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及措施

2022-11-20 16:29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区东泗中心小学何艺聪
亚太教育 2022年11期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内容小学生

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区东泗中心小学 何艺聪

语文是一门综合学科,不仅包括语文基础知识,还包括情感教育。情感教育能够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养成良好的性格,能够主动适应社会,对学生的长远发展有重要意义。语文课堂是渗透情感教育的主要阵地,需得到高度重视。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设计上应当重视创新,从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上着手增加和学生的互动,引导并激发学生的情感,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情感和综合素养。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情感教育是语文教学的潜在教学目标,对学生有着深远的影响。小学生年纪较小,社会经验不足,人格尚未形成,正处于建立价值观、养成性格和个性的关键阶段。在小学阶段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教育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价值观,端正学生的情感态度,养成良好的性格和个性,对学生长远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更能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体会课文情感,充实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情感体验,改变传统理论知识枯燥的教学,让学生更加重视课堂内容。课堂上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增加,更能培养班级的凝聚力,让教师更了解学生,有助于教学工作的开展。另外,情感教育的渗透提高了语文课堂的趣味性和生动性,更能吸引小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激发学生培养语文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跟上教师的教学节奏,提高语文学习的信心,减轻语文课堂对小学生的心理压力。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观念的局限

在传统教育观念中,语文教学更加重视学生成绩、课堂记录等内容,课堂主要以教师为主导,课堂氛围相对压抑,学生存在一定心理压力,对班级环境、校园环境陌生,在一定程度上压抑了小学生的情感,无法展开情感教育。传统教学设计教学环节固定,教师占据主导位置,学生独立性和主动性不强,长此以往容易造成学生创造力的丢失,不利于学生情感素养的长远发展,更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形成。

(二)脱离教学内容

情感教育的渗透脱离教学内容,教师的课堂设计大多围绕能力和知识点展开,并不能有效实现情感教学目标,忽略了学生内在情感的指导,语文教育只停留在表面。教学内容不仅要包括能力、知识以及素养,更要凸显出教学价值,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养成良好的性格。通过在教学内容中融入情感教育目标,在日常教学中渗透爱国情感、同窗情感、感恩情感等,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情感教育。但由于情感教育和教学内容的脱离,情感教育仅流于表面,隔离在语文课堂之外,很难真正意义上对学生进行教育。

(三)教师教学能力约束

教师长时间进行一线教学,形成了固定的教学思维和习惯,使得课堂教学机械化,教师在无形中忽略了情感教育,一味地教学知识点和语文能力。教师积累了大量教学经验,根据自身经验进行教学,忽略了深度挖掘教材课文的情感和思想,忽略了对教材课文的解析和挖掘,未能在课堂上将教材课文的情感和内涵传递给学生。小学生身心发育不完全,尤其是低年级小学生,情感素养处于启蒙阶段,从小生活无忧,且处于被宠爱的位置,一些小学生甚至养成了不少不良习惯,造成小学生合作能力、责任感、关爱感等特质远远不足;再加上父母工作忙碌,缺乏和他人的沟通交流,一些小学生还缺乏情感感受能力。在低年级语文课堂上更需要由教师进行引导和鼓励,帮助学生体会情感,产生情感体验,更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教学素养,能够利用语言和肢体动作吸引学生,对学生进行引导,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课堂互动不足

师生互动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过程,但目前课堂互动不足,课堂氛围过于严肃紧张,小学生和教师之间存在距离感,容易出现上课走神溜号的问题。教师将师生互动认为是课堂提问,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但课堂提问并不能对学生情感进行引导,师生之间无法进行情感上的交流,情感教育也就无法实现。同时学生之间的互动也明显不足,语文课堂很少进行合作探究,学生在课堂上缺乏互相交流沟通的机会,造成同学之间关系冷淡,班级凝聚力差,学生不了解如何和同学相处,容易出现班级矛盾。课堂互动不足也限制了学生创新思维和发散思维的发展,学生无法从语文课堂和教材中产生情感体验,也限制了情感教育的渗透。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教学措施

(一)深度融合教学内容

小学语文课堂渗透情感教育需要教师充分融入教学内容,在教学内容中挖掘情感教育内涵,以达到教学目标,实现情感教育。这要求教师能够全面了解教材内容,掌握教学内容主题以及核心,再进行情感教育元素的深度挖掘。另外,教师还需要充分使用互联网技术搜索网络资源,借助网络资源充实教学内容。明确小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以此为切入点渗透情感教育,让学生在课堂上得到情感的激发和引导,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如在一年级语文课堂上,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刚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学习,对小学学习环境陌生,存在恐惧、陌生等负面情绪,应通过语文课堂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自己小学生的身份,能够爱上小学、爱上语文课堂。在《上学歌》教学中,教师可以播放音乐,播放学生上学的动画视频,营造愉快欢乐的课堂氛围,组织学生进行自我介绍,向同班同学介绍自己的姓名、兴趣爱好、民族等信息。教师在学生发言过程中要给予鼓励和关注,用点头和微笑的身体语言鼓励学生,表达对学生的关注,引导学生完成自我介绍。通过自我介绍让学生快速拉近距离,消除对班级的陌生感,然后可以组织学生演唱《上学歌》,借助音乐让学生对小学生身份建立正确认知,帮助学生尽快熟悉小学校园生活。音乐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小学生参与兴趣,更能激发小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消除陌生感,培养学生对班级和学校的情感,促进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情感教育渗透至音乐中,以音乐为载体展开语文教育,更能在潜移默化中完成情感教育。

