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联理论框架下《江雪》英译本的对比赏析

2022-11-20 01:22白依帆
现代英语 2022年16期
关键词:江雪关联性意图

白依帆

(河北工业大学,天津 300401)

一、引言

(一)诗歌内容简介

《江雪》是唐朝诗人柳宗元所作。诗中运用象征、衬托、概括等手法,如千山、万径、鸟绝、人灭这种宏微观结合的描写,来表现山野严寒、静谧宏大的景象;随后用“孤舟独钓”勾画孤独清傲的渔翁形象,表达了作者在遭到贬谪之后内心的孤傲。从风格来看,整首诗构思独特,动静结合,节奏鲜明,语言简洁凝练,文化意蕴丰富。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翻译研究的不断发展,不同民族间的文化交流愈发密切,《江雪》也被众多国内外学者翻译到了世界各地,推动了不同语言、精神与文化的交流。近年来,也有不少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江雪》英译本进行赏析:张轶、王彬从美学的角度对该诗的数词翻译进行了研究,发现其不仅有一种朦胧、含蓄的“意美”,在数字和数字对照之间,还形成了一种“形美”[1];郑锦怀从意象的视角下对其英译本进行了评析,认为林健民先生的译本受制于“整齐美”译诗观,过分追求译诗形式上美感,以致在译诗的意象重构方面未能做到尽善尽美,但仍有值得肯定之处等[2]。

(二)翻译赏析

从翻译的角度来看,翻译学科已由从属走向独立[3],而随着翻译的不断发展,翻译批评也在探索中不断进步。司显柱教授曾说:“当下的大多数翻译批评都是一种非科学意义上的批评,缺乏一种较为科学、客观和系统的翻译批评模式。”[4]近年来,尽管翻译批评理论不断发展,但其重要意义仍在不断吸纳其他学科理论,以应用于翻译批评活动,关联理论便是其中之一。中华古典诗歌浓郁优美,蕴含着超越语言的精神力量,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诗歌翻译批评不仅有利于促进翻译实践的发展,还有利于传承民族文化精神,推动中华民族文化对外传播。从关联理论的角度对诗歌英译进行研究,更符合诗歌英译中的认知推理活动,对古诗英译过程有全面、深入的理解。由此可知,文章在关联理论框架下,从认知语境、交际意图以及最佳关联三个角度对《江雪》许渊冲和林健民的两种译本进行对比赏析。

二、关联理论与诗歌翻译批评

(一)关联理论

关联理论提出人们的认知和交际取决于关联。1986年,由斯珀伯与威尔逊(Sperber & Wilson)在《关联性:交际与认知》(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中提出,以关联性概念与关联原则为基础分析言语交际中的话语理论,其中关联原则包括认知原则和交际原则[5]。

在翻译中,德国学者Gutt最先把关联理论应用于翻译,并与1991年出版了《翻译与关联:认知与语境》,提出了关联翻译理论;他认为翻译是两种语言之间进行的一种特殊形式的言语交际行为,是与大脑机制密切联系的推理过程;人类交际在本质上就是话语的产生和阐释,为了达到最佳交际效果,人们会考虑听话者或读者的认知语境,使之能够用最小的努力理解话语的意义[6]。语境效果(contextual effects)以及读者在结合原有信息形成新认知中所需的努力(processing efforts)是影响关联性的两个重要因素。关联性的强弱取决于努力和语境效果,在同等条件下,推理努力越小,则关联性越强,语境效果越大,则关联性越强。而交际行为包含两个明示—推理过程:一是原文作者向译者明示其交际意图,译者根据原文的信息、逻辑以及积累的百科知识,以读者的身份通过认知获得最佳关联。二是译者以交际者的身份在译文中向译文读者转达原文作者的明示和交际意图,而读者则要根据译文所提供的信息等进行推理,以最小的推理努力获得最佳关联[7]。

1988年,沈家煊将关联理论引入中国。1997年,何自然对关联理论有所研究并出版《语用学与外语学习》。2005年,赵彦春出版了我国第一部关于关联理论的翻译理论著作《翻译学归结论》,促进了关联理论与翻译学的进一步融合[8]。

(二)诗歌翻译批评

中国古典诗歌是一种具有独特且具永恒意义的抒情语言艺术,这种品质让其在翻译研究中占有相对重要的位置。诗歌作为文学的一种形式,除了具有本身的美感外,对民族文化精神的传承还有很大的意义。

中国古典诗歌英译是翻译的重难点之一,诗词词语丰富、独特押韵,内含丰富的文化负载词,浓缩了中国几千年多样的文化内涵。

翻译批评作为连接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的重要渠道,是促进翻译实践发展的有力推手。但在翻译批评领域,鲜少学者涉及诗歌翻译批评的研究。

