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融合与渗透英语文化意识

2022-11-20 01:37☉陶
小学生 2022年5期
关键词:英语词汇教学活动意识

☉陶 昇

在新课改背景下,全国各地的教育主管部门针对小学英语学科提出更明确的要求。英语教师不但要注重基础的语言教学,还应帮助学生认知英语文化,强化其英语交际与英语应用水准。

教师应深刻意识到语言与文化之间的联系,即,作为重要的文化载体,语言的运用无法脱离文化意识。基于此,围绕英语文化意识与小学英语教学的渗透与融合进行深入探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引导学生感知中西方文化差异

文化与语言密不可分。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学习英语世界的特点以及风俗文化,引导学生认识中西方的文化差异,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比如,教师可向学生询问,什么是中国最重要的节日?当学生给出“春节”答案后,教师可顺势讲解Spring Festival。然后,教师可将一些国外的重大节日讲述给学生,比如,Christmas。

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引导学生围绕饮食区别进行讨论。比如,在过春节时,国内家家户户都喜欢包饺子;相应地,在过圣诞节时,美国等一些国家家家户户则热衷于吃火鸡。在完成上述的教学活动后,教师也可引出“Dumpling”“Turkey”。通过对比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性,将中外文化与英语词汇相融合,这不但能够将英语知识传递给学生,还可帮助学生更深刻、形象地认知英语词汇,高质高效地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

在小学教学活动中,教师首先应意识到小学生普遍具有极强的形象思维能力。因此,教师可充分利用上述特点开展英语教学活动,强化英语文化意识与英语教学的渗透与融合。通过营造特定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了解英语知识。例如,教师可将跳蚤市场转移到课堂上,引导学生认识人民币与美元的概念,了解两者间的换算方式,组织学生模拟货币的互换过程。

当前,英语课堂时间普遍较短,而课堂模拟活动可在短时间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增强学生的组织能力,推动其深入地了解英语文化并学习英语知识。

二、在中外礼仪教学、词汇教学环节渗透英语文化意识

为强化文化意识与小学英语教学的渗透与融合效果,教师首先要明确英语文化与英语教学活动的连接点。教师具体可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第一,依托中外礼仪教学将文化知识渗透到教学活动当中。在制定教学计划时,教师可引入中华礼仪文化并将其与西方礼仪文化相对比,逐步渗透英语文化意识。比如,在围绕“打招呼”进行教学时,英语国家通常会运用Good morning.How are you?Hello,Hi 等。在闲谈时,英语国家常用的问候语是:Do some Running?It’s a fine day,isn’t it?相应地,在汉语言体系中,人们常用“到哪儿去?”“干什么去?”展开对话。

我国常用的问候语经常被欧美国家的人认为是对隐私的窥探,其核心原因在于,中西方所特有的文化差异。比如,西方国家更注重以个体为中心,而“结婚没?”“你要去哪儿?”等我国正常的问候语会给西方世界的人带来不舒服的感觉。西方人常常将上述问题定义为individual privacy。因此,在组织学生参与英语学习活动时,老师可将文化差异的原因讲述给学生,确保学生在吸纳基础英语知识的同时,还能逐步感受到西方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间的差异性,这也有助于将西方文化意识逐步渗透并融合到教学活动中。

再比如,在英语交际活动中,Thank you 具有极其广泛的应用,其主要是表达感谢,而亲密的人也会采用thank you;其作为常用语言,可以充分展现英语语言文化。在围绕上述教学内容进行讲解时,教师不但应细致地讲解短语的用法,还应向学生阐述短语的现实意义,逐步将短语所蕴含的英语文化渗透给学生。简而言之,上述教学策略有助于学生对基础英语知识进行认知与理解,使其潜移默化地吸收英语语言文化,避免小学生运用英语知识进行对话时依然保有生搬硬套汉语的习惯[1]。

第二,借助交流活动,逐步将英语文化意识渗透给学生。在英语教学活动中,语言的核心基础是词汇,而词汇教学更是教学实践的基石。通常情况下,英语词汇均含有三个维度的含义;其主要包括文化意义、结构意义以及词汇意义。在英语教学活动中,教师不能仅仅引导学生对英语词汇的结构意义、词汇意义进行深入理解;为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教师还应逐步引导学生了解英语词汇所蕴含的社会文化意义。

