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在中国的实践与发展传播

2020-12-28 02:19罗章菡
新闻爱好者 2020年11期
关键词:奥尔夫音乐教学模式

罗章菡

20世纪以来,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在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获得了较大的发展与传播,其自身的“原本性”“人文性”和“本土化”特征强化了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的传播能力和传播影响力。我国在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的学习和借鉴中,学校及教师往往受限于对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和实践的认识水平,将奥尔夫音乐教学模式局限在内容或形式的模仿上,未能真正掌握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的本质内涵。对此,我国音乐教育需要进一步推进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本土化和中国化发展的探究活动。由李妲娜、修海林、尹爱青共同编著的《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2011年9月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一书是我国现代音乐教育视域下对国外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进行审视、阐释与创新发展的结果。

该书的内容主要集中于奥尔夫音乐思想的形成历史、思想述评和中国化传播。在第一章“奥尔夫的生平与音乐活动”中,按照时间发展的顺序介绍了奥尔夫在幼儿时期、青少年时期、音乐学院学习时期、“整体的艺术”观念形成时期、京特学校时期、重返音乐戏剧创作期等关键时间节点中的艺术经历和音乐思想变化,逐步描绘了奥尔夫音乐思想理论体系发展的完整历史脉络,加深了人们对奥尔夫音乐思想的理解和认同。在该章的第七节中,探讨了奥尔夫音乐教育的现代化和国际化发展趋势,具有较强的时代性特征和实践性特征。在第二章“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述评”中,重点论述了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中“原本性音乐”的存在方式,突出了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与关键特征。不仅如此,该书还对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中的人文主义基础和“本土化”问题进行了阐释说明,强调了奥尔夫音乐在国内外发展传播的广泛性基础,展现了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在我国进行传播推广、借鉴学习和创新发展的可行性。在第三章“奥尔夫音乐教育实践在中国的传播及其本土化”中,根据我国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发展的具体情况,分析了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的发展和应用。该章内容以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为指导进行了具体化的实践论述。其中,第一节从朗诵入手,介绍了语言在奥尔夫音乐教学模式中的应用;第二节结合动作,介绍了动作在奥尔夫音乐教学模式中的应用;第三节从器乐教学方面,介绍了奥尔夫乐器在奥尔夫音乐教学模式中的应用;第四节介绍了奥尔夫音乐教学模式中听力训练的意义、特点和方法;第五节介绍了奥尔夫音乐教学模式中的其他类型教学,包括歌唱教学、音乐戏剧教学等。就该书的中心要旨来看,编著者强调了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理论和方法的中国化和本土化,以我国音乐教育的发展创新为基点,向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寻求借鉴之法和解决之道。在这个过程中,我国音乐教育的发展创新势必要解决两方面的现实问题:一是全面阐释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内涵、特征和方法论的问题,二是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在我国音乐教育现实状况和需求前提下中国化和本土化的发展方向和路径问题。

一、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的概述

卡尔·奥尔夫是活跃在20世纪的德国著名作曲家和音乐教育家,在音乐和戏剧方面有着较为突出的表现,丰富的音乐创作和音乐教育经历让其在音乐教育思想层面展开了深入的思考,继而在长期的音乐艺术实践中逐步形成了创新性的奥尔夫音乐教育理论体系,被称为世界三大音乐教育体系之一。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的基本核心在于它的“原本性”,又可以被解释为自然的、基础的,旨在释放人们的创造性思维和个性思维,让人们的创造能力和即兴能力能够在专业的音乐教育中得到尊重和释放,展现出开放性、个性化和现代化的教学特征。

可以说,奥尔夫音乐教学模式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设计、教学形式、教学方法都是从原本性出发来进行规划的。就奥尔夫音乐教学模式中的课程内容来说,它主要包括语言教学、动作教学和器乐教学三大类,其中,语言教学是指歌唱活动或者节奏朗诵活动,要求学生在字、词、句的节奏上进行体验和训练;动作教学包括律动、舞蹈、戏剧表演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用有节奏的声音或音乐带动肢体动作,如拍手、跺脚、打响指等;器乐教学则不仅包括专业性的乐器,还包括自制的、随机的、能发出声音来的“乐器”,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寻找自己身边的“奥尔夫乐器”,让器乐回归原始和自然。就奥尔夫音乐教学模式中的教学形式来说,它主要是综合性的集体教学,旨在构建一个开放性的音乐交流、分享和合作的环境,集音乐创作、表演和欣赏于一体,让学生能够在综合性和集体性的音乐体验中勇于尝试,培养丰富且全面的音乐审美。从我国奥尔夫音乐教学的实践经验来看,奥尔夫音乐教学的形式十分适合幼儿音乐教育活动的开展,它能够从幼儿个体和集体的发展状态出发,为幼儿提供适宜的音乐艺术教育发展环境,在培养学生音乐艺术能力和审美情趣的同时,也能在语言、肢体动作、认知、表达、智力等方面产生有益的影响。就奥尔夫音乐教学模式的教学方法来说,它主要以提供元素性的教学材料来推动教学活动的开展,具体来说,在奥尔夫音乐教学模式下,教师可以提供基础性的元素,包括节奏、音调、动作等,让学生在个体的自然性诉求和集体性的感染中自发地进行音乐的欣赏、表演和创作。值得注意的是,模仿学习是奥尔夫音乐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肯定了音乐艺术教育中的传承性和创新性。总之,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及其实践始终围绕着“原本性”来发展,具有鮮明的元素性、综合性、多元性、参与性、即兴性特征,它希望学习者能够用最自然的音乐参与方式进入到音乐的体验、欣赏和创作当中,回归最纯粹的音乐律动,享受音乐,创造音乐。

