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徐苗
(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平直实验小学校 江苏 苏州 215000)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在教学中开展法治教育,是希望学生看到法律的存在,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让学生在法律的保护下健康成长。学生学习了法律知识,形成了法治意识,能够更好地开展日常活动,完善自己的价值观念,成为法律的守护者和践行者。
为了让学生具备自主能力,强化道德与法治教学思想,教师必须对教学形式进行优化。过去的道德与法治课堂中通常采取教师提问和学生回答的方式进行,通过教师的提问来激发学生回答问题的学习积极性。用这种方式进行授课,虽然能使学生学到一些道德与法律知识,但是远远达不到新课改的要求,教师必须对教学形式进行改革和创新,将“自主”形式贯穿到教学工作里,可以把学生分成小组形式,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中整理课程中的困惑,带着问题让教师讲解。为了把教学形式设计得更科学,教师可以与学生沟通和交流,了解学生的想法,对教学形式进一步修改,使道德与法治课程更好地开展。另外,道德与法治课堂中也有很多是儿歌形式的,比较符合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在教学中我们可以让学生自由读,还可以开展小组竞赛的方式读、同桌之间阅读等方式,给儿歌配上动作和表情,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来体会和理解。教师不仅可以使用教材上的儿歌,还可以上网收集一些贴合教材内容、容易被学生理解的儿歌让学生读,使学生在读的环节中得到良好的教育。
对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而言,其思辨情境应是多种多样的,如此才可引导学生全方位地思考问题。例如,教师设置一个“碰到高空抛物怎么办?”的问题,针对较为热门的“高空抛物”话题,让学生思考:“如果在路上遇见了高空抛物的情况,我应该怎么办?”该问题一经提出,学生们的兴趣马上被激发出来,争相展开讨论。接下来教师就为学生创设辩论情境,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其在辩论过程中积极表述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深入而全面地剖析问题。待辩论结束后,教师还要对学生作出公正合理的评价,且不可带有主观感情色彩。除此之外,教师还应确保学生所处的学习环境是民主、平等的,如此才能促使学生勇敢地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教师应当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和发挥空间,自己则扮演点拨者的角色,带动学生的思辨能力进一步提高。
道德与法治是一种通过生活中的各类常识与知识,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意识建设和道德品质提升的基础科目,其本身就具备一定的立德树人教育目的。因此,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深度挖掘课本内容,不断渗透立德树人观念以及内容,从而有效保证学生培养效果,提升学生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在实践中,教师可以根据单元内容进行科学的想象和联想,进而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培养,增强立德树人思想渗透效果。例如,在教学小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家是最温暖的地方”这一单元的教学中,根据这一单元的三个题目,即“父母多爱我”“爸爸妈妈在我心中”“家庭的记忆”,我们可知,本单元的主题思想是父母之爱、家庭之爱。根据这样的教学主题,教师在教学之初,不妨先通过互联网搜索等手段,找出一些爱国以及爱家的内容,以此丰富本单元教学内容,有效提升学生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如,在具体的“家庭的记忆”中,教师可以在教学之初,先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为学生播放一段林觉民先生的《与妻书》,之后再为学生进行相关历史背景的讲解,让学生在对背景知识的了解中加强对家国天下的深度认知,科学认识家庭之爱,认识父母之爱,认识国家之爱。教师还要积极结合学生的实际家庭情况,从爱国、爱家的高度向家庭、父爱、母爱进行科学过渡,进而有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爱国、爱家意识,科学培养学生的价值观。教师可以结合书中的案例,让学生就自己心目中的“家”进行细致的描述,让学生在描述中激发自身对家的情感,提升其对家的认知,促进其爱家、爱国意识的觉醒与发展。教师还要在这个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科学的语言引导,从而保证教学效果,提升教育质量。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应深度挖掘课文中的内容,采取科学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教育,将德育强化渗透于具体的知识内容之中,从而在科学保证学生学习效果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实际案例加深自身的认知。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一门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集生活性、活动性、综合性、开放性为一体的课程。课程目标是课程实施的宗旨及价值导向。那么如何上好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呢?这要求我们在教学工作中全面掌握课程目标,在教师的支持和引导下,学生通过亲历教学活动达到教育目标。一是深入研读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课程标准集中体现了本课程的指导思想和核心价值,是课程的灵魂所在。本课程中法治教育的关键是德育和思想政治的教育,法律观念与态度是第一位的,法律知识的学习是次位的。二是认真研读《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的内容,既要关注《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总体目标,更要关注其阶段目标以及在各学段的具体实施目标,厘清阶段目标与分学段年级目标之间的关系。