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教学实施课程思政的有效策略

2022-11-21 04:00柳译夫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22年7期
关键词:思政理念素养

柳译夫,赵 卓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运用一定的思想政治道德观念,对受教育者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受教育者的思政水平得到充分发展,从而培养成良好的三观和品格的一种教育手段;在我国的中小学阶段,学校便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来规范学生的品行,让学生健康成长。[1]早些年前,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通常以政治这一门课程为媒介来进行,但随着教育理念的发展,仅靠思想政治课来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是远远不够的。[2]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深入大中小学思政课堂进行调研并做出了重要指示:“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要把它内化到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贯穿整个育人过程。”[3]这就意味着,思想政治教育没有局外人,不能只依靠政治这一门课程来进行,其他学科的教师也要以学科课程为载体,以课堂教学为主要渠道,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堂教学中,使教育与德育统一起来,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4]这一理念即为课程思政理念,实施课程思政也是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

中学阶段是学生心理发展的关键期,也是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期,对人生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所以,在这一阶段需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学生锻炼道德意志与情操,促使学生身心健康地正向发展。而高中生物课程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诸如生命观念、健康意识、科学探究、保护环境等科学素养以及爱国情怀、社会责任、理想信念等思政素养都可通过高中生物教学进行渗透。将这些思政元素有机地融入生物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生物学有关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能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与正确的三观,从而把学生培养成符合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全面型人才。

一、高中生物教学实施课程思政的现状分析

生物课堂是进行思政教育的一个有效的载体,生物教师是进行生物知识与思政元素融合的主要引导者,通过对某高中的生物教师和其他学科教师群发放调查问卷,回收并进行分析后,发现该校在进行高中生物教学与思政教育的融合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教师认知不到位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该校了解课程思政理念的教师占据调查总人数的91.6%,认为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思政教育是有必要的教师占据调查总人数的83.33%,而真正将思政教育融入学科课堂的教师仅占据调查总人数的23.3%。根据调查发现,该学校有超过半数的教师认为在各个学科的教学中渗透思政教育是有必要的,学生在学习学科知识的同时也能培养能力和品格,形成正确的三观。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对于课程思政理念没有深入了解,主动去渗透思政教育的意识不强,教学的重心更偏向于本学科的知识教学,而忽略对学生道德品格的培养。还有小部分教师认为思政教育应由政治学科教师与学校政教来进行,其他学科教师的作用微乎其微。归根到底,即该校教师对学科课堂融合思政教育的理念认知程度较为片面。课程思政是习近平总书记针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而提出的较新的教育方针,部分高中教师可能没有将这一理念应用到高中教学中,因此,相关学校应加强各科教师的思政意识,将课程思政理念以会议或讲座的方式进行传达,并举办课程思政的教学大赛,促进教师间的合作与学习,从而深入贯彻全体教师对课程思政理念的认知。

(二)方法掌握不得当

教师有终身学习的责任和义务,自身所掌握的教学理念理应与时俱进。课程思政的理念近年来才被提出,部分教师还未能了解或适应,以至于未能兼顾学科知识与思政教育两手抓,从而无法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便放弃了渗透思政元素的尝试。同时,在应试教育这一高考背景下,虽然很多教师认同思政教育的重要性,但面对着高考的压力与高中学科知识的繁、难、杂,多数教师在取舍上就偏向了知识层面;归结其原因便是仍未探究出将学科教学融合思政教育的最佳教学方法。

通过进一步的调查研究发现,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生物教师往往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对思政教育的渗透往往通过直接灌输等方式来进行,而缺乏可操作的、具体的融入思政元素的手段,容易导致教育的知行分离等后果。因此,如若想在教学中更好地渗透思政教育,教师应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思政元素[5],在备课阶段将思政元素与相关的学科知识进行融合,架构成符合课程思政理念的学科课堂,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思考,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并在课后进行教学反思,对后续的课程进行改进,从而更好地落实课程思政的教学理念,将“教书”与“育人”进行统一。

(三)评价方式不完善

目前,学校对学生进行考核与评价大多只停留在知识与技能方面而忽视了道德情感与价值观方面,如传统的模拟测试成绩等,这种考核方式也是在高考应试教育影响下产生的,很难在短时间内进行优化。同时,每名学生在性格与认知水平上都有一定的个体差异性,在进行思政教育后,不能以某一种规定的标准对学生进行统一评定,而是要以动态的方式看待学生的思政素养与价值观的发展,因此依靠当前的考核与评价体系还无法对学生的思政素养水平进行准确的测量。同时,受应试教育指挥棒的影响,教师难免遵循成绩放在第一位的原则,其侧重点也多放在做题准确率上,更关注学生的知识水平,而忽略对学生的思政素养水平的评价。教师得不到反馈信息,就无法对教学过程进行改善,对于思政教育的渗透也就无法取得更好的效果。因此,为了课程思政理念的落实,教师要承担起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效果的动态观察及过程性评价的责任。

