较大胃间质瘤内镜手术治疗方法的选择及疗效分析

2022-11-18 12:16邱洪清
中国当代医药 2022年28期
关键词:肌层内镜病灶

邹 欢 何 斌▲ 屈 霄 邱洪清 李 锐

1.江苏省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江苏张家港 215600;2.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江苏苏州 215000

胃间质瘤是全消化道常见的间叶性肿瘤,随着胃镜及超声内 镜(endoscopic ultrasonograpy,EUS)技术的不断进步,胃间质瘤检出率已呈现逐步上升趋势。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r tomography,CT)也是诊断胃间质瘤的主要影像学方法[1],可指导临床治疗及随访。以往胃间质瘤的治疗为外科手术[2-3]和腹腔镜手术,但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4],采用消化内镜治疗胃间质瘤已被国内外专家认可[5-6],研究表明,对于直径3~5 cm 的较大胃间质瘤,内镜术亦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7-8]。胃间质瘤的内镜手术方式有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内镜下全层切除术(endoscopic full-thickness resection,EFR)及经黏膜下隧道内镜切除术(submucosal tunneling endoscopic resection,STER)。本研究分析了ESD、EFR、STER 治疗直径3~5 cm 胃间质瘤患者的肿瘤特征并评估手术临床疗效,旨在为较大胃间质瘤患者手术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苏州大学附属张家港第一人民医院接受内镜术的51 例胃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8 例,女23 例;年龄32~82 岁,平均(58.25±10.62)岁。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ESD 组(n=25)、EFR 组(n=20)、STER 组(n=6)。ESD 组中,男14 例,女11 例;年龄32~82 岁,平均(58.24±2.28)岁。EFR组中,男10 例,女10 例;年龄42~82 岁,平均(58.90±2.43)岁。STER 组中,男4 例,女2 例;年龄47~63 岁,平均(54.42±1.65)岁。三组患者年龄、性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术前胃镜、内镜超声提示存在胃黏膜下肿瘤,经超声内镜明确病变层次[9-10];②术前CT 评估,显示无转移病灶;③肿瘤最大直径为3.0~5.0 cm。排除标准:①同时存在食管或十二指肠病灶;②有多个胃内病灶。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批号:20200913)。

1.2 方法

ESD 组:采用Dual Knife(Olympus,KD-650L)于肿瘤基底部边缘标记,用注射针(Olympus,NM-200L-0432)将混合稀释液(靛胭脂∶肾上腺素∶生理盐水=3~5 ml∶1 ml∶100 ml)在病灶周围黏膜下多点注射,采用Dual Knife 将肿瘤基底周围黏膜切开,在肿瘤下方剥离黏膜下层,并完整剥离肿瘤,最后对创面电凝止血。EFR 组:采用ESD 术分离肿瘤周围直至浆膜层,再采用IT Knife(Olympus,KD-611L)或Dual Knife 将部分浆膜及肿瘤完整切除,所造成的医源性胃穿孔使用钛夹、尼龙绳联合钛夹(Micro-Tech Co,ROCC-D-26-165)或耙状金属夹闭合系统(over-the-scope clip,OTSC)[11]等缝合创面。STER 组:在瘤体近端4~5 cm 处切开黏膜层,开口大小1.5~2.0 cm,在黏膜下层及肌层间建立一纵行隧道直达瘤体,暴露病灶后完整切肿瘤,用氩离子束凝固术(argon plasma coagulation,APC)(Olympus,FD-410LR)和热活检钳处理隧道内的出血灶,最后用金属夹关闭黏膜切口。所有患者在治疗后第1、6、12 个月行胃镜检查,定期复查CT判断有无转移病灶,术后均随访1年。记录随访资料。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①肿瘤特征:包括患者肿瘤部位、肿瘤最大长径、肿瘤起源、肿瘤生长方式。②手术资料:包括完整切除率、术后并发症(出血和穿孔)、创面完全愈合率。③随访资料: 所有患者在治疗后第1、6、12 个月行内镜检查,并进行1年随访,同时定期复查CT 判断有转移病灶。记录随访资料。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多组计量资料整体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t 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多组率的整体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组率的两两比较采用Bonferroni 方法校正,以P<0.05/n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患者肿瘤特征的比较

