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 忱,江 凯
(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食品学院,浙江宁波 315100)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不仅关乎到每个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更是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发展,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1]。“食品安全与毒理学概论”的教学内容贯穿于“从产地到餐桌”的每个食品加工环节,综合了食品生产、质量管理、分析检测、生物化学技术、环境保护等多学科的内容。信息化教学是教育现代化最直接的途径和方法,为素质教育的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使因材施教和个性化教学得以更好地体现[2]。近年来,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法在各个高校被推广应用,为了提升教学质量,以学生为中心,开展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结合案例教学法、问题式导向教学法、多课堂教学环境等方法对教学内容、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以期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目前,“食品安全与毒理学概论”采用传统的线下讲解授课模式,理论性强、知识点多、课时量相对较少。由于受到课时量的限制,该课程目前缺少必要的实践教学环节,特别涉及到食品检测等实践性较强的知识点时,对于危害因素控制、检验检测的步骤及结果分析等很难讲透,无法让每个学生熟练掌握食品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领域中的应用。另外,在高校传统的大班化教学模式下,教师在课堂上很难兼顾所有学生,缺乏有效的互动交流环节,学生的差异性和动态需求较难掌握,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往往得不到满足[3]。因此,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建设在线开放课程,将课堂教学形式多样,实现课后自主、合作、探究自学,从而形成课内教学和课外在线自学的立体化教学体系。
传统的考核标准不能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平时成绩量化存在较多问题,如学生学习态度难以综合评价;学生出勤率的统计往往不够准确;在课堂互动和课堂讨论的环节中,教师很难准确记录每位学生的课堂实际表现。另外,考核方式主要以期末考试为主,会使学生产生“临时抱佛脚”就能应付考试的消极学习态度,不符合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复合型人才的教学目标[4]。
单纯的线上教学缺少教师和学生的课堂互动氛围,脱离了课堂的空间范畴和教师的情感带入,学习自主性不强的学生很难自觉地通过在线平台学习。单纯的线上教学资源由于受到网课时间和形式的限制,对于知识点的讲解会更加偏向于精短,使学生不易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5]。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将二者有机融合,在实现教学形式多样化的同时,加强师生互动,将学生的学习情况可视化,帮助教师更好地实现差异性教学[6]。此外,学生的学习不受空间和时间的制约,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被充分调动,从而形成课内教学和课外学习的立体化教学模式;教师还可以通过线上的学习痕迹与电子数据,更全面地进行考核评价,根据课程评价的结果及时调整教学方法[7],学习平台能够记录学习的过程性材料,自动统计学习情况,教师不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进行总结统计,从而减轻工作压力[8]。
基于课程的知识点和技能点,教师在超星学习通上建立系列线上微课资源,并将教学课件、视频微课、案例、线上视频资源、阅读资料、单元习题等上传至课程平台,同时建立班级群,确保每一位学生能及时收到教师发布的任务。在微课的制作过程中,要控制课程时长,选取重难点,结合可视化图片、动画和文献资源进行录制,如“食品中的天然有毒物质”,教师可以在微课中展示动植物性毒素中毒的症状图片,加以急救措施及预防的相关视频,辅助相关食物中毒的新闻报道,弥补教科书中案例叙述简单,让学生难以共情的弱点,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7]。在习题库建设时,教师可利用超星学习通中已有的习题资源库,也可以根据学生学情,自主设计相关习题,更有针对性地布置相关作业。
在上课之前,教师针对每个章节内容发布课前作业,如课前导学、学前任务清单、课程相关视频、课前认知统计、预习阅读资料等。课前作业的形式可以多样化,但需要设置时间节点,确保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相应的课前作业,并保存作业数据,在学习通平台上签到确认。教师可以根据学习通后台统计,了解学生课前学习效果,并合理安排线下课堂教学内容。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有针对性地自主选择想要学习的内容,尤其是薄弱环节,可以通过微视频的反复观看加强学习。
在课前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在学习平台上开放讨论区功能,学生可以在讨论区发表自己预习时的感想和问题,与师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在线下授课时可以引用讨论区学生提出的相关问题作为课堂导入,让学生在线下课堂获得更好的参与感[9]。例如,在讲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这一章前,教师在学习通上发布了“GM Food,Good or bad”视频,以及“你是否会购买转基因食品”的统计表,同时开放讨论区,学生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在课堂中,教师截取统计表数据和讨论区相关评论作为课堂导入,学生课堂上“低头”现象明显下降,专注度和参与度显著提高。
