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应兰
(安顺城市服务职业学校 贵州 安顺 561000)
在中职阶段,语文教学不仅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素质,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在语文教学改革之后,中职学校应该重视语文学习与职业精神教育相融合,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当中不知不觉养成了职业精神,以便适应相关职业的要求,拥有更好的职业道德,在同龄人中一枝独秀,取得竞争优势。由此可见,职业精神培养是非常重要且必要的,这也是教师需要深入思考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就针对中职语文教育与职业精神教育创新融合的方式方法作出阐述。
于职业精神而言,与职业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以彰显出职业特征,是社会主义精神体系中的重要内容。职业精神可以充分彰显出服务意识。职业精神包含了诸多内容,不同内容之间相互配合,相互促进,构成了职业精神体系。作为新时代的技能型人才,拥有职业精神是必然要求,职业精神与技能型人才的发展以及职业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职业精神不仅可以体现出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利益,而且可以引导员工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能力,从而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基础之上推动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在职业精神的引领之下,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进程逐步加快,因此,在新时代下,作为中职学校应注意职业精神的渗透,将职业教育与学科教育有效融合,可以实现职业精神的渗透目标。
学生在当前这个年龄段,正是三观、心理、智力懵懂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学生的可塑性非常的强,亟待老师对其进行合理引导,使学生走上正确的健康的发展道路,所以帮助学生在中职阶段培养职业精神显得尤为重要,不仅可以树立关于职业的正确认知,还能够在语文学习当中培养优秀的职业道德水平。选择在语文教学中渗透职业精神,首先是因为语文可以通过文章所阐述的一些道理帮助学生了解如何做人如何改变自己完善自己,而职业精神就是需要有难能可贵的精神、出类拔萃的能力以及对自我进行约束的自觉性,培养职业精神需要日积月累的熏陶,这和语文的学习是极为相似的。当学生的综合素质上升了,学起语文来也会更为轻松,中职学生的就业率也会逐步提高,同时学校也会声名鹊起,在其它学校当中也更有竞争力。与此同时,中职语文与职业精神的有效融合符合时代的要求。在社会迅速发展的背景之下,国家对人才提出了新要求,人才不仅要具备专业能力,还应具备相应的职业素养,这样才能达到岗位需求,为企业以及社会发展贡献力量。作为中职学校,主要培养技能人才。作为新时代的技能型人才,需要在掌握专业技能的基础之上,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从而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因此,在新时代下,中职语文教师应在教学中积极渗透职业精神,提高学生的职业意识,使学生将职业素养与自身发展有效融合,这不仅可以满足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而且可以促进中职学生的进一步发展。
3.1 渗透策略单一。在中职语文教学工作中,教师结合教学内容适时渗透职业精神,然而渗透方式较为单一,主要以单纯的讲解为主,这样的方式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职业精神渗透效果不佳。加之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重视文化课程的教学内容,因此,在渗透职业精神时,往往一带而过或者是流于形式,难以彰显职业精神的价值,致使学生对于职业精神缺乏科学的认识。
3.2 缺乏有效的教学评价。中职语文教师在渗透职业精神的同时,并未针对职业精神的渗透情况进行评价,因此,难以对职业精神的渗透情况进行有效评估,致使教师以及学生对职业精神的渗透情况并不关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是结合教学内容点出有关职业精神的内容,由学生进行自行吸收,由于缺乏职业精神的评价体系,因此,教师在教学工作中难以将职业精神的渗透工作全面推进,致使职业精神的渗透并未达到预期目标。
3.3 学生学习基础薄弱。于中职学生而言,以初中毕业生为主,这类学生的语文基础薄弱,学习能力较差,在语文学习时缺乏积极性、主动性,甚至部分学生存在厌学心理。为了更好的在社会中发展,学生选择进入中职学校就读,获得专业技能,在学习中,学生对文化课缺乏相应的重视,认为语文课程与专业技能之间并没有较大的关联,因此,在语文学习方面难以集中注意力,在学习时存在抵触情绪,在学习中问题层出不穷。加之教师的管理疏忽,致使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差强人意。
