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感官联动教学法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实施策略的研究*

2022-11-19 16:08苏佳璐
读与写 2022年10期
关键词:感官节奏情感

苏佳璐

(福建省大田县均溪中心小学 福建 三明 366100)

音乐世界是精彩纷呈的,在教学音乐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得学生听、唱、奏、演、动、创都能得到充分的发挥,逐步提升自我音乐综合能力。教师要善于合理地创设音乐情境,带领学生去体味音乐的美妙多姿,促使学生多元感官实现高效联动,激发学生对于音乐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鼓励学生再接再厉。下文列举了几条多元感官联动教学法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实施途径。

1.创造有效情境,视听觉联动

音乐不仅仅只有歌词和曲调,还蕴含着饱满的真情实感。所以说,在教学音乐的过程中,教师不仅仅要教学生演唱歌曲,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能够通过歌曲想象出音乐所传递的场景或者画面。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和教育设备,教师可以高效地构建创造出符合歌曲意境的场景。比如说,在带领学生演唱歌曲《赶海的小姑娘》时,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有关《赶海的小姑娘》的视频,在视频中,学生可以看到在金色的海滩上,有个小姑娘边哼着小曲儿边捡沙滩上的小海螺、对虾,整个场景都充满了欢乐和愉悦,伴着音乐的节奏,学生们仿佛也进入了金色的海滩边,随着小姑娘的步伐去跟她体验赶海的乐趣,寻找发现许许多多有意思的海生生物。整首歌曲传达出作曲人对欢快、开心、愉悦、美好的海边生活的羡慕和向往。通过多媒体技术,学生能够充分调动自己的听觉器官和视觉器官,实现视听觉联动,更能深入歌曲中体会其所传递的情感,提升自己学习音乐的积极性。

2.借助身体语言,联动运动觉

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听、演、唱、奏,演就意味着学生需要通过合理的动作手势和神情面貌来展现传递歌曲蕴含的情感。所以说,为了更加高效地实施多元感官联动教学策略,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借助身体语言来演唱歌曲,联动学生的运动感官,加深学生对歌曲的理解和体验,同时也能传递给听众更深刻的印象和感受。合理恰当的身体语言也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程度和积极程度。同时,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他们正处于好动的阶段,合理的身体语言能够有效准确地表达出他们的年龄特点。比如,在演唱《小螺号》这首歌曲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充分调动自己的运动感官。当演唱到“小螺号滴滴滴吹,海鸥听了展翅飞”这一句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做出拿着小螺号吹奏的动作,根据“海鸥听了展翅飞”这一句,学生可以做出海鸥振翅飞翔的动作。在做这些动作时,教师要训练全班学生的默契配合程度,使得学生都能够整齐划一地做出动作,实现美观程度。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更喜欢有肢体动作的表演,来传达自己的情感和情绪,所以说,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使用肢体语言,联动运动觉,使得学生更加深刻理解音乐所传递的情感和音乐的内涵。

3.升华情感,调动多元感官

情感是学生学习音乐最为有效地帮手,通过音乐与情感的共鸣让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与兴趣得到极大的提升,并且学生的情感也能够在学习音乐中得到丰富与升华。因此提升学生的审美,丰富学生的情感也是学习音乐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这一点,教师可以通过调动学生多元感官来实现,使得学生在学习音乐时的情感得到升华,进而让学生达到学习音乐时忘我的地步,这样能够充分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参与度,优化学生的学习习惯。例如教师在教授学生音乐课时,一般都会教授一些朗朗上口的音乐或者流行音乐,这时教师就可以教授学生《我和我的祖国》一首歌曲,这首歌曲不仅学生学起来较为顺利,并且具有教育意义。教师通过教授这样一首歌曲让学生达到与歌曲内容的情感共鸣,激发学生们的爱国情感,此时教师便可以结合现代的多媒体教学手段,为学生放映一些保家卫国以及抗日战争的小短片,借此来激发起学生们的爱国热情,让学生在学习歌曲的同时能够感受到歌曲中所蕴含的情感,让学生达到与歌曲形成情感共鸣的一种状态,这可以使得学生不论是在学习音乐还是丰富自己的情感方面都能够得到大幅提升。通过这样调动多元情感的方式来进行音乐的教学工作是教师与学校的首选方式,也能够培养出情感丰富、热爱生活的优秀学子。

