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方法在体育球类运动教学中的应用

2022-11-21 13:29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球类体育游戏

郭 肖

由教育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卫生健康委、市场监管总局等五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中指出,截至2019 年,全年龄段学生体质健康达标优良率集中在6-22 岁之间,小学至大学,优良率达到23.8%,但相比小学、中学、高中而言,大学生的增长率仅为0.2%,且体质下滑问题仍未得到有效遏制。为此,全面做好高校体育运动教学工作已经成为提升大学生身体素质首要问题。鉴于此,以常见球类为体育教学切入点,引进新式体育游戏教学手段,就成为当前高校体育教学研究重点内容。

一、球类运动教学中体育游戏编排原则

(一)目的性原则

人类活动范围内,每一项活动的参与,目的各不相同,体育运动也是如此。体育活动作为伴随人终身成长的一项活动,于教学阶段提升教学质量,以体育游戏的形式促进教学,是目前高校教学中比较新式的教学手段。[1]而想要提升教学效果,掌握体育游戏目的性编排原则很重要。一方面,需在创编之时考量游戏内容和流程,确保与当前球类运动项目锻炼原理一致,且符合时代特征,保持游戏过程的轻松性。另一方面,需结合高校学生体质,编排游戏时与学生的身心特征形成共鸣,促使游戏的规则和内容以及执行流程更契合球类运动的学习目的。

(二)锻炼性原则

综合球类运动的教学需求进行体育游戏编排时,教师需重点结合锻炼性原则,方可促使学生在游戏中掌握球类运动项目的技巧及战术,实现锻炼身心的教学目标。[2]过程中,需从细节处着手,强调各个动作的规格与教学标准保持一致,使得学生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锻炼个人的走、跑、投掷、躲闪、追捕等能力,锻炼体能的同时,提升个人体育活动能力,为后续接受更加专业的体育技术夯实基础。

二、游戏方法在体育球类运动教学中的作用

新时代下,高校学生的学业压力也随之加大,与专业知识的学习相比,体育运动原本属于缓解学习生活压力的调味剂。但部分高校的体育教学中,尤其是球类运动教学,对于教学方法多样性的应用却并未重视起来。据此,在球类运动教学之中将体育游戏教学手段引进,对于教学优势及运动质量提升均发挥明显效用。[3]其一,是利于提升学生对不同球类训练技巧的学习兴趣,借助参与游戏的形式,化解单纯理论训练知识讲解的枯燥,引导学生通过对游戏流程的解读,同步掌握对应的球类练习技巧。其二,体育游戏这一教学模式的设定,作用还体现在利于营造活跃课堂氛围方面,游戏这一活动形式,必然会涉及到多人参与,多人氛围下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和交流频率必然也随之增加,从而脱离出传统教师理论阐述、学生被动记忆的课堂模式,使得学生在球类体育课堂之上主体地位得以进一步凸显,进一步提升球类学习水平。[4]其三,对培养学生个人综合素质具有促进作用。体育游戏在性质上,可以集合课堂所有同学进入到游戏之中,使得学生在锻炼体能的同时,为智力进一步开发创造契机,并以活跃思维的形式,锻炼学生在游戏中主动摸索最佳制胜战术的逻辑思考能力。

三、球类体育教学中游戏方法的设计流程

(一)教学设计阶段的体育游戏应用

将体育游戏方法融合于球类运动教学中,教师需要提前制定系统且完善的游戏执行方案和流程,而方案想要让学生最大程度配合和接受,就必须结合高校学生当前阶段的心理和生理需求,制定执行性更高的体育游戏内容。[5]与中小学阶段的球类体育教学相比,高校学生无论在生理还是心理层面,均更加成熟,所以进行游戏方案设计时,可适当提升游戏本身的严谨性和难度,融入更多的智商类游戏。

例如,在高校足球运动教学中,教师进行体育游戏设计时,就可将点球游戏融合于设计方案中,使得学生在参与游戏之时全身肌体反应能力得到充分锻炼,同时学生大脑思维也能在点球之时,处于高速运转状态下,提升对足球运动参与的兴奋度。此外,具备高智力元素的足球体育游戏设计,游戏结束后学生大脑会随之得到放松,回归至正常状态,最终借助足球体育游戏的执行,活跃学生长期沉浸于知识海洋中的思维,实现身体、思维双重锻炼。

(二)准备阶段的体育游戏教学应用

球类体育游戏教学方案执行前,教师必须带领学生做好游戏准备活动,即确保学生在参与活动前做好热身,不仅是调整身体状态,对于心理状态也可起到调整作用,促使学生在游戏正式开始前,能够快速进入到游戏设定氛围内,且可预防游戏之时出现肌肉拉伤或是扭伤等问题。[6]但是,目前高校体育准备阶段往往仅是以慢跑、健身操等形式展开,过程无聊,很难提升学生的课堂训练参与兴趣。对此,体育游戏方法的引进,也可优化学生课堂参与兴趣。

