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兰梅
(江苏省泗阳县庄圩乡小学 江苏 泗阳 223700)
在小学教学阶段,数学教学内容相对抽象复杂,如何优化学生的学习思维,提高学生学习认知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是数学教师必须要解决的教学难题之一。而小学生往往处于被动的学习环境,自主学习能力不强,因此需要教师对于学生的学习思维加以引导,课堂提问就成为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并且推动学生达到预期目标的基本手段,有效的课堂提问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探知欲望,更加能够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逐渐掌握学习方法,巩固知识加强与教师的教学反馈。并且课堂提问还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课堂专注度,让学生从自我角度出发,对课堂知识内容加以研究。
1.1 课堂提问有利于建立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课堂教学实际上是教师与学生与课本之间的平等对话,在以往的教学中,课堂教学主要以教师教学为主,导致教师占据了大量的课堂教学时间,教师的教学要求学生按照教学内容进行逐一的被动式学习,不利于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发挥不符合学以致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而课堂提问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在思考过程中去逐步学习利用教师所讲解的知识,让学生的学习思维不再是被动的,而是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主动发表个人意见与看法,这样教师与学生之间就形成了良好有效的互动,促使课堂教学氛围更加浓厚,学生在氛围的影响下也会主动抒发个人对于教学内容的情感与观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从多角度出发提升对教学内容的看法与理解,从而学生的学习效率也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1.2 课堂提问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小学生年龄偏小,活泼好动,想要学生在一节课堂中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讲是不切实际的,一般来说小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能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基本维持在20分钟左右,如果学生度过这一最佳学习机会,学生就开始出现烦躁窃窃私语的情况,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必须要做好教学环节的设计,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互动,让学生可以体验到课堂教学的独特魅力和乐趣,这样学生的教学注意力将会随着教师的教学内容推荐而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课堂教学提问则可以在教学活动中,阶段性的将学生注意力有效的集中起来,让学生的学习思维跟随教师的提问内容来进行自我思索,这样学生的学习注意力不知不觉的就被集中于课堂教学中,从而有利于学生学习质量的快速提升。
1.3 有利于培养学生自我思考能力。学生想要学好数学知识,有效的思考是重要的前提,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与发展是教学质量提高的基础,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提出一些问题,这样就可以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知识的应用方法,有效启发学生,能够朝着正确的思维方向而发展,并且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如果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一些生活化问题,那么学生将会使用个人生活经验来解决实际问题就可以突出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情景。并且教师的提问可以从多个角度出发,让学生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对知识进行联想,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1.4 有利于拉近师生距离,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主动性。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是否能够进行平等对话,将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质量,在小学教学中,由于学生与教师存在年龄方面的差异,学生普遍会对教师存在一种敬畏情绪。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不愿意也不敢向教师提出问题,这样就导致学生如果在教学活动中出现问题,也不愿意向教师来进行反馈,并且由于教师与学生之间认知存在极大的差异,许多情况下教师认为很简单的问题没有解释,但是学生却感到难以理解,这就需要学生主动提出自己的疑问,在教学活动中能够与教师讨论找到正确的答案,从而帮助学生越过学习难题,并且在师生互动过程中,有效拉近师生关系能够让教师了解学生当前的学习状态,是否在学习活动中会出现共性问题,从而帮助教师改变教学方法和教学针对性,有利于对教学计划进行正确的调整,促使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正确发展,为学生未来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在当前教学改革的要求下广大教师已经开始意识到课堂提问对于学生发展的重要性,所以在教学活动中开始设计多元化的课堂提问内容。但是在教学开展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并未得到有效的解决,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2.1 教学情境创设不得当教师提出无效化问题。教师的教学提问必须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这就需要教师为学生创设一定的自主学习情境,让学生在教学情境中来活化个人学习思维,从而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但目前大部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并未为学生创设具体的教学情境,只不过是为了提问而提问,教师的提问教学活动往往在学生分散注意力的时候,想要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并且提问内容也相对简单,学生只需要简单的查阅课本即可完成问题的作答学生的主观思维仍然未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无法帮助学生提高数学知识的认知与理解。
2.2 课堂提问无法反馈学生的知识结构。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思维和知识认知都有一定的不同,所以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由于其不同的学习能力,所以学生脑海中所生成的知识结构也有极大的差异,学生的知识结构将会影响到学生的知识应用,所以教师在提问过程中必须要让学生能够反馈个人知识结构,但目前大部分教师的问题只是单纯的让学生去解答数学题目没有针对性的去探知学生的知识结构,导致教师对于学生学习情况的理解不够深入,很难让学生配合教师完成教学思考。
2.3 未结合小学生现有心理发展水平。有效的课堂提问必须要让学生能够自由的表达个人学习思维和自我知识认识,让学生拥有一定的学习主动权,但是目前小学数学课堂提问为有效结合学生现有心理发展水平,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所展现的学习思维和心理接受能力都有一定的差异,教师在设计问题时不能够单纯按照整体学生来进行问题的创设,而是应当结合学生的个人发展特点来提出问题,有效的问题让学生可以在个人学习基础之上加以理解,避免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超过了学生的学习认知范围,让学生可以感受到问题的亲切感,这样才能够调动学生的主动学习思维。