三是深入研读《新时代爱国主义实施纲要》《新时代公民道德实施纲要》等相关内容,这些纲要的实施目标要求与任务,都对我们把握本课程目标有辅助作用。只有在教学过程中全面地把握课程目标,才能知道我们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什么,才能不断优化我们的教学过程,打破唯分数论。改变忽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忽视学生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情感发展的倾向;改变偏重知识灌输,忽视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发展的倾向。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应该营造积极的交互式课堂氛围,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基础。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偏小,身心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教师的引导和辅助作用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摒弃个人行为上的陋习。小学生对任何事物都具备超强的好奇心,而且更加容易触动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但在自制力方面较缺乏,所以教师要立足小学生的成长特点,以情促教,结合课本内容开启科学有效的教学模式,充分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以及法治情感,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感以及良好的法治意识。
从当前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育和提升情况来看,有关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内容比较缺乏,特别是对学生在一些辩论活动中的表现,教师难以正确进行把握和判断,因此,很容易出现学生活动参与度不高的问题。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在授课过程中对原有的一些课堂评价体系进行创新和优化,补充一些提升学生思辨能力的内容。还以“合理消费”一课为例,教师除做好课堂上的教学工作,组织学生开展具体的辩论活动外,还需要做好课后的反思和评价工作,着重对课堂教学的过程及辩论活动的组织和实施情况进行反思和总结,从而确保学生辩论活动的参与度。当然,在此过程中,教师还应对评价的方式进行创新和优化,并鼓励和引导学生利用自评和互评的方式对自己在“合理消费”一课课堂上的表现进行评价,从而发现并找出课堂参与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并在接下来的学习中进行强化练习。
学生在学习法律知识的时候,闭门造车的方式是不可取的。教师将学生分组,能够扩大学生的交流范围,让学生养成主动开口表达的习惯,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在教学中开展法治教育,应组织学生合作讨论法治案例,使学生通过案例来全面认识法治,了解学生对待法治的思想态度。在学习《我们受特殊保护》时,笔者为了使学生认识到自己与法律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懂得法律作为武器的价值,在教学中按照学生的学习特点将学生分成了不同的小组,并为学生提供了不同的法治案例,鼓励学生围绕法治案例进行讨论。其中一组学生拿到了有关父母阻挡孩子上学的法律案例,立足《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相关条例,发表了自己的想法。学生认为受教育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父母是不能阻碍孩子上学的。学生从法治案例中受益,认为学习法律知识是十分必要的,改变了自己以往逃避的学习态度,变得积极起来。
正面教育是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切忌在教学中全部呈现极端案件,毕竟这对小学生来说不是生活常态。贯彻和运用正面教育的原则和方法,要着重注意以下两点。(1)表扬为主教师要理解学生积极向上的心理,善于及时表扬、鼓励学生的进步倾向。学生的观点、认识、行为表现常常似是而非、有对有错。有哪一点该肯定、该表扬的,就应充分地、热情地表扬、肯定哪一点要尽可能地避免批评。表扬的魅力正在于它能正面引导学生愉快地进步,有效地克服消极面,培养积极因素。(2)榜样示范小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个显著的特点是模仿能力很强。榜样对他们具有很大的吸引力、说服力、感染力。运用榜样示范教学,是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行之有效的方法。因此,我们要重视结合教学内容随时给学生树立榜样,以榜样的示范作用促使学生积极克服不良品质,形成优良品质。
作为教育工作者,需要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内涵予以深度理解,理解该门课程设置的意图。部编教材中设立了很多“探究与分享”类的栏目,而且设计的方式多种多样,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这就意味着教师与学生多了很多选择的机会。教师可以创设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研究讨论;也可以设计一些实际案例,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进行补充与分享;同样也可以让学生自主设计探索模式,变被动为主动,站在多角度思考问题,体会教材编者的用意。与以往的教材不同,新版《道德与法治》的内容主线更加具体明了,始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放在了中心,并把这种精神渗透到了各个板块,“探究与分享”就是其中之一。学生通过讨论、分析、体验等多种方式深刻体验,不知不觉中把二十四字核心价值观镌刻于内心。
