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提问艺术,提升教学效率
——以部编版小学语文教学为例

2022-11-20 18:44福建省漳州古雷港经济开发区杜浔中心学校洪素云
亚太教育 2022年8期
关键词:同学语文课堂

福建省漳州古雷港经济开发区杜浔中心学校 洪素云

古语有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教师设置科学、合理的问题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维、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很多启发学生的方式,其中最重要的是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结合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巧设问题。“学贵知疑”,实际上,学习就是一个不断质疑、不断思考、不断探究、不断释疑与不断创造的活动过程。因此,语文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与教学内容巧设科学、合理的问题,以疑激趣,用问促思,从而提升学生探究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升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一、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误区

(一)问题数量不合理

适量的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但是在语文教学中,仍存在“毫不提问”与“过度提问”的现象。部分教师喜欢“一言堂”,站在讲台上唱“独角戏”,学生成为被动接受知识的“工具人”,一堂课下来,没有任何提问。有的教师则在四十分钟的课堂中过度发问,全然不管学生的回答质量。这两者皆是对提问艺术的误读,不利于提升语文教学效率。

(二)提问问题水平低

“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可见提问技巧对于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有着重要的影响。“由问乃有知”,高水平的提问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的思考。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智力得到了开发,教学效果也得以提升。但是,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仍然存在低水平提问的现象,如“是不是”“对不对”等简单形式的提问,不仅不能促进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还不具备引导性与启发性。

(三)问题目的不明确

课堂提问的目的是否明确,决定了课堂提问的成败。教师在课堂中的提问应该是具有针对性的,是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而设计的,是为突破课文重难点而准备的,如此才能增强提问的效果。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仍有部分教师在课堂上漫无目的地提问。问题切入点不合适,脱离了教学目标的提问,使教学偏离了既定的方向,看似是在不断发问,努力启发学生思维,实则是在浪费时间,让语文教学变得低效。

(四)提问对象狭窄性

表现欲强是小学生的特点之一,他们都希望能够得到教师和同学的认可。在课堂上,教师提出了问题,学生经过思考后踊跃举手,满怀希望地等待着教师的“召唤”,迫不及待地想要分享他们的思考成果,就是想获得大家的认可。可是部分教师会根据自己的偏好选择提问对象,导致一些同学在提问的过程中被忽略,这样很容易使这些学生产生消极情绪,甚至会丧失斗志。

(五)问题难度不恰当

问题过于简单,学生不屑一顾,不能激起学生的兴趣;问题过于繁难,学生不知所云,难以树立学生的信心。富有经验的教师总能设计难度适中的提问,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但还是有部分教师没有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智力水平,无法适当控制问题难度,没有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和具体学情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地设置问题坡度。

(六)评价用语简单化

部分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过后,仅仅采用了简单化的评价用语,无法起到引导与鼓励的作用。例如,在学生答错时,教师会直接否定学生的答案,并请其他同学继续回答问题。此时答错的同学还处于一阵茫然与失落中,很难听得进其他同学的答案,这样会让其逐渐失去信心。又如,在同学答对时,教师会直接肯定学生的答案,而没有进一步评价学生的态度和思路等,这样的评价是缺少灵性的,不利于学生进一步发展。

二、小学语文课堂提问出现误区的原因

(一)教师能力因素分析

问题是教学的逻辑起点,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是课堂互动的中心,是学生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提问是教师有效教学的基本能力。可事实上,由于教师能力不同,设计提问的水平也具有差异性。部分能力相对不足的教师,无法设计有效的提问,从而影响了教学效果。

(二)学生特点因素分析

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的个性特点、智力水平、学习基础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而这些差异应该成为教师在设计提问时充分考虑的因素。教师在设计提问时,若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就很难达到理想的提问效果。

(三)课堂环境因素分析

课堂环境是影响课堂教学的重要因素,教师要善于创设良好的课堂环境,营造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现实中,不少教师的课堂氛围是枯燥沉闷的,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不感兴趣,教学效率难以提升。

三、有效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效果的策略

(一)抓住提问时机,启发学生思考

“成功的秘诀,在于随时随地把握时机”,这句话对于课堂教学同样适用。正所谓“乘着顺风,就该扯篷”,有机会就要牢牢抓住。在语文课堂中,语文教师要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抓住每一个合适的机会,提出关键问题,提高提问的效果。那什么时候是恰当的时机呢?孔子有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所以,提问最好在学生处于“愤”“悱”的心理状态下进行。当学生“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时是提出问题、启发思维的最佳时机,此时的学生思维较为活跃,教师巧设问题,便能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得学生在思考中感悟,在感悟中解决问题。

例如,在教学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穷人》一文时,教师引导学生掌握文章内容之后,体会渔人夫妇宁可自己吃苦,克服困难,也要帮助邻居的高尚品质。课堂中,有一位同学提出疑问:“老师,作者以《穷人》为题,可为什么文章却只字未提‘穷’呢?”学生问题一出,教师脑子里灵光一闪,此时正是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主题的时候,于是教师抓住这个契机,在回答学生的问题之前先提出问题:“大家觉得作者所说的穷人是指谁穷呢?”一位学生回答道:“文章所说的穷人应该主要是指渔夫与桑娜。”教师继续追问:“文章哪里可以看出他们很穷?”很快,就有学生找到答案:“从文章中的‘妻子在补破帆,外面寒风呼啸,渔夫还在打鱼’等地方可以看出渔夫与桑娜一家经济不是很好,甚至是很穷。”教师再次追问:“这位同学所说的是他们物质上很穷,可是他们精神上穷不穷呢?”不一会儿,又一位同学起来回答:“他们宁愿自己多吃苦,也要帮助别人,说明他们精神上是富有的,他们拥有可贵的品质。”教师总结道:“正因为他们经济不好,所以他们算是穷人;可是他们的精神又是那么富有,所以他们也不算是穷人,这与课文要赞颂穷人勤劳善良的高尚品德的意图相符合。”提出问题的学生恍然大悟,有一种“柳暗花明”之感。

