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教学中乐感的培养与鉴赏课教学策略探究

2022-11-21 02:38
读与写 2022年20期
关键词:民歌音乐课堂

李 楠

(甘肃省酒泉市玉门市第三中学 甘肃 玉门 735211)

引言

初中音乐教师自傲课程教学之中贯彻落实多元化的音乐教育理念,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激发课程教学的活力,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与感悟音乐的内在美,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因而,本文对于基于初中音乐教学背景,培养学生音乐乐感以及鉴赏能力的教学策略产生了以下见解:

1.基于初中音乐教学背景,培养学生音乐乐感以及鉴赏能力的必要性

1.1 激发学生音乐兴趣。教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反复聆听层层递进,精心设计律动、图形谱等让学生充分熟悉音乐主题,引导学生在情趣盎然的课堂中感受音乐的力量。教师以电影故事与历史事实等等生活教学情境为切入点,巧妙搭建课堂支架,抓住主题音乐的变化,细化学习过程,归纳出主题音乐在影视作品中的作用,激发学生内心对音乐的向往。

1.2 深化学生音乐素养。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始终树立学生立场,音乐活动的设计要与音乐要素关联;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生生之间的合作,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勇于创新、发展素养。通过音乐文化素养的行程,为学生鉴赏能力的养成奠定基础。

1.3 推进课程教学改革。教师要将“立足素养,深度学习,多维体验,有效重复”贯穿音乐课堂,不断提升研读教材、整合教学内容的能力,将关注“音乐要素”转向“关键要素”,找到课堂的灵魂。教师通过运用巧妙导入、发声练习、乐段分析教唱、律动体验等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感知、表现音乐,扎根常态音乐教学,多尝试、多磨练,促进课程教学的改革。

2.基于初中音乐教学背景,音乐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2.1 教学质量较差。在现阶段的初中音乐课程教学之中,初中音乐教师的教学手段较为传统,音乐课程的展现形式较为单一,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无法得到有效的激发,造成了课程教学质量较差的问题。

2.2 理念落实受阻。由于初中音乐教师对于美育教育理念的理解并不清晰,造成了一些教师在执教音乐课程时,过于关注应试教育的教育内容,音乐实践化教学的引导力不足,学生音乐乐感的培养缺乏了正确的理念引导,使得课程教学在实践与理论上有所偏差。

2.3 内隐问题严重。在现阶段的初中教学背景之中,大多数初中学生都有着“内隐化”的心理问题,因而,一些学生则表现为自傲音乐学习的过程之中并不主动,对于音乐知识提不起兴趣,音乐文化素养得不到有效的培养。

3.基于初中音乐教学背景,培养学生音乐乐感以及鉴赏能力的教学策略

3.1 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兴趣。针对初中音乐课程的教学,教师要全面分析学生的基本情况,找出存在的问题,利用有效的教学方式,提升学生艺术水平。要提高教学效率,减少无效的教学过程,教学方法要直观有效,注重方式方法。特别是在让学生多展示、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以及针对学生唱歌中出现的音量、咬字、吐字、歌唱状态等方面,都需要进行细节的指导。

教师执教《青春舞曲》,这是一节以《青春舞曲》为主的综合复习课,突出以中考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展开教学。本节课首先以人机对话的形式导入,检测并复习巩固了以前所学的知识;接着以王洛宾创作的《在那遥远的地方》进入歌曲复习阶段,这首歌曲调悠远,教师潜移默化的引导学生开声的同时,又为复习歌曲《青春舞曲》做好了铺垫,因为两首歌曲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是王洛宾创作的西部歌曲,但是情绪却又截然不同,这样就能让学生更好的体会情感在歌曲中的重要性。接下来,在复习歌曲《青春舞曲》的阶段,教师运用了整体演唱、背唱的方式进行了歌词及节奏复习,个体上台展示环节不仅让学生进行评价,教师也相应给定了级别判定,以便学生了解自身状况,适时做出调整;每个环节,教师都及时纠正了一些演唱中的注意事项,并复习了新疆的有关知识点。最后是自由上台展示环节,包括个体展示与小组展示,主要是复习其他歌曲的同时,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经过本节课一系列的复习之后,学生的演唱水准跟歌曲表现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模拟考试现场,也让学生得到了进一步锻炼。