(三)关联理论与诗歌翻译批评的关系

关联翻译理论从物质的角度为诗歌翻译批评这一富含主观意味的过程提供了更加客观的物质视角,同时为诗歌翻译批评的研究提供了一个科学宏观的理论框架,拓展了翻译研究的深度与厚度。理论来源于实践,诗歌翻译批评也对关联理论提出了新的要求,对其在翻译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路径,进一步丰富了关联翻译理论的内涵,二者相辅相成,共同发展。

三、关联理论框架下对《江雪》两种译本的评析

原文:

江雪

柳宗元(唐)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在纯电动车维修中,不到万不得已不会轻易拆开高压电池组。当确定故障部位在动力电池组内部时,应按维修手册及相关资料进行拆装,检修过程较复杂且危险,涉及到安全问题。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译文一(许渊冲译)

Fishing in Snow

From hill to hill no bird in flight;

From path to path no man in sight.

A lonely fisherman afloat

Is fishing snow in a lonely boat.

River Snow

Birds disappeared amidst thousands of mountains,

Not a single man is seen on the countless paths;

An old manwith straw hat sits on the lone boat,

He is fishing alone along the cold snowed river.

全诗仅用短短二十字就勾画出了一幅寂然无声、幽沉刺骨的寂静江乡雪景图。随后,作者通过自比老渔翁,表现出自身不屈不挠、刚毅不屈的品质,突出自身意志得不到满足以及孤寂清苦之感。结合关联理论,以下从认知语境、交际意图以及最佳关联三个角度对《江雪》的两个译本进行对比评析。

(一)认知语境

认知语境包括信息、逻辑以及自己原来积累的百科知识。《江雪》短短的一诗中传递了很多意象和景物信息,如题目中的江和雪,以及正文中的千山、鸟、万径、人踪、孤舟、翁等。这些信息组合起来给人一种强烈的画面感:四周寂寥无声,水面上大雪纷飞、悠白寒冷,只有孤舟上的老翁在独自垂钓。其实作者要描绘的很简单,但为了衬托并突出主要的描写对象:老翁,也就是内心外显的诗人自己,也为了寄托自己的感情,不惜用这首诗一半的篇幅去描写其独钓的环境,且从宏观的角度,让这一环境千山无鸟、万径无人、寂寥无边。而描绘的背景越空阔,主要的描写对象就越突出。“千山”“万径”这两个词,与“孤舟”和“独钓”对比,极大地增强了孤独无依、寒冷寂寥的感染力。此外,天上飞的鸟和路上走的人踪是很常见、笼统的信息,诗人却把它们放在“千山”“万径”的后面,加之“绝”和“灭”这两个毫无生命力的词汇,这就把最常见的动态环境,一下子变成了孤寂静谧、空阔绝望的静态景象,形成一种动静对比强烈、感官冲突明显的印象。这种强烈的矛盾使得下面两行原本是静态的描述,在这种绝对静寂、沉默的环境下显得有坚毅和活力的因素在其中。就是这些信息(“山”“鸟”“径”“人”“舟”“翁”和“江雪”)、逻辑(从一般化的动态环境到特殊化的静态景象)以及百科知识(“孤舟”“寒江”等词汇背后的隐喻意)共同组成了这首诗的认知语境。

在译文中对题目的翻译方面,译文一的翻译为“Fishing in Snow”,突出了“fishing”,也就是渔翁独钓,这一作者想要表达的主要内容,还表现了一种孤寂清高之感,符合原文想要呈现给读者的认知语境。译文二中的翻译为“River Snow”,直译的处理虽与原文在字面上更加对应,但没能突出“钓”这一动景。诗人用“江雪”借景抒情并进行象征,这些手法在汉语中较为普遍,但在翻译时如果采用直译的方法,会让译文读者与自己已有的知识产生冲突,从而心生疑惑,丧失了原诗中的审美与意蕴。在前两句的翻译上,原文中的“千山”以及“万径”为虚指,旨在突出寒冷寂静的环境,但译文读者并不能理解中国文化中的虚指,译文二中用“thousands of mountains”和“the countless paths”具体的数字来译,使译文读者能在千山和万径的实意中看到空阔的背景。相比之下,译文一中的“from hill to hill”以及“from path to path”用相同的介词加单数名词的方式,虽节奏相同、鲜明,但并没有译文二直译下“thousands”和“countless”的冲击力大。而译文二“no bird in flight”以及“no man in sight”中“flight”和“sight”的选用,相比于译文一中的“disappeared”和“seen”,不仅对仗更加工整、韵律更加整齐,跟原文中动态转静态的冲突描写也更加贴合。由此可以看出,两位译者通过对作者的意图进行理解和推断,分别与自己的已有知识相结合,从而获得了不同的认知语境,在贴合原文的认知语境方面,译文二和译文一在不同语句有不同的特色和优势。

