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焱
[新疆博乐市逸夫小学(市三小) 新疆 博乐 833400]
小学阶段开展音乐教学能够达到培养学生艺术感知能力的作用,对学生今后的发展具有推进作用。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诸多小学音乐的教学自侧重于对学生音乐技能的培养,并没有重视对学生学习能力与素养的培养。加上单一的教学方法不能激发出学生的兴趣,使得小学生不能集中于课堂教学中,造成适得其反的效果。而运用奥尔夫教学法能够有效地优化此种问题的出现,运用于音乐教学中能够让学生充分地感知到教学中节奏、旋律的变化,从而在内心感受到音乐美,促进学生学习能力与审美意识、审美能力等素养的提升。
1.1 内涵。奥尔夫教学法是颠覆传统的教学观念与方法,属于独创音乐的教学体系。其最本质的理念是要回归本心,具体而言就是通过自身的感觉去协调和发动身体各方面的能力,能够通过生命开端来自然地表露出心灵的音乐来体现出学生本身具有的能力[1]。根本的原则是要从学生的一切出发,通过学生亲身参与到音乐表演中主动地学习音乐,培养其创造力。而教育的思想则是要注重到了综合性、开放性、即兴性及原本性的音乐教学,其主要的内容的是节奏、语言、韵律练习及基本形体动作教学。
1.2 基本特征。奥尔夫教学法借助节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把握学生学习的整体过程,注重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愉悦的兴趣,关注到在音乐教学中的开放性、即兴性、综合性以及原本性等特征,而作为追求回归人本的音乐教育,综合性与原本性也是奥尔夫教学方法中最吸引人的重点部分。
1.2.1 综合。奥尔夫教学法当中着重强调了教学应该要将学生的真实音乐生活给充分的诠释出来,在思想表达方面上也更加注重抽象情感艺术的发挥。也是基于此点基础上,让音乐教学的内容变得更加具有丰富性,且在陶冶学生的情操上具有着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让奥尔夫教学法构建出了相对完整且综合的艺术体系。在体系中涵盖着多种艺术表现形式和艺术内容,且能够运用简单易于接受的旋律和节奏形式呈现出来,让小学生能够更加容易接受。
1.2.2 原本性。奥尔夫教学法并不鼓励单一的音乐教学形式,更加侧重于在教学中融入大量辅助工具,以此来体现出节奏旋律。具体而言是教师在教学中融入的大量舞蹈肢体工作语言,而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也不仅是听众,更是参与到音乐教学中参与者与演奏者,在不同的角度上深入体验音乐学习中。是一种特别接地气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
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节奏训练作为十分重要的了宽容,是学生认识学生音乐的前提,学生只有在认识节奏的基础上才能明白音乐演奏节奏,深入了解曲目所要表达的感情及意义,达到促进学生音乐素养与音乐知识提升的作用。因此,奥尔夫教学法在节奏训练中的运用,能够有效促进学生深入理解知识,为学生今后学习音乐奠定坚实基础,促进学生高尚音乐素养的形成。
2.1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节奏感作为学生想要表达内心音乐节奏感的体现途径,是对学生审美能力的表现形式之一,也是让学生欣赏能力与理解音乐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节奏训练能够提升其对音乐知识的理解与音乐情感的培养具有着重要作用[2]。所以,节奏训练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节奏感,从而助力学生能更好地学习音乐与领悟音乐,推动学生的音乐学习的进步。此外,在节奏训练的教学中,还能让学生通过节奏来领悟音乐中的美,促进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提升。
2.2 促进师生共鸣,激发学习兴趣。在学生进行音乐的学习中,节奏训练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音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描绘出的节奏感能够给学生带来极大的影响,在学习中如若教师表达出来的是愉悦的感觉,会促进学生与教师产生共鸣,推动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与此相反的是,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如若给学生传递的是消极的节奏感,则会导致学生对教师讲解的内容失去兴趣,进而不会主动参与到互动里,使得消极的节奏感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失去了学习动力。因此,教师在音乐教学中要充分重视对学生节奏感的培养,引领学生节奏感教育的发展,促进学生节奏感的提升。
