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密
感伤是一种情绪情感,而且是一种比较消极的情绪,古诗的意境与诗人的情感是贯通的,根据诗人的个人境遇、时代背景和古诗的主题、内容,能够分析出其意境氛围和情感基调,《诗经》和《古诗十九首》的大部分作品都包含感伤意境,但是诗人感伤的具体事情并不相同,应根据具体的古诗进行分析。
在古代农耕文明中,人们会根据四季的变换调整农业生产的方式,人们看到四季的变化很容易产生一种时间上的感伤,人们会在生活中感受时间的流逝,思考生命的意义,体验不同的情感。《诗经》中有很多与生命和时间有关的内容,而且往往会根据具体的物体和故事延展开来,当自然生命在时间的长河中不断生长和逐渐消亡时,感叹生命的短暂,或者因为某些事情而对时间和生命产生新的看法,形成一种感伤的情绪。
在《陈风·东门之杨》中,“昏以为期”说明了男女约定在黄昏的时候见面,但是后一句发生了转折,“明星煌煌”中的“明星”代表启明星,一般会在天将亮的时候出现在东方,二人约定的时间是黄昏,可是另一个人并没有赴约,等待的人从黄昏等到夜晚,又从夜晚等到清晨。从这两句的转折中,读者能够充分感受到主人公内心的情感变化,在时间和情感的共同影响下,这首诗表现出了感伤意境,等待总会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漫长,在长时间的等待中,主人公从期待和喜悦转变为焦灼和惆怅,这与前半段描写的“其叶牂牂”和后半段描写的“其叶肺肺”相对应。“明星煌煌”和“明星晢晢”直接改变了整首诗的情感基调和意境氛围,本诗的主题并不是感叹时间的流逝,主要描写了两人相约,而主人公迟迟等不到心上人,但是本诗利用时间的变化推动了故事的发展、体现了情感的变化,当主人公看着夜晚的天空和东门的杨树时,自然而然会产生一种感伤的情绪,将这首诗的氛围代入到主人公的情绪情感中,形成一种感伤的氛围。
时间带来的感伤在《曹风·蜉蝣》中体现得更加明显,蜉蝣的生命非常短暂,看到朝生暮死的蜉蝣,自然而然会想到生命的有限,由此产生一种忧愁和感伤的意境。每段的前两句都描写了蜉蝣的美丽,后两句都描写了诗人对生命的感叹和担忧,诗人看到蜉蝣时会产生一种认知,美好的生命不会一直存在,总有消失不见的时候,死亡是无法避免的,一想到这里,就会产生一种忧伤的情绪。这首诗反映出诗人对生命终将消亡的无奈,诗人反复提出“于我归处”“于我归息”“于我归说”,一直在思考人生的归处和生命的终点,而这些问题得不到一个确切的答案。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不仅会让诗人感到迷茫和感伤,也会让读者深思,产生同样的情绪,借助蜉蝣渲染感伤的意境。
《诗经》还包含很多离别主题的作品,主要包括夫妻离别、友人离别。古代的交通条件较差、通讯方式落后,每一次离别,都有可能是永远的分别。在离别主题的作品中,既有游子思念故土、思念妻子的感伤意境,也有女子思念爱人的感伤意境,所以离别主题的作品基本都是游子诗或思妇诗。
《邶风·燕燕》是《诗经》中第一个离别主题的作品。全诗用飞燕起兴,送别妇人时,一直看着妇人离去,“泣涕如雨”“伫立以泣”“实劳我心”,这三句话表示了送别时的感伤之情,渲染了感伤的意境。
《小雅·采薇》描写了军人成功抵御敌人,即将回到家乡的场景。前三段的第三句“曰归曰归”让人看到了军人归家的急切之情,这首诗的感伤意境在最后一段尤为明显,军人回想最初离家参军的场景,那时“杨柳依依”,如今回家的路上,却是“雨雪霏霏”。经历过战争的军人再次返回家中,一定会感觉非常辛酸,最后两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直接将整首诗的感伤意境渲染到了极致,充分表达了将士们厌恶战争和急于归家的情感。
