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宽松”至“去宽松”:日本教育改革之启示

2022-11-20 02:05孙叶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教书育人 2022年20期
关键词:学力日本教育

孙叶 (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日本于1996 年提出“宽松教育”改革方针,但此项改革造成了学生学力的下降,引发了民众的教育焦虑,也加剧了教育的不公。2008 年,日本新修订的《学习指导要领》开始追求“扎实的学力”,标志着“宽松教育”向“去宽松教育”的转变。本文通过梳理日本教育由“宽松教育”至“去宽松教育”的逆转,揭示日本实施“宽松教育”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说明制约教育改革的诸多因素,以期为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减负提供启发和参考。

一、“宽松教育”产生的背景及其内涵

(一)“宽松教育”产生的背景

20 世纪60 年代初,苏联发射了世界上第一艘载人飞船,令美国朝野震惊,于是美国从教育入手开始奋起直追苏联的发展步伐,进行教育改革。为培养出能够适应时代发展和满足国际竞争需要的科技人才,美国政府在教育上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人力。充实基础教育的课程内容,强化教育知识体系,加大理工科内容的比重,并在中小学开启了“教育内容现代化活动”以达到促进科技发展的目的。与此同时,日本为了保持战后的国际地位和促进国内的经济复苏,也效仿美国的做法。1961 年实施的《学习指导要领》(相当于中国的课程标准)中开始增加教育内容,强调知识本位,并要求公立校必须实施此项政策。1971 年实施的《学习指导要领》要求进一步增加授课时数与内容,继续贯彻重知识传授的原则,并且消除公立校和私立校在教育内容上的差距,一律整齐划一,标志着“灌输式教育”的开始。[1]这一时期的日本教育,过度强调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过于追求整齐划一的“平等”,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培养和身心的健康发展,导致厌学、弃学、辍学、校园暴力甚至自杀等现象频发。社会只重学历,学校只看成绩的风气使考试竞争越来越激烈,而过度的考试竞争又导致学生紧张焦虑、自信心丧失、身心俱疲,师生间和学生间冲突不断。

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既作用于社会,又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的影响。因此,除了其自身的弊病,还有很多外部因素促使了“宽松教育”政策的提出。20 世纪50 年代起,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社会生产需求不断加大,工业生产需要大批的科技人才和技术工人,因此日本政府开始重视培养理工科人才,在教育上逐步增设工科专业,并充实理工科基础课程内容。随着生产要求由量到质的转变,国家发展需要大量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为满足这一教育需求,就必须改变当时僵化单一、片面追求知识本位的日本教育,注重学生创造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20 世纪80 年代,“新自由主义”思潮登上日本的政治舞台,日本教育受此影响也开始追求“新自由主义”,于是抛弃过去坚持的保守主义,同时批判“整齐划一”的“填鸭式教育”模式,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及适应国际化、资讯化能力的培养。

(二)“宽松教育”的内涵

为了纠正越来越严重的“填鸭式”教育倾向,日本于1977 年修订《学习指导要领》并首次提出了“宽松教育”理念,开始强调“新学力观”和“尊重个性”的教育。对于“宽松教育”的解释,在学术界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研究者将其视为一种教育理念,认为“宽松教育”就是给学生提供足够宽松的时间,任其自由发展,从而提高学生的生存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2]还有研究者将“宽松教育”看作一种方针政策,认为“宽松教育”是指日本1998 年《学习指导要领》所规定实施的降低教学大纲标准、削减学科内容和减少规定课时,为学生创造宽松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思考力、判断力和表现力等的一系列教育政策与改革措施。[3]综合来看,可以这样理解“宽松教育”,所谓“宽松教育”就是以为学生提供宽松的教育环境为前提,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根本,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生存力、思考力、创造力等能力的教育。

