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体育教师如何提升作业设计的能力

2022-11-20 16:51福建省福安市赛岐小学林少锋
亚太教育 2022年17期
关键词:双减体育教师技能

福建省福安市赛岐小学 林少锋

为减轻学生的负担,使学生从繁重的学业中解放出来,拥有更多时间参加体育锻炼、科技活动等,国家提出了“双减”政策,要求对作业进行减量提质。在这一背景下,体育教师应提升作业设计能力,在减少作业总量的同时,提高作业质量,确保体育教学目标得以顺利达成,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但就目前来看,体育作业设计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应积极探索教师作业设计能力的提升途径,从而加快推动体育教育的改革发展。

一、“双减”背景下体育作业设计问题

在推行“双减”政策的过程中,体育作业设计出现了单纯强调量和难度的问题,造成作业内容相对枯燥,难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作业实施并不理想。一方面,教师设计的体育作业内容较为单一,多为重复、简单的动作练习。对体能稍强或过弱的学生来讲,统一布置作业显然缺乏针对性,导致学生出现了无法得到充分锻炼或精力不够等情况,学生在体育学习方面的自信心受挫。另一方面,作业类型单一,即便作业量较少依然会使学生感到枯燥,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发展差异,久而久之容易导致学生失去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受这一因素的影响,许多学生对体育作业的积极性较低,平时不愿意走出舒适圈,形成了不愿意动、懒惰等情绪,不利于学生今后发展。此外,部分体育教师在布置作业后不关心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即便开展检查也仅要求学生完成相关活动,忽视了作业质量评价问题;而未能获得有效的作业反馈,导致教师始终未能发现作业问题,无法对作业进行有效改进。问题的发生与体育教师仅关注作业量而非质有关,这从根本上违背了“双减”政策实施要求。

二、“双减”背景下体育教师提升作业设计能力的重要性

面对“双减”政策提出的高要求,体育教师需要通过提升作业设计能力确保学生可以自主完成体育作业,确保作业可以成为学生巩固体育知识和提升体育技能的载体,达到提升学生体育素养的目标。

(一)落实教学改革要求

深入理解“双减”政策,教师才能认识到作业设计能力提升的重要性,通过提高作业设计质量落实教学改革要求。国家提出减轻学生校外培训和作业负担,根本目的在于使学生拥有更多的时间进行锻炼、娱乐,确保学生可以健康、快乐成长,取得全面发展。与此同时,体育作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脱离运动将变得枯燥乏味,因此还应通过设计体育作业引导学生加强体育锻炼,更好地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加强素质教育提供有力支持。从课表安排来看,小学体育排课量有限,通常一周只有两次,距离体能锻炼标准仍然存在较远距离,无法保证学生的健康水平。合理设计体育作业,督促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进行运动、训练,由家长发挥监督作用,由教师发挥指导作用,不仅有助于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也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运动和作息习惯,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此外,教师通过科学设计作业,将体育课堂延伸至生活中,安排学生与家长一同运动,引导学生将体育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可以使学生将体育理论与实践结合在一起,在感受运动乐趣和加强体育技能学习的同时,真正做到强健体魄和锻炼意志,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提供助力。

(二)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在“双减”政策背景下,教师需要认清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合理进行作业设计,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真正减轻学生的负担。体育教师需要端正作业设计理念,重新思考作业设计问题,不断提升设计能力,保证学生得到充足的体育锻炼;从增强学生活力的角度出发进行体育活动组织,结合学生身体素质、技能水平等完成作业分层设计,确保学生可以自由选取喜欢、需要的项目,发挥学生在体育锻炼中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加强身体素质综合练习或专注进行某项技能练习。学生在感兴趣的情况下,甚至无须等待放学,而是直接利用课间时间主动完成体育作业。这也能帮助学生释放课堂学习压力,助力学生运动能力的有效提高。只有完成体育作业的差异化设计,教师才能更好地落实素质教育要求,满足学生的个体发展需求,从成长环境、学习习惯、身体素质等多个方面进行考量,确保设计的作业具有实效性,引导每名学生达到健康发展目标。只有真正做到以生为本,教师设计的作业才能使学生切实理解体育教学目标,形成“我运动,我快乐”的体育精神,进而灵活地根据自身状态和兴趣选择体育运动形式,形成终身进行体育锻炼的能力。