4.1 利用多媒体,激发学习兴趣。于中职学生而言,在学习中缺乏主动性,这是一种常态,针对这一问题,中职语文教师应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兴趣的驱使之下,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而且可以使学生主动投入到课堂学习当中,结合语文知识探索职业精神,从而为学生的综合发展助力。语文知识枯燥,内容单调,在教师讲解时,学生难以集中注意力,因此在渗透职业精神时,也难以达到预期目标,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引入多媒体,利用视听结合的多媒体技术,不仅可以改变知识的传递方式,而且可以使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深入了解语文知识,在此基础之上,教师适时渗透职业精神,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中职语文是中职教学体系中的重要课程,在提升语文素养、职业精神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因此,教师需要充分彰显语文的功能性,挖掘语文教学中的职业精神,使学生在探索职业精神与语文知识之间的关系时,提高学生的职业意识,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从而为更好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例如,在学习《群英会蒋干中计》这节课程时,蒋干是文章中的主人公,主要讲解蒋干说服周瑜投降曹操的故事,在蒋干说服周瑜的过程中,盲目自信,认为自己与周瑜的关系可以为说服周瑜助力,但是最终却害了蒋干以及曹操。在讲解这节课程时,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搜集相应的视频资料,将视频呈现给学生,使学生通过视频的方式了解整个故事脉络,明确蒋干的人物性格,在此基础之上渗透职业精神,蒋干正是由于缺乏职业精神才落得如此下场,因此,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多个小组,各个小组共同探讨如何说服周瑜,在这过程中,引导学生对职业有相应的认识,并且探索现阶段社会需要的职业精神,如敬业精神等,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可以让学生对职业人有更深的认识。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适时引入多媒体,利用先进的教学方式,拉近学生与知识之间的距离,使学生在学习知识时感悟知识的作用。与此同时,教师结合教材内容渗透职业精神,可以使学生了解职业精神的魅力,明确职业精神发挥的作用,只有拥有良好的职业精神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4.2 有的放矢,根据学生实际进行教育。教师在平日的语文教学过程当中需要认识到一点,那就是每一名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思维水平都有所不同,统一教学会导致部分学生跟不上进度,从而阻碍学生对语文这一学科的学习进程,也不利于职业精神的培养。因此教师需要设计新式的教学方法,针对学生量身定制学习方案,例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水平进行分类,在课上提问问题的时候较难的题目由水平较高的学生进行解答,容易的问题让语文基础不是很好的学生进行回答,课后习题亦是如此,根据学生水平布置对应难度的习题,这样可以让每一名学生都能轻松地参与到语文学习中,为职业精神的渗透工作铺平了道路扫清了障碍。
4.3 不局限于课本知识,注重学生日常沟通交流。在今后的学习生活或工作中,学生不可避免地要与其他人进行沟通协调,但是目前面临的问题是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较差,没法通过语言准确的表达出自己的想法,所以需要教师针对这点帮助学生快速的提升语言表达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以便在今后的工作当中能顺利的与他人进行交接,也能够正确的践行职业精神。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多多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看法,设计一些语文项目让学生与他人进行合作。举一个例子,教师可以设计“我身边的小作家”“令人难忘的作文茶话会”诸如此类的语文课题,鼓励学生组队进行讨论研究,潜移默化的锻炼与他人交流协作的能力,最后将成果以演讲的形式在课堂中进行展示,这个过程很好的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水平,其效果不言而喻。这对今后工作的有序开展作出了贡献,也有助于贯彻职业精神。
4.4 在语文学习中举例爱岗敬业的相关人物。中职的语文教学少不了阅读文章这一重要环节,教师在选取相关人物传记文章的时候,可以考虑多加入一些关于符合职业精神的爱岗敬业人物的文章,在课堂中针对这些文章进行解析以及对相关人物进行点评,榜样人物既可以选择焦裕禄、雷锋这样的典型。通过介绍他们做的事情以及对社会的影响对学生进行熏陶,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帮助他们明确未来的目标。当然也可以选择一些身边的人物,例如中职学校的教师,教师犹如蜡烛一般点燃自己,将毕生所学全部传授给了学生,为了批改作业常常工作到深夜,这也是职业精神的一种体现,在课堂中宣传这类身边的事迹同样也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帮助学生树立“干一行爱一行”的职业道德,在今后的发展中也弥足珍重。