《诗经》中还有很多作品都反映了诗人对世道和命运的思考,在当时“敬天保民”思想的影响下,人们开始重视人的主体性地位和个人的价值。战争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发生战争后,人们往往会更关注社会和民生,关注自身的境遇。所以,《诗经》中的部分作品在反映社会现实问题的同时,还体现出“静言思之,躬自悼矣”的感伤之情。
在《小雅·小明》中,主人公长时间外出行役,无法返回家乡,诗中的大部分内容都与行役之苦有关。主人公每日要处理大量的公务,连片刻休息的时间都没有,可谓是苦不堪言,只能在诗中表达自己的不满和愁怨。从“岂不怀归”中可以看出诗人极其渴望回到家乡,由于“畏此罪罟”“畏此谴怒”“畏此反覆”,诗人只能尽忠职守,诗中的每一句都体现出主人公的感伤情绪,读者能够清晰感受到行役之人的苦楚。
《桧风·隰有苌楚》反映了政治的黑暗和战争的残酷,诗人羡慕草木没有烦恼,没有家人。但是,诗人之所以有这种想法,正是因为诗人每天都要面临众多烦心事,需要照顾家人,如果在社会稳定的时期,诗人也不会做此感想,只有在社会动荡的时期,才会出现人不如草木的想法。从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类来看,诗人愁的是家不成家、朝不保夕、家人分散、流离失所,种种痛苦,地上的羊桃自然是不会知道,从诗中能够感受到诗人深深的伤感之情。
《诗经》中的部分作品体现出诗人对国运的担忧,如《小雅·雨无正》《小雅·节南山》《大雅·瞻卬》等作品都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感。在乱世之中,战乱频仍,诗人担心国家会在战争中消亡,当国家不稳定、社会不安定时,百姓就会感到担忧。所以,很多作品都包含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诗人在诗中表达了自己的担忧,在诗中劝告君主和大臣。这类诗的感伤意境主要体现在国运衰微和诗人忧国忧民的内容上。
《大雅·桑柔》篇幅较长,诗人在诗中严厉批判了周厉王的暴政,如果君主暴虐,就会激起民愤,国家将会民不聊生;如果君主用人不当,就会使民怨沸腾,加速国家灭亡。只有圣明的君主,才能做到高瞻远瞩,听取忠谏之言,任用有才、正直、忠诚的大臣。诗中的语言表达运用了多种手法,充分表达了诗人的情感,“乱生不夷,靡国不泯”说的是社会动荡、国家不稳。诗人既对君主的昏庸无能感到愤慨,也对国运的发展感到担忧,还会对自己生不逢时和难有作为感到无奈,充满了沉郁和感伤的基调。
《古诗十九首》产生于东汉末年,这个时期是中国政局动荡的时期,人们时常面临离别,士子很难求得功名。当人们思考时间、生命、个人价值的时候,会想到生命的有限和时间的无限,在两者的对比下会产生一种感伤的情感,通过时间的描写体现出感伤的氛围。诗人往往会将时间性感伤意境与其他内容融为一体,对离别、亲情、爱情、友情等情感进行描写,呈现出一种人生苦短、聚少离多、命运多舛的悲伤氛围。
在《冉冉孤生竹》中,有三句体现出了时间的感伤,第一句是“思君令人老,轩车来何迟”,女子认为,既然已经订了婚,就要珍惜美好的时光,但是男子却迟迟不来完婚。这里说明了青春岁月非常有限,但是男子并未将二人的婚事放在人生的重要位置上,由此引发出人们对青春时光的思考。另外两句有一定的关系,前半段的是“菟丝生有时,夫妇会有宜”,说明了菟丝只是在一段时间内茂盛,早晚有枯萎的时候。后半段描写了“过时而不采,将随秋草萎”,表面上是指蕙兰花盛开的时节,实际上写的是自己青春有限,如果不珍惜时光,自己就会像秋草一样逐渐枯萎。
