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研究

2022-11-19 18:53:51陈天培
读与写 2022年2期
关键词:初中生法治道德

陈天培

(福建省漳平市南洋中学 福建 漳平 364413)

1.引言

在初中教育阶段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有效开展能让学生的身心健康得到良好发展,也能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素养。在新课改教育背景下,课堂提问教学形式能有效突出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与交流。因为初中生们是祖国的花朵和未来的栋梁,所以培养具有较高道德与法治能力的初中生们对于我国道德与法治的长期发展是十分有裨益的。然而,培养初中生们较高的道德与法治能力仅仅靠口号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我国的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能够适应时代的发展,摒弃传统的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模式。首先,学校只有加大对初中生们的日常行为的行为举止的监督力度,才能帮助初中生们养成良好且符合法律准则的行为和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其次,教师们若能在课堂中时刻渗透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那么初中生们会在日常的生活中谨言慎行、尊老爱幼、遵纪守法,这对于学生们日后的稳定长足的发展也是十分有利的。与此同时,师长们要做好示范作用,这是因为初中生们在平时的生活中接触做多的人便是老师和家长,所以老师和家长们更要做好道德规范,为初中生们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形象。首先,老师们在平时的教育工作中要时刻向初中生们熏陶正确的观念,比如:尊老爱幼、爱党道德、尊师重道等等。老师们可以多多向初中生们讲述袁隆平、吴孟超、钱学森、邓稼先、屠呦呦等等院士们的光荣事迹,告诉初中生们只有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才能够有朝一日成为国之栋梁。老师们要对初中生们进行正确的价值导向工作,告诉初中生们要多多学习中国的伟大科学家们,而不是盲目地追从一些娱乐明星,被纸醉金迷的社会风气所诱惑和污染。其次,就是陪伴初中生们时间最长的家长们了。家长们在照顾初中生们的日常起居中,要多多观察初中生们的行为习惯,及时的规范和指出初中生们的错误行为和观念中逐渐形成的。比如:规范初中生们对师长们不尊重的行为、告诉初中生们不能偷窃他人物品钱财、不能闯红灯,要遵纪守法等等,通过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来不断地纠正初中生们的错误之处,从而培养初中生们的良好的道德准则和浓厚的法律意识。最后,教师应不断加强教育创新,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兴趣爱好以及教学内容等创设科学合理的课堂问题,通过问题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思考,提升其思考能力、分析能力以及解决能力,从而突出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促进道德与法治教学效率的提升,为学生今后的深入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2.道德与法治教学课堂提问的必要性

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课堂提问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有效手段,将其运用到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是十分必要的。课堂提问是教师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但是所提出的问题是否有效是教师值得思考的。很多问题性质较浅,无法引发学生思考,或者是用“是不是”“对不对”的进行提问,学生很容易回答出来,这样的问题缺乏水准与深度,无法突出课堂提问的优势与作用。所以,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应注意问题的深度,提出有意义的问题,激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自主解答问题,通过学生自主有效回答问题的过程中,也可以再次加深学习内容,提高学习效率,同时也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解决能力。其次,老师们在日常的道德与法治教学课堂中可以给初中生们播放一些有关文明习惯培养的小视频。使得初中生们在观看小视频的过程中,学会向帮助自己的人说“谢谢你”、学会在公交车上向老弱病残人士让座、学会关爱家中的弟弟妹妹和老人们、学会帮助生活中有困难的同龄人、学会体谅和关爱父母和老师。同时,学校在开学之初,就要成立监督小组,将初中生们以班级为单位,这些监督小组在日常的道德与法治教学课堂中要进行日日、周周、月月、年年的监督工作。不放过任何一个违反校规校纪的初中生们,对于违反规矩的初中生们采取严格的思想教育工作,同时校方还要追究老师们教育不力的责任,使得老师们引起高度的思想重视。

最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解决能力,在道德和法治教学中,道德法治情感教育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手段,将其运用到道德和法治教学中是十分必要的。所以,在道德和法治教学中,教师应注意道德法治情感教育的重要性的,提出有关道德方面的问题,激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自主解答问题,通过学生自主有效回答问题的过程中,也可以再次加深学习内容,提高学习效率,同时也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解决能力。还为我国提供具有道德法治情感的高质量人才我国要从道德和法治课中就加强对初中生们的道德法治情感教育,帮助初中生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且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和价值观,这样才能使得初中生们在往后的人生发展中越走越顺利、要知道我国的道德法治情感教育只有从小抓起,才能在日后为我国培养一批品学兼优的模范学生和国家栋梁。

