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借助多媒体渗透生态文明意识的意义与策略

2022-11-20 00:52刘福平
读与写 2022年24期
关键词:法治道德文明

刘福平

(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第六小学 贵州 遵义 563100)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是让小学生逐渐形成一定自我意识,认识和掌握社会规则的一门学科。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进一步建设,生态文明这一个词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话题。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了国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育领域,生态文明意识教育是培养一个符合时代要求的社会主义建设者的一大重要指标。我们总说“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如何做好小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教育,让小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态文明意识,做好生态文明意识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有机融合就显得格外重要。那将生态文明意识有机渗透到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中具体有哪些重要意义?我们有能够从哪些方面去进一步做好生态文明意识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中的有机渗透?

1.小学道德与法治中渗透生态文明的意义

随着人们对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更为清晰的认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基本理念达成共识。在发展的同时确保自然生态的良好发展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建设的一大主题。而具备良好的生态文明意识已成为生活中当今这个时代背景下每一个人都需要具备的基本素养。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即是培养学生基本素养的一门重要学科,而其中有关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就在本门学科中占有一定的比重。因此,如何更好的通过小学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让学生从小就树立良好的生态文明意识?对于将生态文明意识教育更好的有机渗透到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这门学科中就显得有格外重要的意义。

1.1 有效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社会形态。生态文明建设是吾辈最重要的一项建设,但生态文明在现阶段传播者和发扬者甚少,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中渗透生态文明,将生态文明建设从小抓起,让学生在课堂中建立生态文明的意识。在学生的培养过程中,生态文明教育贯彻其中,“从娃娃抓起”能将生态文明意识的“种子”埋于学生的思想中,以便在日后的高层次教育熏陶和人地协调的大环境下更快的萌芽以及生长。因此,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渗透生态文明教育更能有效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1.2 完善道德与法治学科体系。针对当今我国的社会发展现状,在未来,一位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都应该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和自我意识。而道德与法治教育这门学科正是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文明素养和自我意识。对小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教育是引导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世界观。在新时代发展背景下,生态文明建设成为我们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要途径。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渗透生态文明教育是实现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养的重要方法,因此,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在学科教学中,不仅可以依托教材完成理论知识的教学,更是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态相结合,学生也能更好的理解生态教育的意义,是一项重要的德育内容。道德与法治教育这门学科也是小学德育教育的重要理论课程,生态文明方面的内容在整个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这门新学科中都占有较大的比重,而生态文明意识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只有将生态文明意识更好的渗透和融入到道德与法治教育中去,才能更有的体现道德与法治教育这门学科作为小学德育教育学科的完整性,使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这门学科在原来的基础上体系构建更加完整。

1.3 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良好的生态文明意识已成为生活在当今这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时代背景下每一个的每一个人都需要具备的基本素养。小学生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主要建设者,也是生态文明的学习者和传播者,要想在未来当起生态文明建设这份大任,小学生们需要较高的见识和能力更需要优良的自我意识,能够在社会建设中找到正确的方向。此阶段的学生对于世界的发展和身边事物有了基本的是非观判断,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在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实施,科学地引导学生从小树立生态文明意识、环境保护观念,并在以后受教育过程中不断完善并发展自己的生态建设意识,提高自己的生态文明素养,为成长为全面协调发展的优质学生夯基,为建设百姓富、生态美的富强民族攒力。

1.4 学生思想道德法律意识有机融合的体现。小学生初始接受教育,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有利于学生初步接触社会这个大环境,能让学生自己区别自己或他人的行为是否道德、是否合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生态文明教育,让学生在理解我们的生活环境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相应的生态文明知识,能正确认识生态文明与人类发展的重要关系,能用道德和法律来进一步约束和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如在学校设立相关的植物保护标语,但并没有引导学生将生态保护意识与道德行为联系起来的话,学生可能理解会有偏差。但若在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渗透生态文明教育,引导学生理论实践结合并进,学生便能一步步实现知行合一。

2.小学道德与法治中渗透生态文明教育的策略

2.1 教学方式多样化。道德与法治教育是一个让学生知行统一的学习过程。生态文明意识是抽象的但也实际存在的一种行为意识。它需要通过多种角度的感悟和体验去逐渐的形成,才能做到真正的认知,然后才去实行。过去传统的应试教育往往只注重于教育结果的好坏,并未太过注重于过程的体验和认知的形成。这样的教育往往并不能真正让学生达到较好认知的形成,也就更不用提认知后行为的转变。因此,想要让小学生达到更高效的生态文明意识的形成,最为基本的一点就是改变过去单一且并不灵活的应试教育手段,而要将强教育方式的创新与开发,以紧密围绕道德与法治教育中生态文明意识的养成培养目标为目的,去不断发掘更为符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例如,多开展一些绿色环保为主题的海报设计竞赛、班级活动等教学方式进行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让学生能够主动的去自主探寻在道德与法治的背景下,良好的生态文明意识是什么样的,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充分提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2.2 注重教学内容的生活化。陶行知先生在他的教育理论中明确提出“教育即生活”,教育源于生活这一点早已是当今教育的一大走向。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这一门学科就是一门与生活紧密联系的学科,而生态文明意识更是人们在清楚认识到自然规律后,在以保护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为准则的背景下形成的一种良好的自我意识和自我修养。小学生正是处在对周围的环境充满好奇和不断探索的阶段。想要最为直接的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中让小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态文明意识,那就是将学生们直接带入到现实生活中,引导学生自主去感受生活中的有关于自然和生态的有关事物,给他们充足的探索空间,老师从旁加以引导,从而逐渐让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态文明意识。例如,可以在课堂中针对几个较为实际和有关生态的问题,去引发学生们思考,不断去自我探寻。例如家里日常生活污水的处理问题,向学生们提问:平时家里的污水都是怎么处理的?我们可以如何做到水的多次利用?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实际生活状况进行思考和阐述,再由老师对学生们回答作出进一步的引导和补充。另外,比如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垃圾箱上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标志呢?不同的标志分别代表什么意思?我们为什么要进行垃圾分类?同学们平时有进行垃圾分类吗?根据一系列问题引导,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状况进行思考和回答,老师再加以引导和补充并加以延伸,从而让学生通过对亲身体验的生活情景的进一步认识和理解,进而在道德与法治教育课堂中逐渐树立良好的生态文明意识。

