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霞霞
(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樊川书院教育集团 浙江 台州 318020)
在小学教育阶段中,更需要在各个学科教学中立足新课程标准,从实际的教学改革以及策略提出中,落实这一政策。阅读与写作作为语文教学中两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只有在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运用下,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读写水平和学习应用能力。因此,本文将从新课程标准出发,深入探讨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的具体实施策略。
第一,以人为本的原则。语文学科的教学需要关注到语言文字的应用和文化的欣赏上来,根据读写结合教学的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立足于小学语文学科的特点,促进学生通过阅读与写作得到能力的同步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以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情感诱导为主,引导学生在阅读和写作的过程中展现出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不仅影响学生对语文语言文字的理解和应用,还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为目的,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奠定基础。第二,因材施教的原则。学生学习水平和个性特点存在明显的差异,为了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顺应当前课程改革的需要,读写结合在实施的过程中,教师要确保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针对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习惯,有效实施读写结合教学,保证小学语文课堂的构建符合当前小学生的成长发展需求。第三,积累运用的原则。读写结合教学方法的实施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发展特点进行,通过大量的阅读,积累学生的语感,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的阅读基础,为实施良好的阅读教学方法提供一定的条件,为学生参与写作活动提供基本的素材,进而促进学生在阅读与写作的互助模式下获得发展。第四,实践创新的原则。借助当前丰富的教育资源,无论是教材、网络,还是学生的生活实际,都可以积极创新教学方法,使得各项教学资源在教学活动中充分体现出来,学生在参与实践锻炼的过程中了解更多的学习主题,从而锻炼学生自身的读写能力。
2.1 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教育中起着决定性的重要作用。语文阅读教学对于提高自身的政治思想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小学学生对于语文阅读的理解能够更好地提升其创造能力和综合能力,不断地从学习中充实自己。但是现在使用的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多接近学生的生活方式,并且文章题材也适合小学生阅读,这就说明了阅读教材文章是帮助小学生积累写作素材的重要方式。由于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较偏重对文章的分析,但是却忽视了阅读,这就切断了学生走进教材,了解作者的机会,同样丧失了积累写作素材的最好时机,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该遵循新课改的要求,大力提倡个性化阅读理念,为学生预留充分的阅读空间,并将教材内容与生活衔接起来,进而从中获得更多的体验,将教材中的知识内化成自己的写作素材,将这些内容充分运用到写作当中。
2.2 激发学生写作兴趣。读写结合并不是单纯地完成文本阅读后的写作练习,而是在阅读之前,教师先拟定与阅读课题类似的写作题目,让学生先自主构思,明确本篇习作的主题想法、写作思路、文本架构及所要用到的写作技巧,然后再通过阅读学习,验证自己的构思,将构思不足的地方予以摒弃,并将阅读当中的好的点子运用到自己的写作当中,最终完成一篇佳作,然后让学生将自己的佳作在课堂上进行分享。一旦学生自己的习作得到了同学的认可后,自豪感便油然而生,从此也就更愿意写出更多高质量的文章;另外,通过分享,学生也能从其他学生身上学到优点,找出自己的不足;最后,课堂优秀作文分享也是一个很好的师生交流机会,能够拉近老师与同学、同学与同学间的距离,促进师生共同进步、共同提高。
2.3 强化学生对写作经验的总结。将读写结合融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首先,学生在阅读文章时,教师可以要求他们积累一些优美的字词和句子,以便在今后的写作中化为己用;其次,在阅读课上,教师要有意识地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写作的技巧和手法,比如,拟人、比喻等,系统地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
3.1 读写结合缺乏合理导入,难以实现有效的教学训练。阅读与写作的融合过程是自然而巧妙的,教师在教学指导中既需要结合文本内容,启发学生的阅读灵感,强化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还需要设计读写结合的切入点,让学生自然而然地完成“倾吐”的过程。但是,从小学阅读课程教学实际来看,一些教师侧重于对文本知识的讲解,缺乏从语言表达层面对学生的启发和鼓励,导致学生的阅读视野局限在文本上,难以从写作层面进行主动思考。此外,读写结合的切入点过于生硬,使得学生无法从阅读中获得丰富的启示,从而影响了阅读效果。
3.2 教学方式落后、单一。虽然新课程改革的力度很大,但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仍占据着较大比重,特别是部分老教师不能做到与时俱进、乐于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传授,他们教法单一,缺乏对学生主体意识的引导。这样长时间处于枯燥、沉闷的学习氛围中,学生很容易分心,注意力不集中,甚至产生逆反心理,不愿意再进行深入探索,阻碍了语文阅读兴趣的提升。因此,改变这一现状刻不容缓,广大语文教师必须要深刻认识到读写结合教学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性。虽然学校都已提倡读写结合教学法的应用,但部分教师在应用实践当中并未真正做到读与写的结合,而是分开独立进行,使得自己的教学设计缺乏科学性,导致学生不能明晰读与写的关联,不能掌握其中的重难点。