3.道德与法治课堂提问有效性研究策略

3.1 课堂提问要有层次性。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进行课堂提问时,教师要充分考虑中学生的思维特征,设置梯度问题,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呈阶梯式上升。教师的问题设置要围绕教学内容的中心点展开,由浅入深的向学生提问,引导学生逐步思考与探索,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在课堂问题中,教师可以运用合适的案例适当引导学生,例如,在讲解关于“创新驱动发展”时,可以引入苹果公司案例向学生提出问题:“苹果公司并没有参与到手机的生产中,公司为什么可以继续获利?”学生回答到:“苹果公司是技术与概念的提供者。”教师再次提问:“我国手机生产耗费了大量的资源,为什么获得的利润却很少?”学生答道:“因为科技落后造成的。”教师再次提问:“要想让国家变得发达,需要怎么做?”结合教学内容学生答道:“加强科学技术的发展,实现技术创新。”在问答环节中,学生在教师问题的引导下,思维能力得到了发展,思考能力也得到了提升,从而突出了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使初中生们在短时间内掌握重点,提高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质量。同时,在道德和法治教学中,进行道德法治情感教育时,教师要充分考虑中学生的思维特征,且问题设置要围绕教学内容的中心点展开,由浅入深的向学生提问,引导学生逐步思考与探索,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例如,老师们在日常的道德和法治教学课堂中可以给初中生们讲述一些有关现代道德法治情感相符的小故事。使得初中生们在听小故事频的过程中,知道“英雄杨靖宇”、“精衷报国”等等背后的真是含义,初中生们从这些故事中要学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道理,真正做到在大敌当前、国家危亡的时刻勇敢地挺身而出,同时还要在平时的生活中宣传道德法治精神。学生们在课堂道德故事的问答环节中,其思维能力得到了发展,思考能力也得到了提升,从而突出了道德法治情感教育的有效性,使初中生们在短时间内掌握重点,提高道德法治情感教学的质量。

3.2 课堂提问要具备开放性。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问题中,教师要意识到,提问并不是要统一学生的认知,用固有的答案限制学生思维的发展,而是要让学生得到个性化发展。教师作为课堂的引导者,要以激发学生思维设计课堂问题,让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去思考,从而使学生能够灵活的应对其他问题。比如:老师们可以就时下热点话题“老年人跌倒该不该扶起来”进行一个课堂研讨活动,可以将学生们分成支持派和反对派。两派在辩论的过程中便会知道道德和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因为扶起跌倒老人在道德上是正确的,然而如果跌倒老人敲诈勒索,便会触及到法律问题和民事纠纷,之前也有好心人扶起跌倒老人被判刑的例子。这种开放性的课堂研讨会无疑是将道德和法律教学更加的开放化、多元化,这样学生们才会留心日常生活中和道德、法律息息相关的例子,从而不断地培养自己的判断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所以,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的认知基础出发,从不同的侧重面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进而提高课堂提问有效性,促进学生多元化发展。

3.3 课堂提问尊重差异性。学生之间由于各方面因素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教师应尊重学生的差异性,根据不同学生的需求提出针对性问题,让学生逐渐缩小差异,共同进步。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课堂提问要深入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差异,因材施教,为学生设置不同层次的教学问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增强其的自信心,树立学生的自信,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在新课改的教育背景下,教师要尊重、理解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实施分层课堂问题教学,让学生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进步,从而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例如,针对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提出一些低水平的问题,以加强巩固基础知识。对于基础扎实的学生,教师可以提出一些综合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纵深发展。另外,在课堂提问过程中,对于学生的表现教师应及时的鼓励,针对不足的地方要多加引导,从而提高课堂提问有效性。

3.4 课堂提问注重小组合作式教学。初中道德和法律教学可以培养初中生们思维能力和解决能力,在道德和法治教学中,道德法治情感教育是提高初中生们综合素质的有效手段,将其运用到道德和法治教学中是十分必要的。所以,在道德和法治教学中,教师应注意道德法治情感教育的重要性的,提出有关道德方面的问题,激发初中生们思维,引导初中生们自主解答问题,通过初中生们自主有效回答问题的过程中,也可以再次加深学习内容,提高学习效率,同时也培养初中生们思维能力和解决能力。也为我国提供一批高质量人才,所以我国要从道德和法治课中就加强对初中生们的道德法治情感教育,帮助初中生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且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和价值观,这样才能使得初中生们在往后的人生发展中越走越顺、要知道我国的道德法治情感教育只有从日常抓起,才能在日后为我国培养一批品学兼优的模范初中生们和国家栋梁。所以老师们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式的提问方式,比如:老师们在课堂中可以提问初中生们日常人际交往中所涉及的道德准则和法治观念,从而教导初中生们在日常的生活中谨言慎行、爱党道德、遵纪守法,这对于初中生们日后的稳定发展也是十分有利的。党校在平时的教育工作中要时刻向初中生们熏陶正确的观念,比如:爱党道德、遵纪守法等。党校还可以多多向初中生们讲述袁隆平、钱学森、邓稼先、屠呦呦等院士们的光荣事迹。

