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与提升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策略探索

2022-11-19 16:08:45邓玉军
读与写 2022年10期
关键词:圆柱长方体导图

邓玉军

(甘肃省玉门市第三小学 甘肃 玉门 735211)

随着现代化小学数学教学改革工作的深入推进,小学数学教师转变了将应试作为比较重要的教学目标的现象,并在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上下了一番功夫,运用切实可行的策略训练了班级每位学生的数学思维,使得班级每位学生都在数学学习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取得了有目共睹的小学数学教学成效。为此,广大小学数学教育实践者要做好训练和提升所教班级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的工作,让学生不再死记重要的数学内容,而是做到形象理解和记忆所学的要点数学内容,从而能够切实缓解学生的数学学业负担,助力学生身心得到健康良好的发展。下面,我将对训练与提升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策略进行一番阐述和说明。

1.注重课前预习,学会独立思考

许多学生没有掌握一定的预习技能,不会进行预习,总是单纯地浏览一遍教材中的内容,知道教师上课要讲述什么内容就认为完成了预习任务,在课堂中,面对教师提出的预习检测问题,总是一问三不知,还没有开始学习,就产生了严重的退缩心理,干脆自暴自弃,直接放弃了新知识的学习,难以向着比较广阔的天地进行迈步。而小学数学教师教给学生一定的预习技能,让学生学会预习,能够独立进行思考,将数学学习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可以促使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得到有效发展,取得极为满意的小学数学教学效能。为此,广大小学数学教育实践者要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预习,让学生更好地调控数学学习,不断促进学生数学学习体悟得到进一步加深。

例如,以“长方形的面积”为例,首先,我为学生设计了预习任务单,预习任务单中有以下预习目标:(1)探索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公式。(2)运用所学到的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另外,预习任务单中还有一些经典习题,学生可以结合完成这些习题的过程,对自身的预习实际进行自检,对听课的重点有一个更为清晰的认识。然后,学生带着预习目标,目标明确地进行了预习,并结合教材中的内容,主动进行了动手实践,结合自己的实践过程,说了说自己的发现,明确了应该怎样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最后,学生在课堂中交流了自己通过预习获得的知识,并根据他人的分享,弥补了自身没有探索到的知识,方便了后续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总之,引导学生有效预习教材中的新知识,转变了学生不习惯进行思考,总是等着教师讲解的错误学习方式,解决了制约学生思维能力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2.大胆进行猜想,发展个性思维

小学数学教师根据教材中的具体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设计有效的问题,并鼓励学生大胆进行猜想,可以很好地发展学生的个性思维,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助力学生得到独立、自由的成长和发展,从而能够取得意想不到的小学数学教学奇效。为此,广大小学数学教育实践者需要发挥好课堂提问的纽带价值,运用问题与学生进行深入灵魂的交流,让学生敢于将自身的猜想呈现在课堂中,与师生进行共同学习,发挥好师生一起探索的功能价值,更好地实现共同进步的教学目标。

例如,以“四边形分类”为例,首先,我向学生提出了以下学习疑问:如何对四边形进行分类呢?学生猜测可以根据形状进行分类,并按照自己的猜想,尝试对教材中给出的八个四边形进行了分类。然后,学生观察了彼此的分类结果,看了看自己和他人的分类结果一不一样,并与分类不一样的同学进行了探讨,看了看谁的分类方式比较正确,营造了和谐、自由的新型教学氛围。最后,我根据学生的分类结果,为学生讲述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定义,帮助学生快速掌握了教材重要数学概念,确保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有效性得到了稳步良好的提高。总之,引导学生大胆进行猜想,使学生带着强烈的猎奇心理参与到了数学教学实践中,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进一步理解。

3.联系所学旧知,学会融会贯通

许多学生在探索新知识的本质时,总是不知道如何下手,难以快速找到探索的方向,严重丧失了参与具体的数学教学实践过程的热情,只能掌握比较肤浅的数学新知识,难以做到系统、完善地获取教材重难点内容。针对学生出现的这一现象,小学数学教育实践者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新旧知识之间的密切联系来进行深入探索,让学生学会将有联系的数学知识融会贯通在一起,掌握成长和发展所必备的数学本领,从而十分有利于学生在今后的数学学习中取得大幅度的提升。