4.5 丰富职业精神的渗透方法。于中职语文教师而言,应了解中职学生的学习特点、身心发展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优化渗透方法,可以达到良好的渗透效果。首先应摒弃以往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主动提问,主动吸收知识,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引入小组合作、情境创设等方法,不同教学方法发挥的作用也有所不同。例如,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学生可以集思广益,在实现思维碰撞的基础之上,使学生对语文知识、职业精神有更深的认识。情景创设可以将学生带入相应的情景当中,引导学生结合情景充分发散思维,明确职业精神与知识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职业思维逻辑,使学生真正将职业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丰富职业精神的渗透方法可以使语文课堂变得更加有趣、新颖,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时,可以以饱满的精神投入其中,在语文知识中学习职业精神,在学习中完善知识体系,从而使学生更好的应对日后的工作以及生活。
4.6 在作业中渗透职业精神。中职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师需要充分彰显语文的育人功能,在育人的基础之上,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尊重学生,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在基础上给予正确的引导,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以及情感态度。作业是中职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理解知识、提高能力起着积极作用,因此,在语文作业设计中,教师可以渗透职业精神,使学生在作业实践中真正理解职业精神的内涵。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职业调查,结合调查内容撰写调查报告,报告中分析调查过程、调查结果,并说出所思、所想,通过这样的方式,引导学生在实践当中了解以后将要从事的职业,并对职业生涯有更好的规划。利用生动形象的教育契机引导学生了解职业内容,可以使学生思考自己的未来,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使学生在日后学习当中越发积极、努力。在作业中渗透职业精神,可以使学生将职业与学习有效结合,使学生成为一名踏实肯干的技术人员,使学生在日后的工作当中为集体以及他人努力,在彰显自身价值的基础之上,成为企业的精英。
4.7 完善职业精神评价体系。作为中职语文教师,需要明确职业精神渗透的价值,结合语文教学内容,完善职业精神评价体系。职业精神是中职学生成人成才、更好的适应社会的有效抓手,因此,职业精神的培养刻不容缓。在语文教学中渗透职业精神,不仅可以加大职业精神的培养力度,而且可以使学生明确职业精神与学科知识之间的契合度,使学生明确职业精神的重要性。作为新时代人才,无论从事何种职业,都应具备相应的职业精神以及职业能力,只有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精神,才能在实践当中体现自身价值,承担自身责任,从而使自己在社会发展中占有一席之地。因此,教师可以以月或者季度为单位,针对职业精神的渗透情况进行评价,首先从职业精神的了解情况入手,其次从职业精神的内化情况入手,最后从职业精神的体现情况入手,通过科学全面系统的评价,使学生真正重视职业精神,了解职业精神,并且将职业精神与自身发展有效结合,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学生成为符合时代需求的职业人。在完善评价体系的基础之上,中职语文教师可以与其他教师共同探讨完善评价的具体方案,确保评价体系可以充分发挥作用。
对于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精神,需要教师在平日的语文教学当中付出更多的精力,需要不断地进行熏陶、宣传,学生对其中的精神内涵的理解才能根深蒂固,教师应当在语文教育过程中多多加入关于职业精神的教育,帮助学生能够尽快适应社会的需求,这也是我们教师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当然,关于职业精神的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学生不断地进行磨练对自我能力进行提高,教师在学生提升自我的能力的过程中应当进行巧妙的引导,才能够满足社会对于高素质人才的需要,为祖国的建设添砖加瓦,贡献出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