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珺珺 徐 莉
2021年11月1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第41届大会上面向全球发布《共同重新构想我们的未来:一种新的教育社会契约》报告(Reimagining our futures together:A new social contract for education)(以下简称《教育的未来》)[1]。该报告提出“教育可以视为一种社会契约”,并且缔结这种新的教育契约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确保人们终身接受优质教育的权利”[2]。这一报告的发布为全球教育的未来指明了方向,预示着全球终身教育进入实质构建期。
然而,要想实现这一宏伟的目标,全球范围内仍然面临着重重阻碍,尤其是在贫困的农村地区。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决拥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思想主张,并充分认识到解决贫困问题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重要性,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在2015—2020年间带领全国人民打赢了一场划时代意义的脱贫攻坚战。中国提前10年实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可持续发展目标中的减贫目标,为世界贡献了中国经验。如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教育可以视为一种社会契约”的新主张[3],这对我国的乡村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当下,我国正处于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阶段。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推动下,全球的终身教育也进入了实质构建期。在这一大背景下,我国乡村教育的内涵发生了什么变化?2050年全面振兴的乡村到底是什么样的乡村?
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进入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为全面解决“三农问题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4]。对于乡村而言,教育不仅仅承载着传播知识、塑造文明乡风的功能,更为乡村建设提供了人才保障。教育振兴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是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发力点。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摆脱贫困放在治国理政的关键位置,鲜明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5]之后做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树立了目标、明确了任务、指明了方向。
2015年11月,中共中央出台《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自此,全国上下开启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没有硝烟的脱贫攻坚战争。全国人民在党中央的领导下,有组织、有纪律、有计划、系统化地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的脱贫难题,使贫困地区人民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提升。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这是又一个旨在消除贫困和改善民生的重大战略部署。并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三步走”的时间表: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6]。为了切实做好乡村振兴各项工作,党中央于2018年5月审议通过了《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为今后五年的“三农”工作做出了详细的规划,并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在攻克了千难万险后,2020年底,我国浩浩荡荡的脱贫攻坚战终于画上了完美的句号,为世界脱贫贡献了中国样本。
在这个关键节点,如何保障脱贫人口不返贫?如何使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2021年3月,中共中央发布《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提出今后五年为脱贫攻坚成果的过渡期,同时做好与乡村振兴战略实现有效衔接[7]。当下,我国正处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衔接新阶段,教育始终在乡村振兴中起着基础性、全局性的作用[8],在新的历史方位下,如何通过教育的作用继续对乡村振兴发力,是当下亟待厘清的问题之一。
回顾教育助力脱贫攻坚的历程,我国乡村地区的教育取得了以下几个方面成就。第一,乡村地区学前教育的毛入园率提高到了90%以上,乡村专职幼儿教师的数量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增长;第二,乡村义务教育普及性的目标基本上已经实现;第三,从2012年以来共有800多万名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接受了中等或高等的职业教育;第四,高等教育在促进区域发展方面也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中国教育部组织了教育部直属的75所大学来进行精准的教育扶贫,帮扶44个贫困县脱贫摘帽;第五,贫困地区建立了一支留得下、教得好的农村教师队伍,通过特岗计划共招收教师95万名,国培计划为中西部地区农村学校培训了1500多万名教师和校长。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打赢脱贫攻坚战,我国乡村教育成功实现了“有学上”这一目标。然而,当下正处于终身教育发展时代,我国的乡村教育不应只囿于学校教育框架之内,须在一个全新的框架内重新思考乡村教育的未来。乡村终身教育的发展和学习化乡村建设关系着2050年全面振兴乡村的远景目标。在终身教育新的发展目标下,乡村的教育不仅仅指向于学生,不仅仅指向于学校,而是要涵盖乡村所有人口,使乡村“人人、时时、处处”都能享受终身学习的机会。这正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直以来所提倡和呼吁的,也是我国实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的必然之举。2050年全面振兴的乡村必定是“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学习化乡村。
人的因素是实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的核心因素。乡村的全面振兴说到底是人的全面振兴。新历史方位下,乡村教育的内涵发生了质的变化。乡村教育旨在促进农村人口综合素质提升,更多的是对人的可持续成长的关切。
对“可持续”的关注,盛行于进入新世纪前后,最初是由生态危机引起的,而生态危机又是由于片面的发展观导致的,但从根源上来看还是由人引起的。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学术界普遍认同的是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公布的《我们共同的未来》中的界定,即可持续发展指“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9]。相对于经济发展观,这是一种新型的世界观、价值观、文明观和实践观。但“可持续发展”概念还是有局限性的,它没有明确揭示出发展的主体及其价值目标,其所隐含的意义主要还在资源问题上,还是指向于经济和物质发展上。