4.运用多媒体技术,全面调动学生感官

音乐学科并不仅仅在于学生的听觉,更重要的在于学生的视觉以及听觉的相互配合,能够让学生充分通过感官的影响,来提高学生对于音乐学科的认知程度。因此在实际的授课环节中,为了有效的调动学生的感官,不妨就可以运用多媒体的形式。或者是说课堂中给学生播放音乐音频内容,或者是一些音乐视频形式,都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从视觉上以及听觉上去带动学生的学习动力,帮助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感受音乐带来的熏陶。

例如,在进行“中国功夫”这一课内容时,那么教师就需要在备课环节中利用多媒体的形式,不仅仅给学生准备有关功夫的音频,同时也可以准备表演功夫的视频。在课堂开始之前先问学生会不会功夫,相信大多数的学生由于年龄比较小,他们可能对功夫的了解不多,因此这时教师就可以打开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中国功夫视频,让学生能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也感受到中国功夫的魅力,从视觉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及感受到中国功夫所带来的震撼。那么学生观看视频之后再次播放音频,让学生能够跟着音频唱,这样课堂中就能够充分借助于学生的感官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5.融合画面,强化视觉与听觉的结合

在小学的音乐欣赏课程中,如果教师没有注重对学生的有效引导,很难让学生了解到音乐作品所要表达的真正意义。而融入视觉的教学,在音乐播放时放入相对应的图片或视频,延伸学生对音乐的欣赏。使学生通过图片和视频的引导欣赏音乐,运用融情于景的方式了解音乐作品中所要表达的真正情绪。例如,在教学《快乐的泼水节》这一课的时候,播放相对应的音乐视频,让学生结合视频中的画面进行歌曲的听赏,逐渐加深学生对歌曲中的情感融合程度。教师在教学音乐课程时,可以利用听觉与视觉的结合,提高音乐欣赏课程的教学有效性。例如,《小老鼠上灯台》这一首歌曲,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平台寻找相关的资源,使音乐结合画面,让学生在轻松有趣的过程中了解歌曲所要表达的意思。通过视觉和听觉的结合,感受音乐,了解音乐情感,达到通过音乐欣赏,提高想象力,培养创造性思维的目的。

6.通过身体的运动,积极地开展教学活动

小学生拥有活泼好动的性格,他们喜欢在相对轻松的氛围中学习和生活,因此教师应该抓住这一点,积极为学生营造出轻松且活跃的氛围,使其真正地强化对相关知识的学习兴趣。在小学音乐教学中,为了更好地践行多元感官联动教学模式,教师可以借助柯尔文手势开展具体的教学活动。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之下,学生可以感受到相对活跃的氛围,同时也能积极地参与身体运动,强化学生对音准、音程以及旋律等多种内容的理解,从而更加轻松地掌握要领。音乐教师还可引导着学生通过拍手以及跺脚等声势练习加深对音乐知识的理解,这样也能积极地践行多元感官教学模式。比如在学习到《民族的舞步》的时候,教师可以设置出对应的活动环节,让学生真正投入练习中,同时温习学生学过的儿歌,引申出需要学习的新知识。在为学生播放《民族的舞步》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跟随着节奏读歌词,教师还可以通过柯尔文手势将歌曲的节奏引出来,指导着学生跟随着节奏拍手练习,鼓励其可以边学边玩。最后则是让学生针对歌曲的理解进行续编,将相应的表演成果充分体现。整个过程中音乐教师真正地通过身体的运动,让小学音乐教学活动得以展开,学生的多个感觉器官得到了有效的锻炼,这对于个性化发展的需要能够及时满足,彰显出歌曲本身的审美特征,促使学生真正地将生活实际和音乐学习联系起来,有助于强化学生对音乐的热爱,保证课堂教学成果更加圆满。