二、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在中国的实践与传播

20世纪90年代,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传入中国后,引发了一批音乐教育工作者的关注、认同和接受,人们开始在了解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内涵的基础上,寻找将其中国化、本土化的方法和路径。经过数十年的学习、深化和创新,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在我国的传播、发展、实践应用和创新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从我国音乐教育现代化以及音乐核心素养教育新课标的发展来看,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在我国的传播和实践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在我国的传播和实践应当始于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内容和形式的探究。为了更好地强化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在我国社会文化土壤上的传播和发展,我国可以现代性地诠释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本质含义和基本方法,将其与中国音乐教育思想进行比较性的分析研究,找到二者的共性和差异,探究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和我国传统音乐教育思想相结合的科学路径和方法。一方面,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和中国传统音乐教育思想的结合能够在理论上互通和互补,让多元化的音乐教育理念得以在碰撞中创新融合,给予教师和学生更加多样化的选择,促进我国音乐教育思想、理论和实践的科学化发展。另一方面,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和中国传统音乐教育思想的结合能够借力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播优势,在面向中国受众的时候,更好更快地得到人们的认同、理解和借鉴,优化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在中国传播、发展和实践的效果。

第二,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在我国的传播与实践应当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强化学生在音乐教育中的主体性地位,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奥尔夫的音乐语言教学、动作教学、器乐教学中,强化音乐的创造性和个性化体验。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倡导的是元素性的、自然性的、原本性的音乐教育模式,学生的个性、自我思维、自我体验是音乐教育实践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也就是说,在奥尔夫音乐教学模式中,学校及教师应当充分重视学生在音乐教学与体验中的个性发展需求,以学生为中心设置科学合理的课程内容,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与此同时,奥尔夫音乐教育中的音乐语言教学活动、动作教学活动和器乐教学活动都需要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和投入,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充分调动各项思维和感官,随心所欲地欣赏、参与和创造音乐。

第三,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在我国的传播与实践可以和我国核心素养教育的新课标相互补充与促进,重视音乐教育中的学生审美的教育、学生兴趣爱好的挖掘、学生创造力的激发以及学生个性的发展。随着我国艺术教育的创新变革,我国音乐教育日益强调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教育和培养。在这样的背景下,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应当与我国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教育结合起来,创新音乐教育的现代内容与形式,做好现代音乐教育的教材研发工作、课程设置工作、教学方法创新工作等。正如我国音乐教育新课标提出的那样,音乐教育应当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音乐教育中受益,包括且不限于开发潜能、陶冶情操、提升审美和个性发展。显然,这样的目标与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有着相通性,换言之,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在中国的实践与传播应当融入我国音乐教育的改革征程中,共同促进音乐教育的改革与创新,为学生提供更好的音乐教育服务。

以上就是笔者在研读《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一书之后,结合我国学校音乐教育的现状与教学需求,对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在中国的实践与发展传播所进行的分析与思考。笔者认为,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和实践是现代音乐教育视域下我国音乐教育多元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音乐教育需要积极转变音乐教学观念,学习和借鉴以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为代表的国内外优秀音乐教育思想,全面提升音乐教育的质量与水平,为学生在音乐艺术方面的学习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促进我国音乐艺术的现代化、国际化和创新化发展。

(硕士,贵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讲师)

猜你喜欢
奥尔夫音乐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中学音乐教学中奥尔夫教学法的应用
浅议奥尔夫教学法本土化的应用——在“第一届中国奥尔夫教育大会”上的发言
变动不居 与时偕行—奥尔夫音乐教育专家谈奥尔夫教学法在中国的本土化实践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困惑·解疑·感悟——评《嘀哩嘀哩》兼及奥尔夫教学法“本土化”实践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