而使用可持续成长概念,有利于在用语上将关注点明确到人本身——事物是发展,人是成长,也有利于克服“发展”一词在经济和功利意义上对人性的遮蔽。而如果将人的可持续成长视为人性的不断改变和完善,人的可持续成长至少应包含两个方面:一是人可持续完善自己的能力和素质;二是人的成长需要或价值取向的可持续性,且人的可持续成长既指个体的成长,也指人类整体的成长。那么,在生命的意义上,人的可持续成长就不能仅仅指人的全面发展一个面向,而应是人的毕生过程中的横向和纵向上的协调成长。在持续成长的横向水平上不应该只关注那些能给自己带来利益的成长任务而扭曲人本来的愿望。
联合国一向主张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并把2005—2014年定为“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在全球范围内倡导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融入教育领域[10]。2015年11月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第38届世界会议,发布了《教育2030行动框架》,提出了“确保全纳、公平的优质教育,使人人可以获得终身学习的机会”的教育目标[11]。同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又发布了《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报告,进一步强调了可持续性的问题,提出了对可持续的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核心关切[12]。现代社会用教育促进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了国际共识。
然而,教育促进可持续发展在全球的农村地区仍然面临着重重的挑战。我国利用2015—2020年五年的时间打赢了脱贫攻坚战,解决了我国绝对贫困的问题,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乡村教育的发展,但是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我国的乡村地区仍然很薄弱。在农村的学校教育中,学校的课程缺乏与乡村生活、文化、环境相关的课程,并把农村教育看作为城市培养精英的教育,大部分农村孩子的理想是走出农村,而不是留在农村,因此,我国乡村教育的现状是学生越来越少了,人才越来越少了,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日趋严重。
全面振兴的乡村必然是可持续发展的乡村。促进可持续发展,教育是最有效的工具。我国乡村教育未来的发展方向一定是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基本国策,这无疑是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中国化。因此在开展乡村教育时要结合我国乡村的风土民情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融入教育整体发展中去。可持续发展教育中一个重要的关系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从原始文明时代始初的完整肤浅,到农耕文明和工业文明时代的片面异化,再到新文明时代的深广度层面回归整体完整性,当前正经历脱胎换骨换代升级式的革新,这样一个轮回上升时,反馈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重新回归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样的关系上。2050年,我国所追求的全面振兴的乡村,是通过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后创造出的绿色的乡村,是可持续发展的乡村,是能够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乡村。
学习化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学习化乡村是学习化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振兴的乡村所呈现出的社会化图景是人人都能够终身学习的学习化乡村。
复杂性科学启示人类:人类走得越远,知识和知识的获得——学习,在最终形成环境以及自身成为环境的一部分中就越重要[13]。而学习化社会的魅力正在于此,它描绘了美好的社会理想,满足了作为学习者的社会成员个体的价值需求,强调学习的终身化、全民化和个性化,强调学习的个体性价值属性、学习的多样化自由选择与兴趣导向把个体的成熟成长从外在的强制要求和被动过程变成其内在需要和积极主动过程,其中学习的终身化正是强调人的成长是持续学习的过程,这都意味着走向学习化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14]。
学习化社会还蕴含着一场深刻的学习观、知识观和教育观的深刻革命。未来学习不是单纯学习一些静态的知识,不是剥离于世界学习,而是融入世界学习,是把整个个体完全融入世界中去。学习的知识也不是从剥离于主体的“抽象知识”,而是统一于主体的“完全知识”;不是从形成性已知的“确定性知识”,而是即时性“不确定复杂知识”学习化社会的教育也不是与真实情境相割裂,而是要融入于真实生活情境,把整体还给整体。
学习化社会的核心是学习,人是有终身学习能力的。这一事实已被科学证明,并且是符合人类自身追求学习本性的,所以,人人必须通过不断学习来实现人生真正的价值。学习化社会最终追求的目的在于学习成长、人格的构建和成功即人的可持续成长。
学习化的社会是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产物,它对学习的要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强烈、更持久、更全面,全社会的人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应对新的挑战。学习化社会的社会图景是:横向上包括社会中的每一个个体,纵向上实现每个个体的终身学习。也就是说,社会中的每个人都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并善于不断学习,最终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学习化社会的内涵是全民学习与终身学习。
我国乡村振兴战略中所提出的到2050年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目标,本质上是对学习化乡村的追求。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学习化乡村要以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战略指引,以乡村人人能够终身学习作为乡村发展的动力[15],为乡村人口提供全纳、公平、高质量的终身教育,从而增强乡村的内生动力,最终乡村的每一个个体都能实现自身的可持续成长,使其在学习与思考中,不断形成对世界万物认识凝结而成的新思想、观点和主张。反过来,这些新思想、新观点和新主张会形成乡村建设的内生动力,经过这种可持续的良性循环,最终把我国的乡村建设成全面振兴的乡村。因此,学习化乡村具备四个基本的内涵:第一,以乡村为根基;第二,以终身学习为追求;第三,以实现人的可持续成长为核心关切;第四,以实现乡村的可持续发展为最终目标。最后形成的全面振兴的乡村,必然是“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化乡村。
赢得未来的关键是教育,教育的关键是实现人的可持续成长和构建学习化的社会[16]。乡村的振兴说到底是人的振兴,因此乡村的振兴必然要靠教育的力量,通过使乡村每个人都享有优质、公平的教育,最大程度激发出人内心的强大力量,实现人自身的可持续成长,最终由人人携手共同构建学习化的乡村,共同构筑学习化的社会。
当下,我国正处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新历史方位下,教育始终是乡村振兴中的主要发力点。随着我国脱贫攻坚基本解决了乡村教育“有学上”的目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教育的未来》报告大步助推着世界向终身教育时代迈进,向学习化社会迈进,我国乡村教育也必然转向终身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乡村需要可持续发展的教育作为支撑,对人的可持续成长的核心关切是乡村教育的新内涵。中国共产党所提出的2050年全面振兴的乡村,必然是人人可以享受公平的优质教育,人人可以获得终身学习机会的学习化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