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思维能力培养研究

2022-11-21 02:38张英芳
读与写 2022年20期
关键词:初中生思维能力课文

张英芳

(甘肃省积石山县田家炳中学 甘肃 积石山 731700)

灌输、说教、填鸭等较为滞后、单一的教学形式应用于初中语文教学中,不仅会影响教学氛围,也会约束到初中生养成思维能力,导致其难以有效提高自身的学习效率。因此,教师必须要高度重视教学观念及方式方法的创新与改革,积极探寻更为有效的教学策略,以便良好的培养初中生思维能力,推进初中生日后的全面、健康发展。

1.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所存在的问题

1.1 不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初中语文教学中,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老师经常要求学生死记硬背,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但是,机械地学习会导致学生思维不畅,难以对汉语知识有较全面、深刻的认识,不能应用于实际,过了一阵子,学生们就会渐渐忘却记忆,这种教学模式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会使学生感觉到学习是枯燥的,他们无法享受应有的快乐,这样既让学生的思維无法横向发散,又不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

1.2 教师自身能力不足。随着我国教育部门不断推进教学课程的改革,越来越多的学校领导和教师开始逐渐意识到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也放入了教育规划中。但是就初中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大部分学校的培养效果并不好,这是因为部分教师自身综合能力不足,无法从细节和具体内容上开拓学生思维,仍然延续以往传统的教学经验,教学方式单一,语文知识的内化率不高,影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1.3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方法不科学不合理。正如前文所说,当教师开始用这种填鸭方式进行教学时,学生在语文课堂上自然得不到更多的乐趣,他们只能跟着教师的思路走下去,教师说什么,学生就应什么,这种“人云亦云”的教学方式虽然能让他们在应试教育下有一定的提升作用,但从长远来看,对于学生的自主思考是非常不利的,因为教师并没有给学生自由思考的时间,他们无法运用自己的思维去形成自己对于知识的思想,同时,教师也只是从课本内容上进行讲解,并没有带领学生进行课外生活实践,这不仅让他们失去了对于生活对于社会的更多深入了解,也失去了学生形成思维能力的第一时间段。

2.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必要意义

初中语文相对小学语文来说,有着相对要求更高一些的知识教授,在课本内容中与小学的内容是有很多不一样地方的,如果说小学语文是对学生基础能力的启蒙与锻炼,那么初中语文就是对更深层次的阅读与写作能力的熟练,初中生们需要对相关的内容进行理解与观点的输出,这就与只要完成课文教学并让学生能够学会做题并能够提升成绩的传统教学模式有着很大的区别,如果按照这样的方式来做,那么初中语文教学就完全体现不出它应有的价值,它的本质并不止于此,而应该是对学生有着家国情怀的培养,有着积极三观的形成,以及认识世界、认识社会的引导能力,才能让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全面发展的可能,也就直接更好的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3.初中语文教学中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3.1 明确教学目标,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意识到,思维能力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够实现的。为此,教师要根据出学生的特点,树立长远的教学目标,并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构建有效的教学策略,由浅入深逐步引导学生,指导学生探究知识,让学生理解知识内容,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能力。例如,在《秋天的怀念》的教学中,这篇文章讲述了母亲用生命为孩子铺垫成长之路。文章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虽然作者描写得十分传神,但与现代生活距离较远,对于生活在现代社会的初中生而言,难以体会文章中的情感,无法对文章产生共鸣。为此,教师要深入探究文章内容,找到文章与学生之间的共通点,从母爱的角度切入,引导学生阅读文章,回忆自己与母亲之间的经历,设身处地体现作者的情感,理解文章情感。教师可以设计问题,指导学生分析文章,理清文章的故事脉络,并从简单的故事着手,让学生转换角色,从作者的角度思考。教师可以让学生现象,如果自己是作者,会如何面对问题?调动学生的情绪。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从母亲的角度看待问题,揣摩文章的语句,体会母亲的情绪,让学生参与到课程学习中,启发学生思维,学会在阅读中思考,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的意识,为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确立课堂教学目标,明确思维培养的方向。再比如在学习《春》这一节课时,教师就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想象能力,如想象一下“小草偷偷从土里钻出来”是一种怎样的情景,可以让学生将其想象的内容描述出来,通过学生的描述教师给予相应的优化和补充,完善其思维的发展。除此之外,在学习《天上的街市》时,可以让学生畅想在夏天夜晚,漫天繁星之时,学生会想和什么人在一起?会想做些什么?这样具有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不仅可以从课本延伸到自己的生活,还可以通过想象锻炼学生的创新意识,已达到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目的。

