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崇州市怀远中学 吴清明
在当前国家大力倡导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背景下,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着眼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在提升教学质量的前提下总体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情感,从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德育如同阳光,学生则为沐浴在阳光下的种子,一粒粒种子播撒下去,要生长、蔓延。因此,除了在持续的学习、思考与实践中练就良好的学习能力之外,也要在学习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从而使德育教育能够深入学生内心,让德育力量长久留在学生内心深处。
古人说:“师者,人之模范也。”在学生眼里,老师是“吐辞为经、举足为法”,一言一行都会给学生带来极大影响。从教学实践来说,在高中数学中渗透德育,既可以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也有利于提升其逻辑思维能力,对于全面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非常有利的。尤其是在当前国家大力倡导立德树人教育背景下,教师所组织与开展的高中数学德育工作,应当首先是以立德树人为基础教育目标,除了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基础的数学知识之外,还应当更加重视如何在参与课堂实践中激发其学习兴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当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建立自我数学知识解析去深入探究数学知识之外的数学文化。由此,可以说高中数学教学工作应当是全面的、多层面的,而不只是指导学生简单学习基础的数学知识。此外,要以立德树人为基础教育目标,同时将德育全面渗透在数学教学课堂中,帮助学生在积极主动参与课堂实践中实现数学实践、知识水平等的均衡提升,进一步在培养与丰富学生的数学思维中夯实其数学实践探究能力,实现高中数学效率、质量的全面提升,让立德树人思想教育目标在学生的内心深处生根发芽。
数学学科历史悠久,是我国最为古老的学科之一,在历经千年的发展与传承中诞生了无数优秀的数学文化,以及多位非常伟大的数学家。这些有关数学的优秀文化与人物,均可以成为当前立德树人的教学素材,教师应深入挖掘这些教学素材,将其有效融入高中数学德育课堂。但是,纵观多年以来的高中数学德育课堂,之所以一些教师开展的德育效果不佳,根本原因在于这些教师未能从学生的角度展开教学,并且存在对数学教材挖掘力度不足、融合程度不够等问题。具体而言,当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三点。
首先,数学课程与德育融合度不足。在开展高中数学教学工作中,将数学与德育工作融合,首先应当认识到的一点是数学知识与德育之间的融合不应当是浅层的,而应当是巧妙且无形的,能够将德育如同春风化雨般融入数学课程的讲解中。但是,一些教师在开展数学德育工作的过程中却出现了孤立地、机械化地融合问题,在进行数学课程知识讲解时总是将数学知识与德育分开进行。即便是将德育与数学课程融合在一起,也会出现融合效率低、浅层化现象,或者总是以说教的形式开展。久而久之,导致学生对数学德育的认知程度不足,而且也会浪费课堂教学时间,以至于教学效果不佳。
其次,数学教材中的德育元素挖掘不足。作为一门发展与传承了数千年的学科,数学学科中蕴含大量的文化故事,且具有非常积极的德育价值。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应当以数学教材为基础,大量挖掘其中的德育元素,而不只是如浮光掠影般从表层讲解数学文化故事。如果教师未能从教材中深度挖掘德育故事,那么学生所学习的数学课程就如缺少了灵魂。例如,教师在课程讲解中,应当对数学知识进行适当延伸,让学生学习数学知识背后的文化故事,以此鼓励学生不畏艰难、敢于探索,实现立德树人教育基础目标。
最后,教学形式枯燥。新课程标准背景下,立德树人被摆在了突出位置。但是,如何摆脱说教式的德育,让学生能够从内心深处去接受并将其内化在自己的内心深处,是值得教师思考的问题。具体而言,一些教师在进行高中数学德育教学时,总是喜欢用说教的形式开展。但对于学生而言,偶尔听听数学故事或许还比较感兴趣,但是若总是用说教的形式对学生讲解这些内容,久而久之,即便是故事学生也会感受到厌倦。因此,教师应意识到数学课程不应当是一成不变的,也可以是形式多样的,如数学活动、生活化数学等,都可以将其作为数学德育的组织与开展形式,从而使学生内心深处接受并认同。同时,教师要适时给予激励与表扬,使立德树人在数学课堂上切实得到渗透与发扬。
教材不仅承载着数学知识点,而且也是教师开展教学工作的基本依据。因此,德育能否在高中数学课程中落地生根,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能否有效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元素,并将其巧妙地融合于课堂教学中。同时,需要认识到的一点是,高中数学课程讲解的知识框架不应当局限于基础知识讲解,而应当在基础知识上有所突破,德育便是高中数学课程中的突破点之一。教师可以德育元素为基础展开讲解,将德育作为数学知识的延伸与拓展,以此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透过数学德育去探究数学背后的知识。