例如,在进行篮球练习前,教师就可在课堂准备阶段带领学生进行体育游戏教学,可开展“小渔网配乐游戏”。

游戏形式:游戏开始之前,由扮演“小渔网”角色的同学,现场用手去触摸游戏划定范围内跑动的“鱼”,“鱼”需以灵活的躲闪以及摆脱动作在游戏划定范围内跑动,避免被渔网捕捉到。当被“小渔网”捕捉的人数超出4人,场上需重新组建第二个“小渔网组织”,面向其他未被触摸的“鱼”进行捕获。游戏流程类推下,直至场地内仅剩一名未被捕获的“鱼”,即代表游戏结束。

游戏规则:“小渔网”捕鱼期间,两个人不得松手张臂去捕鱼;游戏之时,“鱼”不得跑出游戏划定场地的界限之外。

游戏组织:教师需集中为学生集体讲解规则,并要求“鱼”在活动中应锻炼个人机智、勇敢、灵活的游戏能力;“渔网”在活动中则需锻炼个人的思考能力、与同伴协作的能力、捕鱼时快速、果断出手的能力。

(三)基础知识授课阶段的体育游戏应用

球类体育运动教学中,基本课程是所有球类运动教学流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也是整项运动教学的基础夯实阶段,不仅可引导学生了解并掌握球类运动技巧,对于教学目标的达成也具有极大益处。传统的球类运动基础教学在授课目标上,往往受到应试教育模式的渗透和影响,教学目标设定仅是围绕期末考核的几项标准展开,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为学生应对期末体育考核而制定一套“标准考试动作答卷”,尤其在球类运动的基础训练阶段,多数教师带领学生反复就一个动作进行教学训练。短期来看,此种方式可快速帮助学生应对期末考试要求,但是对于长远的球类运动教学而言,完全失去了运动本身的乐趣性和参与性,降低了学生对球类运动学习的兴趣,也会对其体育运动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产生不良影响。在此认知下,可借助如下体育游戏促进球类体育运动基础教育的优化。

例如,在排球运动教学中,教师进行不同技能训练时,就可举办不同的体育游戏,帮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排球小技巧。

提升抬臂垫球动作的标准度、精准性和协调性时,可带领学生参加自垫游戏竞赛。过程中,学生课上需集合站立,按照一横队为一组进行游戏队伍划分,相邻组别之间至少间隔2m,避免影响其他小组游戏结果。首先,由各组排头持球开始自垫球,高度必须超出1m 以上方才作数,一人排球落地后由下一人继续,最后累积整组垫球个数。经过此游戏的参与,学生不仅垫球规范,技术掌握更充分,同时与同学之间的合作共赢意识也得到很好的培养。

提升学生排球控制方向以及落点能力时,可带领学生参加移动对垫游戏竞赛。所有学生分为4组,每组人数相同,且一队内包含两组,队伍排头学生持球,分别站立于排球场地同一条端线之后,随后由队伍出发点的两人面向对面端线垫球,到达端线后,再返回垫球,带给下一组学生。当中途出现垫球失误,例如球掉落在地,需捡起继续。两队之间一组所有成员结束垫球,代表本轮游戏结束。随后由教师公布失误最少、用时最短的游戏胜利队伍。经此游戏后,学生可在紧张、活跃的氛围下,加深对于排球垫球技能的掌握,同时运动求胜心也得以激发,最终优化体育课堂的教学品质。

(四)教学活动结束阶段的体育游戏应用

当学生经历一天的学习之后,尤其是在高强度体育锻炼流程结束后,无论身体还是心理,均会处于疲惫状态。因此,为充分调节学生运动之后紧绷的神经和肌肉,抑制其运动神经中枢过于活跃,教师可以运用体育游戏的形式,帮助学生缓解运动后紧张的状态,促使其在高频率运动之后更快回归正常身体状况。所以,教师可在体育运动教学结束阶段带领学生参与一些整理活动小游戏。但是,部分高校教学中,仍旧存在部分教师在整理活动设置上毫无新意,导致学生课上消耗大量精力后,无法将精力投入到活动中,影响锻炼后的身体调节效果。而教师将体育游戏引入运动结束之后的休整阶段,不仅可提升学生的心理参与兴趣,对于其身体状态回归也有极大助推力。

例如,高校教师在进行羽毛球教学后,为促使学生运动后身心均可得到放松,可在运动结束后10分钟内快速引入趣味小游戏。其一,可将“放松操”游戏引入,并为游戏配置具有舒缓、柔和特点的音乐,以此帮助学生放松四肢、缓解大脑紧张情绪。其二,可将捞球游戏应用到羽毛球教学结束阶段,将所有学生分组,共计四组或六组,游戏中,每名组员需要手握球拍,将教师发出的羽毛球匀速捞到球筐之内,活动结束后,统计哪一组成员努力捞回的羽毛球数量最多。经过一系列体育游戏的参与,学生不仅可缓解紧张的精神状态,羽毛球基础技巧也在无形中得以锻炼。

