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 尘
(重庆市奉节职业教育中心 重庆 奉节 404600)
随着经济的发展,政治文化需求也在不断实现同步增长,在这一迅速发展的时代大背景下,中职教育应当何去何从,是每一位中职教师都应当考虑的问题。事实上,中职学校正在或已经实现了一部分的教育改革,越来越多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正在被更新,并逐渐走进课堂中去,在变革与发展中不断探索方式方法,让这些理念和模式能够更加贴合学生需求。中职教育作为社会教育的重要模块,担负着培养技能全能型社会人才的重要责任,以满足社会技术发展中不断产生的人才需求。因此,作为一名中职班主任,更加需要明白管理方式的选择对于日常教学和人才发展方面的重要意义。在管理过程中,班主任应当坚持“管育并重”的教育模式,分析好、理解好、运用好管理与教育这两大方式,更好地带领班级走下去,培养出符合时代和社会发展需求的技能职业人才。
中职教育是中国整个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模块,负责向社会培养、输送大量专业技术人才,以此满足社会发展中产生的技术人才缺口。因此,中职教育工作的开展也至关重要。但是由于受到生源的影响,许多中职学校所招收的学生在质量和能力方面都有所欠缺,这也是班级管理工作的一大痛点,对于“管育并重”模式的实施也有着负面的影响。除此之外,中职教育工作还存在着以下几点问题。
1.1 功利主义盛行。功利主义的盛行在中职教育中已经长期存在,本就是需要解决的问题,并且也给“管育并重”的教育管理模式带来了非常大的困难。“管育并重”这一概念比较新颖,是近几年才开始流行的教学观念,为了更好的推进课堂教学,通常学校都会选择将教育量化,学生的学习由分数和成绩来判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加减分数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估,使得教学常常直接与奖学金、评优评奖挂钩。这一量化从出发点上来说是为了更好地激励学生发展和成长自我,因为本身与学生自身利益挂钩,因此效果也立竿见影,但是却也在无形之中助长了功利主义盛行的火焰。长期的量化模式让学生形成“分数至上”的思想观念,并通过学生的思维和行为模式表现出来,为了分数不择手段、不顾一切的情况也常有发生,事实上这一心理观念本身就是病态的,也是不利于学生的三观形成和人格健全的,同时也为功利主义提供了可以滋生的土壤。
1.2 教学模式死板。“管育并重”教育虽然近年内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推广和实施,但是教学模式死板的问题是仍旧存在的。通过调查可以发现,很多中职班主任都忽视了德育问题,在课堂上也是照本宣科,没有关注到学生的需求和反馈。其实无论是中职还是普通中学,填鸭式教学都是不被提倡的。填鸭式教学的弊端在长期的、大量的实践中已经暴露出了弊端,面对弊端,每一位教师应当做的就是采用新的办法去规避它。照本宣科的填鸭式课堂也会导致学校对学生技术实践相关的培养较少,这其实同样也不利于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学方式死板也让“管育并重”模式的落实迟滞缓慢,填鸭式教学现状仍旧需要教师努力改善。
1.3 教师无法正确引导学生。在现阶段来说,教师是中职教育阶段学生十分重要的引路人,班主任更是在其中起着关键带领作用,在引导学生方面更加需要注意。但是直到现在,中职班主任无法正确引导学生例子仍然有很多,这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首先是中职班主任的自身专业素养不够。师资的短缺让学校不得不放低招聘标准,这也会导致整个班主任队伍的专业素质和管理水平较低,无法满足学校教育模式的更新和学生学习发展需求的变化,班主任的班级管理能力受限,在引导学生方面也会感到困难和吃力。其次,是教师与学生数量上的严重不对等。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很难实现小班化教学,每一个班级的学生人数都较为庞大,却只能由一位班主任来管理,这样的师生配置已经是常态,但是对于教师来说,精力和时间的损耗是非常大的,大基数的班级让教师很难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的现状,无法顾及到所有学生的心理和发展需求,这也是当下教学现状的一大弊端。最后是教育的过度量化。这一点在前文中已经提及了,教育的过度量化无疑会滋生出功利主义的错误心理,不但没有起到德育的正面作用,甚至还会让教学工作变形,失去原本应当具备的重要教育意义。
1.4 管理与教育的失衡。管育工作的同步进行是在近几年开始流行的,很多中职班主任也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尝试构建“管育并重”模式,结果却不尽人意。“管育并重”的目标与现实仍旧存在一定差距,也常常出现本末倒置的现象,在中职班级管理中重管理而轻教育现象并不少见,几乎在每个中职学校中都会出现。目前该体系的构建处于初步阶段,重管理的情况就已经较为严重,弊端的暴露说明中职班主任都应当重新审视自己的班级管理模式是否符合“管育并重”的搭建,又是否真正符合教学实际。除此之外,学校的教育管理工作实施也仅表现在对于学生的违规行为进行处罚,并无更加深层的培养教育,这也是管理与教育失衡的一种表现,同样需要审视和反思。