3.1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都相对不足,学生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而产生不同的学习理念和学习认知。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只有为学生创设具有学习兴趣的情境,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可以在个人兴趣的引导下,对知识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教师必须要创设生动有趣,符合学生学习,年龄和实际生活以及富有数学趣味性的问题情境,真正从多方面多角度刺激学生的好奇心,引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思考。
3.1.1 教师应当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学生创设学生们所喜欢的学习情境。例如大部分学生喜欢故事和动漫。教师就可以将这些娱乐文化元素融入到教学活动中去,让学生在自己所熟知的故事和动漫人物的影响下来展开自主探知。如在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西游记这一故事和人物来设置教学情境:“在西游记里猪八戒吃的比较多,有一天孙悟空摘了一个西瓜,想要和师徒4人分享,孙悟空加西瓜分成了4份每人一份,但是吃得多的猪八戒不同意非要两块,于是孙悟空就把西瓜平均分成了8份给猪八戒分了两块,随后猪八戒非常的高兴,以为自己多了一块。同学们想一想猪八戒是否真的多吃了一块?孙悟空分西瓜的原理是什么?”由于教学问题属于学生所喜欢的故事情节,学生将会逐渐进入到教学情境中,学生的学习思维得到的活跃,学生为了了解猪八戒是否占了便宜,而在接下来的学习活动中将会更加专心专注,从而帮助学生解决心中的疑惑,让学生在充满童趣的情境中去了解数学知识,提高知识技能的掌握深度。
3.1.2 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为学生创设生活化情境,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大部分数学知识不仅是一项知识学科内容更加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所需要使用到的生活技能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从学生现有生活情境中出发,来为学生创设数学问题,利用生活场景来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在与教师的讨论过程中激发个人生活经验去寻找生活中所包含的独特数学知识,这样学生就掌握了从生活角度出发,学习数学知识的方法。例如,在有关于统计学知识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列举生活中的相关事物,让学生进行自主统计,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量一量教室的长和宽,以及教室中黑板,书桌,书本的长和宽。让学生在测量完成后,自我组建统计列表,这样就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了实际生活中。引导学生将数学与现实联系。再例如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日常家庭生活中所遇到的情境如:“妈妈每一天都需要到超市购买生活必需品,同学们可不可以当一次家庭小管家,每一天向妈妈询问超市购买商品所用到的钱数,来统计一下自己家每个月会使用到多少钱。”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建立生动有趣的生活情境,让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事件有效贴合,学生通过自我调查自我统计的方式来学会数学知识,并且还对金融和金钱管理有了基本认识,提高了学生的生活技能,也在日常生活中加强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学生的数学知识在不断的自我探究和发现过程中会得到不断的提高,从而促进学生的数学知识能力和谐发展。
3.2 构建数学教学游戏,提高学生课堂教学参与度。小学生年龄偏小,对于课堂教学活动的参与经营性往往不高,所以为了增强学生的学习意愿,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为学生穿插一些数学游戏,让学生可以了解到数学知识的独特魅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而在课堂教学提问中,教师也可以为学生设置一些游戏环节,本来增强学生的学习去旅行,在展开10以内加减法的教学活动中,在巩固练习阶段,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看谁算得快的游戏,由教师随机口头念出计算题目,随后所有学生不得喊出答,而是需要在第一时间内举手。只有第一时间举手,且在三秒内回答出题目答案的学生才可以获得本次游戏的胜利而获得胜利的学生可以获得教师的一朵小红花,奖励三朵小红花可以获得一些物质奖励。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就会被快速调动,争先恐后的去回答教师的数学问题,而学生的游戏活动过程就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训练的过程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高。
3.3 分层化问题,保障学生个性化发展。每一年有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认知与理解都有极大的差异,教师在可能提问时必须要把握好问题的难易程度。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学生的认识水平包括已知区,发展区和未知区,如果课堂提问内容在已知区或者未知区将会导致课堂提问内容太难或太简单,所以教师的提问内容需要在发展区进行提问内容让学生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但是又不至于过难,学生无法自主进行解读,有挑战性的问题才能够让学生获得学习的成就感。但是每一名学生的发展需求所不同,教师要拿捏好提问的难度,尽可能展开分层化教学。所提出的问题要由易至难,由浅入深,逐步深入将学生的学习思维逐一引入新的高度,这样才能够帮助学生在认识新知识时具有清晰的层次感和条理性。
例如,在有关于线段知识的讲解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直线概念提出以下几个问题,让学生来自由选择回答。“第一,什么是线段?第二,如果要画线段大家会怎么画?第三,如何在2点之间画一条直线?第四如果不用尺子,大家会如何画线段?第五,平面上有三个点,同学们可以画多少条线段?4个点又能画出多少?”通过5种不同层次的问题来引发学生不同层次的认知与学习参考,让学生来进行自主选择回答,这样引发学生不同层次的思考,从而引导学生个性化发展。
3.4 结合学生现有心理水平来进行提问。传统教学模式是由教师小学生单方面来进行教学,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缺少自主学习和思考的机会与空间,这样的学习模式导致学生会形成惰性思维,往往会过度依赖教师的教学内容。学生对于所学知识无法灵活应用,一旦遇到一些新型问题,就容易放弃自我学习,小学生年龄偏小与教师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有着极大的差异,教师的教学提问内容必须要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现状。让学生可以感受到问题的亲切感,例如,在有关于异分母分数相加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改变教学提问方式。“同学们如果是两个不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这些分数能不能进行运算?我们应该怎么办?”教师的提问角度由校学生提问,而改变成为与学生共同讨论问题,这样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亲切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总而言之,在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要合理利用课堂提问来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提高学习主动性,加强学生的主观思考,这样才能够帮助学生融入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