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任务群的单元整体教学思路研究*
——以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第三单元为例

2022-11-20 04:39孙睿康
读与写 2022年14期
关键词:古诗词传统教学方法

孙睿康

(苏州科技大学文学院 江苏 苏州 215000)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中明确指出,在语文课程中,学生需要丰富充实相关的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基于此,本研究通过具体单元与具体教学方法的设计思路研究,探讨“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任务群在教学实施中的更优解,并做出分析。

1.古代文学经典教学现状分析

在最新修订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最为突出一个关键词就是“学习任务群”。“学习任务群是以学习项目为载体,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资源”[1],打破以往课程内容中零碎、不系统的课堂灌输式教学设计,而换之以自主、探究与合作为主要学习方式的新型教学形式,这也彰显了学生高效率学习语文的根本途径。

对于传统的古代文学经典教学来说,单篇教学方法即单独面向教材中的一篇课文进行分析和讲解,是语文课堂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法有利于教师的单独备课和把握重点以及学生的接受和理解,但弊端在于割裂了语文教材编制组以不同主题来编制单元的逻辑出发点。在2003年版课程标准中,更倾向于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化知识的整体把握,而传统文化经典等内容涉及较少,属于文化层面的学习,知识杂糅零散,整体性较差。在2017版课程标准的“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任务群中,要求是以一定数量的文学作品和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论著选读来实现核心素养中的“文化传承与发展”,要求提高的同时学习难度也随之提高。这就导致了需要更明确的教学目标和更新颖的教学方法来帮助教师更好地贯彻任务群学习的要求。

《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一书中就“高中古典诗词教学与学习现状”这一论题,对潍坊市昌邑文山中学高一、高二、高三三个年级近六千名学生做了一个问卷调查,从三个年级中随机抽取了345份作为本次调查的统计对象,在对问卷结果进行分析后,笔者总结出了如下问题:

1.1 多数学生对阅读和学习古典诗词的积极性不是很高。一部分学生认为古典诗词语言晦涩难懂,感情内敛,并且与自己当前的生活距离太远,特别是一些年代久远或者语言艰深的作品,难读又难懂,更打压了学生阅读和学习的积极性。这主要是由于学生的知识面不够广,时间精力也比较少,所以不能静下心来尝试阅读,更遑论积极主动地去学习理解。同时,受到当下快餐文化的冲击,人们也更乐意去阅读一些能带来当下快感的网络小说等文体,自然疏远了古代经典诗词。

1.2 大部分学生有一定的背诵基础,但是没有科学的学习诗歌的方法,不会鉴赏。现在的高中学生一般都是从小就接触古代经典诗词的,包括家长的要求和老师与考试的要求,的确积累了一定的诗歌背诵量,对于一些名家名篇也是信手拈来,但需要注意的是,学生对古诗词的掌握一般仅仅局限在了背诵上,很少有更深一步的理解,而通过工具书和解析书能够得到的有关知识大多也只是意思的陈述和感情的直接讲解,并没有美感与鉴赏技巧方面的指导,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也很难学会对于诗歌的鉴赏。

1.3 很多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动机纯粹就是为了应对考试。在现今的社会环境下,多数同学的学习方向就是应对高考这根指挥棒,很少有学生能够静下心来,拿出时间来品读诗歌。这种学习的动机并不是内部动机,而是迫于种种外在压力,不得已而为之的事情,在这样的学习动机下,学生首先并不会深入认真地研读古诗词,并且研读的重点也只会放在考试重点的字词句翻译或者套路化的思想感情品读模板上,无法真正触碰到古诗词的内在精神。

1.4 学生缺乏适合自己的诗歌学习方式,对现行诗歌课堂教学形式不尽满意。当今的高中课堂,大部分还是以教师的讲授式教学为主,教师采用一套方法来教学所有学生,深度了解古诗词的手段大多是靠刷题,学生在这种被动接受的情况下,根本不可能总结出属于自己的诗歌学习方式,而没有一个合适的学习方式,学习古诗词的效率也会大大降低,从而让学习古诗词变成一种应付考试的机械训练。

1.5 学校教育中,学生接触古诗词的方式太过单一,没有相应的文化氛围。学校作为教育的最重要场所,对学生学习的作用是巨大的。在古诗词的学习方面,虽然古代文学经典在学习中是一个很重要的板块,但一些学校并没有给出专属的时间分配,或者因为考试而压缩了相关的课程安排,使效果不佳。诚然,现在学校对国学的重视已经超过了之前,《中国诗词大会》、《国家宝藏》等主流媒体节目的宣传也提高了学校教育中关于古代经典学习的重视程度,更多综合实践活动与比赛的开展也激发了一阵“国学热”,但热度过后,现状依然,学校学习氛围的营造依然有待进一步加强。