二、高中生物教学实施课程思政的有效策略

(一)增强师生的思政素养水平与储备

思想政治教育是学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理应得到足够的重视。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还未成熟,未拥有良好的分辨是非的能力,而当今时代复杂的社会背景与世界关系就像一个大染缸一样,无时无刻不影响着青少年的思想和价值观。[6]因此,加强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十分有必要的。首先,教师应注重自身思政水平的发展,密切关注国家颁布的教育政策和方针,深入理解并用于指导自身的教学。同时,应秉持终身学习的原则,及时了解并接受先进的教育理念。以国家的指引为方向,坚决拥护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去影响学生,使学生的认知水平得到正向的发展。其次,学校领导也应注意国家召开的有关思想政治教育的会议,及时向教师传达,组织教师观看会议视频,获取相关的教学理念,并在教学过程中以其为准则,以便更好地传达给学生。学校也应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思政教育无外人,全体教职工都应对其给予足够的重视,将思政教育视为自己的任务,贯彻习总书记的理念,从而实现全面、全过程、全方位育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对于学生而言,应使他们意识到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学校可以组织与开展党史红色知识竞赛、爱国作文征集大赛以及社会综合实践等,以这些活动为媒介,使学生的思政素养水平得到提升。

(二)深入挖掘生物知识中的思政元素

生物是一门研究生命现象与生命活动规律的自然科学,其中蕴含着生态系统循环、可持续发展、生命意识、科学探究思维及职业生涯等诸多与科学素养相关的知识。[7]而思政教育也包括爱国情怀教育、生命健康教育及社会责任教育等多方面。由此可见,生物知识与思政教育存在一定的联系,生物课堂便可作为思政教育的良好载体。例如,在进行必修一“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的教学中,教师在讲解含有蛋白质的食物的知识点时,可以进行生命健康教育的渗透,培养学生合理饮食、关爱健康的意识。在进行必修一“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中病毒的知识点教学中,可以通过课外拓展一些我国在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抗疫成果及以钟南山院士为代表的医务工作者所做出的重要贡献,以此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责任教育的渗透,唤起学生热爱祖国和报效社会的情感与意识。在进行选择性必修一“免疫失调”中有关HIV 感染与艾滋病治疗的知识点教学时,可以通过播放感染HIV 的严重后果的视频,以及小组讨论保护自身健康的方法等方式,渗透生命健康教育,培养学生洁身自好、珍惜生命的意识与情感。诸如此类,思政元素在高中生物教材中还有很多,在此不再一一列举。教师作为教学的引导者,应该充分发挥思政元素的优势,与生物课程进行有机的结合,从而帮助学生在学习知识与技能的同时也能培养道德品格,形成良好的三观,从而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实现生物学科的育人价值。

(三)完善对思政素养水平的评价制度

学校和教师应担起对学生的思政水平进行考核与评价的责任。具体实施时可先编制有关生命观念、爱国情怀及社会责任等品格方面的调查问卷或测试题,随后分发给学生进行调查与测试,以获得相应的反馈来指导教师的教学。但在这一过程中要注意思政素养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它的育人效应也是由认识到情感再逐步深入为实践和行动,最终发展为习惯。[8]因此,教师在渗透思想政治教育时不能急于求成,也不能仅依据某几次测试结果来评定自身的教学效果,而且每名学生的家庭与教育背景有所不同,其在思政素养的起点也是不同的,教师在进行思政教育渗透时应注重因材施教,不要一刀切,应保持公平公正,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对其进行客观的过程性评价,而非终结性评价。测试结果不应公开,更不可作为进行教学奖惩的依据,仅可作为教师与学校进行教学方案优化的参考。在进行思政教育的渗透后,为检测学生的道德意识水平的发展,当前我国大多数学校仅通过德育分数来进行考核,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希望随着未来的发展,思政教育得到更多重视的同时,也能形成完善的评价体系。

