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伏彬 董建梅 (.衡水学院公共管理学院;.衡水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致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一些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1]这段话充分说明了教师劳动具有较强的创造性特点,也与1966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倡的教师专业化行动口号——“让教师成为研究者”不谋而合。近年来,我国大力倡导教育家办学,而要引领广大中小学教师向教育家型教师转变,创新和学术能力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备核心素养,必须加强教学方式方法上的研究和创新,让课堂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2]
据我们所知,目前各级教育科研管理部门和学校,在中小学教师的研究课题管理上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三个方面:
当前,中小学校里的科研课题申报存在着追求国家级、省部级等高层次,研究范围大,一切向上看的趋势,好像主持的不是省级及以上课题,教师的研究水平就不高,课题的价值就不大一样,这种现象本文暂且称之为“高大上”。此外,受打造名校和职称晋升制度的影响,很多中小学校依然重视高学历、高文凭教师的引进和培养,学校的科研政策依旧是鼓励广大教师积极申报国家级、省部级等纵向课题,对获得纵向课题的老师还给予一定的奖励和成倍的经费配套。而教师从教学一线中选定的校本小微课题往往因为选题小而不能成功申报高级别研究课题,备受冷落,不仅没有经费配套,职称晋升量化时分值也低得可怜。这就形成了科研管理上的“马太效应”,即多则给予的愈多,少则给予的愈少。[3]其实,纵向课题都是由各级政府部门把控的资源,瞄向的都是国家或省市层面急需解决的一些重大问题,尽管听起来“高大上”,但并不能真正解决某所中小学的具体问题,对学校本身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意义不大。
众所周知,在完成课题研究任务后,课题组依然还需要凭正规发票进行经费报销。我们知道,中小学教师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尤其是教育科学研究课题,更多的是脑力劳动,基本不使用仪器设备,课题研究的花销主要是报刊资料、办公用品、打印印刷、差旅会务等一些有限的支出。如果课题做得好,发表的成果不仅不会被收取各种“评审费”“出版费”“版面费”等费用,而且还会获得一定的稿酬等收入,根本无票可开。而那些东拼西凑,简单整理出的“一个版面”文章,却会被收取价格不菲的版面费,从而可堂而皇之地凭着发票进行报账。这样长此以往,恐难免造成“劣币驱逐良币”效应。根据笔者担任学校教改课题管理的经历发现,教师教改的理论成果,大多以一个版面或一个半版面,被收取版面费高达上千元,发表在一些动辄三四百页的非教育类的杂刊上,试问这样的文章能有什么质量可言。
当前,各级各类课题管理部门为了多出成果、快出成果,为国家和地方解决更多的教育教学问题和难题,在课题研发周期上变得越来越短。有的课题原先是两年一个周期,如某省级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课题,现在竟然调整到一年;有的课题本来是一年,可是半年头上就催促课题结项,如某省社科联课题。殊不知,这是过于追求数量、急功近利的管理行为,结果导致一些科研课题组为了能够尽快结项,在研究不充分、不深刻、不全面的情况下,就匆匆下定论,催生出一批质量不高的“短平快”的科研成果,甚至出现严重抄袭、数据造假等学术不端行为。科学研究是一项创新性较强的复杂的系统工程,从搜集整理文献资料到开展实地调查或实验验证,再到调研报告、论著的构思写作修改,最后投稿出版,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来不得半点草率和马虎。
上述问题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小学教师从事科研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导致课题研究针对性不强,实效性较差,研究质量不高。我们认为,解决上述这些问题,应从科研课题管理入手,转变课题管理观念和管理机制,为中小学教师科研松绑、减负,全面提升科研课题管理的水平和课题研究质量。
在国人眼里,“级别”观念早已根深蒂固。“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就是生动的写照。在中小学校,由于教师评职称时有名额限制,对参评材料如各种获奖、个人荣誉和研究成果进行评比,必须要分出个高低,因为质量标准不好确定,所以就从数量和级别方面制定标准。这样,根据活动、刊物、课题的组织、主办方的级别不同,就出现了所谓的校级、县级、市级、省部级、国家级等奖励、课题。这种看来似乎公允的规定,其实是那种简单化的“一刀切”工作方法的反映。[4]我们认为,中小学校科研课题管理应转变这种导向,不必过于追求国家级、省部级“形而上”以研究“道”为目的的课题申报,转而加强针对同类同层同级学校“形而下”、以研究“器”为目的的校本课题、小微课题的组织申报。因为很多没有“级别”的课题,是真正从实际问题出发,为解决问题而做,虽然没有级别,但有益于学生的发展,必将能在学生和教师自己心中高分通过“结题”。[5]当然,在具体实施中,应切实改革学校的职称评审制度和科学研究成果管理制度,加大能真正解决同类学校实际问题的校本课题的支持和奖励力度,鼓励广大教师根据自己的兴趣,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与市县教研人员、地方高校专家、有兴趣和能力的学生家长开展联合攻关研究,为学校解忧,为教师排难,为学生解困。在课题鉴定和评定时,不以课题的“级别”评分,而要根据课题产生的研究成果质量及其所产生的实际价值进行评判,从而不断提升课题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这样的导向下,教师从事课题研究将会更加注重研究的质量和效果,而不是想尽一切办法去“公关”所谓高级别的课题。
