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研究

2022-11-20 07:23:27孙志春
读与写 2022年7期
关键词:小组讨论学科核心

孙志春

(福建省宁德市第五中学 福建 宁德 352100)

前言

在进行高中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往往会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对数学公式进行记忆。这种学习方式往往会花费大量的时间,但却并不能够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更不能够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因而当学生在作答数学题目时,常常会出现无从下笔的情况,这对于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是较为不利的。为了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学科核心素养,教师可以从课前引导学生进行预习、以提问的方式开展课堂、开展差异化教学、引导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开展课后复习的方式,促使学生能够以多样化的方式,完成相应的数学学习,这对于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有着较为重要的作用。

1.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意义和作用

自从新的课程标准颁布之后,高中阶段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就变成了一件既考研学生学习能力,又考验教师教学水平的工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获得怎样的核心素养,本质上就彰显着教师的教育观念,总的来说,高中数学教学中全面加强核心素养的培育有以下意义和作用。

改革教学方法,优化课堂学习体验。长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教育工作者会发现,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如果落于老套可能会影响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进而影响数学课的整体质量。所以,对于高中生来说,最好的教育就是改革教学方法,让他们在课堂上收获更加愉快的学习体验。比如有些教师会充分参考新课改的教学意见,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走向讲台和大家分享他在预习或自学过程中吸收到的数学知识。再比如,有些教师会利用多媒体设备改革课堂的教学策略,让学生们都有机会获得新式的学习体验。当教师的教学套路发生转变的时候,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也会出现波动,教育改革的方法越是有效,学生的学习兴趣上升的趋势就会越为明显。

注重以生为本,减轻教师教学负担。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这一点是新课改背景下培育学生核心素养,教师第一个要明确的问题。过去的课堂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教师可能过分注重自己在课堂上的讲解过程,也可能比较关注学生的做题情况或者听课质量等等。但无论教师的关注点在哪儿,最后的落脚点肯定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注重提升学生成绩,新的教育教学背景下,教师必须注重以生为本,只有进一步转变教学策略,学生才会进一步感受到自己在课堂上的能动性,从而展现出学习数学知识的活力。这也有助于减轻教师的数学教学负担。

培育思考习惯,形成终身学习意识。学生具备良好的核心素养,就意味着在学习上,学生会拥有更加主动的学习精神,在习惯上,学生会拥有更加良性的自我学习意识。比如高中阶段的核心素养中包含立体想象,逻辑思维等多方面的核心素养,当高中生具备了这六大核心素养之后,他们对数学学科中很多难点知识会有更加深刻的理解。不仅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整体效果,还能够让学生自主探究更多的数学知识,培养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

鼓励开拓创新,真正培养创新人才。当前的教育背景比较关注学生的创新发展,没有任何一部分数学知识是一成不变的。所有的题目都是基于基础知识,并且进行多元化的延展和变形,适当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鼓励开拓创新的能力,有助于真正培养创新型人才,让高中生在实践中取得进步。核心素养在实践中的推动力是十分显著的,这一点也要求教师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联想素质,提高他们探究并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2.以信息技术辅助学生提高核心素养

学生在进行数学学习任务时,往往并不注重预习过程,因而他们并不能够在课前,做好相应的数学学习准备,这对于帮助学生在课堂学习上,针对性地听取相关数学内容是不利的。为了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预习效果,教师可以对信息技术进行充分应用,促使学生能够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对本课时将要学习的内容进行把握。为了能够达成这一教学目的,教师可以结合着自己对于教材内容的分析,对有关本课时的重点数学知识点录制,然后将其上传至网络教学平台,供学生进行学习,促使他们能够在学习中,完成相应的预习任务,对自己的自学能力进行培养,这对于提高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有一定的帮助。接着,教师可以引导他们通过观看视频的形式,开展预习工作,在明确知识点的基础上,明确自己在本课时学习中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位学生都可以结合着自己的实际情况,针对性地重点观看某一部分的内容,这能够帮助学生取得理想的预习效果。

为了能够进一步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可以布置一些同视频内容相关联的题目,让学生能够在完成视频观看学习之后,根据自己的视频学习成果,对相应的题目进行作答。因此,学生可以结合着这些题目,对学习的内容进行复习,同时也能够较好地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促使学生能够培养个人的学科核心素养。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学生能够取得较好的成绩,那么他们便能够坚定自己学习的信心,并且能够保持着自主学习的习惯,促使他们能够经常性地通过对于教材内容的预习,明确自己在学习上的问题,这对于学生开展后续的学习任务有着较大的帮助。如果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基础问题,他们便可以结合着这些问题,对视频进行重复观看,促使他们能够在自主解决问题时,完善自己的预习成果,这对于进一步地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着较大的帮助,因而学生能够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完成相应的预习学习,也能够提高自己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3.以提问的方式辅助学生培养学科核心素养