(三)充分发挥作业作用

只有提升作业设计能力,体育教师才能充分发挥作业的指导和检查等作用,保证学生可以将学习到体育知识转化为技能,科学、有效地开展各种体育活动。因此在作业设计上,要求教师可以根据课堂上的知识点合理确认作业内容,有针对性地设计一些动作、活动,强化学生思维和技能锻炼,使学生在实践中灵活运用知识和技能,形成较强的创新和发展能力。明确作业在体育教学中的重要价值,教师才能始终紧跟教学改革要求和时代潮流完成有效体育作业的设计,指引学生认识体育学习的重要性,对体育运动产生热爱之情,并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习相关体育技能,取得良好锻炼效果。发挥作业的检查作用,教师还应对照设计目标和最终实施效果确认学生体育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编制科学教学方案和锻炼计划,保证学生能够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通过作业检查持续获得教学反馈,教师可以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和丰富教学资源,使学生在体育学习中获得更好的指导,进而有效培养和发展学生体育素养。

三、“双减”背景下体育教师提升作业设计能力的途径

体育作业设计存在各类问题,归根究底与教师缺乏足够设计能力有关。教师要提升自身设计能力,不断提高体育作业质量,才能避免体育教学局限于课堂之上,达到有效提升教学水平和效果的目标。

(一)把握作业设计关键

想要提高作业设计能力,体育教师应把握作业核心本质,深刻理解“双减”政策实施目的。具体来讲,就是将作业当成辅助体育教学开展的重要工具,为学生巩固体育理论和强化体育技能学习提供载体,最终达成提高学生体育素养的目标。因此作业也是教与学的一部分,体育教师需要通过合理设计,确保学生在知识、思维等层面得到提升,让学生对所学、所思进行适时练习和展示,帮助他们完成知识内化和能力提升。为确保体育作业可以发挥巩固课堂所学的作用,教师应结合课堂上涉及的运动理论和技能设计作业,确保学生可以保持对特定动作的熟悉感,使学生的记忆得到巩固。例如,在学习立定跳远动作时,光依靠一节课的时间反复练习立定跳远显然无法保证学生彻底吸收相关知识,还应设计台阶跳、蛙跳等可以锻炼学生腿部力量的作业动作,指引学生结合课堂所学理解和练习动作,自然而然地掌握立定跳远技巧。保证作业内容与体育课程内容相互匹配,才能引导学生在课外逐步摸索运动规律,深入了解特定运动项目的技巧,帮助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在加强体育技能学习的同时,逐步提升身体素质。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现代小学生在物质充足的环境下成长,往往更看重情感体验和自我表达,也将产生自主、参与、刺激等不同的精神需求。所以教师在体育作业设计上应认识到学生在体育学习和个人体质等各方面存在明显差异,根据实际情况确认作业量和难度,保证每名学生拥有参与发展的机会。小学生的身心尚未成熟,在体育锻炼方面普遍缺乏耐力,并且体能素质存在自然分层,教师应结合这一特点尽量筛选容易上手的动作或运动项目,帮助学生克服“畏难”心理。在此基础上,可以根据学生的体能特点阶段性地调整作业锻炼强度,使作业量与个人状态保持协调,保证学生日常锻炼计划可以顺利实施,继而使学生更持久地参与到体育运动中,形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因此在作业设计过程中,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体育学习态度、能力、习惯等各方面情况,从身体素质、体能差异等角度将学生大致划分为素质高体能差、素质高体能强、素质低体能差等不同层次,完成分层作业设计,为每位学生创建适合发展的平台。例如,针对素质高体能差的学生,可以根据学生喜好设计作业,如面向喜欢球类运动的学生设计与篮球、乒乓球等相关的作业,鼓励学生通过加强锻炼增强体能;面向素质高体能强的学生,可以设计田径、足球等有难度且需要一定力量的作业,刺激学生迎接挑战;面向身体弱的学生,可以设计跳远、慢跑等基础性体育作业,引导学生逐步提高身体水平。

