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的“地下战争”,在互联网打响

2022-11-20 10:44沈旭陕西光合行动青少年教育与发展研究院
教育家 2022年36期
关键词:暴力线下社交

沈旭 | 陕西光合行动青少年教育与发展研究院

近些年,随着网络暴力的泛滥,校园欺凌开始在线下和线上同时展开。在互联网平台上,不时能看到青少年暴力相关视频:几个人围殴一个人;几名女生连续扇另一名女生巴掌;几名女生扒光一名女生衣服……在诸如此类的视频中,常常伴有喝彩声,有时也会看到一些青少年闪躲或被迫去踢踹另一个人。这些都属于校园欺凌,但传播到网络上,就涉及了网络欺凌。很多成年人看到这些视频都会感到窒息、恐怖、愤怒,更不必说其给被欺凌者带来的巨大身心伤害。

通常而言,网络欺凌是指一个人或一群人单次或多次蓄意或恶意通过互联网平台,如电子邮件、社交软件、互动平台等,运用文字、视频、图片、音频等方式实施欺负、侮辱或造谣,造成另一方(个体或群体)身体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等的事件。

网络欺凌的形式

除了常见的肢体暴力构成的欺凌,网络欺凌还存在言语欺凌和更为隐蔽的另类攻击形式,通常我们会定义为关系欺凌。

第一种形式:肢体、行为欺凌

在网络上传播相关视频,即使并不像在线下真实发生的肢体碰撞,同样会给观看的人带来强烈的身体反应和情绪反应,也会给亲历此事的受害者强烈的冲击,造成二次伤害。而且在网络上还存在诱导、威胁一方暴露自己身体隐私部位或传播相关图片和视频的行为。

网络欺凌中的肢体、行为欺凌体现在,欺凌方通过社交平台传播被欺凌方不雅或者涉及暴力、性内容的图片、视频、音频,或者通过篡改其头像、闯入其社交空间篡改内容等方式,引起他人对被欺凌者的歧视、误会、偏见,导致被欺凌方处于劣势,难以应对,令其精神受到伤害。

第二种形式:言语欺凌

言语欺凌,包括起绰号、羞辱、嘲讽、造谣、谩骂、传闲话等。尤其起绰号,常会被认为是开玩笑,但是否属于开玩笑,要看被起绰号的人愿不愿意接受这个名字。传闲话可以拉近人的距离,特别是在有相似的情绪和需要时,例如嫉妒、愤怒、需要表达不满、需要自己也被看到时,但被传闲话的人并不知情,就没办法直接应对,无论什么原因,这样的方式对被传闲话的人都是不公平的。

网络上,对于一些社会事件、明星事件等,公众会表达自己的观点、情绪,进而出现相互谩骂、羞辱等攻击性行为。这些行为如未被及时禁止,会让青少年以为这是被允许的,包括社会事件中涉及的性、暴力等内容。因此,青少年会在他们的社交圈里使用相似的方式,通过社交平台故意用羞辱、谩骂、传播谣言、起难听的绰号、传闲话等方式欺负或歧视被欺凌方,令其在这种公开暴露的网络环境中难堪、受辱,造成其精神损伤。

第三种形式:关系欺凌

关系欺凌,是指通过眼神、身体姿态、窃窃私语、传字条等方式制造一种氛围,令被欺凌者感到自己被排挤、孤立,或被无视、忽视。这种形式的欺凌很隐蔽,很难有证据,也很难干预,但常常发生。尤其在团体压力大,肢体、言语欺凌更易被批评和惩罚时,关系欺凌就会悄然发生。

网络上的关系欺凌则是通过在社交平台上故意忽视被欺凌方的信息,故意在其跟大家打招呼时不理会他,故意在其发布自己的一些作品、感受、观点时将其视作空气,令其感到被忽视、被孤立。关系欺凌很容易被理解为当事人过于敏感、对他人有误解,而与相关人核对时,对方又很容易否认,这就更易导致被欺凌者产生自我怀疑,对人际关系也会有更多不信任,这些都属于精神损伤。