“教”通常是指教育、教导、疏导;“管”通常是指管理、制约。教育能够帮助被教育者在道德情感、思想认识、感情伦理等方面取得培养和发展,行为习惯与意志上得到制约。通过学校的学生守则教育和常规纪律训练,让学生能够得到道德等方面的培养,学会遵守社会公德和法律法则,是学生思想道德体制教学的必经过程。这其中包含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是整个完整的中职学生人才培养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而管理则是通过约束和教导,让学生在行为和思想有可遵守的准则,能够符合社会所制定的标准和规范,以此达到教育的目的。因此,管理和教育是相辅相成的,二者缺一不可。
管理和教育存在共性,其在目的和宗旨上都有着相同点。首先,管理和教育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让学生的思想道德和行为形成一定的自我规范,有正确的发展方向,具备良好的个人与专业素养的同时能够成长为社会发展中所需要的专业性技术人才。其次,管理与教育的宗旨都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为重中之重,只不过利用了不同的手段,一个更加强调“管”,一个更加强调“育”。也正是因为存在着这样的共性,作为一名中职班主任,才更加应当将两者紧密的连接起来,相辅相成的同时相互借鉴,相互扶持,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从而在班级管理中构建起完整的“管育并重”模式。
3.1 “管育并重”的概念。“管育并重”,顾名思义,即管理与教育并重的中职班主任班级管理方式。“管”指的是学生的管理工作,“育”则指的是学生的德育工作,二者相辅相成得以构成完整的“管育并重”管理模式。作为班级管理重要的教育理念之一,“管育并重”在日常教学中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在“管育并重”的模式中,“管”和“育”实现了有机的结合,对学生的道德观念、行为方式和思维模式进行培养和提升。众所周知,德育教育是学生基础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要素,它从思想和意识层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培养,以此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道德修养,让学生能够在实现外在技术学习与掌握的同时也实现由内到外的全面提升。而管理工作指中职班主任在班级管理的工作中能够充分运用起学校所赋予的职能,利用学生守则、校规校纪等方式对学生进行一定程度的行为制约和规范。由此得出,所谓“管育并重”,是将“管”和“育”放在同一平行地位上,以此展开班级管理。
3.2 “管育并重”的意义。随着时代的发展,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不再仅仅局限与技能的掌握与使用,人才的综合素养和思想道德素质也同样受到关注。基于这一社会需求,中职作为向社会输送大量技术型综合人才的场所,自然需要对学生的综合素养提起足够的重视,因此,“管育并重”模式是中职班级管理在德育方面的重要尝试,通过这一尝试,德育工作将得以顺利开展。“管育并重”可以帮助学生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和价值取向,形成正向的三观和良好的政治思想素养,让学生能够在后天的环境中健全人格,端正态度,为将来的成长与发展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成为一个有规范、有思想、有道德的人。
由于自身因素或外界因素的影响,中职学生或多或少的存在着一些问题,对于个人素养的发展造成了较为负面的影响,在开展“管育并重”的过程中,这都是需要班主任去关注和解决的。
4.1 自控能力较弱。这是中职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自控能力弱与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后天的培养息息相关。中职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叛逆的心理较强,很容易在与家长和老师的交流过程中发生逆反心理。这一年龄阶段的学生会初步形成成人意识,对于独立的追求也在不断增长,因此三观的发展和心理健康也会受到影响。
4.2 学习能力较差。学生学习能力较差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无法以偏概全。但是学习能力较差与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模式养成都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较差的学习能力会让学生形成消极的学习心理,在学习过程中过度依赖老师,更有甚者出现自暴自弃的倾向,这对于德育工作的开展也是非常不利的。