在《东城高且长》中,“四时更变化,岁暮一何速”这句话描写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诗人在“蟋蟀伤局促”的描写中,借由蟋蟀体现出人生苦短。时间飞速流逝和生命短暂的背景下,诗人选择了“荡涤放情志,何为自结束”,认为一个人应当在有限的生命中及时行乐,不要自己约束自己。对蟋蟀和音乐的描写,都体现出诗人内心真实的感受,也正是这些具体的描写,让本诗呈现出感伤意境。
游子是古诗中经常出现的一个主题,游子远离家乡,欲求取功名,但是在现实世界中,大部分游子都会遭遇不公平竞争。钻研经营和投机取巧的人平步青云,而有真才实学和内心正直的人却始终得不到机会。这些游子既要经受远离家乡、远离亲人、爱人、朋友的痛苦,也要经受仕途失意的打击。《古诗十九首》中的部分古诗充分体现出了游子的无奈和伤感,充满了感伤的氛围和意境。
在《明月皎夜光》中,游子的感伤之情更加明显。前半段描写了秋季诗人月下独自徘徊的场景,可以看出诗人此时心烦意乱,后半段解释了诗人深夜徘徊的原因,与诗人一同游宦京都的好友如今飞黄腾达,却抛弃了诗人,全然不顾曾经的情谊,诗人感叹世态炎凉,心中的苦闷和愤慨得不到排解,只能在秋夜里暗自神伤。古诗以明月开头,游子想到自己长时间远离亲人和故土,而一同游宦京都的好友又抛弃了自己,自己的仕途极不顺利。事情堆积到一起,引起了诗人的愁绪。诗人笔下的游子是时代大部分游子的缩影,游子们背井离乡,却屡次受阻,好友之间的情谊脆弱,当好友平步青云之后,却“不念携手好,弃我如遗迹”,面对多重打击,诗人也只能长叹一声“虚名复何益”。
《涉江采芙蓉》同样体现了游子的失意和感伤的意境。古诗的最后四句直抒胸臆:“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诗人本想求取功名,步入仕途,却屡屡受挫,回望家乡,与家人分隔两地,游子与家人间隔了千山万水,只能独自思念家人。有学者认为诗中的场景是女子想象出来的,女子想象丈夫远在他乡的场景和心情。无论诗人是谁,都能够从诗中看出游子思念家乡和家人的情感,诗中的描写也让整首诗的基调呈现出感伤的氛围。
在古诗中,思妇往往与游子和荡子相对应,这类古诗的情感既有共性,也有差异。从共性的角度来看,同类古诗必然有一方痴心等待。不同的是,每首诗中具体的感情并不相同,有些恋人是因为相隔较远无法相守,女子只能在家里痴痴等待;有的是深爱对方却不知道如何表达,害怕对方不知道自己的想法。这些情感融入古诗中,让古诗的感伤意境更加明显。
《青青河畔草》的感伤意境比较强烈。女子只能独守空房,思念自己的丈夫,古诗中描写了女子曾经是青楼歌舞女子,后来嫁给了流浪的荡子,游荡在外的游子一直不回家,思妇就只能默默忍受寂寞的生活。这首诗的前半段描写了女子的魅力,如“纤纤出素手”,而最后两句直接体现出思妇的感伤情感,“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通过直接抒情的方式表达情感,呈现出一幅妇人日夜在家里思念丈夫的景象,营造出感伤的意境。
《迢迢牵牛星》借鉴了牵牛和织女的民间故事,以此来比喻夫妇相爱却不能相守的痛苦。这首诗与《青青河畔草》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在表达上,同样对妇人的手进行了描写,本诗写的是“纤纤擢素手”,两首诗都描写了妻子和丈夫无法相聚相守的场景。这首诗中的情感表达也比较直接,如“泣涕零如雨”和“脉脉不得语”,这两处的描写表现出强烈的情感,强化了这首诗的感伤意境,带给读者很强的画面感,读者很容易就能感受到妇人的悲苦。
