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先生制”模式促进理想课堂构筑的有效策略

2022-11-21 04:56郭树玺甘肃省兰州市西固区福利东路第二小学甘肃兰州730060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2年11期
关键词:小先生制七巧板研究性

◎卢 毅 郭树玺(甘肃省兰州市西固区福利东路第二小学,甘肃 兰州 730060)

“小先生制”体现了“即知即传、即学即教”的教育理念,它注重生生之间的知识流动和共同成长.与“小先生制”具有相同价值理念的还有爱德加·戴尔提出的“金字塔理论”及杜威的“以学生为中心、从做中学”理论.在丰富的理论研究背景下,不断完善和践行“小先生制”模式,对于理想课堂的构筑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和价值.

一、“小先生制”具体实施模式

模式一:重难点习题讲解

对于在班级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重难点题型,教师可能轻而易举地求出答案,但是却很难用学生易于理解的语言去进行讲解.针对此类问题,教师可充分发挥班级优秀学生的引领、示范作用,让已掌握知识的学生,充当“小先生”,为其他学生进行讲解.由于学生之间存在天然的亲近性,具有相同的话语体系,当“小先生”走上讲台时,其余学生会倾听得更为认真,整个学习过程也会变得主动、高效.

具体实施:

1.教师根据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选择学习能力、表达能力、知识迁移能力较强的学生,在班级担任“小先生”,并要求他们在班级中对重难点题目进行讲解.

2.教师依据学生的讲解情况,适时进行补充、完善,以增强教学效果,保证讲解过程真实有效.

3.在讲解完成后,教师及时组织开展“教学评价”:首先要求“小先生”进行自评,对自己的表现进行总结、反思;其次,要求听讲学生对“小先生”的讲解进行点评,可以发表见解或者进行补充;最后,教师进行系统评价,以积极的评价激发学生参与“小讲师活动”的积极性,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模式二:班内互助学习

互助学习是践行“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一种全新学习方式,是新时代教育特征的重要体现,也是我国课程改革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互助学习强调充分发挥学生之间的互助、互学、互动、互补作用,鼓励他们通过自主结对、积极合作的方式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在互助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扮演“小先生”角色,通过“学生问学生、学生教学生、学生引导学生、学生影响学生、学生评价学生、学生检查学生”的实施路径,对同伴的学习进行指导,这不但可以深化自身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还可以帮助同伴解决数学疑惑,实现共同成长.

具体实施:

1.教师在班级内发布开展“互助学习”活动的通知,并积极号召全班同学进行参与.

2.教师在班级内公开招募“小先生”,并构建“小先生”成员库.(以自主报名、教师选拔的形式产生“小先生”)

3.教师在班级公布“小先生”名单,并鼓励其他学生自主选择“小先生”,开展互助学习.在互助结对过程中,不但学困生可选择成绩优异的“小先生”来帮助自己,学优生也可选择“小先生”来开展学习交流.(互助学习不仅有“辅差”功能,而且兼具“交流、竞争”功能)

4.在互助学习的过程中,“小先生”要认真填写“学习辅导记录表”,始终秉持对“被辅导学生”负责的原则,认真解决“被辅导学生”提出的各类问题,如遇到自身难以解答的问题,应及时向科任教师反馈,以保证问题在第一时间得到解决.

5.在每次单元测试后,教师要对“被辅导学生”的成绩进行评估,如有明显进步,则对“小先生”进行表彰鼓励,如有明显退步,则对“小先生”进行约谈再培训.

例如:“小先生”可督促他的互助对象认真完成各项作业,并针对互助对象作业中的错题进行讲解.这不但培养了学生互助学习的意识、提升了学生的表达能力,还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教师“个别辅导”的压力.

模式三:“研究性学习”系列分享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与伙伴的合作下、在家长的帮助下,从数学教材、社会生活、数学现象中选择和明确研究课题,使用科学研究的类似手段开展学习活动,在探究、发现、实验、体验活动中获得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技能,强化数学能力.研究性学习以“学生讲解”为主要开展形式,倡导在教学过程中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自主获得知识和技能,让学生在主动探索中实现思维发展和能力提升.从宏观角度看,开展研究性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从微观角度看,开展研究性学习有利于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的思维思考世界,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

具体实施:

1.教师在班级发布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倡议,并在班级群内上传研究性学习实施方案及学习申报表,要求学生积极参与活动.

