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魏
(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旧城山小学 甘肃 陇南 746000)
有很多的小学生家长反映学生面临较大的课业负担,没有更多的时间参与到活动中去,是影响小学生身心健康的主要原因,为了能够将小学生活泼的个性体现出来,使其能够快乐的渡过童年,减轻课业负担成为小学教育一项需要亟待和整顿的问题。在2021年国家教育部门提出了“双减”政策,倡导从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两方面内容出发,要求教师需要将该政策作为自己工作中的指针,并严格执行“双减”任务,努力探究小学教育管理对策,使小学教育管理质量得以大大提升。
“双减”政策主要是指减轻义务教育学生的校外培训负担和作业负担,目的是使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负担得以减轻,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是针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而提出来的一种减压政策。将目标放在提升学校的教学效果,保证校外培训机构更为规范,防止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过重。“双减”政策的实施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完成了对党教育方针的全面贯彻落实,教育体系更为优质,突出了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强调学校是教育工作的主要阵地,完成了对良好生态教育环境的构建,对学生的健康及全面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了确保“双减”政策的更好贯彻落实,教育部门应顺应当前时代的发展要求,将智能化教学方法运用到教育工作中去,并结合教育要求及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制定出完善的教育体系,解决以往“拔苗助长”“急功近利”的教育思想,创新教学方法,使“双减”政策在小学教育管理中的作用展现出来。
“双减”政策属于一项新型的义务教育阶段政策,将减轻学生的作业和校外培训负担作为重点内容,在该种政策之下,要求小学生的写作业时间不可超过1个小时。教师不可给学生留“无效”、“机械”、“惩罚性”、“重复”的作业。“双减”政策的实施,有助于缩短学生的学习时间,提升学习效率,给学生提供更多参与娱乐及活动的时间,符合现阶段小学生的个性化及多元化发展培养要求[1]。在“双减”政策背景之下,要求小学教师应从教学方法和作业设计两方面内容出发进行改革,其中,在教学方法上,应致力于减轻学生的抵触心理情绪,将趣味性、情境性的教学内容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以此来为患者创设愉悦和轻松的学习氛围。在课后作业上,教师应摒弃以往给学生留书面作业这一情况,需要在作业中融入多元性、趣味性及实践性的作业,并与作业设计及有效的教学方法有机的结合起来,确保能够保证课中及课后作业的相辅相成,使学生的作业负担得以大大减轻,增强学习兴趣,为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2]。
3.1 建立“双减”教学教研制度。在小学教育管理中融入“双减”政策,与当前小学阶段的教育要求相符合,促使小学教育管理工作发生了重大的变革。在“双减”政策背景之下,教师应建立以“双减”政策为中心的教研制度,将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作为重点内容,以此来提升学生的课堂教学质量及效果。为了能够提升小学课堂教学质量及效果,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需要使用人工智能工具、多媒体演示设备、纳入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等,通过对以上教学资源的充分运用,并组织学生参与到深度学习中来,以此来巩固及拓展学生能够学习到的相关知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使小学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得以大大提升[3]。另外,要求小学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将一些重复性及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摒弃掉,并积极引导学生走出以往不正确的教学误区,使用启发式、引导式及互动探究式的方式来帮助学生走出错误的学习误区,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使学生能够掌握更优质的教学方法,保证了教学的科学性,有助于促进课堂教学资源与师生互动的更好融合。因此可知完善教学教研制度,有助于促进小学教育管理质量的提升。
3.2 构建愉悦的教学氛围。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本身的年龄较小,并且活泼好动,对待事物具有较高的兴趣,若是学习压力较大,将会导致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承受较大的心理压力,对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均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对学习效果的提升造成了极大的影响。若小学生心理压力过大,在面对考试时极容易出现紧张心理情绪,无法将自己真实的学习能力发挥出来,从而导致考试失常。为了确保“双减”政策能够在小学教育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应严格贯彻政策中的要求,对课堂进行改革,为学生营造愉悦及轻松的教学氛围,使学生的课堂教学主动性及积极性均得以大大提升,取得良好的小学教育改革效果[4]。例如,在对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期间,教师会发现学生普遍存在注意力不集中情况,对课堂上教师讲解的教学内容兴趣不高,与课堂教学氛围过度沉闷有直接关系。基于以上存在的问题,教师应将多媒体教学方法融入到课堂教师中,例如,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在讲解《位置与方向》知识点时,教师可使用多媒体来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并融入游戏“猜猜我在哪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融入游戏的方式,使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具有激发作用,更加有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并且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来。教师通过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学生可在情境中判定“自己”所处的位置,对活跃课堂教学氛围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课堂中小学生会将所有的注意力均放在游戏中,使课堂教学效率得以大大提升。