三组患者肿瘤最大长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SD 组与EFR 组肿瘤最大长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TER 组肿瘤最大长径小于ESD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STER 组肿瘤最大长径小于EFR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三组患者肿瘤部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SD 组肿瘤分布于胃底、胃窦、胃体、贲门,EFR 组肿瘤主要位于胃底、少见于胃体及胃窦,STER 组肿瘤位于胃体大弯侧及贲门,本研究无胃底、胃窦病例;ESD组和EFR 组肿瘤部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6);STER 组和ESD 组、EFR 组肿瘤部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三组患者肿瘤起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SD 组肿瘤起源于黏膜肌层、黏膜下层,且与浆膜层存在一定距离,EFR 组肿瘤全部起源于固有肌层且与浆膜层密切相连,STER组肿瘤均起源于固有肌层;ESD 组与EFR 组、STER组肿瘤起源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三组患者肿瘤生长方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行腹部CT 检查以明确肿瘤生长方式,ESD 组、STER 组肿瘤均为腔内生长,EFR 组肿瘤可腔内外生长,多为腔外生长,少数腔内生长;EFR 组和ESD 组、STER 组肿瘤生长方式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表1)。

表1 三组患者胃间质瘤的肿瘤特征

2.2 三组患者手术资料的比较

ESD 组有两例患者肿瘤长径为4.0、4.6 cm 的病例未完整切除,整块切除率为92%,EFR 组、STER 组整块切除率为100%。三组患者完整切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SD 组有4例术后出血,无穿孔病例;EFR 组所有病例均发生主动穿孔,无术后出血病例;STER 组无并发症病例。ESD 组与STER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61);EFR 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ESD 组和STER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术后随访12 个月,所有患者创面均愈合良好,无一病例有病灶残留或复发(表2)。

表2 三组患者手术资料的比较[n(%)]

2.3 三组患者随访资料的比较

所有患者定期复查胃镜及腹部CT,随访一年期间无患者出现复发及远处转移。

3 讨论

胃间质瘤为常见的胃黏膜下肿瘤,患者常有腹胀、腹痛、腹部肿块、呕血或便血等症状,其他症状有吞咽困难、体重下降、咳嗽、呕吐、里急后重及反复排黏液便等[12],其具有恶性倾向,难以自行消失,药物治疗无效,因此对于直径>2 cm 的胃间质瘤,主张手术切除[13]。切除肿瘤的方法有外科手术及内镜下治疗术。外科手术包括传统外科手术和腹腔镜手术,外科手术中病灶定位难度大,且术后切口感染、肠粘连等并发症发生率较高。近年来,内镜微创手术不断发展,内镜术已成为胃间质瘤的重要治疗手段,且与外科手术比较,具有一定优势。由于胃间质瘤肿瘤直径、肿瘤部位、起源层次、生长方式不同,内镜手术治疗的方式及复杂程度各有不同,故应根据肿瘤特征选择最适宜的内镜手术方式。

本研究结果显示,STER 组肿瘤部位与ESD 组、EFR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STER更适合治疗胃体大弯侧及贲门处较大胃间质瘤。STER 组肿瘤直径小于EFR、ESD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是由于STER 对肿瘤直径有一定要求。ESD 组肿瘤起源于黏膜肌层和黏膜下层,EFR 组、STER 组肿瘤均起源于固有肌层,ESD 组与EFR 组、STER 组肿瘤起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ESD 适用于治疗起源于黏膜肌层和黏膜下层的肿瘤,EFR、STER 适用于治疗固有肌层间质瘤。ESD组、STER 组肿瘤均为腔内生长,EFR 组肿瘤以腔外生长为主,各组肿瘤生长方式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ESD、STER 适用于治疗腔内生长肿瘤,EFR 可用于腔外肿瘤的治疗。