2.学生自主成立研究小组(至少3人,至多5人),并确立研究主题及研究分工(教师可提供选题指导).在选题阶段,学生可根据小组成员的具体学习情况,从课本、课外书、生活等多渠道选择学习内容.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具有高度的自主选择权,使课堂的自由度再次凸显.

3.研究主题确定后,学生积极展开相关研究,教师及家长要随时关注学生的研究过程,并适当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

在研究阶段,学生可采用文献分析、操作实践、科学实验、走访调查等多种形式进行研究性学习.学习方式的多样性,为学生的知识学习提供了更大可能.

4.在充分的研究后,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认真撰写研究报告,制作成果汇报PPT,从而为研究性学习积累丰富的研究数据及研究成果.

5.在整个研究过程结束后,学生可通过课堂成果展示、录制微课视频、绘制学习连环画等多种形式,对研究结果进行呈现,在不同的呈现方式中实现知识的广泛传递和深化掌握.

6.在学生汇报完成后,教师及时在班级内组织开展自评、互评等评价活动,对研究小组的优异表现表示肯定,同时为研究小组成员颁发荣誉证书.

二、“小先生制”模式的应用价值

“小先生制”的有效落实,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进一步的凸显,使“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得到充分渗透和践行,有效实现了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和有效参与.“小先生制”的普遍应用,有效地促进了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处于平等的地位,在课堂的互动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互相合作,共同成长,从而构建出富有亲和度的教学氛围,营造出和谐宽松的学习环境,实现了师生之间的情感沟通与智慧交流.

“小先生制”的合理推广,开创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将学生的状态从被动接受学习转变为主动探究学习,将单调的个人学习转变为生动的互助学习,学习的自由度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学习的环境也由紧张严肃转变为宽松自由.“小先生制”的深度开发,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数学知识的重构和整合.学生在参与“小先生”活动的过程中,自身掌握的数学知识的联系更加密切,知识内在的网络架构再一次被激活.在此基础上,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见解也更加全面、更加系统、更富逻辑.

“小先生制”的模式构建,实现了知识在广度和深度上的延展,使学生的知识学习从课堂教学向社会生活延伸,这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学习空间,增加了学生的知识储备,为学生的进一步探究留下了空间.在“小先生制”的应用推广过程中,“小先生制”的教育价值和“新教育”所提倡的“六度”完美融合,由此可见在小学阶段践行“小先生制”模式,能有效推进理想课堂建构,推动教育改革发展.

三、理想课堂构筑的有效策略

(一)创新教学模式,提升课堂参与度

“小先生制”模式不同于传统的讲授制,它强调学生在学习知识过程中的主动参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学生最近发展区范围内推荐学习任务,要求学生通过理论梳理、自主研究、合作交流、实践探究、课堂汇报、动态评价等丰富多样的形式,参与知识的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明确、课堂参与度得到提高、学习兴趣得到调动、学习效果得到提升、学习能力得到夯实.例如:在“幻方和数阵图”内容的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自主建立研究小组,并将研究主题“幻方和数阵图”,细化为“幻方的演变历史”“数阵图快速填写技巧”“幻方的类型介绍”“幻方在生活中的应用”等小主题,小组成员依据主题分工收集资料,然后积极开展自主研究和小组交流.在理论梳理完成后,小组成员主动开展实践探索,从而有效验证理论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待一切研究任务完成之后,小组成员可利用课堂进行线下成果汇报或通过网络实现线上成果展示,在此基础上真正实现成果的共享、知识的传递、情感的表达.学生汇报结束后,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研究成果评价,通过“小组成员自评”“生生互评”“教师点评”等丰富多样的评价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信息梳理能力,强化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建立和谐关系,提升课堂亲和度

所谓“和”者,“禾”与“口”相合之意,即人人皆有饭吃;所谓“谐”者,“言”与“皆”相合之意,即人人皆有话说.如果从数学角度来讲,所谓“和谐”的关系构建即指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保证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在课堂上都有所收获,保证每位学生能在课堂中获得充分表达自身观点的机会.建立和谐关系、提升课堂亲和度的关键在于“小先生制”的有效应用.在“小先生制”活动中,在资料收集和操作实践阶段,教师要让学生有效参与活动;在成果收集和汇报展示阶段,教师要保证学生全过程参与;在多元评价和成果推广阶段,教师要让学生全员参与.一方面,学生在做“小先生”的过程中,不仅完成了知识的传递,而且再次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有效实现了深度学习.另一方面,学生在做“小先生”的过程中,课堂氛围是宽松的,学习效果是明显的.这是因为儿童化的语言更能够被接受,儿童化的视角更容易被理解,同伴之间的榜样示范更容易被模仿.因此,有效推进“小先生制”的开展,对构建平等、互助、合作、共享的课堂氛围,具有重要作用.