2.“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任务群与单元整体教学方法分析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传承、积淀下来的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精神力量的载体。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就是承载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深层次精神的经典作品,是刻着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的实在形式。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文化精神、文学艺术和崇高思想,在传统文化经典中不断积淀升华,使之成为了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发展和强大的精神养料。从古代的私塾讲堂到现代的学校课堂,中国文学经典一直是最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根据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点,学习中国传统文学经典作品,一方面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涵,另一方面也重视了教科书文化作品构成的多样性。

部编版语文课本的编制逻辑是以专题或主题划分不同的单元,所以教授方法若以连贯性和范围度来区分,主要分为单篇课文教学方法和单元整体教学方法。徐林祥先生在《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一书中就单元整体教学方法给出了这样的定义:“单元整体教学,指以单元作为教学的基本单位,立足于单元整体来设计教学,确定教学目标和内容。在单元整体教学中,单篇成为单元整体的一个部分而不再是单独的教学单位。单元整体教学有利于整体建构,综合设计教学节省课时,提升教学效率,避免单篇教学的无序重复。”[2]单元整体教学方法作为开辟了另一种教学思路的方法,不仅能够联系起整个单元教学系统,能提高现代语文教学的效率,而且能够在教学中融合听、说、读、写等语文工具性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课本也将“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任务群的要求落到了实处,其中共收录了《芣苢》、《短歌行》、《归园田居》、《梦游天姥吟留别》、《登高》、《琵琶行并序》、《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声声慢(寻寻觅觅)》、《劝学》、《师说》、《赤壁赋》、《登泰山记》十三篇单元课文以及古诗词诵读专题中的《静女》、《涉江采芙蓉》、《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鹊桥仙(纤云弄巧)》四篇文章,在独立的单篇课文中占比也超过了40%,由此可以看出传统文学经典在本册教材中占据的重要地位。本文将以第三单元诗歌单元为例,结合“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任务群,采用单元整体教学方法,对实践教学策略进行研究。

3.古诗词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思路

2017版高中语文课标从核心素养出发,将具体任务分散到各个不同的任务群中。在“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任务群中,要求学生对中国文化史上的代表性作品进行精读,首先是学习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特殊句式和文化常识,学习表达艺术,提升写作水平,更深层次的则是体会作品中的精神内涵、审美追求和文化价值,认识到该作品对中国文化发展的贡献,培养学生用历史和现代的观念对作品进行审视,表达自己的看法。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第三单元是诗歌单元,涵盖了从东汉、东晋到唐宋的名家诗词作品,通过诗词表现了这些大家的丰富情感和深邃思想。而“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任务群的目标与内容则主要在该单元的范文系统和知识系统中体现。

范文系统是指根据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规定的选文标准所选的文质兼美的典范文章。它是语文教材的主体部分,是传授知识、训练能力、进行科学思想和人文思想教育、培养审美情趣的主要凭借。本单元选取了八篇名家名篇作为范文,以时间线索进行编排,以古诗词专题来组织单元。

单元整体教学追求的是一种整体式的深度学习。单元整体教学方法,就是希望能够突破“课时主义”的弊端,从编者设计的单元主题出发,给学生呈现更多的学习资源,给学生以更多的学习自主性,让他们能够对所学的知识达到融会贯通的程度。

以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第三单元为例,这一单元汇编了不同时期与体裁的诗词名作,其中表达的思想感情也不尽相同。对于本单元的教学,教师应当采取如下步骤:

3.1 帮助学生领会主题,确立单元学习目标。本单元共八篇古代诗词作品,其中四篇为教读课文,四篇为自读课文,结合“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任务群,应当确立本单元的学习目标为:(1)掌握必要的文言字词,分辨古今用词异同,了解古体诗、唐诗和宋词的基本特点;(2)了解作者其人以及该诗作的写作背景,达到知人论世的目的;(3)学习写作手法,例如比兴、白描、情景交融等,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4)感受诗歌中的思想感情,欣赏其艺术魅力;(5)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自豪感与传承中华文化的责任感。

单篇教学目标则应当将单元整体教学目标具体贯彻到每篇课文中去,例如本单元中几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应当分别设置为:

第七课、《短歌行》和《归园田居》:(1)掌握要求掌握的文言字词;(2)辨析两首诗歌基于不同时代与不同文体风格上的异同;(3)把握诗歌内涵,感受两位诗人不同的人生状态与精神境界。

第八课、《梦游天姥吟留别》、《登高》和《琵琶行(并序)》:(1)掌握要求掌握的文言字词;(2)在读懂诗歌的基础上,比较三首诗中不同的思想情感与表达技巧;(3)赏析寓情于景手法,由找意象出发,把握作者营造的情境;(4)自选角度写一篇300字左右的品读感悟。

第九课、《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和《声声慢》:(1)掌握要求掌握的文言字词;(2)了解作者背景,比较豪放词和婉约词的一般特征;(3)赏析比较三首词中的表达技巧;(4)在诵读、品味词作的过程中,体会作者表达的深层感情。

单元写作专题:把“学写文学短评”专题融入到每篇课文中去,在理解诗歌感情的同时,对本单元学习的古代文学作品进行口头小组交流评论和书面写作评论,将说和写结合,进行写作训练。