以人教版高中三年级数学课程“斐波那契数列”为例,教师在知识讲解过程中,可以通过讲解“斐波那契数列”基础知识,让学生了解到课程重点。随后,以数学知识为基础进行适当拓展。例如,斐波那契数列是由意大利数学家莱昂纳多·斐波那契以兔子繁殖问题引入而定义的一串数列,因此又被称为“兔子数列”。斐波那契数列指的是这样一个数列,即0、1、1、2、3、5、8、13、21、34、55、89……同时,从第3项起,每一项都等于前两项之和,并且其变化的是数字,不变的总是前两数之和,如同我国周易演变规律。斐波那契数列同时又是黄金分割数列,所以很多艺术家把它应用在了艺术创作中,如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的微笑》。由此,教师通过讲解“斐波那契数列”数学知识点及其相关的数学文化,从而使得学生在学习基础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感受到更为深层次的数学文化,并且充分感受到数学知识的魅力以及深厚文化,进而能够通过不断探索去找到生活与自然界中更多的黄金分割,以此来夯实高中数学德育实效。数学德育课堂中,教师以教学内容为载体,适时融入德育元素,给学生传播正能量,使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三观”,通过数学德育为学生传授学习、生活、处世、育人的智慧,既授人以鱼,又授人以渔,在各个方面给学生以帮助和指导。
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数学在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的发展中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历史,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因此,高中数学德育课程应当以数学知识为基础,在知识讲解的过程中进行适当延伸,以数学知识为基础引入恰当的德育元素,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感受到更为全面的德育内涵。因此,教师在着手准备高中数学德育工作时,应当首先考虑两点:(1)合理利用数学教材中的课后练习题,结合课后练习题逐步引导学生思考有关社会道德的内容。比如在进行概率与数理统计计算过程中,可结合社会中的抽样调查来引导学生去深入思考社会中的各种事件,如人口统计、社会调查等。数据问题至关重要,不得出现偏差,更不能进行篡改,而这些都可以成为指导学生学习其中道德问题的素材,并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与数据统计意识。(2)数学知识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以生活化数学为基础进行德育学习。例如,等差数列在我们日常生生活中的应用比较广泛,为了能够引导学生深入研究其中的知识点,教师可结合生活化问题对学生进行提问:“A地区的某家商店,去年10月1日开业后每天的营业额均以100元的速度上涨,同时已知当月15日这一天的营业额达到了5000元,那么这家商店10月份总营业额应当是多少元钱?”通过上述提问,学生可结合生活化数学进行深入思考,同时了解到如果算错会产生的严重后果。以此来教育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始终秉持严格的数学家求知以及慎思笃行精神,帮助学生认识到计算数据的重要性,以便在日常生活中将数学家精神落实到位。让数学德育成为实践型、体验性的,而不是单一的知识型、技能型数学体验课程。如此一来,通过在高中数学课堂引入更多数学学习资源,拓展数学德育课程边界,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秉持严格的数学家意识,感受数学家严谨的治学精神,以便时刻提醒与监督学生自身的学习。因此,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应当紧紧抓住每一个教学环节、知识点,抓住一词一句、一题一例,适时进行德育渗透,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进行德育教育时,如果把德育当成一门必修课,那么这种内生性的体验与实践就变成外生性的、知识性、技能型的知识点,很容易造成德育浅层化。所以在宣传“讲道德”时,需要不断引导学生去执行道德,用德育去感化学生,将德育元素融入学生的内心深处。因此,对于高中数学德育课程,教师可以在知识讲解的过程中引入数学家的励志故事,通过深入讲解这些历史故事,让学生可以在学习过程中去深入思考与品悟,不断从伟大的数学家故事中汲取正能量,从而强化其高中数学德育课程实效。
以人教版高中三年级数学课程“二项式”为例,课上教师可适当引入相关数学家的历史故事。比如在课上为学生讲解“杨辉三角”。“杨辉三角”,又称“贾宪三角”“帕斯卡三角”,是二项式系数在三角形中的一种几何排列。欧洲人帕斯卡是在1654年发现这一规律的,比杨辉要迟393年,比贾宪更迟达了600余年。可以说“杨辉三角”是我国古代数学的杰出研究成果之一,也是最为杰出的数学故事典范之一。得益于我国古代数学家孜孜不倦、求真务实的数学精神,才能够早于欧洲数百年发现“二项式定理”,能够把二项式系数图形化,把组合数内在的一些代数性质直观地从图形中体现出来,是一种离散型的数与形的优美结合。通过上述知识讲解,学生可以得知我国古代数学家的杰出历史故事,明确我国数学在世界数学中的地位,进而可以在学习相关知识的过程中产生强大动力,并且产生强烈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同时,与之相关的是南朝数学家祖冲之在世界上最早提出“祖率”,比西方更是早了1000多年。此外,我国还有很多数学家的故事,如陈景润、华罗庚等的杰出贡献、典型事迹,都是我国数学领先于世界的鲜明体现。通过在课上指导学生学习先进的数学家故事,并将其作为在数学课堂渗透发挥榜样的德育元素,从而引导学生体会数学中的德育价值,不断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树立民族自豪感,并且不断升华自身的爱国主义热情。同时,在先进数学家故事的影响下,数学家的经历和事迹也将长久且深刻地影响学生,在学生的内心深处生根发芽,培养学生顽强拼搏、严谨治学、自立自强的高尚品质,成为激励学生终身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的志向和热情。
综上所述,高中数学德育课程构建,教师应当始终以立德树人为基础教育目标,深入挖掘高中数学课程中的德育元素,同时以各种形式积极渗透先进的道德思想,讲述数学“好故事”,从而确保高中数学德育可以长久地驻留在学生内心深处,使其成为学生积极学习、生活的源动力。教师要将德育教育融入高中数学课程中,以逐渐培养学生的高尚品质与严谨务实的精神,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