二、“去宽松教育”的提出

日本1998 年出台的《学习指导要领》集中体现了“宽松教育”理念,其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两减一增”,即削减课程内容的三分之一;减少课时总数,由原来的每周授课6 天缩减为5 天;每周增设2 ~3 节的“综合学习课程”,并规定经过三年的过渡期后,于2002年4 月在日本的小学和初中全面实行。这个被赋予重大期冀的课改方案一经颁布,就迅速吸引了日本各方的关注。由于此次修订大幅削减了学校的授课时间和内容,同时综合性学习时间又占比过大,遭到不少学者和家长的质疑和排斥,折射出民众对于学力下降的担忧。而近年来日本的各种学力测试结果也在不断加深这种焦虑。1998—1999 年,日本的两位学者对高水平私立大学的学生进行了小学和初中水平的数学测试,结果显示,经济学部和非经济学部学生的成绩都十分不理想,正确率低至27.5%和14.1%。[4]2000 年,东京理科大学泽田教授及其课题组对部分学生的数学能力进行调查,结果发现,自“宽松教育”实施以来,小学组的算术能力降低了11.4 个百分点。[5]2001 年,日本高考公布的国语、理科、英语等多个科目的平均分数相比于前一年明显下降,个别学科的平均分下降幅度惊人,甚至超过15 分。在调查民众对于《学习指导要领》的态度中发现,1997 年,赞同《学习指导要领》的人数约占总人数的58%,到2001 年下降至28%,而持反对意见的人增幅明显,在2001 年上升至67%。[6]另外,“宽松教育”政策下,有经济实力和重视子女教育的家长会给孩子报各种补习班填补学校教育的空缺时间,因此大量补习机构和兴趣班蜂拥而起,加剧了教育不公,为社会所诟病。

民众的舆论和学者对于学力下降的论争暗示着“宽松教育”终将走向失败,而国际学生评价项目PISA(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 测试的结果则彻底压垮了“宽松教育”。日本从2000 年开始参加PISA 测试,非常重视本国学生在PISA 测试中的国际排名。测试中,日本2003 年的数学、阅读排名分别从2000 年的第1、第8 下降到第6、第14。2006年的数学、科学、阅读排名又分别从2003年的第6、第2、第14 下降到第10、第6、第15,分数也呈不同幅度下降。[7]PISA 测试成绩的下降使日本文部科学省乃至社会各界对“宽松教育”政策失去了信心。对此,日本积极做出整改,2008 年文部省重新对《学习指导要领》进行修订,修订的内容主要包括增加教学大纲内容和授课时数,废除初中选修课程,加强理科教学,丰富传统文化相关的教育等。这一政策内容完全脱离了“宽松教育”,被称为“去宽松教育”。政策转向后,日本2009 年的PISA 测试成绩确实有所提高,日本国内开始纷纷追捧“去宽松教育”,认为“去宽松教育”是能够切实提升日本学生学力、符合知识竞争社会和时代发展需要的政策。

三、由“宽松教育”至“去宽松教育”对我国基础教育减负的启示

日本提出的“宽松教育”强调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下,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兴趣,发展学生的生存力、创造力和实践力等。中国号召的教育减负,主要指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和心理负担的前提下,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等。两者在很大程度上有着共通之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日本从“宽松教育”到“去宽松教育”的逆转,为我国基础教育减负提供了极具现实意义的宝贵经验,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很多启示。

(一)减负不能忽视学生“双基”的培养

“宽松教育”走向失败,究其根本是改革后学生学力的下降,导致学力下降的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为教学内容和授课时间的大幅削减。中小学学生自控力差,抽象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较弱,过量地削减课时和学习内容,忽视机械识记的作用,不符合学生从形象思维到逻辑思维的认知规律。“宽松教育”的出发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造力、思考力和批判力”,在学生不具备扎实的学科基础知识的前提下也根本无法实现。而且过于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忽视教师在学科教学中的作用,一定程度上也会造成学校教学质量的下降。由此可见,通过简单粗暴地减少课程内容、减少上课时间、降低学习难度达到减负目的的做法是行不通的。

日本宽松教育改革导致学生学力下降带给我国基础教育减负的启示是:在给学生的课业负担做“减法”,实行基础教育减负的同时,也要保障学生基础知识的获得和基本能力的发展,实行“增效减负”,通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学生的学习效果达到减轻学生课后负担的同时保证学习效果的目的。在课堂教学上,教师要注重做好每一个教学环节。备好课是提升课堂效益的基础和前提。教师应在课前认真钻研教材,熟练掌握所授内容,研究教法,明确学情。上课过程中,建立和谐的课堂氛围,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让他们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中。通过合理、适当地应用多媒体技术,让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课后,严格筛选作业的内容,布置适量,保证学生不会被课后作业占据过多的休息时间。对学生实行个性化指导,对于学困生,要及时给予辅导。