3.2 协助初中生把握局部细节。在初中的教材文章中,流畅发展的故事情节主要依靠于人物形象的饱满度,但是,由于教材文章中往往存在诸多的人物,导致初中生往往难以对人物的复杂关系以及形象的区别做出有效梳理,进而造成其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障碍。针对此种现象,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导初中生运用思维导图,联系不同人物的性格、形象、关系与重要情节,促使初中生能够文章中所描述人物有深刻的印象,进而对文章中的细节有更加充分的掌握。例如在开展《西游记》的教学活动期间,教师可以引导初中生采取思维导图,分析猪八戒的形象,在中心写下猪八戒,再做出事件分支,如猪八戒做过高老庄大圣除魔、义激猴王、大战流沙河等事件,在不同的事件下,再次做出猪八戒的性格分支,对其性格做出分析,进而了解到猪八戒并非偷奸耍滑、好吃懒做,同样也具备单纯憨厚、忠实义勇等特点。通过这样的方法,能够协助初中生对人物形象予以深化,进而对教材文章的细节做出全面把握,同时,也在思维导图的运用下,活跃自己的思维,实现思维能力的有效养成,促使教师能够达成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的目标。

3.3 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针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进行培养至关重要,同样属于激活学生思维能力的关键。教师可以使用读写结合的方式,针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进行培养。这是因为思维能力往往决定着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积累长度,通过阅读和写作的方式,能够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语文知识。在阅读和写作的支撑之下,帮助学生拥有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去对文章进行解读,同时写作出优质的文章。而针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进行培养过程中,离不开教师的持续强化引导。例如,在展开语文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提出疑问的方式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性,要求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探索的方式去解决问题。比如教师在教学《孔乙己》这篇课文时,首先组织学生对课文进行预习,在此基础之上提出相应的学习任务,要求学生通过再次阅读的方式,去寻找你的答案。例如让学生找出自己认为写的精妙的段落,然后在课堂上和他其他同学之间进行分享互动,同时设置学习难点问题,以学习小组的方式共同进行分析讨论,最终得到问题的答案。以孔乙己个人人物形象描写为主要的探究任务,先让学生通过再次阅读,找到关于孔乙己个人形象描写的相关词句,然后进行小组形式的讨论分析,目的在于了解作者关于孔乙己个人人物形象描写的精妙之处,从而学习关于人物描写的具体技巧,加深学生对于课文内涵的理解,能够通过人物刻画描写来分析人物的形象。

3.4 开展家校合作,注重学生思维。家校合作指的是学校和家庭联手,给学生提供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语文思维能力的培养下,只依靠老师一个人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老师应该巧妙借助家长的援手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改善家长的教学观念,促进家庭教育的良好开展。老师要多于家长交谈,让家长正确认识到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将应试化现象彻底抛弃,要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主进行教育教学。通过微信群以及家长访谈会来提高家长对思维能力的认识,让家长从内心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不要给学生施加太大的学习压力,这只会让学生越来越抗拒学习。老师要及时地点醒家长,让家长正确认识到如何开展优秀的家庭教育。

3.5 整合文本教材,训练学生思维能力。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材是课程教学的重要参考资料,教师要整合教材内容,借助文本材料训练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掌握语文规律,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在基础内容的教学中,要将教材内容进行分类,用直观的方式体现抽象的知识,引导学生探究知识,深入体会文本的意境,掌握语文的内涵,加深学生的体验。例如在《黄河颂》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如先播放黄河颂的音乐,让学生欣赏音乐,感受黄河波涛奔涌的情景,在大脑中形成黄河奔流不息、滚滚向前流动的景象,在将爱国主义渗透其中,播放黄河的视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情感,再引导学生朗读文章,在朗读中抒发自身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听读能力,再让学生谈谈自身的想法,交流想法,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3.6 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在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中,问题的提出具有很大的影响。学生在遇到困难时才会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并在学习过程中提升自己的思考能力。初中语文教学中,老师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来思考,常常直接把问题的答案告诉学生,当学生的回答和他们自己的不一致时,他们会被强迫修改,这样会抑制创新意识,抑制他们的创新精神和思想开发。这就要求教师要转变这一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思考,鼓励学生大胆提问,使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对语言知识有了认识和掌握,从而提高了他们的思维能力。

