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工匠培育视域下高职院校通识教育路径探析

2022-11-21 14:29罗芳香卢伟耀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训导通识工匠

罗芳香,卢伟耀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 福建 龙岩 364021)

职业教育是高技能复合人才成长成才的摇篮[1]。中国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需要身心健康、阳光向上,技术精湛、具有创造能力,有文化底蕴、高素质复合型的高级技能人才, 即阳光工匠。 培养阳光工匠,需要以专业教育为主线,重在融知识、能力与素质培养于一体,重在强调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使他们面对逆境依然有乐观、健康的心态,能够阳光正能量地快速适应社会的迅速发展, 而非局限于小口径实用主义职业技能的构建[2]。通识教育可以拓宽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边界,打通知识的壁垒,提升创造力。

一、通识教育的目标和内容

道德是以好坏善恶为评价体系,依赖自律为主,以社会评价、传统美德、风俗习惯和自身信仰信念发挥作用的行为规范,是人类社会的特有现象。道德折射每个历史时期的社会经济关系,是社会利益的调节方式,服务于社会需要。道德能让学生在认识是非善恶的基础上,指引学生郑重选择自己的行为,修正雕塑自己的道德品格。 社会主义道德观倡导爱国敬业、遵纪守法、诚实信用、友好善良、勤勉自立、乐于奉献。[3]正确的社会主义道德观能够让学生把握做人的底线,提高精神境界,促进自我完善和全面发展,成为学生内心的精神力量和阳光,成就阳光工匠。

盛世呼唤法治,法治成就盛世。春秋战国法家最早开始了法治的社会实践。 商鞅依靠法家思想和严明的法纪使秦国由弱变强,最终成就了秦朝大一统。汉高祖刘邦通过与关中百姓的约法三章, 得以战胜西楚霸王项羽。《汉律》伴随着文景之治和汉武之兴、《唐律疏议》 伴随着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大清律例》则成就了康乾盛世。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伟大征程中, 肩负努力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之责的高职学生亟需树立正确的法治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的注入让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法治观, 而正确的法治观指导高职学生做人做事的底线,成就阳光工匠。

历史是一面穿越时空的镜子,是一部好教材。坚持什么样的历史观, 直接决定着高职学生能从历史中汲取什么样的经验和智慧,立足现实,擘画未来。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 要教育引导全党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树立大历史观,从历史长河、时代大潮、全球风云中分析演变机理、探究历史规律,增强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4]。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宇宙观, 有助于学院在阳光工匠培养中从历史中求经验,从历史中寻规律,从历史中探未来,顺应历史车轮,洞察历史规律,积极应变,甚至主动求变,保持与时代同行,劈波斩浪,行稳致远。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精神家园。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包含也必须体现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伟大复兴, 大国崛起既是经济现象也应该是文化现象, 而文化强国必须依靠文化青年。文化影响思想意识,甚至影响高职学生未来人生的生命状态。 对于处于身心发育关键成长成熟期的高职学生而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沁润,是高职院校利用通识教育培养阳光工匠的应有之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流淌着中国五千年历史智慧, 指导着每一个中国人独善其身和兼济天下, 更是高职院校培养阳光工匠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5]。中华传统文化滋养心灵,启迪心智,有利于文化育人,有助于人生价值的正确导向,有助于高职学生的目标激励、行为规范以及自律,有利于高职学生的情感陶冶和抒发。用心挖掘和充分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高职学生可以获得道德情感的熏陶、思想心智的启迪、行为价值的认同,成长为阳光工匠。

二、通识教育的实施路径

(一)通识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

高职学生比较重视知识技能,思想政治教育、理想信念较为薄弱[6]。通识教育必须坚持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充分把握政治站位,把思想政治教育润物细无声的育人功能贯穿于所有课程之中, 与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实现同向且同行[7]。为此, 应充分挖掘各门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因素,将思想政治教育辐射到教学、专业实践和岗位实习中。 加强高职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在自我养成的行为实践中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肩负起时代新人的历史使命[8]。闽西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立足自身岗位, 将思想政治教育有机地融入各门课程的实际教学,从灵魂深处强化育人功能。始终努力追求传道授业解惑与价值观引领和塑造, 以及综合能力培养三者的有机融合。思想政治教育全面入课堂,使得高职学生能更深刻地领会做人做事的底线和章法,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敢于承担和肩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和责任。 高职学生风华正茂、意气风发,正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关键节点, 通识教育应紧扣时代脉搏,充分借助新载体,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研析大学生的政治立场站位、思想发展动态、关注的时事热点,充分利用网络媒体和平台主动宣讲, 建设思想政治教育网络阵地,引导培育正能量的自媒体[9]。 对高职学生特点和成长规律的深刻把握和运用, 有利于有的放矢地坚持立德树人,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努力做到关爱学生、引领学生、服务学生,看护学生健康成才[10]。 用喜闻乐见的形式和平台激活高职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参与感和获得感, 增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生动性、实效性,打通通识教育的思想政治德育环节[11]。

