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东北方言的语音

2022-11-21 03:38黑龙江省黑河市第五小学尹丽红
黑河教育 2022年6期
关键词:声调韵母声母

黑龙江省黑河市第五小学 尹丽红

中国地域辽阔,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在这片辽阔的地域上原本使用着相同的语言,随着时间的推移,共同点逐渐减少,不同点逐渐增加,原本的共同语言也有了一些变化,逐渐形成了各个地域的方言。方言形成以后,一方面保持着自己的特点,一方面又服从汉语的发展趋势,东北方言也是遵循着这样的一个规律发展着。东北方言的主要特点是声调和普通话有着明显的区别,东北方言不讲平仄,缺少标准普通话应有的琅琅上口,并且起伏变化不明显,这也与东北人豪爽的性格有关。东北方言比较幽默,有着浓浓的感情色彩,体现了东北人的热诚、粗犷的性格特点。

方言声调与方言的语音特征密切相关,不同的语音特征形成不同的方言声调。北京话豪爽利落,江浙地区的吴侬软语十分温柔,东北方言就显得幽默、豪迈。现阶段网络的发达,使东北话走进了大众的视野,东北话极强的感染力深受全国人民的喜欢。不可否认的一点是,虽然东北话能被全国各地大部分人听懂,但东北话还是有着自己的特点和独特风格。

一、东北方言的语音特点

(一)声母的特点

1.平翘舌不分

在东北方言中,声母的主要特点是平翘舌不分,经常把zh、ch、sh 混淆为z、c、s。在这一点中,就与标准普通话有着明显的区别,东北方言、西北方言的太原等地、江淮方言和西南方言的大部分地区都有此现象。zh、ch、sh 是舌尖后音,属于翘舌音;z、c、s 是舌尖前音,属于平舌音。东北人在日常生活交流中,通常不会注意平翘舌音的区分,久而久之再加上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影响,平翘舌音的区分也就不是那么重要。比如,在东北人的日常交流中,通常会把抓(z hāu)说成抓(zuā)、水(shuǐ)说成水(suǐ)或者吃(chī)说成吃(cī)等。

2.多加声母[n]

由于东北话中鼻化音现象较严重,在许多零声母音节中就会被加上声母[n]ao、e、ai、ou、an、en、ang 从零声母音节变为[n]声母音节。所谓零声母音节就是指那些没有声母,只有韵母构成的音节。在普通话中,零声母音节是不允许被添加任何声母的,这些韵母可以自成音节;但在东北方言中,在零声母音节中添加声母成为东北方言的一个重要特点之一。例如把棉袄(āo)读成棉袄(nāo)、把高矮(āi)读成高矮(nǎi)或者把俺(ān)们读成俺(nǎn)们等。

3.[n]、[l]混用

在东北方言中,常常会出现[n]、[l]混用的情况,[n]发音时,气流从鼻腔出来,是鼻音。[l]发音时,舌头抵住气流正面的通路,让气流从舌头的两边出来,是边音。在其他方言中,也会出现[n]、[l]混用的现象。普通话里[n]、[l]同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两者不容混淆。比如在东北方言中,嫩(nèn)通常会被读为嫩(lèn)。

4.[r]与[l]、[y]的混用

在东北方言中,[r]有时会被[l]、[y]取代,东北方言区部分地方这种改换普通话[r]声母的现象在其中是有一定规律的。例如把扔(rēng)读为扔(lēng)、把肉(ròu)读成肉(yòu)等等。

(二)韵母的特点

1.韵母[e]取代[o]

东北方言韵母系统与普通话韵母系统相比,缺少普通话系统中的韵母[o],在东北人的日常交流中,由于东北人不习惯发圆唇音,所以双唇音声母和唇齿音声母都只和[e]相拼,就自然而然地把bo、po、mo、fo 转化为be、pe、me、fe。当发[e]音的时候,嘴型会自然舒展,不会有一种刻意说话的感觉。东北人会把韵母误读,也是由于东北人热情、直爽的性格特点。也有一部分原因是由于东北人追求简单化而造成的,很多东北人都是急性子,在最快完成一件事情时,通常会把它简单化。例如,胳膊(bō)就会读为胳膊(bē)、抚摸(mō)会被读为抚摸(mē)等。

2.多加鼻韵母[ng]