例如,以“圆柱的体积”为例,首先,我向学生提出了以下问题:我们的水杯可以装多少毫升水呢?学生进行了思考,明确了可以将上述问题转化为求圆柱的体积的问题,并想了想怎样求圆柱的体积。然后,学生在我的引导下,回顾了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的相关知识,并结合这一数学知识,思考了求圆柱体积的方法。之后,学生尝试对自己的猜想进行了验证,并根据验证的结果,说了说自己构建的数学知识,快速化解了有一定难度的数学内容,保持了强烈的数学学习动机。最后,我肯定了学生联系旧知深入探索新知识的做法,并与学生一起梳理了教材内容,使所传递的知识在学生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痕,获得了无可估量的小学数学教学实效。总之,引导学生联系已有知识探索教材新内容的真谛,助力学生数学思维水平更上了一层楼,促进学生得到了长远的发展。

4.组织游戏活动,保持探索思维

小学生在游戏活动中是非常活跃的,可以整节课都保持着自身积极的探索思维,并充分打开自身大脑的潜能,从而能够更为牢固地获取对自身成长和成才有价值的数学知识,不断提高小学数学教学高效性。而学生在单纯进行理论知识的灌输的课堂中的表现则非常不好,他们总是低着头,昏昏欲睡,没有一点精神气,和他们在游戏中的表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广大小学数学教育实践中需要认识到这一点,并要积极组织有趣的数学教学游戏,保持好学生最佳的探索状态,促使学生非常满意的数学学习产出的获得。

例如,以“分数乘法”为例,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为学生组织了常见的“找朋友”游戏,让班级学生结合自身的实际,计算了我设计的难易程度不同的计算题,快速、高效地找到了卡片上对应的“朋友”,满足了班级每位学生对数学知识的需求,助力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增强了学生的计算学习信心。游戏过后,我对表现较好的学生提出了表扬,并与学生一起对出错较多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让学生在出错问题旁边标注了为什么出错以及今后应该怎样做,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计算正确率。总之,组织有趣的,吸引学生注意的计算游戏,使学生有效地进行了计算练习,很好地提升了学生的计算思维。

5.开展读说训练,锻炼综合思维

小学数学教师明确读写训练活动在发展学生数学思维方面所发挥的无可替代的作用,并积极在教学过程中,开展读说训练活动,让学生条理清晰地将自己探索数学知识的过程讲出来,可以进一步锻炼学生的数学综合思维,促使学生数学综合素养得到良好的形成和发展,更好地完成新课程标准对小学数学教学所提出的更高要求,取得小学数学教学改革工作的突破性进展。为此,广大小学数学教育实践者要积极对学生的读说能力进行训练,帮助学生更为深入地记忆教材中的重要知识点,不断促进学生数学学习勇气得到进一步增强。

例如,以“运算律”为例,在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运算律进行简便运算时,我对学生提出了以下要求:认真对题目进行分析,看看运用哪一个或者几个运算律进行简便运算,并将自己的运算过程有条理地说出来,转变了学生总是运用书面的形式呈现数学学习成果,却不习惯进行表达的现象。学生带着我的要求在小组内进行了简便运算与读说训练,并根据小组成员提出的改进意见,改正了简便运算和读说训练中存在的问题,助力彼此更为正确地认识了重难点数学知识。总之,组织读说训练活动,推动了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取得了很好的小学数学教学效果。

6.引入思维导图,促进思维发散

思维导图是一种有效促进学生思维发散的教学工具,它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进行联想,将与教材知识有关的内容补充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促进学生构建更为完善的数学知识网络,为学生今后在数学学习中取得极为满意的进步提供很好的帮助,是非常值得推崇的一种数学教学工具。然而,在过于追求教学速度的机械教学实践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很少考虑学生的意愿,总是直接运用“填鸭”的方式向学生灌输教材中有限的数学知识,这样的教学方式只能让学生得到比较狭隘、片面的发展,十分不利于学生向着非常广阔的天地进行迈步,小学数学教学难以真正收到实效。鉴于此,广大小学数学教育实践者需要积极运用思维导图助力学生进行有效的数学探索,让学生的思维得到进一步拓展,从而能够取得最大化的小学数学教学收益。