(二)创新开发作业品类

考虑到家庭环境条件限制,以往教师在小学体育作业设计上多安排学生进行单一动作练习,如学习篮球时要求学生在课后反复练习运球动作,这给学生带来了枯燥和被束缚的感受,即便作业量减少也未能给学生带来良好运动体验。为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教师应创新作业品类,在作业设计上真正落实提质减量要求。一方面,从学科融合角度可以开发综合性作业。如在学生对语文等学科中的放风筝等民俗运动产生兴趣时,可以设计放风筝的实践作业,将体育教育与语文学科的作文训练等作业融合在一起,使学生调动多感官参与课后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另一方面,可以设计编创型作业,将生活融入体育运动,引导学生加强体育训练。如将钓鱼活动和立定跳远结合在一起,设计作业要求学生在钓鱼游戏中做到双足并拢、屈膝下蹲,使学生在游玩过程中掌握跳远的运动技巧,认识到做出这类动作可以平稳身体,增强人的耐力。此外,也可以设计预习型的作业,通过网络向学生发送教师锻炼视频等,使学生提前接触下节体育课需要学习的内容,并通过提前练习对已经学习到的知识和技能进行整合,根据遇到的动作问题掌握学习重难点。通过完成各种品类的体育作业开发,增强体育运动的实践性、生活性,可以使学生对作业产生浓厚兴趣。

在作业品类开发实践中,还应强化体育教师的教研能力培养,培养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确保体育教师可以运用互联网、计算机等搜集更多资料和查阅相关文献,确保在作业开发方面获得足够的理论指导。在此基础上,需要建立体育作业开发资源库,指导教师从资源属性、价值等角度展开分析,确保教师可以通过归类、整合和分析等操作在作业设计中实现教学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学校应采取“引进来”的发展战略,加强与地方高校的合作,聘请校外教研团队提供指导,联合校内体育教师共同设立体育作业品类创新课题,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学科教学改革需求合理开发新的作业品类。组织体育教师集体开展教研工作,能够督促教师队伍从作业目标、形式、结构、属性等多个方面进行反思,重新思考作业设计步骤,理清设计目标和重难点,合理选择作业形式。通过开展调查取证、路径探寻、验证实验、问题归纳等各种教研活动,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能够提出可靠、有效的体育作业品类,突破体育作业设计的创新瓶颈。而在合作开展教研活动的过程中,可以强化教师的创新能力、协作能力等各种能力培养,实现各种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确保可以顺利取得课题成果,达到全面提高教师作业设计能力的效果。

(三)活用多元设计方法

将体育教学当成促进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础,还应设计更多具有探究性、开放性的作业,确保学生在体育活动中保持积极态度,在增强自身体质的同时,形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运用游戏化设计手段增强作业趣味性,如在设计提升学生耐力素质的作业时,设计亲子游戏,指导学生在固定场地比赛进行定时跑、重复跑等,可以由家长和学生轮流扮演追逐者,使学生保持轻松愉悦的心态开展体育练习,体会运动的乐趣。相较于单一动作,体育运动种类较多,包含踢毽子、羽毛球等,可以起到加强学生体格锻炼的作用,但也对小学生提出了较大的耐力考验。而采取游戏化方式完成作业设计,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增强作业的可行性,确保达成加强学生身体锻炼的目标。