7.运用“语言基石”,开展节奏游戏

节奏不仅仅存在于音乐当中,而且也存在于我们的语言当中。我们在日常的说话中,其实总会不自觉地融入一些微妙、生动的节奏在其中。我们可以有节奏地朗读一些词语、短句,并配合拍出节奏,让孩子模仿,这样一来,不仅能让他体验节奏感,还能提升语言能力。小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言能力,教师应该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注意引导和鼓励学生主动地发现身边熟悉的人的姓名、日常经常接触到的事物、交通工具、成语等等之中所带的节奏,并一起探讨从中提取出有意义的节奏单元;另外,也可以从儿歌和童谣入手发掘其中的节奏基石展开节奏朗诵,提升小学生音乐节奏活动的参与兴趣,让他们意识到节奏不是不可触摸的,而是真真切切地存在于生活、游戏、学习之中,无形中培养小学生的节奏感,也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节奏感发展特点。

此外,一些语言节奏游戏也可以灵活的运动起来,比如,我们可以开展这样一个很简单的一个语言节奏游戏——小鱼游,“小鱼游”可以被看做是一个带有节奏和韵律的儿歌,每局歌词配合相应的动作,像“一条小鱼水里游”,此时双手食指要伸出做游动姿势;“孤孤单单在发愁”,此时,食指要定在胸前,脸部做发愁表情。教师先带着学生熟悉儿歌和动作,然后就可以自由游戏。这样,带有韵律的儿歌当中,从语言当中,实现了对节奏的感知。

8.优化合唱教学活动,增强学生的音乐技能

在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目标引导下,现阶段的小学音乐课堂更加重视合唱教学活动,不仅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音乐乐感和发声技巧,从而能够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团队协作能力。但是,纵观当前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可以发现,受限于小学音乐课时数较少的客观因素,许多小学音乐教师都没有足够的精力去讲解相关的合唱知识技能,甚至也没有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合唱练习,这就需要学校能够结合实际教学情况来调整小学音乐课时安排,而教师也要加强对于学生合唱技巧和节奏曲调的培养与引导。从而能够进一步优化合唱教学活动,增强学生的音准、节奏和演唱技巧。因此,在小学音乐的合唱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要全面了解学生的音色,进而能够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实施个性化的合唱教学设计。例如,音乐教师可以先进行范唱,然后让学生依次进行跟唱,以此来了解学生的音域和发音特色,之后就可以对学生进行音域划分。随后,教师可以播放合唱视频,让学生自己辨别音阶的高低和声音的共鸣位置,教导学生如何运用横膈膜进行自控气息。同时,还可以在合唱教学中引入低入、渐进和和声的教学训练,帮助学生能够通过节奏去认识音乐和感受音乐。

9.视觉欣赏

小学音乐多感官欣赏活动的组织要融入视觉感官的内容,通过视觉感官来更为直观地感受音乐的魅力。让学生学会用视觉感受来体会音乐的变化,诸如高音、强弱变化、音律变化等,其实都可以用线条来表现,那么这种线条形成的直观视觉体验就是欣赏的关键了。除了对基本的音乐高低音、节奏、强弱等进行直观记录之外,音乐带来的情感变化其实也可以用线条、色彩或图形来表示。例如:随着乐曲旋律的变化,所有人都可以拿着铅笔跟随音乐画出曲线,直观的表现出乐曲旋律的高低快慢的变化,这是人类欣赏音乐、感知音乐的本能。例如:《杜鹃圆舞曲》的欣赏过程中,教师先让孩子们尝试地拿着铅笔在练习本上跟着乐曲来画出旋律线,感受乐曲的旋律走向。然后教师也随音乐在黑板上画出旋律线,让学生对比一下,自己画出的旋律线是否也有着节奏点的共通处,通过初步的音乐感知,以此让学生信任自己的乐感。接下来,就介绍三拍子的特点,让学生用手拍出三拍子的节奏特点,随着《杜鹃圆舞曲》的响起,用拍手的方式来表现音乐,感受乐曲欢快的情绪。在不同的乐段,让学生用不同的手势和肢体语言来表达不同乐段的内容。