依托思想政治入课堂,开展课程思政,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开展通识教育。通过对课程脉络体系、教学内容结构、教学方式方法等的重新审视和再思考、再创新, 努力建构达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和发展的教学教育体系和高质量高水平人才培育体系, 最终达成一技在手现代阳光工匠的培养目标。

(二)依托训导师制度开展通识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把立德树人作为学校人才培养的首要任务。[3]实现立德树人, 就要全面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阳光工匠培养中全面加强通识教育工作。为了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闽西职业技术学院结合学院改革发展实际, 创新发展并成功践行了全员育人训导师制。 训导师制度也成为学院开展通识教育的重要抓手。

学院训导师制,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中心,在学校教职员工与学生之间建立起训导关系的一项制度,充分发挥了全体教职员工在三全育人实践中的重要作用。训导师制度目标是:在学校层面,以立德树人为引领,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通过全校上下和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 以教风带学风、以师风促学风,推动教风、师风、学风建设,形成独具特色的红土育人品牌;在教师层面,遵循教书育人规律,以自身的道德情操引领学生,以学识经验和人生阅历教导学生,正确引导学生成长;在学生层面,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围绕学生、关爱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的法治意识、道德品质、历史站位和文化素养,引领学生成长为一技在手的现代阳光工匠。

训导师与自己的训导学生组建在校期间的临时家庭,训导师有针对性地体察学生的知识基础、思想动态、学习状况、交际能力、执行能力等,充分分析每一个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努力帮助学生实现自身的全面的发展。 近几年来的实践表明,训导师制度不仅拉近了师生距离,也让通识教育更加有的放矢, 根据每一个学生特有的学情特点和性情特点因材施教,甚至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家庭情况,做到一学生一方案,一学生一对策,让通识教育更加人性化、个性化[12]。

(三)依托校园文化开展通识教育

依托校园文化开展通识教育, 可以进一步彰显高职院校自身特有的文化底蕴和文化品牌。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根植于中央苏区, 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和红色基因,创校史就是“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的真实写照。学院立德树人的育人文化旨在全程教育、全员教育、全方位育人,实现阳光工匠的可持续发展。 立德树人的育人文化也体现于学院师生一家亲,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来培养的教育理念。

学院的教育理想和教育追求始终聚焦于阳光工匠本身,兢兢业业为人师,丹心一片育阳光工匠。 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认为,“教师关爱学生, 关爱还不够,必须善于爱”[13]。 学院自身的教育理念正是把师者的心血全部倾注在学生身上,把校务当作家务,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 在平凡的教学工作中践行着学院人的教育理念, 做好培养一技在手的现代阳光工匠的身心训导师, 用自己的一片丹心守护阳光工匠茁壮成长竞进,与时竞进,和以共成。 教育事业是百年树人的远大事业,要谋求长足的发展,一方面要与时竞进,突破现状,敢开先河,勇闯新路,超越极限,驾驭时势,成就事业;另一方面要和以共成,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 通识教育全人教化,培养现代阳光工匠奋发有为, 有为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上有其位,有其位更要有为,更应有为,也更能有为。学院的教育理念最终目的就是让未来的现代阳光工匠学会不断地积极进取, 全面接受通识教育的浇灌和滋养,使其内心阳光健康,素养全面扎实且丰厚,发挥自身的才能,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自己的才智。

猜你喜欢
训导通识工匠
90后大工匠
高校通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践研究
新商业模式下新商科通识课建设的思考和探索
黑子,对不起
高等院校通识教育现存问题及应对策略
光影视界
工匠神形
“研训导一体化”教师研修方式的实践与探索
我国大学通识教育的现状与路径构建研究
致敬!老工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