教师执教的《美丽的国土》,教师通过一段声乐视频导入新课,营造了轻松、愉悦的氛围。通过视频的启发,让学生总结出演唱歌曲时,应该注意的因素条件。本节课教师以声乐考试唱好声乐作品为主要目标,教师以中考声乐标准要求为导向,紧紧抓住音乐要素、表演、声乐技巧、作品的思想内涵、风格特点等方面,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对学生进行了指导、示范。最后,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真正认识总结出了声乐考试演唱歌曲时方方面面的因素条件,提高了学生的能力,达到了本节课的既定目标。本节课扎实有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2 多样实践,课堂初步延伸。教师执教《客家之歌》一课,课堂循序渐进,从节拍节奏到旋律,一步一步让学生沉浸在音乐的世界中。讲课过程中教师形成了环环相扣的音乐活动教学过程,设计了生动有趣的音乐氛围,让学生在感知客家飞歌音乐特点的基础上通过不断地演唱对比来引导学生进一步学唱《客家之歌》中的滑音、色彩音和延长音,通过分组、师生合作等方式为大家描绘了一幅美丽安静和谐的苗族画面。在拓展环节,教师又带领学生们欣赏学习《地干线》,通过具有代表性的鼻腔共鸣练习来感受歌曲的演唱特点,运用本土语言演唱模仿声音,让学生们感受到了少数民族音乐的认知和喜爱。

教师执教《军民团结一家亲》一课时,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让学生通过聆听、演唱、律动等不同的音乐表现形式,去引导学生反复地感知音乐、表现音乐,极大的激发了学生对于劳动号子的学习兴趣,进而,在拓展环节学习《女战士和炊事班长的舞蹈》的学习,教师和学生们一起随着音乐节拍,将书化作武器,一起边‘劳作’边演唱,让学生们体验劳动时的热烈场面,同时也将军民鱼水情的演唱特点铭记于心。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的音乐课堂教学主要通过教师创设“听、说、唱、舞、演、创”多样化的课堂活动形式来提高学生参与度,要重视聆听,感同身受,又要关注学生,把机会留给学生,还要保持歌曲的整体性,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另外,要弥漫与强化,多种手段并用。在日常教学中,要给学生讲解中考要求,让学生把握中考方向,重视艺术中考。另外,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分享了几个他的成功做法:(1)引导学生养成做笔记的好习惯;(2)上课讲究方法技巧,比如有侧重点的进行教学;(3)保持高标准、严要求;(4)掌握答题技巧,审题很重要。

因而,初中音乐教师深刻的认识到:一、教师要大胆地勇于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对课堂教学方法要灵活机动,创建亲密和谐的音乐课堂氛围。二、注意课堂的节奏,不要把控学生。课堂上要允许学生出错,及时调整方法有耐心地引导学生,关注学生的表现,才能提高自己应对课堂突发状况的能力。三、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样才能在课堂上使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达到和谐统一。

3.3 拓展教学,促进改革发展。教师执教《二泉映月》时,通过“听歌识曲”聆听《黄河船夫曲》、《采花》、《青春舞曲》三首之前学过的民歌导入课题,并加入动作复习演唱新疆维吾尔族民歌《青春舞曲》引出复习课《二泉映月》。本节课教学目标达成设置为三部分。一、将我们学过的民歌知识做一个复习巩固;二、让学生能唱会、唱好这首民歌《二泉映月》;三、让学生能唱会唱好这首民歌《二泉映月》。教学过程中,先复习《二泉映月》中的基本音乐知识,然后复习演唱《二泉映月》并解决学生没有掌握好的重难点。结合当下音乐中考要求,让学生以小组、个人的方式上台演唱,及时调整处理演唱中的问题,让学生在演唱时的状态和水平都有了一定的提升。并给学生奖励,激起学生上台演唱的欲望,提高了学生演唱的积极性。整节课以民歌《二泉映月》为主线,引出其他地区的民歌,通过聆听、演唱不同地区的民歌,了解不同地区的民歌文化。讲解涉及到的民歌知识及作曲家,通过巩固练习,加强学生对整节课的知识巩固。本节课设计为复习综合课,对涉及到的民歌及民歌知识进行了综合复习讲解。提升了学生们的演唱状态,加深了学生们对不同民歌及民歌知识的理解和认识。

《美丽的村庄》是一部非典型性的,具有鲜明个性的现代风格的交响曲作品,《六百年声腔永流传》是戏曲板块中最不受欢迎的昆曲教学。《美丽的村庄》是一首在国际上获得高度评价的交响曲,教师通过对音乐作品的深入挖掘,用简单的方法传递给学生,课堂每个环节环环相扣,步步“精”心。在课题的引出阶段,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对作品分析和西方音乐创作手法以“地平线”作为分界引出课题,别出心裁、别具一格。第二节课中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反复的学唱昆曲《姹紫嫣红》中的一句乐句,学生每唱一次都有新的思考和学习,层层递进,教师让学生通过模仿唱腔和身段喜爱上戏曲,感受与理解中华传统文化。教师在执教《美丽的村庄》时,基本功很扎实,没有任何多余的语言,一个动作,学生就很自然地跟进来,合唱指挥很干净,学生出来的声音也很统一干净,教师的教学语言精练,用朗诵诗的语言去感染,把音乐情绪推向高潮,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通过教师的讲述,让学生产生过共鸣。《六百年声腔永流传》教学相当自然,内容只有两句念白,一句唱,总共三句。整堂课体现以生为本。昆曲和学生之间的差距有点远,唱好真不容易,但通过这节课,学生能体会昆曲的博大精深,教昆曲不容易,但教师却模仿得惟妙惟肖。给了学生很好的音乐启发,有效的深化了学生的音乐乐感。

