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守凤 | 北京市朝阳区垂杨柳中心小学劲松分校
生活自理能力是现代人最基本的素质,是孩子走向社会的必备能力。2021年3月,《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小学将一年级上学期设置为入学适应期,重点实施入学适应教育。”《小学入学适应教育指导要点》则提出:“入学适应阶段,儿童会遇到更多需要独立应对的生活问题,自理能力的提升,有助于儿童解决问题,进一步增强独立性和自信心。”为了让一年级新生尽快适应校园生活,顺利度过适应期,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北京市朝阳区垂杨柳中心小学劲松分校进行了积极探索。
经过多年观察,我们发现,一年级新生的自理能力存在诸多问题,如丢三落四、不会系鞋带、不会整理书包等。原因在于——
幼儿园与小学的差异。在幼儿园,很多事情有生活教师协助解决,进入一年级后则由学生自己承担,这就造成学生生活自理能力问题凸显。
家长做得多,学生做得少。家长嫌麻烦或觉得孩子太小做不好,事事代劳,从而让孩子失去培养生活自理能力的机会。
低年级学生依赖性强。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低年级学生缺乏独立性、自觉性,自我意识差,对家长依赖性强。
教师、家长教育方法少。教师层面,教知识多,教生活技能少;家长层面,缺少帮助孩子掌握自理能力的正确认识和方法。
芬兰心理学家本·富尔曼在《儿童技能教养法》一书中写道:“孩子通常没有什么问题,只有尚未掌握的技能。”因此,我们应该有一双发现的眼睛和智慧的方法,让孩子学习、掌握生活本领,从而提升自理能力并形成习惯。
以整理书包为例。一年级新生的书包往往一团糟,让拿出用品时总是找不到;带回去给家长签字的通知,不是忘交就是忘签;课桌、地面也难以保持整洁……教师很头疼,家长很焦虑。于是,我们由此入手,从教师和家长两方面帮助一年级学生学会整理、收纳自己的物品。
一是加强教师指导,教授具体方法。让学生准备四个整理袋,三大一小。“三大”,分别装语数英三门学科的课本、练习本和学具等,要求小在上、大在下,每天到学校把袋子拿出来,放在座位的左侧,字典、跳绳等物品放在右侧,便于取放。“一小”,即“紫袋子”,专门放通知和记事本,学生和家长都清楚“紫袋子”的名字及作用。学生回家把“紫袋子”掏出来,该写的写,该签字的签字,完成之后再装回去。学生初步学会整理后,学校开展了“小书包笑了”趣味竞赛,通过寓教于乐的比赛,增加整理的趣味性,激发学生自理的欲望,提高自理能力。
二是加强评价与展示。对于书包、学具的整理,每天都有检查、奖励。教师在班里设计评价表,每天坚持评价;学生们有表现本,根据表现情况争取小印章,整理得好的学生在全班做展示,每周班会,学生凭小印章的累计数量上榜。
三是加强教师、同伴互助。首先是教师互助,所有任课教师形成对学具整理的统一要求,共同培养;其次是通过小伙伴互助,让学生互相检查、互相帮助,在提升自理能力的同时提高同伴交往能力。
一是了解。教师将关于整理收纳的教育内容提前告知家长,并把学生在家里需要做到的整理收纳要求跟家长、学生讲清楚,请家长在家按教师要求协助检查,学生、教师、家长三方共同努力。
二是反馈。开学第一个月,教师每天会给家长发一份文档,记录学生当天在学校的整理工作做得怎么样、需要家长做哪些配合,以及发现什么问题要调整等,同时附上学生在校整理的照片,一个月后改为每周一次。
三是支持。家长做好教师的支持者,完成教师所提出的在家整理要求,定期把学生家庭整理的照片发给教师,由教师在班级进行展示。
一个月以后,学生的整理能力明显提升;一学期以后,每个学生都能主动整理书包、学具,乱糟糟的小书包彻底“笑”了。实践证明,学生自理能力的培养一定是家校共同完成的,家校共同指导学生,并反复训练、持之以恒,可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