在东北话的日常用语中,通常会多加鼻韵母[ng],普通话中有一部分零声母音节,其中齐齿呼、合口呼和撮口呼音节规定了用y、w隔音的办法,而开口呼音节在发音时没有明显的辅音特性的起始方式,东北部分地区习惯在这类音节的前面增加一个明显的鼻辅音来开始。例如,东北人会把鼻涕(tì)说成鼻涕(tìng)、把闹腾(téng)读为闹腾(tìng)等等。

3.声调的特点

典型的东北话的形成,不仅是声母、韵母的主要特点,更重要的是声调的特点。东北话中的声调,会给人一种印象深刻的感觉,这也是东北话与普通话区分的主要特点。学术界普遍认为东北方言的各类调值要比普通话调值低。首先,是阴平调调值高度不够,普通话的调值为55,是最高位运行的高平调,但在东北方言中,达不到普通话中应有的调值高度,通常调值为33 或44。其次,就是调类呼读差异。东北方言中常被读为阴平调而普通话是阳平调,例如适宜(yí)会被读为适宜(yì)、邮(yóu)寄会被读为邮(yōu)寄、媳(xí)妇会被读为媳(xǐ)妇等。东北方言中的阴平调阳平调和去声调大多数都是被读作上声调,例如档(dàng)案会被读为档(dǎng)案、载(zài)重会被读为载(zǎi)重等。最后,东北方言中往往轻声音会变多。轻声是汉语中所具有的一种特殊变调现象,在全国的广大方言和普通话均有出现,是汉语语音流程的必然产物。在东北方言中轻声的发音方法和普通话的发音方法并无差别,但使用频率上却比普通话中的轻声会高出很多。

三、分析东北方言中的动词

东北方言中的动词也是十分有特色,数量丰富、主观性鲜明的各种动词让东北方言表达更具体细致,情感更丰富多彩,语言更形象生动。

(一)吃类动词“造”

“造”一词在东北方言中可以表示“吃”的意思,由于东北地区人们热情好客,招待客人时会希望让客人吃好喝好,用“造”一词更能表现出东北人的热情大方。“造”也可以表示吃饭狼吞虎咽,动作快速并且吃得很多,在东北大部分地区,吃饭时通常会用大锅炖菜,菜码大、食物多,与南方地区的精致菜有着明显对比,这时就会用“造”一词来让客人吃得更多,吃得更饱。比如:今天我请客吃饭,你们可得吃好喝好可劲造。再如:这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使劲造等。

“造”这一动词不仅表示“吃”的概念,也表示“糟蹋”的概念,比如:这好好的屋子让你造的;再如,你可不能再熬夜了,这身体都让你造坏了。

(二)动词“整”

动词“整”也是东北方言中使用频率较高的词,东北方言的“整”与普通话中的“整”有着不同的含义。普通话中的“整”意为:全部在内,没有剩余或残缺;整齐、整理、修理等。而东北方言中的“整”可以表示为“做”,比如:整点啥呢?我给你整点吃的吧。也可以表示为办法的意思,比如:这可咋整,相当于普通话中“这可怎么办”的意思。“整”也可以说是东北话中的“万能词”,在口语中的出现频率也是极高的。比如:你这咋整的;下雨天出去玩你可别整感冒了等。

东北方言的语音特点与中国人性格的地区差异有关,性格差异源于地区的人文差异和自然差异。人文方面,东北是满族、鄂伦春等少数民族聚居地,少数民族的粗犷豪爽影响着这里的人民。自然方面,这里是中国最北的地区,气候非常恶劣;冬季西伯利亚冷空气在这里肆无忌惮,东北人常常坐在火炕上大碗喝酒大块吃肉,所以豪放、粗犷的语言也就应运而生了。尽管这些年来东北方言在全国范围内的传播比较广,影响也比较大,很多人也有意识地去学习东北方言,甚至还把说东北方言当成是一种时尚,但这并不是因为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而形成的语言统一。东北方言虽然在近年来很盛行,但是它永远不可能取代普通话。一方面是因为普通话有着深远的历史根源,这与北京自古是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分不开的。另一个方面是解放后,国家大力推广普通话,提倡学普通话、用普通话。研究方言,找出方言与普通话的异同不但对推广普通话有着重要意义,还为研究汉语言提供了宝贵的材料。东北方言体现着浓厚的东北文化底蕴,是一种充满魅力的语言。

猜你喜欢
声调韵母声母
声母韵母
声调符号位置歌
声调歌
上古汉语*kl-、*kr-类声母的舌齿音演变
声母顺口溜
声母歌
坐着轿车学声调
单韵母扛声调
《湘水韵》及其编撰原理要点
单韵母读读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