10.依靠运动完成教学活动

在开展音乐课程的时候,教师还可以尝试采用手势的方式完成教学活动。通过这种形式,一方面能够引导学生积极运动,舞动全身,展现自我,另一方面还能有效完成音准、音程以及旋律方面的练习,促使学生更好地完成知识学习,加深理解,增强学习水平。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自身音乐水平不高。因此教师应对其进行引导,诸如通过拍手以及跺脚的方式,完成所有声乐练习,以此加深对于歌曲本身的理解,进而能够有效促使学生自身的多元感官得到全面联动,完成相应的实践练习。

例如,在进行《哦,十分钟》歌曲教学的时候,教师便可以设计相关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其一,教师先让学生们进行回顾,想一想自己以前所接触过的各种游戏,并与大家一同讲一講,哪个游戏是自己最喜欢的游戏。之后,教师再带着全班学生一同拍手和跳绳,对相关儿歌展开练习,并将本堂课程的主题引入进来,为学生播放歌曲《哦,十分钟》,让其顺着节奏阅读歌词。在歌曲播放完毕之后,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想象,通过舞蹈的方式,自主进行延伸,以此促使学生多个感官得到锻炼。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们对于音乐学习的喜爱程度便会有所提高,进而提升教学的整体质量。

11.视听动组合,体验音乐情感

在接受外界信息的过程中,人们通常以视觉、听觉等共同使用的形式感受事物,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结合视听动组合,让学生能够将自己所有的感官调用,从而体验音乐的情感,也确保学生能够在学习中感受音乐真正的魅力,进而使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得到提升,有利于学生的音乐素养水平提升。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视频的形式开展多感官教学,视频可以从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共同调动学习音乐知识,学生可以更为直观得到感受到音乐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使学生的情感体验更为浓厚,有利于学生音乐体会情感的能力提升,也能够为学生审美能力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础,使其课堂教学质量也得以保障。

例如在学习音乐知识中《顽皮的小闹钟》一课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利用视频的形式展示闹钟响彻的音乐形象,其形象可以利用线条的升降进行展示,闹钟响起,声音提高的时候,线条也为上升的曲线,闹钟声音减小且逐渐消失时,线条也逐渐下降到最低点平稳。这样的形式更为直观的展示歌曲中的高潮和稳定,使学生在学习中也能够通过视觉、听觉等多感官了解音乐作品,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对音乐作品的共鸣也更为深刻,课堂教学质量也得以提高。

12.舞蹈教学,有效表达音乐感受

舞蹈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一种肢体艺术表现形式。在音乐欣赏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大胆运用肢体动作去展现音乐中的感受。有效提高学生的表现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活跃程度,让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音乐课程的学习中。例如,在教学听赏《酸枣刺》这一首歌的时候,教师先让学生听音乐,感受歌曲活泼天真、坚定乐观的情绪。并让学生通过音乐欣赏后的感受,运用肢体语言,表现出情绪,共情当时根据地儿童与全国人民对日本侵略者的蔑视和抗战必胜的信心。有效提高课堂的活跃性,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对达到教学目标产生了积极的推动意义。使得学生能够对音乐欣赏课程的兴趣度更高,进一步达到教学的目的。

13.即兴创作

即兴创作是学生根据当时的感受而产生的一种音乐创造行为,是事先不必做准备的临时创作,他往往与即兴表演在一起。如:在进行节奏练习时,在黑板上出示一句简单的节奏:xxxxxx,请学生用语言来即兴表示节奏。于是大家就你一句我一句地编了起来:小白兔蹦蹦跳,乖乖宝快快睡,接着再请学生自己在黑板上编一个节奏,大家一起来创编,也可以加上旋律来唱一唱,舞一舞。或者按节奏读短句,让学生说出节奏型,等等。这样学生从中得到了不同的感受,尝试到了无穷的乐趣,也培养了他们的创造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音乐课堂上实施多元感官联动策略是至关重要的。音乐学习就是要充分调动自己的各个感官,运用听觉、视觉、运动觉、语言等仔细体会音乐的魅力和情感,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音乐综合能力和综合素养,激励学生不断上进。

猜你喜欢
感官节奏情感
节奏学习也可以变得很有趣
节奏
情感
《悦读·家》开播激发爱国爱家情感共鸣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轻快漫舞
台上
感官训练纸模
感官训练纸膜
视唱练耳教学中节奏训练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