3.3 读写比例不均衡,侧重阅读教学。在结合新课程标准的教学过程中,需要以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为基础,但是就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课堂教学实施现状而言,部分教师过于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忽视对于写作部分的训练和指导,二者课时在分配比例上不均衡,比如教师常常在课堂结束时给学生布置作文练笔的方式就算完成任务,这样学生的写作时间和空间被大大压缩,难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
3.4 学生写作机会少,教师指导不到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通常只注重学生的阅读训练是否达到了教学的要求,但对写作方面的教学并不是很重视,导致教师在课堂中对阅读和写作的教学时间分配不合理,阅读时间远远多于写作时间。这样的教学时间的分配,导致了学生的写作训练根本达不到能够提升写作水平的标准,也对读写结合模式的应用有一定的影响。此外,由于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写作单元练习都是一个单元只有一次写作练习,所以学生基本上只有结束一个单元的学习时,才能进行一次写作练习,而结束一个单元至少需要一周的时间,也就是学生基本上一个周才能做一次写作练习。这样的写作课间隔时间长,学生由于其他学科的学习占据了时间,再加上写作课的周期性长,写作练习得不到连续性的进行,并且大多数教师对学生写作课文章的批改都比较简单,批注也基本都是纠正错别字等,也起不到对学生文章指导的作用,久而久之也就导致学生对写作课不那么重视,只关注最终作文分数,忽略写作中的技巧性,这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自由和写作发挥,不利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提高以及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4.1 转变思想认知,明确读写结合的教学要求。在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注意自身的思想认识,改变自己的教学模式,为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的应用打下良好的基础。在读写结合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坚持学生主体地位,深刻理解学生在读写结合中的发展需求,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对教与学关系的理解,探索符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要求。第一,关注小学生的情感发展需求,将有趣的教学理念融入到读写结合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已成为新课程教学和培养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读写结合中,教师从学生感兴趣的“点”出发,引导学生阅读,启发学生写作,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心理,提高学生的学习和表达动机,并提高他们在读写结合中的有效参与。第二,关注小学生的层次发展,设计差异化的教学指导策略。中学生阅读与写作结合的个性需要教师的充分保护。例如,在设计仿写任务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语言积累、创新意识和学习兴趣来设计不同难度的写作任务,引导各级学生平等参与,在各自的培训范围内获得相对的发展空间。第三,注重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的创意设计,确保学生在实践中探索并完成任务。教师应激发学生对文本的创造性理解,设计具有一定开放空间的小说写作任务,通过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吸引学生完成写作练习,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能,促进学生的创新发展。
4.2 解析文章结构,开展仿写训练。阅读和写作是语文教学的两个方面,然而,在语言学习中,听、说、读、写是综合的,人为地将读写教学关系分离的做法不利于语文教学目标的实现,也不利于学生语文核心素质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必须建立在多读、多写、多说、多练习的基础上。必须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阅读是语言输入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学习知识、培养语感的有效途径。阅读也是写作的基础。在阅读教学中,借助课文进行阅读和写作训练,可以显著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为此,教师可以在阅读的基础上,解析文本的框架结构,并让学生梳理文章的逻辑顺序、提纲,从最基本的模仿写作开始,感受阅读与写作结合的乐趣和意义。
4.3 鼓励学生续写阅读内容。当学生读完一篇文章,对主人公的遭遇感到遗憾时,老师可以鼓励学生再写一个关于主人公的故事,这样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就可以得到很好的培养。再以卖火柴的小女孩为例,文章中的小女孩最终死于寒冷和饥饿。作者笔下的小女孩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境遇,是因为作者当时所处的背景是这样的——处于阶级底层的穷人过着悲惨的生活。显然,我们现代学龄儿童没有经历过这样的痛苦,也不希望看到这样的结局。他们讲故事的结果往往是卖火柴的小女孩并没有死,而是被某个有钱人家收留了,在平安夜围坐在壁炉旁吃着烤鹅。或者一个小女孩被一个老婆婆救了出来,老婆婆非常喜欢小女孩,把她当成自己的孙女,把她打扮起来,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通过这种方式,学生的思维可以通过的延续以及行使的结束阅读文本,但前提是学生必须有一个深刻的理解这篇文章,这是符合中国阅读教学在阅读和写作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写作能力和阅读能力的共同发展。
4.4 加强教学模式的创新与改革。创新既不是形式上的,也不是口头上的。教师需要在实践中创新教学模式。因此,为了促进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有效应用,教师应在实际的读写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培训机会。例如,在学生泛读文章的过程中,教师应避免一味的引导,把课堂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探索和研究,让学生按照自己预设的学习路线进行思考,这样他们可以主动在文章中找到一些漂亮的句子或段落等等。为了便于自己的阅读过程能够与作者的思想产生碰撞,从而产生新的灵感。此外,教师应该提醒学生记录他们在独立阅读中得到的灵感,并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写作。
