解优秀的传统文化,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让学生对优秀的传统文化产生兴趣,进而主动继承和弘扬。从本质上分析,中职思政教育可以看作对中国优秀精神、美好品质的传承,也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利用优秀的文化来感染学生、熏陶学生,使学生有更强烈的文化认同感和自信心。在思政教育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十分重要的一项任务,通过爱国教育来彰显民族精神,同时深入分析核心时代精神,使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所了解。例如,在“关注政治现象 参与政治生活”这个单元中,详细讲解了我国的政治特点,重点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民主意识,同时通过“当代国际社会与我国的外交政策”来了解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以及各国之间的关系,以此深化学生对政治文明的了解,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渗透,使学生的精神品质得到提升。工匠精神也彰显了优秀的精神品质,包括艰苦奋斗、爱岗敬业等,同样可以体现出现代从业者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不论是哪一行的从业者,工匠精神都是良好精神品质的体现,并且在生产的过程中还会孕育出更多优秀的精神品质,这不仅与思政教育中的《经济政治·职业生活》相契合,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也有很大的帮助。所以,在思政教育中,可以将工匠精神作为教学的切入点。

(三)目标契合

近年来,我国对青少年的思政教育十分重视。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应该坚持“少年强则中国强”的观念,将青少年的培育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坚持立德树人的原则,充分发挥思政教育的积极作用,实现“三全育人”的目标。在现代教育中,教师应该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摒弃陈旧的教育观念,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职业的发展现状开展教育工作。中职学校应该做好资源整合、教师培训等工作,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并且根据学情树立合理的发展目标,坚持“知行合一”的观念,从理论、实践、科研等多个方面入手,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实现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职业教育目标。从工匠精神的角度分析,优秀的工匠精神可以体现“知行合一”的理念,从业者会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技艺,并且磨炼专注力和意志力,可以不断钻研和发展,使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发挥作用,并且在实践中不断总结规律和经验,从而实现提升自我、推动行业进步的发展目标。从目标的本质上来看,都是以个人提升和行业发展为主,可见二者在目标上也有很高的契合度。工匠精神的融入,可以进一步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提升,对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三、工匠精神在中职思政教育中的融入

(一)丰富教育形式,奠定融入基础

在中职思政教育中,为了促进工匠精神的融入,教师应该先深入了解工匠精神的内涵,然后采用丰富的教育形式,从多个方面入手,为工匠精神的融入奠定基础。

首先,应该围绕工匠精神设计精品课程,将工匠精神与学生的专业内容、职业生涯规划结合在一起,同时配合哲学思想观念和职业生活的相关内容。在课程设置的过程中,要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规划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同时对相关教学成果进行合理利用,促进持续发展和进步。应该加强教育考察工作,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并及时反馈,设计有创意、有内涵的思政课程,充分发挥工匠精神的积极作用。例如,在“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专业树立教学目标,了解学生的个人理想,然后以学生理想为基础进行教学延伸,结合教学分析实现理想可能遇到的困难、处理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方式等。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融入工匠精神,从工匠精神的角度分析从业者应该有锲而不舍、艰苦奋斗的精神,要实现个人职业理想,就要具备工匠精神。而对于社会来说,工匠精神可以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使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相契合,从而解决二者之间的矛盾。

其次,应该采用丰富的教学方式,包括情境教学、互动教学等。通过创设情境来深化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有更直观的感受和深刻的感悟。例如,在“理想信念与意志责任”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优秀的科学院士作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包括袁隆平、邓稼先等优秀的科学家,让学生通过了解这些科学家的生平事迹,感受科学家吃苦耐劳、刻苦钻研的优秀品质,直观地体会真正的工匠精神,为培养工匠精神奠定基础。

(二)促进二者衔接,发挥补充作用

在中职开展思政教育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教材中理论知识的教学,还要与日常生活、职业实践结合在一起,将工匠精神与思政教育衔接在一起,发挥工匠精神的补充作用,实现知行合一,使学生的品格、素养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为此,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包括调研、访谈等。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专业设置主题任务,引导学生开展自主调查活动,并且根据调查结果完成活动任务。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例如,对于现代手工艺专业的学生,可以组建“匠心奇技”活动小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的过程中,小队成员可以走访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人,如拜访鲁绣传承人徐秀玲,了解她的刺绣技艺以及在刺绣工作中的经历,感受她创业的艰辛以及手工艺人的工匠精神。在走访活动结束后,可以在校园中组织专题汇报活动,学生将自己的亲身经历整理成报告,在汇报活动中进行分享,阐述自己对工匠精神的理解,并结合自身专业探讨工匠精神的时代意义。在实践的过程中,可以从技术方法上进行创新,采用拍摄Vlog、短视频、情景剧等方法来呈现任务内容,利用数字技术来丰富活动形式,使实践活动更具趣味性,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在实践中帮助学生积累宝贵的经验,为学生未来就业发展奠定基础。

(三)丰富教学案例,提升精神文明

在中职思政教育中融入工匠精神,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精神文明。为此,教师可以采用案例教学的方式,通过真实的案例为学生塑造学习榜样,使学生对工匠精神有更直观的认识。在课程教学中,可以将案例与学生的专业结合在一起,从理论和事实两个角度出发,充分体现工匠精神的重要性,彰显隐性教育的作用。此外,学校应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既要加强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的建设,也要积极建设精神文明,推进多元文化的融合,增长学生的文化自信,促进学生不断创新。一方面,要从校园风气入手,加强日常规范和管理,将工匠精神的理念渗透到校训校规之中。另一方面,要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使学生在环境的熏陶下不断成长。将已有的物质文化作为基础,不仅要完善基础教学设施,还要积极宣传工匠精神。可以通过校园网、校园广播、展示栏等方式宣传工匠精神,包括人物事迹、匠人作品、精神内涵等。尤其要加强传统文化的弘扬和宣传,与“坚定文化自信 加强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这一单元的内容结合在一起,展示与学生专业有关的优秀传统文化,鼓励学生参与非遗工匠艺术珍品展活动,了解各种优秀的艺术文化、匠人作品,采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全面渗透匠人文化。

综上所述,在中职思政教育中融入工匠精神可以提升学生的精神品质、文化内涵,有助于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为此,教师要重新规划课程内容,合理设计教学目标和教学活动,重视文化氛围的营造,使学生深刻感受工匠精神的内涵,并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

猜你喜欢
工匠思政中职
90后大工匠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工匠风采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工匠神形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工匠赞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