2.3 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在学习中教师通过培养学生的节奏感,能够达到强化学生对美的理解,促进其审美观的提升,达到陶冶学生性情的作用。由此可知,节奏感在音乐教育是重要的措施,教师的积极引导能够带给学生新的见解,达到增强学生了解音乐的信心[3]。音乐表达思想与情感是其他学科教学中展示不出来的,因此教师要重视对学生节奏感的体现与价值,从而才能让节奏感在音乐教育中发挥出自身具有的作用,促进学生对音乐喜爱程度的加深,培养学生的创造才能,提升学生的素养,推动音乐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让音乐教育达到陶冶学生情操的同时还能对学生的价值观与人生观起到重要的积极影响。
2.4 提高学生节奏感与音乐技能。节奏作为音乐教学中基本的构成元素,学生在进行学习中能够通过节奏感的变化来感受到音乐,而借助奥尔夫教学法来展开节奏训练能够增强学生的节奏感,让学生能够学会识谱、读谱等诸多知识,强化对音乐的感知与内涵的领悟,增强学生的音乐感。同时,展开训练的过程中能为学生演唱与演奏提供重要的依据,让学生在掌握识谱的基础上更好地感知及饿哦组变化,强化学生对其他要素的感知,促进学生听觉能力的提升,达到提升学生音乐技能的效果。
小学音乐教学中运用奥尔夫教学法主要存在的问题是教师对教学法认识不足、教师专业素养较低、忽略了学生的情感。研究证明了,多数教师片面性地认为奥尔夫教学法就是将音乐知识与舞蹈动作相结合,也因为教师片面性地认为,导致在教学中教师只教授表面的知识与简单的舞蹈动作[4]。加上部分学校中的教师普遍都是兼职教师,缺少了专业性的教师,教师缺乏了专业知识与教学能力,难以胜任奥尔夫教学法。此外,由于教师在音乐教学中,过于侧重对学生演唱技巧与曲目的培养,忽略了学生在学习中的音乐情感变化,阻碍了音乐教学的顺利开展。
4.1 开展节奏训练,实施引导教学。传统音乐教学中,由于教师使用的教学方法较为单一,通常是运用机械式的引导方法展开教学,使得学生失去了对学习音乐的兴趣,不能有效地将学生主观能动性发挥出来。基于此种情况下,教师要积极地运用奥尔夫教学法来展开节奏训练,在教学中通过具有感染力的节奏训练来引导学生迅速地进入到学习状态中,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并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里,转被动为主动,为后续教学奠定基础[5]。例如,在进行教学《大鼓和小鼓》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教学中通过拍拍手、跺跺脚等肢体动作来感受到音乐的节奏变化,而学生在节奏训练中通过添加肢体工作来表达,能够增加学习的趣味性。此外,教师还可以借助适宜的音乐来表现出节奏的变化,并能选取具有节奏性的曲子,如《过新年》等让学生感受到不同节拍,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达到强化学生节奏感的效果。再比如,在进行教学《魔链》时,为了能够让学生积极地投入音乐中,可以结合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所做的事情、如起床、穿衣服、刷牙、洗脸等,让学生能够一边聆听音乐,一边运用肢体工作展现出日常生活中所要做的事情,并通过表演的形式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让学生能够快速地熟悉音乐,达到提升课堂良好氛围的效果,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4.2 激发学生对节奏训练的学习兴趣。在进行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想能够顺利地展开节奏训练的教学,则需要充分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自主地参与到节奏训练的教学中,达到提升音乐教学质量的作用。因此,教师在进行奥尔夫音乐节奏训练中要结合现实出发,找到在学生现实生活中经常见到的音乐节奏,并引导学生能够通过此节奏实施表达,借助身体的每个部分来展现出节奏。教师在此过程中需要对学生的节奏拍打进行规范化,耐心地对学生讲解每个音乐节奏动作,让学生在教师的教学中能够激发出对节奏训练的兴趣,才能更好地掌握音乐节奏。例如,在进行节奏教学《在祖国的怀抱里》此首乐曲时,教师要为学生进行讲解音乐二拍子的知识,而在讲解到《山谷静悄悄》时,则是要讲解音乐四拍子的知识,让学生能在不同的音乐节奏中顺利地掌握音乐节奏,激发出学生的想象力,促进音乐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