3.5 课堂提问注重小组合作式教学。设立专门的初中学习合作小组、营造良好的初中学习氛围,如果初中老师们能够设立一些初中学习合作小组,为学生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初中学习氛围,那么学生们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初中,同时也会自觉地尊重老师的教学成果和体会老。老师们通过设立专门的道德和法治课学习合作小组、营造良好的道德和法治课学习氛围,那么学生们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道德和法治课,同时也会自觉地尊重老师的教学成果和体会老师们的良苦用心,比如老师在教学生们道德和法治课中可以提问学生们“该不该做社会志愿者?”,可以将不同的问题分给不同的小组,让不同的小组解决不同的问题,纯靠小组学习合作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道德和法治课教师们定期的和学生们进行平等的沟通和交流,为道德和法治课教师在沟通和交流的过程中要学会尊重和赞美学生,再者,初中道德和法治课教师们还要认真仔细的倾听学生们的个人意见,双方共筑和谐稳定的师生关系。

3.6 课堂提问中老师们要鼓励初中生们自主学习道德与法治课、培养初中生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初中生们对于道德与法治课学习的总结和运用在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过程中是十分重要的,所以老师们在日常的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时候要让学生们自己总结归纳和运用。初中生们在自己归纳和总结的过程中可逐渐形成自我思考的能力,同时,通过和他人的交流中也可以感受到道德与法治课概念学习的乐趣。其次,初中生们自行归纳和总结时,会逐渐培养出集体观念,这样初中生们就会知道归纳总结以及合作交流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归纳总结能够将道德与法治课概念更加的精简化,更加方便实际应用,而合作交流则利于集思广益。比如,道德与法治课教师们可以先给学生们一天的时间自己总结归纳所学的道德与法治课概念,然后用一到二节课来让学生们自行组队交流讨论自己归纳总结出的成果,最后道德与法治课教师们可以让每组拿出最好的归纳总结,从而选出与实际息息相关的归纳总结。由此可见这种对于道德与法治课学习的总结和运用在一定程度上开拓了初中生们的道德与法治课思维,使得初中生们可以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同时实践和合作能力也得到了大大地提升。

3.7 思政老师们要注重自身专业水平的提高和发展。首先,老师们要用心研读教材,将教材中每一个道德与法律知识点牢记于心,做到在上课的过程中将道德与法律知识点准确无误地传递给每一个初中生们。其次,老师们在道德与法律教学的过程中可以穿插一些和道德与法律竞赛相关的知识点,这不仅仅有利于老师们自身提高道德与法律能力,还帮助初中生们拓宽了自身的道德与法律思维。其次,老师们还要学会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将教学手段科技化、新颖化,比如:使用电子白板、使用慕课教学等等线上教学、使用多媒体教学等等。同时,由于初中生们道德与法律学习的好坏和思政老师们的教学理念有密切的关系,所以老师们要结合时代的发展来及时的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不能再像以前一样只关注初中生们的考试成绩的高下和作业完成的等级来对初中生们进行单一的排名和比较,相反,老师们要注重培养初中生们的道德与法律综合能力,而是转移为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有意识地培养与提高初中生们的道德与法律综合能力。比如,老师们可以将课堂交给初中生们,以初中生们自主提问和讨论为主,鼓励初中生们发表自己的道德与法律思想和解题方式,避免出现初中生们只会使用老师们所教学的单一方法的现象。其次,老师们可以提倡和引导学生们发现生活中的道德与法律,从而体会到道德与法律的多姿多彩和学习道德与法律的兴趣。

4.总结

总而言之,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有效的课堂提问,可以激发学生求知欲和积极性,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学习效果,进而提高道德与法治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创新与优化教学方法,深入充分的掌握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为其设置科学合理的课堂问题,使学生通过问题提高认知水平与思维能力,提高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综合素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长远发展,推动道德与法治教学改革发展,从而体现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其次,老师们只有在平时的道德和法律的教育工作总做好正确的规范和引领作用,才能帮助初中生们摒弃坏的行为习惯,而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从而有利于初中生们个人长期的健康发展。由于初中生们正处于心智发展阶段,其可塑性较强,如果教师们能够对其进行良好的示范作用和思想教育工作,那么初中生们在日后的学习生活中一定会做的非常出色,这有利于为国家源源不断地输送人才,夯实和发展我国的基本道德素质教育。所以无论是学校、社会、家长都要齐心协力协助初中生们养成良好文明的行为习惯。同时,学校还可以加强对外交流,引进欧美先进的教育手段和教育理念,以便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渗透道德教育和法律教育。同时,学校领导和基层教育工作者们要在结合本国的实际情况的背景下来展开正确的教育改革和道德规范工作,为我国创造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风格的文明行为培养教育工作方案来供业内各个人士参考和学习,利于我国初中生们文明习惯的培养。

猜你喜欢
初中生法治道德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今日农业(2021年9期)2021-11-26 07:41:24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十几岁(2021年24期)2021-11-18 02:18:40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人大建设(2018年3期)2018-06-06 03:11:01
初中生作文易犯的“十大病”
学生天地(2017年22期)2017-11-02 01:53:04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男才女貌:大学老师娶个初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