3.4 理念落实,提升教育意义。基于美育教育理念之下,教师执教《雪绒花》一课时,先用二胡分别展示了中国五声调式与日本都节调式两个版本的《渔舟唱晚》,引导学生感受日本都节调式的特点,练习小二度音阶(34 67 7i)为学唱做了铺垫。通过聆听乐曲感受速度,边聆听边画旋律线划分乐句,边聆听边用s唱找出换气口,使学生熟悉歌曲旋律;接着,在教唱时聆听其他民族版《雪绒花》,引导学生有感情演唱歌曲;然后,分别介绍日本民族乐器日本筝、尺八、三味线,帮助学生理解日本音乐的独特魅力;最后,通过听辨三段乐曲、识别日本音乐来检验课堂实践成果。

教师执教《放马山歌》一课,这是学生平时不太喜爱的山歌内容。课堂伊始,教师就考验学生聆听歌曲、判断体裁,激发学生思考;复习号子、小调知识,引出山歌;介绍山歌,了解兴国山歌。在欣赏不同的兴国山歌后,找出兴国山歌的灵魂乐句“哎呀嘞”,有韵味地引导学生唱好引腔;聆听乐曲,找出歌曲旋律主要音符6 i 2,先唱简单的三个音,再将三个音融入乐句,按乐曲旋律指导唱;接着边画简单的三个音旋律线,再慢慢加入复杂的装饰音符与节奏形成完整旋律线,课堂节奏快而有序。通过这些巧妙的设计,在无形中教会了学生怎么唱这首歌曲。当学生基本掌握后,再聆听客家方言版,重点找特殊读音字进行指导练习念字。然后,演唱方言版乐曲,尽显山歌风味。最后,通过观看不同版本乐曲了解山歌口口相传的传播方式,再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理解,放野山歌。

《渔舟唱晚》是一首江南民歌,旋律优美、抒情,创作中运用了倚音、上波音等装饰音体现了江南民歌的委婉、柔美的地域特点。歌曲描写了渔民在江面上打渔时候的情景,生动形象的展现了江南民歌的特色。在导入环节,视频运用了非常有特色的江南美景做配上古筝版《渔舟唱晚》的背景音乐马上就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进而通过提问导出了本节课。在聆听阶段,教师分别用聆听音乐跟教师的范唱两种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更加深入的了解音乐。在唱会歌曲环节,教师环环相扣,从歌谱的教唱到知识点的引出设计合理,思路清晰,学生们的学习态度积极认真,扎实的教唱方法让学生轻松愉悦的熟练掌握了歌曲的演唱,在唱好歌曲过程中,通过与学生交流每段歌词描写的内容,使学生尽快把握好每个乐句的演唱情绪,在分组演唱中,较好的完成了对歌曲的把握,在歌曲的深度挖掘表现歌曲情感的过程中,教师采用多种形式,引领学生体验歌曲的艺术形象,以“深情”的基调表现歌曲。特别是带领学生通过学唱方言版《渔舟唱晚》,进一步加强了学生对江南民歌韵味的体验,从而对江南民歌情感韵味有了更丰富的表现,激发学生对民歌的喜爱。拓展延伸中,教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中西结合的舞蹈视频《渔舟唱晚》,学生们认真观看,总结到位,真正感受到这首歌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从江苏民歌的特点总结到民歌定义的了解,使学生更加热爱我们的民歌,热爱并传承我们的民族音乐文化。

4.结束语

在初中音乐教学体系之中,教师不断的提升自身对于音乐砢碜教学的认识,通过: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兴趣;开展多样实践,实现课堂初步延伸;拓展教学,促进改革发展;理念落实,提升教育意义,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音乐乐感,培养了学生鉴赏与感悟音乐的内在能力。

猜你喜欢
民歌音乐课堂
南闸民歌 留住乡愁
甜蜜的烘焙课堂
欢乐的课堂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音乐
穿花衣 唱民歌
一条鱼游进了课堂
音乐
莫文蔚:民歌也可以很前卫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