(二)建设课堂教学情境

低年级小学生缺乏生活经验和社会经验,仅依赖教师讲解很难对知识建立深刻认知。在教学过程中,受小学生参与度和配合度的影响,教学效果有限,不尽如人意。为了在课堂中融入情感教育,还需要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和信息技术建立教学情境,借助动画、图片以及音频等资源的优势,引导学生进入教学情境中,辅助课堂教学的开展。教学情境的建设可提供良好的视听觉体验,全面激发学生的情感和思维,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学习,更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学习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搜索相关媒体资源,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情感和情境,唤醒小学生相关回忆,通过视听觉冲击加深学生对课文情感的理解。激发学生情感后通过提问、互动等不同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学习语文知识,深刻体会课文表达的情感,对学生进行语文综合素养的培养。如教师在进行《秋天》的教学时,可以播放秋天相关视频和秋风落叶的白噪音,营造秋天的氛围。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建设秋天情境,给学生带来独特的视听体验,唤醒学生对秋天的记忆。或者将课堂转移到室外,在操场上让学生感受秋风,观察树叶从枝头飘落的情景。然后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你们感受到秋天有什么变化吗?”“要怎么判断现在是秋季了呢?”“到了秋天你最想做什么呢?”引导学生思考,唤醒学生对秋天的情感和回忆,更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

(三)组织小组合作探究

受学生语文水平、理解能力、家庭教育等影响,学生之间存在一定差异,学生的语文能力参差不齐,部分学生无法理解课文的情感和主题。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时间有限,教师很难为每个学生答疑解惑,无法及时捕捉小学生没能理解的地方。因此组织小组合作探究,引导小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学习,在学生互动探究的过程中,能够让学生更加了解彼此,产生不同的观点和情感。小组探究活动还可以丰富小学生经验和情感,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实现情感教育。

教师需要充分了解学生,客观评价学生的学习能力、情感能力以及综合素养,根据学生不同水平进行平均分组,保证每组学生综合素养平均。教师要耐心讲解小组合作探究的方法,观察学生是否明确互动规则。设置明确的探究目标,引导学生进行互相讨论和沟通。在小组探究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对学生进行观察,第一时间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主动介入引导学生。在讨论后对互动效果好、表现突出的小组给予鼓励和表扬,提高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兴趣。通过持续性小组互动探究激发学生的同学之情,培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充实学生的情感体验。

例如,在《升国旗》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对升国旗的介绍激发学生对国家的爱国情感,让学生能够在升国旗时保持严肃庄重。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引导学生回忆在学校升国旗的活动中,自己和同学的做法、升国旗的顺序、升国旗过程中的心理活动,然后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共同回忆升国旗的情境。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播放天安门升国旗视频引导学生进入真实的升国旗情境,让各小组学生发言,互相分享自己的正确做法,让全班学生了解到升国旗时应当抬头挺胸,立正站好,目视国旗,保持严肃,脱帽行注目礼,唱国歌,少先队员要行队礼。通过小组成员之间互相讨论学习,让全班学生都能了解升国旗时的礼仪,培养学生爱国情感。

(四)引导学生唤醒情感

在小学低年级教学中,学生年纪小,参与度和配合度低,是影响教学效果的主要原因,因此更需要教师使用语言和动作进行引导,帮助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为课堂教学创造基础条件。因此语文课堂渗透情感教育,更依赖于教师的引导作用,教师需要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幽默风趣的语言和个人魅力,让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将情感和知识结合,通过阅读和学习感受课文情感,感受民族美德,在情感的熏陶中成长。通过情感的唤醒,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感恩之心,逐渐形成社会责任感,成长为优秀的人才。

教师要积极学习语言的艺术,正确使用教学语言,充分发挥出语言的价值,引导学生唤醒情感。首先教师需要使用规范健康的语言,使用标准普通话。在朗读课文时充满感情,声情并茂,用自己饱满的情感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其次需要使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进行引导。由于小学生逻辑思维未发育完全,想象力丰富,利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学生进行引导,可以让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使用夸张、排比、比喻等手法,引导学生产生更深入的情感体验,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提高课堂趣味性。最后教师要学习幽默风趣的语言,在愉快生动的氛围下提高学生参与度和关注度,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身临其境,激发学生的情感。如在《猴子捞月亮》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使用生动有趣的语调对猴子进行模仿,用语调、声音的变化对故事进行再现,重现故事情节。教师进行角色扮演,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故事情节,更能使学生在情感上理解课文,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对学生个人成长有重要意义。目前渗透情感教育主要面临教育观念的局限、脱离教学内容、教师教学能力约束、课堂互动不足的问题。在语文课堂上渗透情感教育,还需要教师深度融合教学内容,建设课堂教学情境,组织小组合作探究,引导学生唤醒情感。将情感教育渗透至语文课堂上,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性格,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为未来个人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语文课堂教学内容小学生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我是小学生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