例如,汉语言拥有多种丰富的词语表现色彩,但是中西方的色彩词汇拥有迥然不同的社会意义。比如,在汉语言中,白色通常是象征死亡;而在英语语言中,白色则象征着圣洁、高雅,是相对崇高的颜色。再比如,在西式婚礼中,新郎、新娘都需要穿着白色礼服,以展现双方纯洁的心灵。此外,在英语语言中,孩子的昵称表达为white hair boy。

三、将英语文化意识渗透到实践活动中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通常只有相对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为完成英语文化意识与英语教学的相互融合与渗透,教师还应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参与课外实践活动,有效拓展并延伸课堂的教学内容。

在小学阶段,教师应结合小学生的认知能力、知识背景与客观发展规律,组织其参与课外实践活动。比如,教师可组织学生定期参与英语文化讲座活动,引导学生围绕教材内容排练童话剧、儿童短剧等。为增强实践活动的趣味性,教师也可组织学生为动画片、漫画进行配音,带领学生学习英语儿歌。通过引导学生在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中了解英语文化,可使其初步感受英语语言文化所拥有的独特内涵。

同时,社会实践活动也具有一定的美育与德育作用,可帮助学生内化并吸收英语知识,使其潜移默化地感悟英语知识中所蕴含的文化意识,达成寓教于乐的教学目标。作为重要的交际工具,英语语言的含义也需要得到学生的逐步理解;而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英语语言也拥有不同的含义。

近些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开放,我国与西方国家的文化交流、经济交流、政治交流日趋频繁,这也给学生创造了极大的便利条件,更为英语学习以及英语语言运用提供了适宜的社会环境。基于此,教师应将更多的社会实践活动机会提供给学生,引导学生理解并认识英语文化,使其能够充分吸收英语文化[2]。

四、依托信息化技术拓展学生视野

在新形势下,为更好地应对应试教育的压力,部分英语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有意识地弱化英语语言所蕴含的社会意义;这种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吸收英语知识,更无法使学生感悟英语教学所蕴含的文化意识。

部分学生在完成英语学习任务后,通常会用汉语思维组合各种英语词汇并将其生搬硬套到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这使得英语运用出现诸多不合理之处,其核心原因在于学生未能正确认知并理解西方文化。在后续的人际交往中,学生很可能产生诸多尴尬,甚至会在运用英语词汇时出现严重的误会,更可能引发外国友人的误会与偏见。同时,若学生不能深入领悟词汇含义,则无法锻炼英语思维,难以提升自我的人文素养。

在英语课堂,教师可依托信息化平台,逐步将英语文化融入于英语教学活动。比如,教师可从互联网上收集国外小学的视频资料与新闻报道。有视频内容是围绕国外小学生的午饭进行了采访,外国小学生通常会将牛奶、面包、汉堡、香肠作为午饭。通过播放视频,不但有助于学生学习lunch、milk、bread 等英语词汇,还可使其了解到中西方的饮食差异,使其逐步领悟英语背后的文化意识。依托信息化技术,搜寻互联网中的英语教学资料,有助于调动学生兴趣,使其能够认真听讲并深入领会英语教学所蕴含的英语文化。

综上所述,教师应深刻意识到英语文化意识培养对于小学英语教学的积极意义,了解将英语文化意识渗透并融入英语教学的有效路径。通过引导学生感知中西方文化差异,在中外礼仪教学、词汇教学环节渗透英语文化意识,将英语文化意识渗透到实践活动,依托信息化技术拓展学生视野,有助于强化英语文化意识与小学英语教学的渗透与融合效果。

猜你喜欢
英语词汇教学活动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培优辅差小组教学活动的实践研究
基于核心素养之自主发展的教学活动设计
古贤们的环保意识
以数学类绘本为载体的幼儿园教学活动探究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浅析高中阶段的英语词汇教学工作
在英语词汇教学中游戏的应用
《无我》:一具身体,两种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