毋庸置疑,中小学教师承担任何纵向级别的科研课题都需要依靠一定的科研经费的支持。在中央“放管服”改革背景下,各级科研课题管理部门虽然对科研课题经费管理办法进行了大幅度修订,从直接经费和间接经费等方面为课题研究人员减轻了报账的负担,开辟了一定的自主支配的空间,但是还远远不够。因为解决课题经费报账繁琐问题只能治标,不能治本,不可能根本改变现状,要想彻底改变就必须从课题经费的支付机制方面入手。18 世纪末期,英国政府决定将罪犯运送到澳洲,刚开始是以上船人数支付船主费用,导致罪犯大量伤亡。后来改变支付方式,以完好到达澳洲的罪犯人数支付运费,从而彻底解决了这个令英国政府头痛的难题,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经典管理案例,体现出了制度的伟大力量。[6]受此启发,我们建议改变我们现行的科研课题经费支付机制,在课题完成后,组建匿名评审专家组,根据课题完成的质量或价值大小进行支付,而不是一开始就固定了资助额度,从而造成研究团队忽视研究质量的问题。此外,课题经费报账应该取消凭票支付机制,应像教师的课时费按照教学工作量支付一样,按照科研工作量进行免票支付,毕竟科研工作和教学工作都体现为复杂的脑力劳动。进一步说,教师一旦申请下各种级别的科研课题后,其实内在逻辑上就与课题主管单位构成了一种委托关系,即政府购买公共科研服务类别。[7]课题组只要能够按照既定研究计划,保质保量完成研究目标和任务,达到课题验收标准,通过专家鉴定,就应该将课题经费无条件支付给课题组。这样很大程度上就达到了可以真正为科研人员减负减压,彻底让课题组从科研课题经费管理中解放出来,不必在报销发票上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同时也能确保科研课题完成的质量。这岂不是一箭双雕的好事。
在国人眼里,除了重视级别这种“贪大”之外,还有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就是“求多”。在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各种评优评先活动中,总会涉及个人的荣誉、奖项、课题等能证明自己实力或优秀的东西。从唯物辩证法角度看,没有量的积累,不可能实现质的变化。老师们结合教学实际多申报一些课题本无可厚非,但问题是,如果将数量指标无限扩大,就难免会造成为了数量而数量,忽视质量的问题。针对这种科研课题管理方式,我们认为,科研课题不应过于追求速度和数量,而应该尊重科学研究的规律,将研究周期延长一些,让科研课题承担人员心平气和地沉下心来,笃行“板凳要坐十年冷”的精神,做出有质量、有特色、可操作、易推广的科研成果,真正满足学校教育教学发展需求。而不是催生出一批低层次重复、毫无价值,最终束之高阁的课题“成果”。因为这样的“成果”不仅劳民伤财,更会败坏科研工作的科学性和严肃性。在基础教育界,我们有很多先辈所做的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为我们的科研工作树立了良好的榜样。比如,上海市青浦县特级教师顾泠沅先生的“青浦实验”课题,从1977 年开始,在上海市青浦区开展数学教育改革实验,用了近20 年的时间;[8]江苏洋思中学张思中老师,从20 世纪70 年代开始探索的十六字外语教学法的研究持续了30 多年;[9]再比如,获得“人民教育家”荣誉的于漪老师,可以说用了一生的时间在探索我国的中学语文教学改革与研究工作。[10]他们的研究成果凭借着扎实的功底、长期的反复探索,最终在全国引起了广泛影响,难道这种孜孜不倦的科研精神不值得科研管理部门反思和学习吗?
党的十八大将创新驱动发展确立为国家战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指出,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和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进科技课题组织管理方式,实行“揭榜挂帅”等制度。完善科技评价机制,扩大科研自主权,大幅提高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成效。[11]2020年党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指出,完善立德树人体制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突出质量导向,不得将论文数、项目数、课题经费等科研量化指标与绩效工资分配、奖励挂钩。[12]我们认为,人在某种程度上是环境和制度的产物,创新驱动战略最终靠的是人才,激发人才创新活力是根本,而能否充分激发人才的创新活力,深化人才发展和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破除制约甚至阻碍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就显得非常必要。如果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那么中小学科研管理则是实现科技创新的桥梁和纽带,只有深化教育评价改革,转变管理体制机制,激发人才资源活力,才能产生源源不断的创新成果,反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培养出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