4.5 立足生活实际,丰富写作素材。陶行知的生命教育思想影响了各学科的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知识不仅来自生活,而且应用于生活。因此,在讲解文章时,要有意识地联系生活现实,挖掘出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元素。首先,它可以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其次,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这对他们高效写作有积极的意义。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教师需要树立生命导向的教育理念,有意识地结合生活中的事物,引导学生,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为今后的写作打下基础,有效地实现读写结合。本文以“地震中的父子”的教导为例,主要描述了父亲对儿子的爱,表达了儿子对父亲的谦卑和坚定不移的信任。为了让学生深刻理解文章的思想,老师要注意接触学生的生活,让学生记住父亲或母亲对你的爱,激发学生的感恩之情,丰富其写作素材,更好地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情感,为了促进学生写作流畅,并在创作中有所启迪,提高文章质量。
4.6 在写作中进行反思,强化读写结合。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可以直接接触到新知识,而在阅读和写作的结合中,写作是对自己主观语言能力和情感表达的一种表达,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我们应该更加注意学生之间的差异,针对每一次的阅读和写作教学中,应在培养阅读能力和思维的把握书面反映后,的基础上,基于学生的写作文本,从基础知识复习练习,写作方法,情感思想和其他方面的文章,并进行有效的反思,不仅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而且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方面也达到了较好的效果。例如在《开国大典》的教学中,为了组织学生做文字鉴赏,可以分析文章的段落描述,也可以做阅读感受的表达。经过每次的写作和阅读的反思,才能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自己的收获,在收获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同时也在阅读思维的不断互动和碰撞中,促进了学生对多样化知识的理解能力,以及丰富的情感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在阅读中思考,在写作中反思的好习惯。
4.7 拓展课外阅读渠道,积累写作素材。实施“读写结合”教学,充分重视课本,但也不应该仅仅将教学目光局限在课内,借助课外阅读拓宽学生的视野,学生才能够接触到更多的语言学习材料,从而在参与阅读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掌握应用语言文字的规律。组织学生多读书,还要读好书。通过丰富的课外阅读训练,激发学生参与阅读活动的积极性,保证学生的阅读能够满足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需要。同时,掌握必要的写作知识与技能,主动发现和搜集优秀的课外文章,可以与课内文章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或在写作方法上趋于一致,或者具备同样的相似的写作对象,不断丰富学生的阅读量,让学生在写作时能够做到信手拈来。课外阅读并不是口头上要求学生在课外阅读书籍,而是充分介入学生的课外阅读过程中。首先,了解学生的阅读需求。根据学生在课上的表现,明确学生对哪些方面的文章更感兴趣。如学生在课内学习了老舍先生的文章,经过教师介绍老舍先生的经历和背景,学生对老舍先生的作品产生了兴趣,教师就可以向学生推荐其文章。其次,引导学生好好读书。即使是课外阅读,也要讲究一定的阅读方法,从文章的分析和理解入手,找准文章中传递的情感或态度,蕴含着的道理,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再次,考核学生的课外阅读成果。丰富的课外阅读训练,都是为了拓展学生的阅读面,让学生在兴趣的引领下参与阅读活动。考查学生的阅读成果,一是为了了解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和阅读水平,二是为了增强学生的成就感,让学生在阅读中具备语文学习的自信,在不知不觉中积累学习经验,为写作而服务。
4.8 学做读写笔记,培养读写习惯。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过长时间的锻炼和培养逐渐形成的,但在这个过程中,还需要结合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来完成,并帮助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读写习惯。比如,针对小学生的学习特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会做读书笔记,在平时上课过程中选取一些学生爱读、爱看的文学读物,比如小学低年级学生对童话故事比较感兴趣,那么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多读一些这样的书籍,对于小学中高段的学生,教师可以为其推荐一些文学名著,并由学生自己挑选,然后与同学讨论其中的某一个章节或者人物关系,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另外,教师也可以在每个月固定一周作为读书周,请同学将自己最近最喜爱的读物带到学校,与同学相互传阅、交流,在阅读的过程中要及时地做出标注,并记录下自己对其中某段话、某个写作技巧的理解,在与其他同学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又能获得不一样的思维和角度,这样有利于学生的阅读思维和视野被打开,既能锻炼阅读能力又能有效提高写作水平。
综上所述,作为小学语文学科,阅读和写作能力是最核心的能力,通过语文阅读教学,学生可以极大地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同时也促进了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对提高教材资源的利用率,提高学生对文本阅读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想象力都有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