4.3 开展节奏训练,运用游戏教学法。学生因为生性比较好动,在教学中难以集中注意力,教师要结合学生的此特点上,运用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方法,将奥尔夫节奏训练教学融入于其中。游戏教学作为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法,将节奏训练结合于其中,让学生能够认识到事物及规律,掌握好小学音乐节奏的特点,提升学生对音乐节奏的理解与学习兴趣。例如,音乐教师在进行教学讲解《打花巴掌》曲目教学时,可以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划分,为学生设置游戏完成拍掌练习,并让每个学习小组都能按照音乐节奏的规律来进行拍打,促进学生在拍打中掌握节奏训练的技巧,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节奏把握程度,促进音乐教学目标的实现。再比如,在进行教学《火车波尔卡》时,教师可以结合游戏的形式,利用学生较为活泼好动、善于模仿的特点,让学生借助游戏的形式在玩乐中体验音乐,并营造出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能够在趣味性的活动下,实现有效学习。在进行教授《火车波尔卡》时,先导入欢快的音乐,向学生介绍波尔卡的由来,并引入学生感兴趣的“旅行”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随后用货车波尔卡自我介绍的方式向学生介绍波尔卡的由来,避免了灌输性的讲解给学生带来的抗拒心理。同时,借助图画形谱的形式,让学生能够直接的感受到音乐的旋律与节奏的线条,并借助开火车与拍手的游戏,让学生直接地参与到音乐感受中,加深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还可以在进行教学《小青蛙》时,教师进行敲鼓打节奏,让学生跟随着青蛙跳,教师敲打的节奏较轻,则学生要跳轻一些,教师敲打的节奏重,学生要跟随着跳重一些,通过反复训练的形式,让学生更快地掌握音乐节奏的前若干。并且还可以在教学结束后,让学生模仿青蛙找到家的叫声,并将音乐旋律加上。这样一来,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就能学会此首歌曲,促进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并能推动学生在愉快的游戏中学到音乐知识,达到锻炼学生各方面能力的作用。
4.4 在节奏训练中,加入语言教学。音乐教师在进行教学中要想提升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质量,就要在节奏训练中加入语言,让学生能够借助语言找到音乐的节奏感,提升学生对音乐节奏的理解程度,促进学生音乐学习质量的提升[6]。具体而言,教师要在节奏训练教学中从几个方面展开教学,首先因为音乐节奏与语言节奏上具有着相连的关系,教师可以利用此特点,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短语、语句的编排,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对语句、短语在节拍的配合作用下融入相应的舞蹈动作,更好调促进学生掌握音乐节奏,实现教学的目标。其次,是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为学生一一讲解儿歌和诗歌,并为学生进行朗诵,让学生在聆听教师的朗诵中找到节奏的旋律,激发出学生投入到节奏训练中的兴趣。最后,教师则是可以引导学生在教学中通过对所学的内容进行节奏拍打的训练,让学生能够实践中掌握程度,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提升教学质量。例如在进行学习《两只小象》时,可以让小学生模仿小象走路与动起来,利用波浪线来比作河水,让小学生模仿小象走路,并利用打击乐不拿走让学生能够伴随着节奏进行表演,并在学生兴奋时将歌词朗读出来,促进学生进一步理解内容。