例如,以“长方体的认识”为例,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先在黑板上书写了中心词:长方体,并让学生展开思维,说了说自己想到的与长方体有关的知识。有的学生表示可以想到长方体的特征,有的学生表示可以想到长方体的表面积,有的学生表示可以想到长方体的体积。接着,我对学生想到的内容进行了肯定,并将这些内容运用思维导图连在了一起,使学生对与长方体有关的知识点有了一个深刻的记忆。在此基础上,我对学生表示本节课将要探索的内容为长方体的特征,并让学生对长方体模型进行了认真、仔细的观察,促使学生养成了敏锐的观察能力。然后,我再次为学生绘制了一个新的思维导图,并让学生根据观察得到的知识,将思维导图中与长方体的顶点、棱、面有关的内容补充了完整。在这一环节中,有些学生总结得可能不够完整,此时,我没有直接否定学生的答案,而是鼓励其余学生进行了补充,使学生相互之间进行了学习互补,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了更多的数学知识,提高了课堂教学时间利用率。之后,我将思维导图中空缺的内容补充了完整,灵动地对学生进行了知识的传递,着重为学生讲述了他们没有探索到的,以及掌握不够牢固的知识,促使学生对所学到的教材内容有了一个更为透彻的认知。最后,我向学生提出了以下疑问:如何构建与正方体知识有关的思维导图呢?每位学生都说了说自己的想法,根据自己的奇思妙想,构建了独特的思维导图,快速内化了教材中有一定难度的数学知识,很好地突破了数学教学难点。在学生充分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后,我让学生对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使学生明确了所学数学知识之间的密切联系,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感悟得到了进一步的加深。在课下,学生主动将自己记在脑海中的思维导图图画调了出来,根据图画中的内容进行了高质量的复习,转变了以往学生复习总是事倍功半,丧失了进行复习的热情的现象,进一步加强了学生的复习情怀。总之,运用思维导图指导学生进行综合性的数学学习,助力学生得到了全面和谐的发展,将小学数学教育教学的价值完整地体现了出来。

7.师生有效互动,助力思维发展

一直以来,小学数学教师都是数学教学课堂的主角,自己在课堂中一遍一遍,不厌其烦地向学生灌输考试需要用到的内容,却很少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将自己的想法呈现在课堂中,这样的教学方式禁锢了学生的思想,局限了学生的思维,不能助力学生得到独立、自由的发展,训练和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根本无从谈起,小学数学教学难以向着教学目标靠近。而小学数学教师在互动教学理念的指导下,转变自身比较权威的角色,与学生进行平等友好的交流,给学生留出一定的展示自身观点的机会,让学生有勇气提出自己的奇思妙想,可以助力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得到很好的发展,使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看待数学问题,取得非常让人满意的数学学业成绩,是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有效锻炼的重要途径。为此,广大小学数学教育实践者要积极与学生进行良好的互动与交流,打破一言堂的数学教学方式,让学生更愿意与他人分享自己独特的想法,并根据他人的讲述,进一步完善自己不成熟的观点,从而能够更好地实现师生、生生共同进步的目标。

例如,以“圆柱的表面积”为例,首先,我向学生提出了以下问题:同学们,请你们用手摸,用眼看,说一说圆柱与长方体之间有什么不同。学生纷纷表示圆柱是由2个圆,1个曲面围成的。接着,小组学生探索了以下问题:圆柱的这些面有什么特征呢?面与面之间又有什么联系呢?小组中的每位成员都说了说自己的观点,有的小组成员表示圆柱上下2个圆是完全相等的,都是圆柱的底面。有的小组学生表示曲面是圆柱的侧面,将圆柱沿着高进行展开可以得到一个长方形或者正方形,沿着斜线展开可以得到一个平行四边形。还有的学生表示展开后的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柱的底面周长,长方形的宽相当于圆柱的高。然后,我提出了以下学习疑问:上述探索的内容对得到圆柱的表面积公式有什么帮助呢?如何计算圆柱体的表面积呢?学生独立自主地进行了探索,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总结了圆柱的表面积公式,并和班级学生进行了探讨,看了看彼此得到的计算公式正不正确,对得到的公式有问题的学生提出了改进建议,促使学生获得了事半功倍的数学探索效率。之后,我肯定了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并详细为学生讲解了教材中的重要数学知识点,使教材内容在学生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痕,加强了学生的数学学习情趣。最后,我为学生出了几道实际问题,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了解题,做到了举一反三,转变了学生只能死板运用所学公式进行机械解题的现象,有效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使学生真正掌握了有实用价值的数学知识,助力学生的数学探索积极性得到了良好提高。总之,师生之间进行有效的互动与沟通,增进了课堂的情感交流,促使学生树立了强烈的数学学习动机,深入掌握了比较抽象的、难以理解的数学知识,很好地实现了提升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教学目标。

总而言之,广大小学数学教育实践者要对自身比较关注学生数学学业成绩的做法进行进一步的改善,并要明确训练和提升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性,积极学习对自身教学能力有提升作用的经验,运用有效的措施锻炼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让学生真正获得成长所需的知识、技能,从而能够助力学生今后更好地适应快节奏的学习和生活,获得小学数学教与学的双赢。

猜你喜欢
圆柱长方体导图
有几个长方体
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
烃思维导图
高中数理化(2022年2期)2022-02-22 02:17:00
圆柱的体积计算
拆拼长方体
拆拼长方体
“圆柱与圆锥”复习指导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
第6章 一次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