2.3 家校社各界并进,提高教育合作力。近年来,生态文明的口号越来越响亮,但实际上生态文明教育践行结果不佳。原因有诸多方面,解决方法也需要“对症下药”,总体实践策略如下:

2.3.1 教师需强化生态文明教育观念。部分教师生态文明教育观念较弱,甚至相关知识薄弱,很少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进行生态文明相关知识讲授。亦或是部分教师在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过程中先讲课程内容,将生态文明知识当作拓展内容进行延伸,教师存在明显的主次意识,也就很难引导学生树立生态文明意识。这部分教师应当摒弃这些错误观念,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意识,正确意识到学生是全面发展的学生,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真正将生态文明教育渗透到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在课堂中适时适量传授学生生态文明知识,引导学生树立生态文明意识。

2.3.2 家庭教育伴成长。部分父母存在着“孩子交与学校就应由学校来教育”的错误观念,从而忽视了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忘记了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深刻的影响着孩子的发展。于2022年1月1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第十七条规定了九种方式,其中一项便是言传身教相结合,由此可见,家庭教育对于孩子成长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因此,家长应教育未成年人崇德向善,培养良好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意识和法治意识等,主动积极与学生学校建立家校联系并配合学校工作,并真正做到言传身教。

2.3.3 社会生态文明宣传需大力。学校和家庭均处于一个大的社会背景中,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共同发力的同时,社会熏陶也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各地应自发倡导生态文明教育,政府应加强生态文明宣传,营造良好的生态文明教育氛围,如在社区显眼的宣传栏,以展版形式向社区居民宣传生态文明建设;条件允许情况下,为学校、家庭开展生态文明实践活动提供实践场所等,引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共同发展。

学生的全面发展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努力,如一个孩子在学校时老师教他要爱护环境,但家庭教育中父母没有和教师教授内容一致,亦或是社会些许人行为表现与该学生已有认知相背,这是不利于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的。唯有社会营造生态文明现象的浓厚氛围,提供生态文明教育机会,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结合,才能让生态文明教育真正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得到真正的渗透。

2.4 理论基石定,实践出真知。在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过程中,“案例教学法”应用广泛。运用大量真实的案例,让学生置身于情景中,给予学生提示,让学生完成相关问题,然后获得相关知识。但这些传统的教学方式只有讨论和发表个人见解,在某种程度上无异于纸上谈兵。笔者认为应在案例教学法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如选定案例,通过个人探究、角色扮演、情景展示、小组讨论等方法,让学生主动去探究,将案例“真实化”,让学生身临其境的去学习相关的知识。

关于道德与法治的相关案例有许多,但这些案例很多都远离实际生活,难以让学生有真正的体验感,如果案例选择不好,或学生展示能力不够,则无法体现课堂的生动,学生也无法得到牢固的知识。因此在选择案例时选择一些更加特殊的案例,将生态文明的相关知识渗透其中,案例将会更鲜活。如在讲解四年级下册第11课《变废为宝有妙招》时,教师可以准备一些常见的生活废品,如报纸、废旧纸盒、废旧塑料瓶等,让学生通过自己想象设计并动手创造,通过的体验方式去将“垃圾”创造成有用的东西。

每一个认真学习的孩子都是一个有创造力的天使,孩子们创作出来的东西各式各样,充满童真,也传递着善意。但一些不能变废为宝的垃圾能不能也变成资源?可以通过这些问题的提问引导学生去思考垃圾分类的问题并进一步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不同的垃圾是如何分类的,进而树立垃圾分类的生态意识,践行生态环保的理念。通过这些实践活动,更好理解理论知识。

3.总结

总而言之,根据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当今的教育新理念和背景下,针对不同的学科而言都承担着相应的育人目标。而如何去更好的去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新人。这是每一个学科都需要为之而努力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作为小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学科,承担着培养小学生社会基础素养的重任。所以,无论是从社会层面还是学科本身进行入手进行优化,都是为了其培养更为符合时代要求的社会主义事业未来接班人。而作生态文明意识作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将该部分内容中提取出的生态文明意识与学科本身做好更好的渗透与融合,就是从学科本身入手对学科教学进行更为深入的优化,从而达到更好的育人目的。因此其对学科本身的发展有着不言而喻的重要意义。而针对相应的意义和存在的相关问题提出相应的措施,更好的达到生态文明意识在道德与法治教育学科中的有机渗透,相信无论是对学科本身的发展还是社会发展都有着一定的作用。

猜你喜欢
法治道德文明
“道德即自然”新证——儒家生生伦理学对道德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请文明演绎
人大战“疫” 法治为要
漫说文明
法治护航 让“游河南”更惬意
法治护航 守护生命之源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对不文明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