ESD 较早运用于胃黏膜下肿瘤的治疗,切除范围包括黏膜层、黏膜肌层及大部分黏膜下层,可完整切除肿瘤实现根治[14]。武育卫等[15]将ESD 用于治疗42例胃良性肿瘤,肿瘤起源于黏膜层、黏膜肌层、黏膜下层,切除肿瘤直径为1.0~4.5 cm,完全切除率为85.7%,无迟发性出血和穿孔,术后3 个月胃镜随访,无残留和复发。本研究将ESD 用于较大胃间质瘤的治疗,切除肿瘤直径为3.0~5.0 cm,适用于胃内各部位起源于黏膜肌层及黏膜下层的腔内性胃间质瘤,整块切除率高,术后随访一年无转移复发,可实现根治。EFR 为ESD 的衍生手术,可完整切除包括浆膜层在内的整个病灶,通过钛夹、尼龙绳等手段修补创面,提高手术成功率,达到安全、有效的目的,多项研究表明EFR 的安全性与其他手术方式无明显差异[16-17]。周平红等[18]将EFR 用于治疗20 例源于固有肌层的胃黏膜下肿瘤,切除病灶长径为1.8~3.5 cm,完整切除率为100%,术后随访1~12 个月无病灶残留、复发。本研究中EFR 切除较大胃间质瘤20 例,均起源于固有肌层,多位于胃底,腔外生长多见,可见更适用于胃底的腔外性较大胃间质瘤。以往研究表明,STER 治疗固有肌层肿瘤是安全有效的[19],STER 利用胃黏膜和固有肌层之间的通道进行操作,既可完整切除肿瘤,又保护消化道的完整性。徐美东等[20]用STER 治疗23 例来源于固有肌层的胃黏膜下肿瘤,瘤体直径大小为1.5~3.2 cm,贲门近胃体侧11 例,贲门近胃底侧4 例,胃体小弯5 例,胃窦大弯侧3 例,成功率为100%,随访3~18 个月,无一例病变残留或复发,同时指出由于受建立黏膜下隧道的限制(一般隧道内镜操作空间最大宽度3.5 cm),目前可采用STER 切除的黏膜下肿瘤(submucosal tumor,SMT)一般直径<3.5 cm。本研究有6 例较大胃间质瘤使用STER 术,肿瘤直径3.0~3.3 cm,位于贲门及胃体小弯侧,均为腔内生长的起源于固有肌层的胃间质瘤,切除成功率为100%。

出血和穿孔是内镜治疗的常见并发症[21]。ESD 组有4 例患者出现术后出血,均在内镜下成功止血,无一例发生大出血;EFR 组均有主动穿孔,通过内镜缝合术及术后护理均痊愈;STER 组6 例未见出血、穿孔并发症,但根据以往经验,术中一旦出现出血、穿孔并发症,则手术难度大大增加,故STER 对术者要求较高。随访结果显示,三组患者的创面愈合率100%,无患者出现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进一步证实了内镜术治疗较大胃间质瘤的可行性。

ESD、EFR、STER 用于治疗较大胃间质瘤均可起到较好的临床效果,建议患者术前完善超声内镜及腹部CT 加以评估,根据肿瘤大小、部位、起源、生长方式选择最佳手术方式。若直径3.0~5.0 cm 的胃间质瘤为内生性、起源于黏膜肌层及黏膜下层且与浆膜层有一定距离者,可行ESD 切除肿瘤;若肿瘤起源于固有肌层并与浆膜层紧密粘连,则需行EFR,如肿瘤位于胃底,CT 提示为外生性肿瘤,则可优先考虑EFR 切除;受隧道空间限制,可用于STER 治疗的较大胃间质瘤病例较少,而且STER 手术难度相对较大,对术者要求高,同时Zhang 等[22]指出STER 治疗胃黏膜下肿瘤最佳部位为贲门,其次是胃窦大弯或胃体小弯。鉴于STER 能保持消化道完整性、避免胸腹腔感染并发症等优越性,若内生性胃间质瘤直径≤3.5 cm、位于贲门或胃体小弯侧、起源于固有肌层,在有经验丰富的术者参与手术的情况下,可尝试行STER。由于STER 受肿瘤直径、肿瘤部位等限制,因此符合本研究入组条件的病例较少。

综上所述,ESD、EFR、STER 治疗较大胃间质瘤均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可根据肿瘤部位、大小、肿瘤起源及生长方式选择不同内镜治疗术。本研究为回顾性分析,样本量较小,ESD、EFR、STER 治疗较大胃间质瘤的选择及临床疗效仍需多中心、大样本的前瞻性研究来进一步探讨。

猜你喜欢
肌层内镜病灶
经阴道超声造影诊断早期子宫内膜癌的临床价值
剪切波弹性成像在乳腺不同深度病变中的可重复性评价
能谱CT 在肺癌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内镜止血的应用价值分析
内镜止血在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应用
一种用于内镜干燥的酒精收集器的设计与应用
分析比较经耳内镜鼓膜切开与耳内镜鼓膜穿刺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
同期经尿道手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合并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的效果观察
AP—4、EZH2基因表达量与子宫内膜癌病灶中细胞凋亡、上皮间质转化的相关性研究
五花八门话憩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