3.7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如果学生缺乏想象力,那么他们在阅读课文时,是无法将课文内容通过想象表现出来的,同时,他们也无法通过自己的想象力来让抽象的语文知识具象化,更易于理解,这就需要教师能够通过多种方式来引导学生去主动参与进去思考问题。例如在对《回忆鲁迅先生》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针对课文主题,来让学生们说出有哪些令他们印象深刻的人物,可以直接表达出来,也可以通过作文的形式写出来,并提问一些问题,例如课文中鲁迅先生的一些动作与神态,蕴含着什么样的含义,让学生们自由表达出自己的理解与看法,这就能让他们引出自己的表达欲望与自主思考,自然也就形成了初步的思维能力。

3.8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兴趣对于任何一门功课而言,无疑都是一名最负责、最贴心的老师。只有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让学生能够认识到语文阅读学习的重要性,潜移默化地通过优质阅读,提升自我思维能力和认知水平。例如在《木兰诗》一课的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初中生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播放2020年上映的经典电影《花木兰》精彩剪辑微课小课件。初中生对于影视作品向来异常喜爱和关注,必然会全身心投入到视频的观看过程中,并且对本课知识产生浓厚的探究欲。接下来,教师开展《木兰诗》的阅读教学,不仅能够让诗中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形象与视频内容相融合,给学生留下立体化、直观化的深刻印象,而且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思维积极性与想象力,逐渐培养了良好的阅读思维,有效提升了语文阅读综合能力。

3.9 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语文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对教学目标清晰明确,多元化的开发教学方式,积极创新教学形式。对此,语文教师在备课中,需要重视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明确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的教学目标,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的思维进行针对性的指导。例如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播放相关教学图文、音视频资料来丰富课文内容,吸引学生的课文阅读兴趣。如在学习《旅鼠之谜》一文时,课文描写得再悲壮,学生毕竟没有真正见过。对于旅鼠的繁殖能力,结合课文的计算,并没有详细的概念。并且,对于旅鼠的自杀行为,学生也难以理解,同时,对于这种大自然干预物种的行为没有清晰的概念认知。那么,如何让学生也真正意识到得旅鼠的悲壮之行呢?通过播放纪录片《北极纪行》片段,以及旅鼠的图片,旅鼠迁徙的壮观画面等,就能够让学生对课文中的描写有更为形象直观的感知,对旅鼠迁徙这一自然奇观产生强烈的震撼。并且,只有学生对课文中旅鼠的自杀行为之谜有深刻的认知,才会理解作者最后的那句感叹:如果人类继续无节制地繁衍,那么后果是什么?旅鼠的悲剧是否也会一样发生在未来人类的身上……从旅鼠之谜引申到人口问题,结合现实,深化文章主题,引导学生更深刻的思考。在学生的后续学习中,学生的学习就不再仅仅的是局限于课文了,学生也从教师的素材引申等其中意识到辅助资源的重要性,渐渐地,教师可以让学生课前自主搜集相关资料,做好课前预习,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文学思维。

3.10 以合理设问训练思维。语文教材的内容比较丰富,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教材内容合理设问,以问题训练学生思维。在教学前,教师需要根据课程内容完成教学设计,结合学生能力层次设计不同难度的问题,确保全部学生在课上的参与,活跃课堂氛围。比如在《济南的冬天》教学中,学生需要品味语言,了解根据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体会到在景物描写内所融入的作者本人感情。为加强教学,在课上,教师应该结合教学目标、文章内容设问,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阅读,并使其在阅读思考后回答教师的提问,在阅读思考、回答问题的过程中,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可以提出“圈出你认为写得最好的部分?其中作者用了什么写作手法?分析这么写的好处?”等的问题,在问题引导下,学生能从作者对济南冬天的景色描写中,体会到作者因喜爱济南的冬,所以会巧妙利用比拟、比喻等修辞手法,为人们刻画一副副济南冬天的美景,了解到作者对济南的赞美及热爱之情。不仅如此,在学生组织语言回答教师问题、倾听其他学生的回答等过程中,他们的思维能力也能得到锻炼。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是学生在小学阶段有了一定基础积累后,对于语文知识有更进一步了解与掌握的关键时期,初中语文教师在课程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这将帮助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语文知识,并且能转化为自己表达能力与写作能力的提升,但更重要的是,思考能力的形成能够让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有着更佳的培养,促进自身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初中生思维能力课文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浅谈如何有效地学习初中语文
探究初中生数感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