(二)把握问题难度,增强学生信心

语文教师提出的问题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要把握好难度,让学生体会到“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的感觉,让学生品尝到成功解决问题的快乐。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了解每一位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并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创设科学合理且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设置有层次且深度、广度均符合学生实际的问题,使每一位学生在思考中有所得、有所进,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

例如,在教学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草船借箭》一文时,教师设置了以下几个问题:(1)诸葛亮为什么要“借箭”?(2)诸葛亮向谁“借箭”?(3)诸葛亮“借箭”的经过是怎样的?(4)诸葛亮“借箭”的结果如何?(5)结合文章相关语句,分析人物形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会适时插入这些问题,并根据难易程度选择不同的讨论方式,选取不同的学生进行回答。如问题(1)(2)(4)比较简单,教师会问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鼓励他们积极回答,帮助他们树立信心。问题(3)和(5)相对比较难,教师会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并请学生推荐一位代表起来回答,学生通常会推荐表达能力相对较强的同学作为代表。如此一来,既让基础较弱的同学在组内得到了帮助,又让基础较好的同学发挥了优势,一举两得。

(三)讲究曲折艺术,引导学生探究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一般来讲,直径比较近,曲路比较远,但是有时候避直就曲是为了欣赏更加不一般的风景。这样的道理,在语文教学中同样适用。在语文教学的提问中,可以采用直接提问,也可以采用曲折式提问。对于文体、文学等常识可以直接提问,而有时为了启发学生思考,教师就要讲究曲折艺术,运用折绕的方式来提出问题,问在此而意在彼,激发学生在探究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例如,在教学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猴王出世》一文时,为了引导学生理解“喊一声,都拖男挈女,唤弟呼兄”中的“挈”字,教师没有直接解释它的含义,而是先提出问题:“请试着分析‘唤弟呼兄’这个词语的结构,说说它的意思。”很快,就有同学回答:“这个词语中的‘唤’与‘呼’意思相近,‘兄’与‘弟’意思相对,意思是呼唤兄和弟。”教师肯定了学生的回答,又道:“大家能否按照这种思路,理解一下‘拖男挈女’这个词呢?”思考了一会儿,有一位学生回答道:“这个词语中的‘男’与‘女’意思相对,所以‘拖’和‘挈’意思可能是相近的,这个词语的意思应该是拖着男的携着女的。”如此一来,“挈”字的含义便迎刃而解。

(四)遵循渐进原则,揭示问题本质

“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意思是善于提问的人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就像劈砍坚硬的木材一样,先从容易的地方入手,然后再攻难点。同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环环相扣引思考,步步紧逼揭本质”的理念,为解答某一知识点,可以提出几个不同的问题,提出的问题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环环相扣、循循善诱,逐渐引申问题高度,一步步接近问题的主旨,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之后有一种“拨云见日”之感。

例如,在教学部编版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一文时,为了引导学生体会母爱的伟大,教师先提出问题:“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说说文章讲述了一件什么事。”通过阅读与思考,一位学生回答道:“家境贫寒的‘我’非常想买一本《青年近卫军》,就到母亲工作的厂房向她要钱。看到辛勤忙碌的母亲毫不犹豫地把钱给了‘我’,‘我’鼻子一酸,转身去买了黄桃罐头,母亲知道后说了‘我’,又给了‘我’钱,最终‘我’买到了书。”教师继续追问:“拿到钱本应该是很开心的事,可‘我’为什么会鼻子一酸呢?‘我’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经过思考,有同学起来回答道:“‘我’看到母亲的工作环境那么艰苦,感到十分难受。”又有同学回答道:“‘我’看到母亲的外貌神情,原来母亲已经老了,所以感到非常心酸。”还有同学回答道:“看着母亲龟裂的手,听到别人叫母亲别拿钱给‘我’,而母亲却说她挺高兴‘我’看书的,又立刻投入工作的时候,‘我’感到十分难过,母亲是那么辛苦,又是那么爱‘我’。”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已经初步体会到母爱。教师再次提出问题:“大家是不是也想到了自己的母亲呢?请回忆一下,在你与母亲的相处过程中,让你鼻子一酸的事吧!”学生陷入沉思,沉思过后,纷纷分享起自己的经历,在分享中再一次体会到母爱的深沉。如此环环相扣,循序渐进,加深了学生对课文主题的理解。

“创造始于问题”,在语文教学课堂上巧设问题,促进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思考、探究并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应是每一位语文教育者的不懈追求。语文教师应充分发挥智慧,尽力启发学生,把握提问的艺术,启发学生思考,增强学生信心,引导学生探究、揭示问题本质,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升语文教学效率。

猜你喜欢
同学语文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美在课堂花开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