四、保障游戏方法在体育球类运动教学中应用质量的措施

(一)强化体育游戏师资力量的建设

高校球类体育教学中,想要进一步推广体育游戏教学方法,就必须从师资力量配置的角度着手。与青年教师团队相比,中年教师团队往往在课堂上仅是注重运动技能和球类技巧的教学,而对于新式体育游戏教学方案的接纳度比较低,从而导致体育游戏这一授课形式在课堂上的实际执行效果受限,无法对学生的球类运动练习起到帮助。[7]面对此情况,高校在进行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时,可着重引进具有新理念、创新意识的教师,不仅是为了更新现有体育教师结构,同时对于新式教学模式的构建也能从根源上加以更迭。此外,在体育游戏教学模式的推广方面,高校应该主动为其配置更具现代化、智能化的教学工具,例如网络教学资源平台、场地教学VR 眼镜、全WIFI 覆盖球类运动场馆等,方可进一步为高校球类体育游戏的授课以及学生参与兴趣的提升铺垫基础。

(二)制定完善的游戏质量评定方案

应用体育游戏推动球类运动教学,最直观的评价教学品质方法,就是借助完善的游戏质量评定方案针对教学成效加以评价。但是,目前高校球类运动教师所开展的游戏教学,仅是将重点集中在对游戏过程的把控,而对于整体游戏执行效果并未形成系统的评价流程,导致体育游戏教学实际效果不明显。此时,教师可在游戏之中引进游戏质量评定法(GPAI)、比赛中触球次数分析法、球的轨迹分析法、心电图分析法等教学评价方案,本文重点以GPAI方法对高校球类运动体育游戏的展开进行探究和应用。

游戏开始前,教师需要围绕游戏做好对应的观察准备、施行以及过程统计工作,分配游戏任务并交代组织方案,定制契合游戏主题的记录工具和表格。以足球游戏为例,教师需观察学生“意思决定”、“技能发挥”、“支援”三点作为游戏质量评价要素。意思决定要素下,需要将自由状态下面向队友传球记录为恰当,而对被敌方紧盯的队友传球则被记录为不恰当;技能发挥评价要素下,如球被顺利传送给队友,视为有效果,反之则无效果;支援评价要素下,教师需观察学生为支援队友时,主动向场上空地移动(指代可牵制对手)行为被记录为恰当,但对于面对队友需要支援时没有达到要求的同学,则被记录为不恰当。最后可利用下述公式统计学生的游戏参与质量,最后教师根据此结果进行后续游戏教学方案的优化和完善:

①意思决定指标=恰当意思决定频次/不恰当意思决定频次;

②技能发挥指标=有效果技能发挥频次/无效果技能发挥频次;

③支援指标:恰当支援行为频次/不恰当支援行为频次。

(三)提升课堂组织纪律性和管理效率

部分高校体育教师球类运动授课中未采用游戏教学方案,原因是游戏课堂组织及纪律管理难度较大,从而影响课堂教学质量。对此,想要进一步将体育游戏的课堂应用价值最大化发挥出来,就需要整体把控课堂组织成效。针对部分游戏形式比较活泼的球类教学时,例如篮球,往往需要学生在游戏中“抱球满场奔跑”,对此教师需在游戏开始之前,详细为学生公布游戏活动细则,要求其理解并认同后,才可正式开始游戏,对于部分不遵守纪律的学生,教师也尽量避免以惩罚的形式管理课堂,而是结合游戏特性,要求学生按照游戏规则,承担相应的“游戏惩罚”,而非“课堂惩罚”,此种组织、纪律管理手段,可使得学生时刻沉浸于游戏中,而非严肃的课堂氛围,借此进一步提升其体育游戏参与兴趣,并于其中学会管理自我的良好球类运动训练习惯。

(四)做好体育游戏教学中安全管理

高校球类运动授课中,课堂上授课的安全性把控也不可忽视。对此,教师需从学生个人入手,着重引导其全面了解和掌握球类运动安全的重要性,不仅是对身体健康的保护,更是对正确参与球类运动心理状态的引导。[8]

例如,在进行乒乓球体育运动的安全教育时,教师在运用体育游戏手段期间,可借助智能化教学工具实现,可在课堂之上为学生展示VR 眼镜,让学生通过佩戴VR 眼镜全程了解乒乓球这一国球体育运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运动安全问题,包括转身、远距离抽球、截球之时的手腕运力状态,比较现场教师的理论讲述必然更能引起学生共鸣,从而在后续的体育训练中重点预防和避免运动安全事故出现。

五、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所开展的球类运动教学中,融合体育游戏教学模式,不仅可就现有课堂氛围进行全方位的调动,同时对于学生个人游戏参与兴趣、运动学习积极性提升也可起到促进作用。但身为教师,一方面应该做好游戏中的质量评价工作,另一方面在课堂组织、纪律的维护方面也需投入必要精力,方可将球类运动的教学效率得以进一步提升。另一方面,高校自身应该主动增大对于本校球类体育游戏教学资金和设备的支持,方可确保游戏体育教学模式得以推广,最终为学生球类体育技能锻炼、全员参与体育的和谐校园氛围的营造奠定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球类体育游戏
科学运动会:球类篇
球类课放松实例
善用“五法”让幼儿爱上球类活动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我们的“体育梦”
爆笑游戏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
四招解决球类问题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