学生在进行高中数学课堂学习时,常常不能较好地集中自己的注意力,让自己跟随着教师的教学进度,完成相应的数学学习任务,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是不利的。为了帮助学生投入到课堂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对提问的教学策略进行应用,让学生能够结合着教师的提问,层层深入地对相关的数学问题进行探究,这将帮助学生在解答教师提出问题的同时,加深对于本课时学习内容的理解,并且能够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能够对自己的问题探究能力进行培养,这对于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学科核心素养有一定的帮助。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地提出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发现的通过思考难以解决的问题,然后结合着自己的教学经验,对他们进行引导,这将帮助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通过解答教师层层深入的提问,更为顺利地提高自己的数学学习效果。

例如在学习《直线、圆的位置关系》的相关内容时,学生需要了解圆和直线之间有哪几种位置关系,并且能通过一定的计算方法,对圆和直线的位置关系进行判断,同时,学生也需要在本课时的学习过程中,对自己的学科核心素养进行培养。为了达成这一教学目的,教师可以先用古诗文对课程进行导入,让学生能够结合着自己对于诗句的理解,融入相应的教学情境中,并且予以学生一定的机会,让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理解,谈谈自己对于蕴含其中的数学意境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白纸上画出一个圆,然后通过将尺子当成直线,辅助学生通过移动尺子的方式,探究圆和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有哪几种,促使学生能够在动手解答问题的过程中,对自己的学科核心素养进行提升。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予以学生充足的时间,对这一问题进行探究,促使他们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对自己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培养。

在学生得出相应的结论之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需要在本课时内,重点掌握的知识,向学生进行进一步地提问:“如何应用l、r1、r2之间的大小关系,以等式、不等式的方式,判定圆和圆的位置关系,圆和直线的位置关系?”然后,教师可以继续引导他们通过作图的方式,鼓励他们应用自己对于形象图形的理解,尝试对这一问题进行探究,促使学生能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增强对于相关内容的把握。通过以上的教学,学生能够层层深入地对本课时的学习内容进行探究,这将帮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对自己的学科核心素养进行一定地培养,也将帮助学生在之后的学习过程中,更为灵活地处理遇到的问题,促使学生能够取得更为良好的数学学习成绩。

4.应用分层教学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由于学生的能力各不相同,所以,如果教师向学生提出相同的问题,那么,势必会有一部分学生跟不上教学进度,或者,有一部分学生认为教学内容过于简单。同时,由于课堂的时间是相对有限的,因而如果教师采用依次向不同能力的学生,进行分开提问不同的问题的方式的话,那么教学的进度便会被拖延,这对于提高教学的效率是不利的。为了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可以对分层教学的方式进行应用,并且在对学生进行分组时,确保每一个小组内的学生的基本情况是相近的,为后续的分层教学做好相应的准备。接着,教师可以结合着对于本课时学习任务的理解,向不同的小组提出不同难度的问题,让他们能够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根据自己对于问题的理解,参与到对于这些问题的讨论中,促使他们能够借助小组讨论的平台,完成对于相关数学知识的学习。同时,小组讨论的形式还能够帮助他们在能力的范围内,实现个人学科核心素养的提高。当然,小组讨论的形式也将帮助他们培养自己的小组合作意识,以及提高学生的小组合作技巧,促使学生能够在之后的数学学习时,能够应用多种解题策略,实现对于相应问题的解答,这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而言,有着较为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学习《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的相关内容时,学生需要熟练地掌握有关余弦函数、正切函数等函数的基本性质,也需要对它们的图像有一定的了解,更需要在学习本课时的内容时,对自己的学科核心素养进行提高。为了帮助班级上的每一位学生在自己能力的范围内,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教师可以按照学生的基本情况,对其进行分组,然后为不同的小组,以提问的方式设定不同的小组探究主题。对于综合数学学习能力较弱的小组,教师可以以“如何用五点法绘制三角函数的图像?三角函数有哪些性质?”等基础知识,作为切入点,促使学生开展小组讨论学习,并且鼓励他们积极地结合着对于教材的理解,谈谈自己的想法,促使他们能够在同小组内其他成员进行交流时,增强自己对于相关内容的把握程度;对于数学综合能力较强的小组来说,教师可以让他们结合着自己对于本课时基础内容的了解,完成一些有关“三角函数变化”的综合性题目,让他们能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先是通过自主作答的方式,寻求解题思路。并且在完成个人探究任务后,通过讨论的方式,同小组内其他学生交流自己的解题策略,促使他们能够完成对于相关内容的掌握,实现个人能力的提高。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能够实现小组内成员的相互启发,并且能够拓宽每一位学生的思路,使得他们能够以更为全面的角度看待相应的问题,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