教师通过平台设置手势或二维码签到,准确统计学生的出勤率。在线下课堂中,教师可借助学习通平台“举手、提问”一栏的功能,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在完成重难点讲解后,教师可通过平台现场发布课堂作业,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课堂作业尽量选择如判断题、选择题、多选题等后台自动批改的题型,学生完成后,教师能够通过后台统计情况及时发现学生学习的薄弱环节,必要时进行重新讲解。另外,也可以利用学习平台上分组功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分成不同的小组,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进行小组汇报、小组比拼,同时结合问题导向式、情景式、讨论式等不同教学法开展教师点评、生生互评的活动环节,形成一个教学互动,学思结合的线下课堂氛围[10]。
对于基础型的知识点,如“食品安全学”“食品毒理学”的基本概念,食品中常见的生物性毒素、化学性毒素等,教师可以在共享题库或自建题库中选择合适的题目和题型,完成组卷,设置作业完成时间节点,让学生自主练习,同时学生也能及时收到教师的反馈;对于实践应用型的知识点,除了传统的实验报告和小组汇报,教师可以发布辩论题和案例分析题,让学生在讨论区写下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专业和课程的思考。教师也可以发布视频资料、课后阅读材料、课程相关参考文献、前沿食品安全问题聚焦与解读等,让学生熟悉当前热点问题研究现状;教师还可以推送食品企业岗位职责、食品安全标准和实际应用案例,让学生了解今后从事工作时如何学以致用,培养应用型人才[9]。
该课程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里实行的考核方式为期末考试(50%) +平时成绩(50%),其中平时成绩由出勤率(5%)、随堂作业(10%)、讨论区发帖(10%)、课后作业(15%)、小组汇报(10%) 5 个模块构成。相比于之前的考核模式,改革后的模式更加注重过程评价,并且更加多元化,全方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过程材料有电子数据记录,使得评价更加公正客观[11]。
“食品安全与毒理学概论”除了专业知识之外,还涉及到道德、法律和职业等精神层面[12],在开展教学工作时,除了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外,还需要在线下课堂中充分融入思政元素,全方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作为食品专业学生的职业使命感。例如,绪论这一章节中,教师引导学生关注食品安全,同时也让学生意识到食品安全问题不能只依靠法律来解决,更需要企业和个人的“社会良心”,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外,还能树立其诚信道德、职业信仰等公民意识[13];在线下讲解DDT 农药对食品的安全性影响,引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DDT 农药是非常著名的杀虫剂和除草剂,但由于半衰期长,在自然环境中难以降解,危害持久性强,具有明显的“三致”作用,所以很快被淘汰;接下来引导学生来理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只有尊重自然、保护自然、顺应自然,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将价值引领与专业知识传授相融合,号召学生成为生态文明的坚定守护者。在小组合作、生生互评中,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培养其科学批判性思维。通过与时俱进的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概念[14]。
“食品安全与毒理学概论”课程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经过不断探索与实践,达到了较好的预期,一方面促进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强了师生之间的多方位互动;另一方面通过多元化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各项感官,让学生充分体会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体,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引导”的教学模式转变[15],并在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教学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线上的课程资源让学习不再受限于教室,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束缚,将食品专业相关内容和思政元素渗透至学生的生活中。线上资源库不仅给学生带来便利,更能惠及更多高校教师,实现资源跨校共享。
该教学模式也有需要提升的地方,如在讲解农残检验检测步骤的实验步骤时,学生通过观看线上实验视频,经过教师讲解后通过仿真软件完成实验,但具体到真实操作时还是比较生疏,“行是知之始”,虽然线上的资源能够带来比讲解更直观的感受,但是始终不能替代真实的实验操作[16]。另外,随着课程知识不断更新,线上教学资源也需要不断地补充、丰富,教师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录制相应的微课,制作PPT,更新习题集,来完善线上资源。“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实践和教学效果的提升还需要教师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探索。
“4+0”应用型本科、专科考核形式都采用过程性考核+期末理论考核,本科考核方式以理论考试成绩为主。三者都是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试相结合的考核方式。
“4+0”应用型本科平时成绩占20%,包括出勤情况、上课表现、书面作业;项目成绩占30%,包括实训设计能力、操作能力、合作能力、实习实训报告;终结性成绩占50%,包括答辩、论文或设计、调研报告、试卷。
专科平时成绩占20%,包括出勤情况、上课表现、书面作业;项目完成情况占40%,实训室表现(5%)、实训操作及设计、数据计算、实训报告、小组合作。期末理论考核占40%。
普通本科平时成绩占40%,包括出勤情况、上课表现、书面作业,实训操作及实训报告,新产品开发设计,期末理论理论考核占60%。
“4+0”应用型本科强调研究性实训技能,重视技术应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专科强调专业基础实训技能,培养学生对基本技能的实际操作和运用能力。普通本科则以理论为主,培养学生综合素养,新产品的开发设计和创新型思维,虽然知识体系较全面,但实训课时较少,实践能力相对训练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