运用活动化设计方法,可以将每周学生需要完成的课外体育学习和锻炼设计为一个“活动套餐”,由学生自主安排每天需要完成的运动形式,在为学生提供更大选择空间的同时,确保其按照阶段性计划完成体育作业,保持参与锻炼的动力,逐步养成运动习惯。为此,教师还应对多种球类、健身操、体能训练等运动进行合理筛选和组合,形成不同的“套餐”,由学生依据身体状态和兴趣选择运动形式。通过拍摄视频的方式将活动过程记录下来,加强锻炼经验分享,可以使学生对各种体育活动产生兴趣,通过每日适当运动形成良好学科核心素养。采取活动化的设计方法,可以将学生划分为不同小组,以合作方式完成“套餐”练习活动,对顺利达成目标的小组给予奖励,从而增强作业设计的实效性。

采取结构化设计方法,可以将一个运动分解为多个技术动作组合,按照每天打卡的形式进行逐一练习,最终通过完整练习强化技能运用,将各种动作串联在一起。如在学习羽毛球技能时,完成正面击球、击高远球等各种动作练习后,再与防守技巧融合完成整套攻防运动,将录制的视频作为作业,可以记录完整学习过程。学生通过反复回看作业视频,逐步纠正和加强动作的组合练习,能够加强羽毛球运动技能锻炼,在完成作业过程中习得技能的同时,可以从系统的练习中获得成就感。

学习不同的体育运动项目或技巧,采取不同设计方法完成多元作业的设计,可以充分突显体育运动的魅力,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运动过程中,在作业引导下逐步达成教学目标,在有限的练习活动中巩固学习到的知识和加强技能锻炼,得到体育素养的持续发展。

(四)实施闭环评价管理

为对体育作业设计效果进行闭环管理,为作业改进设计提供依据,教师可以借助线上平台进行作业检查。联合家长成立微信群、钉钉学习群等作为体育作业的提交展示途径,设立每日打卡制度,由家长或学生自主完成作业练习视频的拍摄,及时在群内发布,教师可以及时掌握作业完成情况。针对学生存在的不足,教师可以录制短视频讲解相关理论和技能等,生成二维码发送至群内,指导学生在课余时间加强练习,逐步改进作业完成情况,达到充分发挥作业指导作用的目标。在学生根据指导更好地完成体育动作练习后,教师可以在平台上给予表扬,有效提升学生完成作业的自信心。针对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教师还应调整作业设计内容,保证学生可以高质量完成体育技能练习,以便学生从体育学习中获得运动乐趣和成就感,逐步形成终身体育意识,始终积极投入体育活动中。

体育作业设计应起到辅助课程教学的作用。为持续优化作业设计,教师应定期开展体育教学评价。采取自评、互评、参赛评价等多元评价方法全面反映体育教学阶段性成效,能够有针对性地设计体育作业,提高自身设计能力。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引导学生对照一段时间的作业视频,从技能、体能等多个角度展开评价,在了解自身优缺点的同时,体会通过作业练习取得的进步。针对课后综合性活动可以采取互评方式,将学生划分为多个小组进行互助练习和交流,学生能够通过相互比较和帮助改正错误动作。根据各小组的作业完成情况,教师也能了解作业实施效果,并通过合理改进逐步引导学生达到更高的体育练习标准。采取考赛评价方式,即根据年段竞赛活动、春秋运动会、各学期月测等各种比赛结果开展综合性评价,确认各班学生在体育理论、技能、体质等各方面的发展情况,合理进行下一阶段体育作业设计。利用评价结果激发学生的斗志,也能促使学生自主参与课后体育训练,逐步养成体育训练习惯,得到体能、技能的锻炼,充分展现体育作业的布置价值。

体育教师在认清“双减”政策本质的基础上,应从现实问题出发改进作业设计,确保在落实教学改革要求的同时,巩固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利用作业有效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强化学生体育技能和终身体育意识培养,从而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综合素养。

猜你喜欢
双减体育教师技能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画唇技能轻松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