3.2 根据教学目标制定单元教学规划。在确定好单元教学目标后,教师要围绕制定的目标,整合课内外资源,进行课型课时的规划。冯志华在《基于核心素养的单元整体课型设计》中认为:“在整合之后,应围绕单元目标,进行课时目标、流程、教法的设计,步步引领学生掌握方法、独立阅读、有思考地阅读,在阅读中自觉寻找精神内核,落实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思维的发展与提升。”[3]

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主题、体裁、作者三个维度勾连拓展,延展阅读的宽度、深度。例如李白和杜甫分属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梦游天姥吟留别》和《登高》这两篇作品便很好地体现了两者之间的差别。学生在学习中不仅要单独理解两首诗的意境,还要能够进行比较阅读鉴赏,区别于传统以教师讲解为主的教学方法,单元整体教学法正是给教师提供了一个让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通过单元教学目标的引导,帮助学生培养语文思维,掌握语文知识。学生在学习中不仅要单独理解两首诗的意境,还要能够进行比较阅读,尝试鉴赏。区别于传统以教师讲解为主的教学方法,单元整体教学法正是给教师提供了一个让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通过上面设置的单元教学目标的引导,帮助学生培养语文思维,掌握语文知识。

例如同为第八课中的篇幅较长的古体乐府诗《琵琶行(并序)》,对于这种叙事性较强、篇幅较长的文章,学生需要运用自己的联想与想象能力,结合书下注释,进行自主阅读学习训练,在合作交流的初读阶段,学生需要关注一些重难点的字词,对字形、词义的理解要基于对课文的理解。教师要让学生抓住主要的故事情节,规定学生在一定的时间里抓取关键信息,提高阅读速度,带动整体阅读,同时也需要将本篇诗作和本课中前两首作品进行对比,比较这三首唐代经典诗作之间的联系与差异。

3.3 根据知识系统,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知识系统是指语文教材所提供的语文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听、说、读、写知识,汉语知识、文体知识、文学知识等。本单元的知识系统主要体现在单元导语、书下注释和学习提示中,例如书下注释中的文学常识和字词解释。高中阶段,学生对课程标准规定的文言字词已经有所接触,所以这一单元的知识系统包括课文本身的字词句知识以及诗人在诗词中所体现的思想感情,例如单元导语中的“逐步掌握古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认识古诗词的当代价值,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意识。要在诵读和想象中感受诗歌的意境,欣赏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感受诗人的精神世界,体会诗人对社会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悟,提高自身的思想修养和文化品位。”;学习提示中的“曹操的《短歌行》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建功立业的宏愿”;单元学习任务中的“学写文学短评”部分,首先解释了“文学短评”的概念,然后提出了写作文学短评的几个要点,指导了学生怎样进行文学短评的写作。

“说”和“写”是学生学习中最为重要的两种输出方法,在传统的单篇教学方式下,每篇课文的教学是割裂的,使“听”、“读”和“说”、“写”无法统一,导致附加的写作方式目的也不够明确。在课本的知识系统中,每个单元都有其相对应的“单元学习任务”,在这一板块中,教师可以根据单元主题内容进行相对应的写作训练,使学生能够即学即用,当堂反馈。

例如在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第三单元(古诗词单元)中,单元学习任务中设置了一个“学写文学短评”的写作训练专题,它要求学生在学习欣赏古诗词时要关注重点,细加品味,从自身实际出发,把对作品的理解、分析和评价写出来。在学习该专题时,教师可要求学生进行一个5分钟左右的自由探讨,就自己对诗歌的不同的理解进行意见交换,选出代表上台发言交流,之后,引入“学写文学短评”专题,讲解文学短评概念,留下写作任务,让学生自定主题,但需要反映出自己对诗文内涵的理解和把握。这样,既复习强化了本单元学习的内容,又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与沟通交流能力,还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在写完文学短评后,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之间交换作业进行互评,这一环节让学生主要以格式规范和文辞字句的通顺优美与否为基础标准进行评价。之后,教师再进行统一批改评价,这时的评价就应当以该篇文学短评中剖析作品以及抒发自我的思想深度作为高阶标准。在评价环节过后,教师可以选出优作、佳作在班上进行交流学习,以达到同学之间的共同进步。

综上所述,正如郑桂珍在《更新教学模式实现素质教育—语文大单元教学浅谈》一文中所说:“语文大单元教学除了能体现单元教学的优势以外,更能使学生得到自学的钥匙,最终能独立思考、研究,能在脱离教者的情况下,去求得知识。”[4]所以,教师应当根据教学需要,从“中华传统经典文化研习”任务群的角度,结合单元整体教学方法,确定单元学习目标,根据目标制定单元学习规划,最后再根据课本知识系统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达到学生的全面发展进步。

猜你喜欢
古诗词传统教学方法
古诗词里的清明时节
踏青古诗词
我爱古诗词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清明节的传统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