(二)减负要保障教育公平

日本的“宽松教育”政策是面向全国的公立校、私立校提出的,但实际上对公立教育部门的影响更大,对私立校并没有什么约束力。公立校严格执行政策要求,减少授课时数和课程内容,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性和选择权,而私立校却依然照常办学,依旧强调学生的成绩和升学率。日本的教育环境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升学竞争都十分激烈,“宽松教育”政策下,担心孩子学力下降并且有经济能力的家长会为孩子选择费用高昂的私立教育或者补习班。私立校生源增加,优质师资不断流入,社会的教育资源开始向私立校转移,形成了学校“公瘦私肥”的情况。与此同时,不同经济条件家庭的学生间学力差距也在拉大。渴望通过教育实现阶层上升的低收入群体无力负担私立学校的学费,只能选择提供托底教育的公立学校,大幅削减学科知识教学的公立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在考试竞争中处于劣势,考入一流大学的人数屈指可数。虽然“宽松教育”的出发点是希望能够通过给予学生适当的空间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与创造力,但公立校给予学生的这份自由却因为阶层收入差距和教育市场的干预等因素而演变成为教育不公的罪魁祸首。

中国的教育减负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在中国,公办校是减负政策的执行主体,从多年的教育减负效果来看,减负政策本身也是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地方教育主管部门要求学校减少学生上课时间,减少课后作业,却忽略了提供配套措施保证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因而,多年减负政策实施下来,很多一线城市最好的中小学已经由公办校转变为民办校和私立校,经济收入高的家长出于升学竞争的考虑直接为孩子选择教育资源更好且对学业要求更高的私立校以及价格不低的补习教育,进一步拉大了我国不同社会群体间教育机会与教育资源的差距。我们应吸取日本“宽松教育”改革中的经验教训,一方面,在精减课程内容和缩短学生在校时间的情况下,重视学生课余时间的利用,提升学生课后作业的质量,保证学生的学习能力;另一方面,注重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加快缩小校际差距,改善农村地区的办学条件,全力推进我国基础教育公平发展,保障教育机会均等和阶层上升的通道畅通,谨防社会阶层固化。

(三)减负需赢得民众尤其是家长的理解和支持

“宽松教育”政策在颁布初期就遭到了社会的质疑,当时的日本文部科学省没有对“宽松教育”并不是不要“学力”进行明确,学者和家长们担心因为课程内容删减以及在校时间缩短而导致学生成绩下降。虽然日本在教育上广泛吸收西方文化,但传统的东方教育思想依然根深蒂固,如重视教师在教学中的知识传授和示范作用,强调学生在学习上的刻苦努力等。“宽松教育”的理念及实施过程中所展现的做法对于有着传统教育思维的人来说,接受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宽松教育”走向失败的结果表明,一项教育政策若想取得理想的效果,离不开各方的支持和配合,如果社会、家长、学校等对其理解不到位、有偏差或者怀有抵触情绪,就会成为政策推行中巨大的阻力。

我国的教育减负政策已实施多年,但一直摆脱不了“校内减下来,校外加上去”的怪圈。究其根本在于家长担心减负会导致学生成绩下降,不利于孩子的升学竞争以及未来的就业。因此,进行教育减负要重视公众的想法和态度,努力消除家长对于减负会造成孩子成绩下降的顾虑。具体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首先,在社会层面上,对减负的理念进行明确,减负是减去超出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能力以外的课业负担,减去学生学习中机械重复,对于知识水平提高无用的学习任务,减去烦琐、过时、超纲与实际生活脱节的教学内容。要求学校和老师摒弃与教育规律相背离的、片面追求成绩的教学活动,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主旨,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并不是简单地减少学习内容,不让学生用功读书、刻苦学习。其次,在学校层面上,详尽阐述减负对于学生的意义,确保学校的教育人员可以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学生的减负工作并能够切实执行减负政策。最后,在家长层面上,学校应积极寻求学生家长的理解与配合,通过多种途径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如组织开展家长座谈会,就减负的内容同学生家长进行交流,通过学校的线上公众号宣传教育减负对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意义等。只有家长认同并支持学校的教育行为,真正形成家校合力,减负才能取得最理想的效果。

猜你喜欢
学力日本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日本元旦是新年
题解教育『三问』
探寻日本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黄金时代》日本版
学历与学力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从“线性程序结构”组合到“要素行动解释系统”建构
从“课堂目的的确定”到“学力发展的灵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