4.5 运用多媒体手段,实施节奏训练。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与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发展下,信息技术开始被广泛运用于教学领域中。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可以从几个方面运用多媒体技术,首先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并结合教学的内容,将音乐节奏训练中的内容转化为视频、图片以及音频等形式,在课堂中给学生进行播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能够积极地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7]。其次,是在教学中教学可以根据音乐教学的内容给学生布置相应的教学内务,如大合唱、舞蹈表演等形式比赛的活动,让学生积极地投入到节奏拍打活动中,提升学生对音乐节奏的把握程度,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例如,教师在进行教学《黄河大合唱》时,可以将学生按照小组的形式进行划分,每个小组为10人一组,随后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将《黄河大合唱》中的节奏、节奏一一展现在学生面前,还要将训练内容能够合理地分配在每个小组当中,让小组中成员都能展开针对性的节奏训练,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对音乐节奏掌握程度的加深,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再比如,在进行学习《音乐小屋》时,由于在教学中教师只涉及到了钢琴与小提琴的音色教学,显得教学内容的设计较为单一。此时,教师要学会利用现代化音乐软件及电脑制作的软件来制作出多媒体课件,让《音乐小屋》的教学能够运用多种音色下,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习内容变得更加的想象画,加深学生对音乐小屋的理解,同时也能让学生认识到各种各样的音色,让音乐审美意识深深地植根于学生的心中,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审美意识。
4.6 在节奏训练教学中运用打击乐。打击乐作为学生在音乐学习中最常运用的一种乐器,不同的打击乐产生的效果具有着不相一致的差异性。因此,教师要想确保小学音乐课堂能够顺利地展开节奏训练教学,要在教学中运用打击乐,引导学生能够通过学习打击乐中辨认出音乐中的长短、强弱等变化,促进学生对音乐节奏的认识,进而让学生全面地掌握音乐节奏变化,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例如,在进行教学《时间像小马车》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相应的预期,如敲击三角铁、敲击沙锤、敲击响板等多种乐器,进而引导学生能够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乐器对这首歌曲节奏进行反复的训练,从而让学生在练习中找到节奏的规律,促进学生掌握节奏训练的目标。
4.7 实施体态律动教学开展节奏训练。奥尔夫认为人类最本能的欲望就是展现出自我的思想与情绪,借助歌曲、语言以及舞蹈等形式能够自然而然地表达出来[8]。这就是所有具有的能力,就犹如我们到了固定的生物时钟后会吃饭、睡觉一样。而在这些行为当中,舞蹈的是最为明显的外在表现形式,人在喜悦的过程中会产生手舞足蹈,尤其是小学生,由于天性比较活泼好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奥尔夫的体态律动教学法,开展节奏训练,让学生能够伴随着音乐规律而自由自在地律动起来。例如,在进行教学《林中的鸟声》时,教师可以边为学生播放音乐,边让学生模仿小鸟的叫声、翅膀振动的体态等进行活动。让小学生在此种教学方式下,能够促进其注意力的集中,不仅积极地投入到教学中掌握了曲子的节奏训练,还能体会到小鸟欢快愉悦的心情,更让学生在模仿中达到了培养想象力与联想力的作用,促进了其创造性思维的提高。再比如,在进行教学歌曲《理发师》时,由于歌曲要求学生要能掌握住其中的轻松诙谐情感,在教学时,教师借助音乐的播放,并模拟剪头发、照镜子的诙谐情境,让学生能够在观看的过程中,随着音乐与跟随教师的动作不自觉地律动起来。而教师在进行表演完毕后,可以通过比赛的形式让学生展开表演,从而让学生在表演中掌握音乐中的诙谐情感。
总之,在小学音乐的教学中节奏训练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此点也充分地揭示出了奥尔夫教学法对音乐教学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让学生在音乐教学中形成了审美能力,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教学中,达到了陶冶学生情操的作用,也为音乐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