5.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辅助学生培养学科素养

在课后复习的过程中,每一位学生都会遇到较多的个性化的问题,如果不对这些问题进行解决,那么,学生将会积累越来越多的问题,这对于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学科核心素养是不利的。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教师可以引导他们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在同小组内其他成员进行交流时,解决彼此的难题。而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每一位学生都能够结合着自己的问题,对自己的想法进行表达,促使小组内的其他学生,清楚这一位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这是学生开展小组讨论学习的基础。同时,其他的学生也可以结合着自己的理解,尝试性地对这一位学生的问题进行解答,并且营造良好的小组讨论氛围,让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做到学有所获,这对于提高小组内每一位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提高自己的数学表达能力,让自己能够在之后的数学学习中,能够更为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也能够提高自己的合作技巧,促使自己能够在小组学习中,取得更为优良的学习成效,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有着较为重要的作用。而对于那些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仍无法解决的问题,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地向教师进行提问。有些学生的脸皮比较薄,可能不太敢和教师讨论数学问题,所以教师在和学生们交流数学知识的时候,最好保持和蔼的态度,让学生意识到,和教师交流也不是那么有压力的一件事情,这样学生探究数学知识的积极性,就能够得到培养。在同教师进行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应该从题目相关基础知识,解题思路以及创新方法等多个角度进行引导,尽量让学生以更加创新的角度思考问题,这也是新高考背景下教育工作者全面培育学生核心素养,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重要策略。教师结合着自己的教学经验,给学生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解题路径,帮助学生结合着教师的建议,尝试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这对于帮助班级上每一位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有一定的帮助。

6.以课堂补充的形式渗透数学文化知识

高中阶段的教学节奏比较紧张,所以大部分教师会选择保守的教学策略,先利用一切时间讲解基础知识,只有保证学生能够将基础性内内容全部掌握,教师才会考虑拓展其他方面的内容。然而,在核心素养培育的时代背景下,教师必须要意识到,课堂上讲解的基础性数学知识,只是满足了学生的学习或成绩层面的需要,而真正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却必须从多方面展开努力。

例如:教学“函数”的相关知识时,教师会发现,从高一开始,学生就不断接触各种各样的函数,无论是学生此前学习过的二次函数,还是高中阶段重点要了解的对数函数,指数函数,幂函数的内容,学生都需要深刻掌握。然而,长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数学教师们总是会在班里找到这样一类同学,他们对函数知识的掌握比较到位,平时已经可以自主处理比较简单的函数问题,但是教师询问学生函数的意义,或者将函数放置到一个特定情景中,引导学生进行生活化思考的时候,学生的思维就会陷入停滞,无法给出合理的答复。这种情况应当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学生虽然会做题,但没有从本质上全面理解函数的内涵,这也是长期高中数学课堂上暴露出来的一个弊端,为了更好的扭转传统教学的观念,教师可以在教学结束之后利用几分钟的时间给学生渗透一部分数学文化知识。比如教学高中阶段的第一个函数知识时,教师就给学生讲一些关于函数诞生的故事,让学生知道函数并非数学家们凭空想象出来的,而是基于不断的实践和探索,合理推演出来的科学知识。教师可以将古代数学家探究函数的历程串联成一个故事集,每次上完课都留下五分钟左右的时间给同学们讲一个小故事,经过一个学期的长时间教学,教师会发现,学生对函数的了解更加透彻了。

教师要明确的看到,这样的教学方法会给数学课堂增添一丝活力,还有利于培养学生从源头思考问题的思维习惯,真正掌握高中数学的精髓。更为关键的是,这种教学方法并不会浪费太多课堂时间,反而会给学生带来愉快的课堂学习体验,有助于进一步完善高中阶段的数学教学,全面培育核心素养。

总结

总而言之,教师在开展高中数学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可以对信息技术进行充分应用,让学生能够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可以以提问的方式开展课堂教学,让学生能够借助教师的提问,层层深入地对教学主题进行探究;可以开展分层教学,促使学生能够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实现学科核心素养的提高;可以引导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对学习的内容进行复习,并且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解决自己的个性化问题,促使学生提高学科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小组讨论学科核心
高效课堂小组讨论环节的有效运用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军事文摘(2022年14期)2022-08-26 08:16:40
近观天和核心舱
军事文摘(2022年14期)2022-08-26 08:16:22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军事文摘(2022年12期)2022-07-13 03:12:18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厘清小组讨论的两种取向
长江丛刊(2017年3期)2017-11-25 06:17:35
“超学科”来啦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如何提升初中社会课小组讨论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