除了利用教材内容科学渗透立德树人思想,有效实施德育以外,教师还可以在课后练习中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科学渗透德育内容。通过严格训练,使学生形成对待任何工作都认真负责的态度;独立思考,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敢于正视错误,改正错误的优良品德。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科学性要求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要一丝不苟,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和优良品德的训练要有严格的要求和正确积极的引导,要从一点一滴抓起,既注意循序渐进,又贯穿始终。例如,在教学完小学道德与法治五年级“美丽文字,民族瑰宝”这一知识之后,教师在课后练习中,可以结合课后练习中的“活动园”以及“阅读角”等板块,让学生通过课后收集资料对当代的各类书法类型和书法体系进行深度了解,并且对历史上书法大家的书法艺术创作风格以及生平轶事进行详细的分析及论证,让学生在了解中明白这些书法大家刻苦努力的精神和不屈不挠、坚持到底的意志,从而使学生受到启发,有效锤炼他们的思想意志,提升他们的道德文化水平。教师还可以组织一些书法名人历史讲演活动,利用讲演加强学生对名人轶事和其艺术成就的理解,提升他们的认知水平,激发他们的思想意志,使他们在名人事迹中受到良好的教育,得到更大的进步与发展,科学促进其道德意识和思想品质的进步与提升。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对学生提出一些硬性要求,利用这种要求增强学生对书法艺术、民族艺术的理解,增强德育效果。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完成一幅书法艺术创作,并在创作完成后就自己的练习过程进行讲解,同时进行作品班级展示。这样的方式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还加强了学生对书法大师刻苦练习精神的深度认知与理解,增强了他们的综合素养,提升了他们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
在小学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自身价值的培养,杜绝因其年龄的缘故而忽视其发展,相反,更要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工作,为学生未来的学习生涯奠定良好的基础。对此,教师要及时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客观的评价。任何学习阶段的学生都有较强的自尊心,教师要采用合理且适当的方式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并对听课认真的学生给予鼓励,使学生感受到自己在课堂上的主导地位,激发其对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兴趣,促进其思辨能力的良性发展。例如,在进行教材内容朗读时,教师可以结合每一名学生的性格特点,找两名学生进行分角色朗读,选择学生时,应尽可能选取一位课堂表现较为活跃和一位日常学习以及生活中较为内向的学生完成朗读任务。在结束后,教师要在第一时间对两名学生进行表扬与鼓励,间接提高表现突出学生的上课热情,同时使内向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教师还应就两名学生朗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客观评价,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也可以通过做活动的方式使每一名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利用角色互换的方式,让学生上台将课程以自己的理解讲授给同学,实现以学生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会因同年龄段的原因促进学生听课状态的提升,更易于学生接受。此外,根据每一名学生的学习能力制订相应的学习计划,通过实践找寻更易于大部分学生接受的教学方式,因材施教,进而调动学生课堂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规范其课堂行为表现,重新审视自己课堂学习中的不足,为学生思辨能力的提升打下坚实基础。
教师精心筛选思辨教学资源,以教材编排内容为主,课外教辅素材为辅,把更多有利于引发学生情感共鸣,激活学生学习思维的思辨素材引入课堂,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认知学习资源,启动道德与法治课堂深度学习机制。
12.1 发掘教材内涵。教材是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最直接的教学内容来源。教师设计思辨教学项目时,必须全面解读教材内涵,立足每节课的具体教学内容,合理界定课堂教学核心主题,从而深度挖掘教学内容的教育价值及育人价值,筛选整合出更有意义的主题教学内容,为思辨教学活动顺利开展提供素材支撑。教师立足思辨教学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拆、合、增、删等处理,以主题式、项目化教学形式设计思辨教学,引领学生紧抓知识主线展开探究学习。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延展思辨教学深度,围绕三维教学目标,对教学内容进行再开发、再处理,引导学生从更深层次感知、理解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内容。《主动拒绝烟酒与毒品》小节教学中,教材在“活动角”模块编排了一些有关烟酒“错误的认识”和“说服的理由”等内容,具有很强的思辨教学价值。教师以此切入思辨活动设计,组织学生交流自己曾听过的有关烟酒、毒品的认识。教师罗列学生回答出的“吸烟可以放松心情”“喝酒可以释放压力”“吸食少量毒品不会成瘾”等错误认识,和学生一起讨论这些认识是否正确,引导学生在“观点大碰撞”的思辨活动过程中,认清这些观点的错误所在,正确认识烟酒、毒品的危害性,突破课堂学习的重难点知识。
12.2 吸纳教辅素材。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凡是有助于学生良好品德塑造、法治观念养成、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辅素材都可以渗入到日常教学当中。教师整合思辨教学素材时,要正确认识这些辅助性教学资源的促进作用和现实意义,从教材之外、课堂之外开发更多教辅素材,拓展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容量。校园生活、家庭生活、社会实践、典型故事等学生熟悉的认知素材,是教师开发、吸纳教辅资源的有效切点,教师有意识的对接学生日常生活及认知经验设计思辨学习活动,消除学生对新知内容的陌生感,促使学生在真实情感体验中生成新知。
综上所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生只有将学与思相结合,才能做到学有所思、学有所用。思辨能力是道德与法治课程核心素养培养的目标,也是目前许多中学生最欠缺的一项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营造课堂思辨氛围,深入挖掘教材,创新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方法,有的放矢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