网络欺凌与线下欺凌的不同

通过网络渠道发展的欺凌,有着不同于线下欺凌的显著特征。

网络欺凌比线下欺凌传播速度更快。原来没有网络时,欺凌事件可能需要几周甚至几个月来发酵,而网络令人更肆无忌惮、给人思索冷静的时间更少,通过几行字就能推动情绪的连锁反应,因此很可能一小时、一夜之间就发酵到严重的程度。

网络欺凌传播范围更广。原来欺凌事件可能只是一个班级或者一所学校知道,但现在通过网络,可以跨地域传播,令更多人知道,引发更多人的评论,这些评论可能给当事人带来伤害。例如:“他怎么不打回去?”“怎么能任由别人这样对你呢?”“一看就知道这人也有问题嘛,苍蝇不叮无缝的蛋!”……这些评论会让当事人感到自己做错了、自己太懦弱了,但又没有得到实质性的帮助。

网络欺凌影响更恶劣。其一,原来被打、被骂,只是局限于小范围知道,现在被拍成视频传播到网络上,有更多人看到,如果有身体裸露,造成的羞耻感会更严重。其二,无论评论是否谴责欺凌者,都会给欺凌者带来快感,因为平时并不会有这么多人关注他们,而通过网络,他们感受到了被关注、成为“网红”的快感,这对一些不成熟的青少年而言,或许是一种“成就感”。其三,通过网络传播的谣言会令被欺凌者百口难辩,感到无助与绝望,甚至导致自杀。

网络欺凌更易打击青少年的自信。青少年往往会通过社交平台上自己获得的点赞数、被回应的速度、回应人等“网络比拼”来判断自己是否受欢迎,因而他们在网络上发现自己没有被及时回应、无人搭理的速度可能比线下更快。例如:发了一条朋友圈,半天都没人点赞,但看到同学去为别的同学点赞;自己在群里说的话,无人回应,但别人说话却总是有人及时回应,等等。这些比在线下做出自己是否被排挤的判断快得多,同时也更容易打击到青少年的自信。

网络欺凌更为隐蔽、更容易逃避责任。在网络上,人们可以匿名,通过更改名字、头像来随意发表言论,甚至可以冒充他人,因此认为可以不用考虑后果地宣泄情绪、羞辱谩骂,也可以无须考证地传播闲话、造谣,因为总可以推脱“不是自己先开始的”,或者“又不是只有自己做了这事”。网络的特点让人们找到了一种宣泄压力的出口,无论成人还是孩子都被卷入其中。孩子们上网时会看到成人的言论、观点,年龄的发展特点又让他们的判断力有局限,不能从更全面、长远的角度思考,因此很容易被网络上的价值观、暴力方式所影响,学习以此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容易被忽视的网络欺凌

下面这个例子是典型的学生之间发生的网络欺凌。

在一个很普通的周六下午,上初二的小简看着手机上QQ空间里的留言,有点不知所措——

“你是不是喜欢二班的杨谷?”

“听说你前天和杨谷约会了?”

“我觉得杨谷不会喜欢你的,他好像更喜欢瘦瘦高高的女孩,你太矮了。”

“杨谷为什么会喜欢你呢?你做什么吸引了他?”

“你不觉得你配不上杨谷吗?”

“你和杨谷接吻没?啥感觉?”

“我觉得你应该不要再穿你那件粉色毛衣了,太土了,你穿成这样,和杨谷站在一起,你不觉得丢脸吗?”

“你和杨谷的事,如果被老师知道,你猜会怎样?”

“修修你的指甲吧,你现在的手拉杨谷,我想想就难受。”

小简不明白发生了什么,怎么突然大家要来说这些。她和杨谷并不熟,只是周五中午被年级主任叫去商量出年级板报的事,放学时,杨谷来教室门口叫她出来,他们一起商量了一下板报绘画的分工。小简有点委屈,而且这些话也让她很难过。她解释了事情经过,希望大家不要再这样说了,她以为事情会到此为止。