3.3 开展思想品德教育。在小学教育中家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为了能够提升“双减”政策实施效果及质量,需要家长积极的参与进来,形成学校、家庭和社会三股力量,在三方的共同努力之下,以确保能够实现要求同步、目标统一、方法得当及内容科学等全方面发展的教育网络,应高效实施家校合作,为了确保家长能够积极的参与进来,学校应通过开办家长会的方式来进行,学校将“双减”政策中的相关管理理念及管理措施向家长进行展示,以确保家长能够更加认可“双减”政策,并积极协助学校的工作,确保“双减”政策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得以提升。另外,通过开办家长会的方式教师会积极主动与家长进行沟通和交流,增强了教师和家长对学生的理解能力,使教育工作更具有效性和针对性。家长会有助于确保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相辅相成,使两者之间实现紧密的合作,为学校教育管理工作的高效实施及开展奠定了基础[5]。
3.4 开展作业减负工作。作业是小学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教师通过向学生留取作业的方式,可帮助学生更好的对学习到的知识进行巩固,使教学内容得到延伸,扩展了学生的思维。需要将作业的“量”和“度”作为“双减”政策中的核心内容,教师在进行作业布置时需要严格坚持“不超纲”和“不超标”原则。“双减”政策未提出之前,小学教师为了能够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及效果,会通过为学生布置大量作业的方式来达到巩固学生学习知识点的目的,但是由于教师给学生留取的作业数量较多,导致学生需要将很多的时间用于在写作业上,进而没有更多的时间参与到娱乐活动中。事实上并不是写作业的时间越长学习效果越好,并且在长时间的写作业下,会在一定程度上加重学生的疲劳感,学生会出现熬夜写作业的情况,在第二天上学时心神和体力均跟不上,从而降低了学习效率,不利于学生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因此,为了能够使学生的学习压力得以降低,需要将以往自己所学习到的知识内化于心,教师给学生布置的作业可采用课后与课堂作业相结合模式,并且在设计作业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状态,应确保教师布置出来的作业学生可在课堂上来完成。在“双减”政策之下,应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将小学阶段学生写作业的时间控制在1个小时之内[6]。
3.5 作业布置坚持“五要”“七不”要求。对于一些无需布置的作业应采用坚决不布置的原则,对于一些学生需要完成好的作业要求学生应完成好。其中,“五要”主要是指需要严格1个小时之内的时间来对作业量进行布置,并根据小学年级的不同来合理布置作业。应在作业内容中纳入劳动、体育及实践相关的作业内容。同时,还需要分层次进行作业布置,学生可依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有选择性的完成何种作业。要求教师应做到学生写好的交上来的作业应务必做到全批改,再有条件的情况下需做到面批面改。“七不”主要是指对于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在作业类型上不可留书面家庭作业,对于一些有课后服务的学科,不可给学生留作业。要求教师不可给学生家长布置作业,作业不可在QQ群或微信群中布置,不允许其他学生及家长代替教师批改作业,学生不可在群中进行作业打卡[7]。
3.6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双减”政策之下,以往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小学教育工作的要求,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比较小,对于知识的掌握能力及认知度均较为欠缺,为了提升小学课堂教学效果及质量,应倡导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学生的学习经验更为丰富,并给学生提供更多参与到课外学习中的机会,以此来达到放松学生身心的目的,使学生的学习压力得以减轻,通过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能够掌握更多的课外实践知识,使教学模式得以创新,提升小学课堂教学效果及质量,给学生提供更多参与拓展及训练的机会,促进小学教学改革及创新[8]。
3.7 把好“三个规范关”。首先,应把好“作业内容规范关”,需要将减负作为作业布置的核心内容,并以课堂教学内容为依据,对作业内容进行精选,教师应保证给学生布置的作业难度不可超出课程标准中的要求。加大对五育并举的关注度,需要在家庭作业范畴中纳入体育锻炼及劳动内容,以学生的身心发育特点为依据,合理为学生提供校外劳动实践内容,保证学生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参与到家庭生活及课外活动中去[9]。应保证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参与课外活动的时间大于2个小时,三年级学生的学生参与课外活动的时间>3个小时。其次,应保证作业布置的规范性,将层级协同统筹管理纳入到小学作业管理中,对学校作业的管理组织机构进行调整,并严格贯彻落实作业统筹管理制度,要求各级管理人员应明确了解自身的工作职责,对作业量进行严格控制,保证同一年级作业总量的一致性[10]。分层次布置作业,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学习情况,选择做基础练习题或选做题。
3.8 改变家校协同育人模式。九十八号主席令中提出,未成年人的父母及监护人应承担起家庭教育工作,为了确保家庭教育工作的更好开展,国家和社会应承担起自身的支持、服务及指导性作用。教师在小学教育中承担中的职责,应肩负起小学生健康成长的重任,在教育共同体中纳入小学生的家长,使其能够参与到教育工作中来。班主任和教师均需要肩负起家庭教育素养指导工作,使学生家长能够掌握到更多家庭教育理念,提升家庭教育水平,以此来确保家校协同育人这一教学目标的实现。因此,学校应每个学期组织开展家访活动,并召开家长会,应保证家长会形式的不同,对于一些特殊家庭的学生,应开展一对一帮扶活动,给予其鼓励、尊重、理解和支持。在“双减”背景之下,要求教育管理者应具备突破及创新能力,保持开放心态,对新型的教学模式进行积极的探索。
3.9 重新打造高效课堂。“双减”政策的实施给学生提供了更多参与丰富多彩课程学习的机会,学校应加大对校本课程的开发力度,并使用好地方课程,给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课程,运用课程来留住学生及吸引学生。加大对多种形式艺术活动、体育运动、德育实践等相关综合实践活动的探索,使学生的课后学习生活更为丰富,完成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在课堂教育中应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为学生创设有趣味性、时效性及针对性的课程,以此来完成对学生想象力、好奇心及求知欲的保护,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促进学生合作学习能力及思维能力的提升。
“双减”政策的提出,为新时代教育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及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倡导在小学教育中建立“双减”教学教研制度,构建愉悦的教学氛围,开展思想品德教育,开展作业减负工作,作业布置坚持“五要”“七不”要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好“三个规范关”,规范了小学教育,使小学教育管理更加合理和高效,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动力明显提升,教学质量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