三、高中生物教学渗透思政元素的教学设计——以“细胞中的无机物”为例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位于2019 版高中生物教材必修一第二章第2 节,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们学习并理解细胞中水与无机盐的存在形式与功能,对水和无机盐的作用及重要性产生正确的认知。在思政元素的渗透方面,本节课可以通过对细胞中水的功能与其重要性的学习,拓展我国对于水资源的保护政策来激发学生们的爱国情怀。通过对自由水与结合水相互转化的学习,类比在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时期,各行各业的人们投入到志愿者行列来唤起学生们的社会责任感。通过对细胞中无机盐离子的学习,拓展人体稳态的有关知识及其失调的危害,从而培养学生关爱健康的生命观念。

(二)学情分析

此阶段的学生刚刚从初中阶段步入高中阶段的学习。在学科内容层面,学生对生物学科概念的理解还只停留在浅层,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从实际与生活经验出发,从生活的现象中提取本质概念。学生对于生活中的水与盐是有比较丰富的认知,但从生活细胞的角度出发,学生对于细胞中的水与无机盐概念的理解还有待完善。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过细胞学说与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等相关内容,在细胞的构成方面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在教学中应把本节的知识与前面的知识联系起来,便于学生掌握完整的知识脉络。在思政元素的层面,刚步入高一的学生正值思想与观念的形成期,需要通过思政教育促进学生道德观念的正向发展,因此,在教学中可以把学科内容与思政元素有机地融合起来,构建一堂符合课程思政理念的高中生物课。

(三)核心素养

1.学生通过对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概念与功能的学习,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生命观念)

2.了解水对于生命的重要性,培养拯救地球、珍惜水资源的环保意识。(生命观念、社会责任)

3.通过对无机盐功能的分析与总结,养成总结与概括的能力。(科学思维)

4.通过对无机盐对生命的作用的学习,唤起自身保护健康的意识。(生命观念)

(四)导入过程

【教学活动1】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冬奥会期间中国运动员的精彩表现集锦,组织学生进行观看。随后在大屏幕上展示运动员所喝的运动饮料成分含量表,引导学生观察并分析成分表的组成特点,并提出问题:“为什么运动饮料成分表中含有较多的水与无机盐,它们对于我们机体的细胞又有怎样的作用?”引发学生思考,从而引入新课。

(五)新课讲解

【教学活动2】教师进行复习提问,引导学生回忆细胞中含量最高的化合物是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强调:“在宏观和微观层面水都是十分重要的。”随后展示不同生物和不同组织含水量的相关资料,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归纳总结含水量规律。最后教师利用多媒体呈现非洲缺水地区人类生存现状图片和我国水资源保护政策的相关资料,并形成鲜明对比;使学生认识到水对于生命的重要性。

【教学活动3】教师呈现血液与心肌含水量对比的表格,并提出问题:“为什么它们的含水量很接近,而血液是流动的液体,心肌却是固体?”组织学生结合教材内容进行小组讨论,并引导学生归纳出自由水与结合水的定义。随后教师创设情景:“越冬的狗熊通常会吃掉大量的食物与喝掉大量的水,并通过冬眠的方式减少自身代谢速率与生化反应速率,请同学们猜想一下,冬眠狗熊体内的自由水与结合水的含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组织学生结合情境进行小组讨论后,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指正,并补充:“在外界环境恶劣时,为了提高抗逆性,细胞中的自由水会转化为结合水。”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唤起自身对抗疫志愿者的崇敬之情。

【教学活动4】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种子燃烧后产生白色灰烬的视频,并在学生观看后提问:“这些白色的灰烬就是种子里的无机盐,它对机体的细胞有着怎样的作用?”引发学生思考。随后组织学生阅读教材,并提出问题串:“无机盐在细胞中以何种形式存在?人体中常见的无机盐有哪些?它们又有着怎样的功能?”教师请学生兴趣小组派代表进行回答,并进行指正和评价,最终与学生一起归纳出问题串的答案。最后教师创设情境:“某大学生为了变美瘦身乱吃杂牌减肥药物,引起严重的呕吐与腹泻,被医生诊断为电解质紊乱。”并引导学生分析得出原因:“因为杂牌药物的不良反应,导致机体流失了大量无机盐,破坏了机体的稳态平衡,从而引起电解质紊乱。”

四、结语

思政素养应与知识技能素养取得同等重要的地位,但思政素养水平的发展是在学生长年累月的学习中不断完善的,不是简简单单通过几节课程的教学就能实现。高中生物教材中也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生物教师理应将这些思政元素与生物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也能培养学生形成优秀的道德品质,让学生在学校教育中得到全面的发展,从而在未来投身于工作行业时也能够发光发彩,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添砖加瓦。

猜你喜欢
思政理念素养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方传芸舞蹈创新理念拾微
环保节能理念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