《古诗十九首》中的游子和士人存在着怀才不遇的境遇,产生一种生不逢时的悲哀之感,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连年征战,天灾不断,国家和社会都处于一种不稳定的环境中,士子的境遇大体相同,即便有报国之志,也很难一展才华。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就会产生各种不好的想法和情绪,也会产生较多的感慨,感叹命运不公。《古诗十九首》往往会用浮云等意象表示悲痛的心情和愁闷的思绪。
在《青青陵上柏》中,诗人表面上写的是行乐的场景,如果不了解创作背景,有可能以为这是在国家富强和百姓安乐的时代下才有的景象,当我们了解当时的真实情况后,就会知道诗人绝不会单纯描写行乐的内容。诗人用“斗酒相娱乐”“游戏宛与洛”等句描写了自己游历京城时看到的场景,在社会动荡和百姓生活困苦的情况下,京城中遍布王侯贵族的宅第,这些人在宫殿和宅第举办宴会,醉生梦死。最后一句是这首诗的精华,也是最值得深思的一句,王侯贵族们在宴会中饮酒作乐的时候,诗人却提到“戚戚何所迫”,这句话属于反诘句,既体现出自己空有忧国忧民的情感,却无所作为的困境,也体现出王侯贵族们全然不顾百姓,只知道自己享乐,没有什么能让他们烦忧的。了解整首诗之后,就会发现,诗人并不是因为洒脱而行乐,这种行乐只是在仕途不顺和感叹生命短暂情况下的无奈之举,诗人借由行乐来排遣内心的苦闷。但是,当诗人看到王侯贵族们日日享乐、毫无作为时,诗人又感觉更加惆怅,诗人的行乐之举意在消愁解忧,但是现实的环境和境况没有发生改变,就难以真正敞开心扉。
从思妇的角度来看,《诗经》与《古诗十九首》中的思妇形象和情感表达有很大的不同,《诗经》中思妇的形象大都为辛勤劳作的妇女,例如,《周南·卷耳》中的女子正在采摘可食用的食物,由于思念丈夫,所以无心劳作,连一筐卷耳都采不满。《诗经》里的思妇大都比较温婉含蓄,但是这种特点也反映出当时在封建礼教的束缚下,情感的表达并不张扬和直接,感伤意境的显现也比较委婉,在反复咏叹的过程中逐渐增强感伤的氛围。《古诗十九首》中的思妇诗很少描写日常生活或劳动的景象,将重点放在思妇的情感上,基本都是妇人独守空房、独自思念丈夫的场景,《古诗十九首》中的思妇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敢于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没有过多的束缚,感伤意境蕴含在思妇的情感表达里,这种感伤意境更加直接和强烈。
《诗经》与《古诗十九首》中的游子诗在内容上存在一致性,基本都包含思念家乡和思念家人的内容。如《诗经·扬之水》描述了军人无法和妻子相守,希望回到家乡和家人团聚的内容。《凛凛岁云暮》同样描写了游子对妻子的思念。不同的是,《诗经》中的游子在表达思念之情的过程中,还表达了在外行军的艰苦,《古诗十九首》中的游子诗往往会伴有仕途不顺或难觅知音等内容。两者在游子诗感伤意境的表达方式上也有所不同,虽然两者都采用了比兴的方法,但是《诗经》中的表达更加质朴,呈现出民歌的特色,而《古诗十九首》中的语言更富有文采。
《诗经》和《古诗十九首》产生的时代背景并不相同,在具体的表达方式和具体的情感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古诗十九首》在其内容、意境、手法上均对《诗经》有所继承和拓展,同时标志五言诗登上中国诗坛。《诗经》和《古诗十九首》的感伤意境存在一定的共性。从内容上看,两者都对时间、生命、离别、个人境遇、社会和国家等内容进行了描写,在这些主题的描写中,展示出真实的感伤色彩,呈现出感伤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