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听听
“动态生成是对课堂教学过程的预先设定性、计划性、规定性的一个重要的补充和修正。”通过动态生成的概念我们不难发现,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只有预设,没有生成,那么这种教学是缺乏完整性、科学性与灵动性的。
因此,在本文中,笔者尝试从“弹性预设”“巧妙提问”“尊重质疑”“鼓励探究”几个方面,针对小学数学动态生成课堂的构建策略展开论述。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能够以动态生成为契机,增添教师教学的色彩,捕捉学生学习的亮点,促进“教”与“学”的互动和“师”与“生”的成长。
预设与生成,在教学中总是相伴相生。成功的预设,并不是精准预测教学中的每一个细节,然后让教学按照预设按部就班地进行。成功的预设,应该是充分考虑到教学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情况,并做好预案。同时,抱着开放的心态来面对教学准备以外的各种“突发”情况,并在这些情况之下给予学生自主发挥的空间和自主表达的机会。唯有这样充满弹性的预设,才能给学生的动态生成预留空间,促进动态生成课堂的构建[1]。
例如,在学习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梯形的面积》的时候,针对“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这一教学环节,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学情,作出了以下预设:学生将两个全等梯形进行拼接,组成平行四边形,然后推导公式;学生将梯形进行切割,转化成三角形和长方形,然后推导公式;学生将梯形进行切割,转化成两个三角形,然后推导公式。针对上述三种预设,教师都做了相应的预案,这为课堂上的动态生成做足了准备。
然而,到了课堂上,除了上述公式推导方法之外,还有学生另辟蹊径,选择了“下底是上底两倍的直角梯形”这个特例。将梯形划分成三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然后利用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计算出梯形的面积,并得出梯形面积公式:上底×高÷2+[(下底÷2)×高÷2]×2=(上底+下底)×高÷2。显然,这超出了教师的预设范畴。但是,由于教师在课前已经做足了处理“突发”情况的准备,教师马上调整教学思路,认可了学生的方法,并鼓励学生本着“由特殊到一般”的原则,选择更具普遍性的案例,对于自己得出的结论加以佐证。
这样一来,教师通过弹性预设,为学生的动态生成预留了充足的空间,促进了动态生成课堂的构建。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果教师采用“一讲到底”的教学方法,则很难为学生创造动态生成的机会。相反,教师只有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让学生也有机会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才能促进动态生成课堂的构建。课堂提问,是促进师生之间互动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在回答教师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展开独立思考并发表独特的见解,而教师可以借助这个契机,为学生的动态生成创造机会[2]。
例如,在学习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认识射线、直线和线段》的时候,在讲解完射线、直线和线段的概念之后,教师围绕“射线”提出了问题:“请大家根据射线的概念,说一说射线有什么特征?”有学生答道:“只有一个端点,向端点另一个方向无限延长,这就是射线的特点。”教师继续提问:“能举一个生活中的例子吗?”该生答:“如果我以校门口左侧的石狮子为起点,沿着直线奔跑,只要我不停下来,我跑动的轨迹就是一条射线。”在教师的预设中,学生列举的关于射线的生活案例,无非是“激光、阳光、灯光”等,却没想到学生会列举出如此动态、如此贴近生活的案例。
此时,教师可以把握这个机会,生成一个新的问题:“如果我们把石狮子当成一个端点,把奔跑的人当成另一个端点,那么这个人跑过的痕迹,究竟是一条无尽的射线,还是无数条线段呢?”就这样,教师通过巧妙提问,将教学由“射线的特点”引申到“射线与线段的关系,以及二者的区分与界定”这个新高度,为学生的动态生成创造了机会,使数学教学在师生问答中充满惊喜与变数,饱含乐趣与新意。
质疑,是学生发现问题的起点,也是动态生成的关键。在传统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往往不容许学生挑战自己的权威,这在无形中扼杀了学生质疑的勇气,也错失了动态生成的机会。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质疑,甚至赞赏学生的质疑,使学生在质疑中发现新问题,产生新创意,从而促进动态生成课堂的构建[3]。
例如,在学习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分解质因数》的时候,教师提到了这样的一个说法:“分母只含2 或5 的分数,一定能化为有限小数。”此时,有学生提出质疑:“6/30 的分母中不仅含有质因数2 和5,还有3,但是它可以化为有限小数,这如何解释呢?”很显然,学生之所以提出这样的疑问,是他们自己没有理清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之间的关系。然而,这样的质疑恰好给了教师机会,从逻辑判断与推理的角度,对于这个案例进行了更为深入的讲解。
同时,教师列举了6/20,5/30等关联案例,要求学生从分解质因数和逻辑判断与推理两个层面加以研究与讨论。正是教师对学生质疑的尊重,才使得学生拥有了自我表达的勇气,也正是因为学生的这份勇气,才使学生找到了动态生成的起点。可见,尊重学生质疑,对于构建动态生成课堂是十分有必要的。
动态生成课堂的构建,不仅需要师生之间的互动,更需要学生之间的交流。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之间开展合作探究活动,使学生在交流观点、分享信息、讨论心得的过程中提出新观点、发现新信息、形成新心得,从而激活动态生成的灵感,促进动态生成课堂的构建[4]。
例如,在学习苏教版三年级下册《平年和闰年》的时候,教师先是向学生阐述了“平年”和“闰年”的概念,然后,要求学生观察1900年至1930年,1991年至2021年的日历,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判断平年和闰年的方法。
由于1991年至2021年的日历距离学生生活的年代较近,因此,他们先从这个时间段的日历开始研究。通过观察连续30年的日历排序,他们发现每4年就有一个闰年,而且这个年份能够被4 整除。然而,正当组内绝大多数学生都以为自己成功解决了老师布置的问题,跃跃欲试想要跟老师分享讨论成果的时候,其中一个成员指出:“1900 也能被4 整除,可它的2月份只有28 天。”
于是,经由该生的提醒,小组讨论再次启动,大家开始了新的判断平年和闰年的方法的讨论。通过这个案例我们不难发现,学生之间通过合作探究,能够互相启发思维,引发联想,使讨论的话题变得更为广阔与深刻。可见,通过合作探究,学生能够在不断发现新问题、探讨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激活动态生成的灵感,为数学课堂增添活力与色彩。
综上所述,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学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课堂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不知不觉中作出相应的变化。”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不仅要重视预设,更要重视生成,通过“弹性预设”“巧妙提问”“尊重质疑”“鼓励探究”“捕捉亮点”“关注错误”等途径,促进动态生成课堂的构建,实现“教”与“学”的和谐共生、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