周一上学,她发现座位周围的几个人看她的眼神怪怪的,还有的在窃窃私语,她权当没看见。中午杨谷又来找她时,旁边同学发出了笑声,她也看到了几个女生眼神中的敌意。她走出教室,告诉杨谷,自己不想做了,让老师找别人吧。杨谷感到很奇怪,追着问她怎么了,这引来周围人低声捂嘴交谈。小简突然大声说:“你不要再跟着我了,为什么这么讨厌!”杨谷更加莫名其妙,去找老师。老师叫来小简批评了一顿,不让她画板报了。

小简最终也没向老师、杨谷解释,因为她觉得这会引起更多麻烦。但小简的QQ空间并未平静,还是会有人留言,说她不识趣、没情商、不值得被好好对待,说她衣品太差,画画色彩搭配也不好,很多嘲讽羞辱涌来。小简关掉了QQ空间,但有时还是忍不住打开看。在教室里,似乎她是独立于这个班级的,任何的闲聊都没有她的参与,她就是自己写作业。本来画画是她的乐趣,但最近也没精神拿起画笔,人变得越来越沉默。

上面小简的故事不是网络上频传的吸引眼球的视频,通常也不会为人所知,如果不是小简出现了抑郁状态,向妈妈提出心理咨询的需要,这个故事或许会被隐藏下来,会带来怎样的伤害也很难确定。

在这个案例中,存在网络欺凌中的言语欺凌和线下的关系欺凌。在现实中,通常也是这样结合发生——网上发生的事情会蔓延到线下,而线下的怀疑、嫉妒、不满也会在网上发酵。

《女孩们的地下战争》一书中有这么一段文字,清晰地描绘了网络欺凌的残酷性:“令人不寒而栗的是,科技让残酷行为更加轻而易举。今天朋友没搭理你,生气了?点击发送。对模仿你打扮的女孩感到生气?点击发送。有个女孩和你暗恋的男生调情,嫉妒她?点击发送。不用眼神交流,不用改变说话语调,也无须承担直接后果。社交媒体成了一个兵工厂,暗藏无数种武器。”

前一阵有个女孩求助,因为她的头像被同学利用,在朋友圈谩骂好友,在微信群、QQ群说好友坏话,然后再被截图,传送给她的好友,导致好友与其决裂。起因只是她同学喜欢的男孩替这个女孩说了一些好话,引起同学的嫉妒、怨恨。女孩的尴尬照片也被传到QQ上让更多人看到。在大家还未了解清楚事实时,已经出现了各种指责、羞辱、谩骂的声音,且传播到了其他班级、年级甚至校外。经过一晚上的发酵,等第二天女孩到学校,她已经被孤立,好友跟她决裂。而她因为没有看手机,全然不知发生了什么。由于没有留存证据,且在学校里除了排挤孤立,并未发生语言和肢体的暴力,她很难向老师诉说。直到她的学业成绩下降,情绪常常失控,妈妈很无助地向他人诉说时,事情才得以被发现。

实际上,从学校角度来说,由于网络欺凌发生在虚拟空间,大部分学校对于是否介入干预很为难。一方面,调查取证困难,需要耗费人力和时间,在学校教学、行政任务繁重的情况下,这的确是令学校很头疼的事情;另一方面,如何干预,如何公平处理,同样令学校无措。大家天然地认为学校就该有能力处理这类事件,但欺凌不能仅依靠共情和个人经验来应对,还需要学校有一套应对机制及系统的培训。目前学校大多缺乏这类支持。反过来,当学生感知到学校无力应对,或不用为自己的网络行为担责时,就可能认为这类欺凌行为是被接受的,进而在监管的“真空地带”肆无忌惮地相互攻击。

减少网络欺凌的发生,首先要从根源上帮助成人思考社会价值观、文化给儿童带来的影响,其次需要培养成人具备与儿童探索、讨论相关话题的能力。在这些基础上,帮助儿童正确使用网络,找到疏导压力、情绪的恰当方法,才能真正让青少年所处的网络环境更为健康有序。

猜你喜欢
暴力线下社交
“线上+线下”混合式体操教学的应用研究
2022年4月部分家电线下市场简评
社交牛人症该怎么治
线上与线下混合模式下的教学改革探讨
反性别暴力
聪明人 往往很少社交
社交距离
你回避社交,真不是因为内向
暴力的班长
ONE⁃MAN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