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忠平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数学高段的课堂教学也出现了明显的变化,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教师积极地去面对它,解决它,并且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措施,进而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对此,小学数学教师应当突破传统的教学理念,不断地创新以及完善教学模式,加强数学课堂中的趣味性,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得到提升,并深刻感受到数学学科中蕴含的价值。教师要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高效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其综合能力,并加强构建高效课堂。
小学生年纪小,自控能力较差,很容易在课堂上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而数学学习是需要专注思考、多听多练的。长此以往,学生知识掌握不扎实,看见数学题就会心虚,不具备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进而导致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抵触的心理[1]。
学习方法以及学习技巧对于学生充分掌握知识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了解学生的性格特征,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进而提升学习效率。很多学生在学习中都有过这样的经验,采取机械的方法去死记硬背那些数学知识,导致自身的知识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都比较差。
课堂中“学趣味”的缺失,导致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乏味枯燥,因此,教师需要灵活运用现代化多媒体情境教学,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中可以快速进入知识的海洋,提高学习的兴趣,产生探索的热情,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才会有很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自觉优化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学习方法和学习方式上有比较大的改变及提升,突破以往的学习状态,积极地进行知识的学习,而教师应增加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参与,有效地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2]。
兴趣是影响小学生学习的最主要的因素,特别是学困生,对数学学习不感兴趣,自然不愿意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只有教学内容具有足够的吸引力,学生才会愿意自主地进行学习。因此,在教学当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发展特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切入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转变对数学学习的态度。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信息技术已经广泛融入人们的生活当中,将多媒体引入到课堂教学中意义重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演示知识形成的过程,能够打开学生的思维,降低学习难度,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奥妙与乐趣。如此,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更多的信息化方式,而且可以使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及问题解决能力得到提升[3]。在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下,教师将多媒体引入到课堂教学当中,增加实践课程,可以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极高的兴趣,并且乐于进行人机互动。对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合理利用多媒体,通过动画视频等方式,将课本中的知识以形象生动的方式为学生展现。无论是音频还是图画,都能够实现对趣味、愉悦课程氛围的营造,这对数学教学效率的提升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4]。
要想让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得到提升,教师就应当重视培养学生的逻辑能力、思维能力。也就是说,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挖掘数学题目当中的数量关系,让学生可以明白哪些是已知条件,哪些是未知条件,使学生具备更加清晰的解题思路。不仅如此,教师还应当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解题习惯,提高分析判断能力,从而有效地解决数学问题。
举例来说,教师在教学第1课《实际问题与方程》的知识时,可以为学生提供这样的题型:共有1428 个网球,每5 个装一筒,装完后还剩3 个。一共装了多少筒?想要解答此题,关键一步是应当设要求的量为未知数,根据题意,找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式,根据关系式列出方程。
解答步骤如下:
解:设一共装了x 筒
1428-5x=3
5x=1428-3
x=285
答:一共装了285 筒。
对此,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找到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技巧来解决应用题,由此可见,挖掘数学题目当中的等量关系在应用题解题当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5]。
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对于数学课堂来说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在吸引学生学习注意力的同时,提升学生对数学的认知能力。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可以是多媒体的情境教学,也可以是有效的课堂互动,这些教学方式能够满足小学生在心理上的需求,符合小学生的学习成长规律。传统的教学模式单调、枯燥,对于学生来说少了许多数学学习的乐趣和探究知识的热情。所以,在新课改背景下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教师应当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构建新的教育机制。
举例来说,在对学生进行《多边形面积》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在课前通过互联网找到有关图形的图片,在课堂上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播放,让学生观察。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能够充分掌握多边形的知识点,提升观察能力与思维能力,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进行基本的评价,重点对学生给予鼓励,让学生重拾对学习的自信心,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6]。
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发现,很多学生会在审题的环节中出现错误,主要的原因就是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审题不清晰。不仅如此,正确的审题习惯也是解决数学问题当中应当具备的基础技能[2]。对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当重视学生的审题环节,指导学生在阅读题目时,要将题目当中的关键知识点用笔勾画出来,这样一来,学生就很少会出现马虎看错题的情况了。
举例来说,在教学第4 课时《分数与除法》的教学内容时,会遇到这样的题目:
一盒巧克力共有16 块,平均分给4 位同学,每块巧克力是这盒巧克力的( )分之( ),每人分得( )块,每人分到的是这盒巧克力的( )分之( )。
学生应该如何列式?要想解答这类题目,首先应当明确题中的关键信息。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大声读题,并勾画出关键的信息。从题目中可以看出,一共有16 块巧克力,需要分给4 个同学,那么每块巧克力是这个巧克力单位“1”除以16,是1/16;每个人分的巧克力是16÷4=4(块),那么每个人分到这盒巧克力的4÷16=1/4。教师向学生讲解这一解题过程,可以使学生理解、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并能用分数表示两个整数相除的商。运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探索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方法。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学生学会掌握题中的关键信息,从而找到解题的正确思路,完成解答,因此,审题环节十分关键[7]。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也应用于生活。小学数学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抽象性,同时应用性也很强,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贴合生活实际,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实施愉快教学,使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密切联系,增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学会将知识在生活中学以致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能够自主地进行课后复习知识的探究和思考,促进自身数学知识的掌握和学习思维的提升,使学生在面对不同类型题目时能够通过独立思考获得解题方法,实现学生理解能力的提升。小学数学知识复杂性和抽象性较强,教材中的重要知识点以及难点较多,学生学习的难度也较大。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小学数学的学习资源也越来越丰富,使学生获取到的知识内容也逐渐增多,作为教师应当在教学中注重对学习资源的有效整合,增强基础教学中对于教材内容的深入挖掘和分析,使学生在课后复习时能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提升学生对知识学以致用的能力,为日后的数学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8]。
例如,在学习《小数乘整数》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过程,并且初步掌握笔算方法,理解算理与方法,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并能进行自主优化,同时在探索算法与解决问题过程中,增强相互交流的意识,体验成功的喜悦,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小学生的好奇心比较强,对新鲜的事物格外关注。教师应当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在课堂上灵活运用现代化多媒体的情境教学,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传统数学课的教学模式,老师是课堂的主体,学生跟随老师的节奏进行学习,学生只会对老师的授课内容进行思考和分析,无法独立自主思考问题,对教师有很大的依赖性。因此,教师应当为学生制定合理的学习目标,有效地推进学生的学习进步。良好的习惯会让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有效提升,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习规律来制定合理的学习目标,教师还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缺点,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优势,帮助学生在学习当中树立自信心。
例如,有的学生擅长书法,有的学生擅长绘画,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来组织关于数学的学习互动,以激发学生对数学也产生一定的兴趣,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学习能力。小学数学教师在制定学生学习目标时,需要结合学生的特点,扬长避短,在学生擅长的领域进行目标规划,让学生完成目标的同时提升对数学学习的信心,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知识,也可以让学生建立起一定的自信心。教师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制定相应的学习目标,能够为学生增加知识量,在提升学生知识储备的同时,构建高效率的课堂。
总而言之,在教育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作为新时代的小学数学教师也应当具备全新的教学理念,不仅要有专业知识,而且要有良好的文化意识,充分掌握学生素质教育发展的理念,为学生构建高效率的课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进行学习。与此同时,教师应当注重教学的发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建高质量的数学课堂教学氛围,从而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渴望,使学生更好地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引导学生培养学习习惯,提升思维能力,提高综合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