(二)交际意图

结合认知语境,诗人想要传递的交际意图为:①前两句通过景物描写,突出环境的孤寂和寒冷,从而突显自己的孤独和失落。②后两句用“远镜头”突出描写的对象,给读者一种清静、空远的感觉,进而传达诗人以超然物外的心境来进行斗争的清高孤傲之感。

就孤 独 感 来 看,在 译 文 一 中,“a lonely fisherman”以及“in a lonely boat”中两次“lonely”的选用比译文二中的“lone”和“alone”更能凸显人物的孤独之感。译文二中“蓑”未能表现出来,译文一中“蓑笠”皆未能表现出来,这种“漏译”虽没影响交际意图的传达,但若能在兼顾整齐和节奏的基础上将其译出,则更能完整的传达原文的信息和语境。

在“远镜头”方面,译文一通过“afloat”以及后面的“fishing”巧妙地表现出在水中静待垂钓的形象,体现了渔翁的清静、空远。译文二通过“along the cold snowed river”将“镜头”拉远,更加直接地体现出水面的空阔以及渔翁的孤独。笔者认为,相比于译文一,译文二将作者想要表达的意图更直接地从远距离的角度传达出了诗人超然物外的心境。

(三)最佳关联

原诗的认知语境在熟悉中国文化的读者中能产生强烈的语境效果,达到预计的交际意图,产生最佳关联性[9]。译者需要充当作者和读者之间的纽带,通过提取出信息以及作者意图,传达给读者,调动读者原有的百科知识与信息,让原诗中描绘的元素成为新认知语境的一部分。这一过程让读者的新、旧认知相互融合,从而创造出强烈的共鸣和同理感,进而实现预计的交际意图,并让读者用最少的努力实现最佳的关联效果。

在译文中,译文一将题目译为“Fishing in Snow”,相比于译文二的“River Snow”来看,描写得更加 具体,画 面感 更强;结 合译 文 一 中 的“fisherman”和“fishing snow”,译者将诗中描绘的场景以及作者的意图简单巧妙地提取出来,它避免了上述通过过多的努力降低相关性的问题。另外,译文一结合译者对原文的理解,准确地翻译出作者想要表达的要点,显性推理得更为合适。

诗中的“寒江雪”,是一个特殊的意象。江,不会存雪,但诗人用“寒江雪”,把“江”和“雪”这两个意象合并到一起,在使诗中主要描写的对象更突出之外,还对当时诗人所处的政治环境进行了隐喻。而“寒”字,在点明气候的同时也凸显了渔翁的精神世界。译文一中用“is fishing snow”表达“钓寒江雪”,“snow”作为“fish”的宾语,即“钓雪”,这是一个非常抽象的表达,不免会让译文读者产生疑惑;译文二中把“snow”处理成环境地点“the cold snowed river”,画面具体且译出了“寒”,与前文中烘托出来千山无鸟万径无人的寒冷环境相互照应,调动读者脑中的旧有信息,让译文读者脑中的新旧知识互相作用,突出全诗的重点新场景“fishing alone”,表示在寂寥极寒的情况下,渔翁依然坚持垂钓,反映作者对当时政治环境的抵抗,以及对内心抱负的坚持,这让译文更加完整,场景也更加清晰易懂。

由此可知,在最佳关联性方面,译文一的标题以及译文二最后一句的关联性更优,更准确地实现了预计的交际意图。

四、结语

在关联理论框架下,许渊冲先生和林健民先生《江雪》的英译本在认知语境、交际意图以及最佳关联三个角度中各有千秋,二位为中国古典诗歌的英译以及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通过上述比较研究,可以看到关联理论对诗歌翻译批评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诗歌翻译表现出显著的“异人异译”现象大大推动了翻译活动的发展。诗歌翻译要能准确地传达原诗的意象,精准把握作者的意图。此外,译者要廓清翻译过程中的各种障碍,谨慎处理诗歌中丰富的文化负载词、隐喻以及背后隐匿的思想情感,综合运用各种翻译技巧和理论。

猜你喜欢
江雪关联性意图
基于高速公路的驾驶员换道意图识别
基于单元视角的关联性阅读教学策略浅探
学贯中西(4):AI的时序性推论技能
燃气热水器性能与关键结构参数关联性分析
自然教育《小蚂蚁的生日会》教案
江雪
不打自招
江雪
燕山秋意图
制度系统的关联性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