(三)丰富呈现形式,提升课堂自由度

理想的课堂,是氛围轻松、具有无限可能、创意不断涌现的课堂.在理想课堂中学生的知识得到传递,思维得到开放,创意得到发展,情感得到表达.而“小先生制”的出现让这一切成为可能.首先,在选题阶段,学生可根据小组成员的具体学习情况,从课本、课外书、生活等多渠道选择学习内容.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具有高度的自主选择权,使课堂的自由度再次得到凸显.接着,在研究阶段,学生可采用文献分析、操作实践、科学实验、走访调查等多种形式去进行研究性学习.学习方式的多样性,为学生的知识学习提供了更大可能.最后,在成果汇报阶段,学生可通过撰写成果报告、课堂成果展示、录制微课视频、绘制学习连环画等多种形式,对研究结果进行呈现,在不同的呈现方式中实现知识的广泛传递和深化掌握.

(四)理清知识脉络,提升课堂整合度

“小先生制”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能够有效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系统、理清知识内在联系、整合零散的知识内容,并而有效实现知识的系统学习,保证课堂的整合度.以“七巧板的研究”为例,学生在实施的过程中,始终围绕“七巧板”这个大主题,并生发出“七巧板的历史”“七巧板的拼法”“七巧板的复原”“七巧板在生活中应用”等趣味的小主题.学生通过小主题的分工研究、成果汇总,有效实现了七巧板知识内容的整合.在这个研究、探讨过程中,学生对七巧板知识有了系统、全面的理解,真正实现了对知识的深度学习.

(五)广泛创新实践,提升课堂练习度

理想的课堂注重学生的生活实践和亲身体验,强调学生对知识内容的广泛练习和动态感悟.在“小先生制”的应用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在操作活动及社会实践中获取知识、梳理知识、形成结论.例如:在研究“七巧板的复原”内容时,学生能够通过拼一拼、移一移、摆一摆、画一画等具体操作,去探究如何快速将七巧板复原成正方形的方法.再比如,学习方位内容的时候,教师鼓励学生动手制作实用的方向标.学生在制作的过程中加深了对方位知识的理解,成功掌握了方位按照东南西北顺序顺时针排列的本质特征.在绘制学校方位图的过程中,学生理解了“位置关系是相对的”这个知识点,保证了学习的深刻性和有效性.

(六)理论联系实际,提升课堂延展度

理想课堂在建构的过程中,鼓励学生要将所学知识合理地应用在解决生活问题的过程中,从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小先生制”的实施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主动构建知识框架,发现知识内在魅力,在实践活动中实现知识、生活和生命的共鸣.

1.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

在数学文化分享过程中,“小先生”主动选择“下水道井盖为什么是圆的”“金字塔的构造及蕴含的数学因素”“伸缩门中的数学奥秘”“铺墙过程中的乘法分配律”等与生活紧密联系的主题进行研究并分享.“小先生”主题讲解的过程,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开发了学生的思维,开放了学习的内容,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2.数学与文化紧密交织

数学自身本就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践行“小先生制”的过程中,学生创造性地对“古诗中的数学”“经典文学中的数学”“传统文化与数学的血脉联系”等主题展开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在班级内进行分享.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开始将视角转移到数学本身之外,丰富了学习内容,增强了数学知识的趣味性,深化了数学学习的参与度,提升了数学内容的延展度,在广泛的知识学习过程中,夯实了数学基础,强化了数学素养,发展了数学能力.

通过探究,笔者发现“小先生制”模式在小学课堂的合理应用,有利于和谐师生关系的创设,有利于学生深度学习的发生,有利于学生知识视野的拓宽,有利于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更有利于理想课堂的构建.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小先生制”模式的优势所在,不断在课堂上合理践行,鼓励学生主动承担“小先生”角色,从而使得“小先生制”模式的应用成为常态,并能为全新教学方式探索提供案例参考和理论指导.

猜你喜欢
小先生制七巧板研究性
实践,让研究性学习课堂精彩起来
奇的七巧板
有趣的七巧板
学写简单的研究性报告
炫彩七巧板
“小先生制”在小学高段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谈学生班级管理自制制度
让儿童教儿童“小先生制”之混龄活动理念实施研究
NO.1 七巧板
浅谈“研究性”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