4.3 缺乏关注和安全感。中职学生的年龄段都偏小,加上正处于青春期和叛逆期的原因,常常迫切地想要通过外界的认可来获得自我价值的满足,一旦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就容易产生逆反对抗心理。这也是“管育并重”的教学模式开展的重要原因,是班级管理的起点之一。缺乏关注和安全感的学生非常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从长远来看,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5.1 转变教育观念。中职班级的管理能否正常运转,与班主任息息相关。因此,要想顺利开展“管育并重”的班级管理,班主任首先要从自身做起,转变传统单一的教学观念,更新教学思想。只有班主任转变了自身的教育观念,班级管理的方式方法才能从源头得到修改,为班级管理的实践探索打好基础。班主任应当充分认识和理解“管”和“育”之间的关系,明确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中心思想,在坚持人性化管理的同时把握好尺度,以班级的实际情况为主开展“管育并重”的教学。
5.2 坚持先“育”后“管”。“管育并重”的班级管理模式,强调的是“管”和“育”平等平行的地位,而不是先“管”后“育”的班级管理顺序,但是许多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错误理解了这一模式,出现了本末倒置的现象。把管理放在了教育的前面,随着班级管理工作的逐渐推进,管理的地位逐渐大于了教育,出现管育地位的失衡。管理一旦先于教育,不但不利于班级管理,还会出现负面作用,导致学生出现逆反心理。“育”是教学工作开展的起源,学校本身应当发挥的职能就是教育,更应当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个体意识和个体化差异,并加以正确的引导和培养。对于学生来说,只有思想和道德得到了培养,行为和思维才能被规范和约束。因此,班主任应当厘清“管”和“育”之间的关系,实现先“育”后“管”,才能够真正的实现两者并重,从而更好的推进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
5.3 完善教育流程。“管育并重”班级管理体系的搭建,离不开中职教育体系的完善与发展。教育流程的完善是不断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体系搭建必须完成的重要单元。
5.3.1 强化管理教育目标。一个好的目标将为后续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指明道路,也能够帮助班主任在管理工作的开展中准确抓住工作的核心与重点。管理教育目标的制定与优化,首先要准确分析班级管理的实际情况和学生需求动机,并基于这一认识去制定适合当前班级的“管育并重”模式。
5.3.2 创新管理教育手段。“管育并重”模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班级管理工作的推进和发展,管理教育的手段也同样需要得到创新,以此来适应日益变化的社会需求,帮助学生更好的完善自我,提高思想道德修养。手段的创新也能够帮助班主任更好的探索贴合班级管理实际的有效办法。“管育并重”还处于起步阶段,存在许多的缺点和问题,而解决这些缺点和问题的方法就是创新,不断地淘汰原有的手段,用更加完善的眼光和思维去实践。
5.3.3 完善管理教育评价体系。好的教育评价体系可以实现师生的双向反馈,这样的反馈可以加强交流,从而让班主任及时获取学生的需求,以此为依据来更改班级管理模式。“管”的起点是学生,核心也是学生,“育”的目的是学生,宗旨也是学生。教育评价体系能够建立健全“管育并重”的评价机制,通过客观的班级管理评价掌握学生的德育发展动向和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而真正的让“管育并重”班级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管育并重”班级管理模式是社会与时代发展对中职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也是一次具有积极意义的管理创新。每一位中职班主任都应当以学生和班级实际出发,坚持适度原则的前提下去构建合情合理的班级管理体系。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改变当前中职教学班级管理的现状,通过模式和观念的更新去解决暴露出来的问题和弊端,利用更加高效的手段帮助学生提高综合素养,厘清、明确“管”和“育”的地位关系及其次序,以冷静、理智、正确的思维去看待这一模式,使其效果能够发挥到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