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生专业认同:困境透视与突破路径

2022-11-18 04:00程火波
中国成人教育 2022年7期
关键词:院校高职专业

○程火波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许多行业对高技能实用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然而,由于专业认同度的影响,许多高职学生更倾向于选择所谓的热门专业,这使得一些看似冷门的专业一度受到冷落,也使得部分行业企业的用人需求难以得到满足。在此背景下,提升高职学生专业认同的重要性日益突显。但目前高职院校专业引导工作不力,专业培育工作存在不足,忽视就业指导教育;高职学生对报考专业缺乏认知,学习生活缺乏合理规划,专业心态不佳;社会的专业认知程度不足,未能实现平等就业,部分专业待遇不佳,这使得高职学生专业认同困境突显。

一、提升高职院校学生专业认同的必要性

专业认同体现的是高职学生在对自身专业形成基本认知的前提下,对自身专业生发的情感层面的认可与接纳。专业认同是高职学生实现专业发展的基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其未来能否、是否从事与自身专业相关工作。提升高职学生专业认同,不仅有助于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专业学习效率,使得高职学生具备从事自身专业相关工作的能力,也有助于加强高职学生的专业就业能力和信心,使得高职学生愿意从事自身专业相关工作。

(一)提升专业认同,有助于提升高职学生的专业学习效率

(二)提升专业认同,有助于加强高职学生的专业就业能力和信心

提升高职学生的专业认同,能够促使高职学生主动丰富自身的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了解自身的专业就业形势,使得自身的专业就业能力得到极大加强。同时,在选择自身职业与岗位时,大部分人都愿意选择自身比较有信心能够驾驭的专业领域,而提升高职学生的专业认同,能够使得高职学生在全面掌握专业知识、技能,进而加强其在自身专业领域就业的信心。这不仅使得高职学生学有所用,也使得知识资源的价值得到充分发挥。

二、高职院校学生专业认同困境透视

(一)院校层面:专业引导工作不力,专业培育工作存在不足,忽视就业指导教育

1.专业引导工作不力。第一,部分高职院校在高职学生大一入学之初,未能针对各个专业进行全面讲解,难以使得高职新生对于自身专业形成心理上的整体认知。而在后续专业学习过程中,部分高职院校未能充分发挥辅导员的思政教育作用,难以对于专业认知程度较低的高职学生及时进行教育引导,制约了专业认同的初步形成。第二,对于未能如愿进入本科院校才选择就读高职院校的高职学生,部分高职院校未能及时进行心理干预,无法消除其由于心理预期落差而产生的失落感,导致其对自身专业难以产生学习兴趣,进而制约了专业认同的形成。

2.专业培育工作存在不足。第一,部分高职院校安排了过多的专业课程,使得部分高职学生对专业学习产生一定的抵触情绪,削弱了高职学生的专业学习热情与专业认同感。部分高职院校的专业实践课程占比较低,难以促进高职学生挖掘自身的专业学习与研究潜力,无法使得高职学生在现实问题化解过程中建立起强烈的专业认同。第二,部分高职院校未能深化导师与学生的交流,无法确保学生保质保量地达成专业学习目标,难以让高职学生在获得专业学习成就感的同时形成专业认同。

3.忽视就业指导教育。第一,在入学第一年,部分高职院校未能邀请就业指导专家、专业课程教师以及毕业生科学解读专业就业形势,导致高职学生未能积极做好就业心理准备,在慌忙的就业准备中降低了专业认同。第二,在入学第二年,部分高职院校未能引导高职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导致学生无法在实践中检验自身专业所学,难以形成就业信心,制约了专业认同的形成。第三,在入学第三年,部分高职院校未能协助高职学生做好职业规划,使得学生在就业求职过程中手足无措,进而制约了专业认同的提升。

(二)学生层面:对报考专业缺乏认知,学习生活缺乏合理规划,专业心态不佳

1.对报考专业缺乏认知。部分考生对于自身报考的专业缺乏科学的认知,造成了专业学习过程中的动力不足与情绪消极,进而削弱自身的专业认同,制约自身的长远发展。

2.学习生活缺乏合理规划。部分高职学生在入学后未能明确自身专业的具体培养方案,对于具体培养计划不够了解,无法为规划专业学习生活提供指导依据;未能积极吸纳辅导员和专业导师的意见,导致专业学习生活规划缺乏宏观性和可操作性,难以为专业认同的形成提供良好开端。

3.专业心态不佳。部分高职学生由于未能进入中意的本科院校或专业,因而专业心态不佳,在专业学习过程中日益懈怠。这既不利于高职学生个体的成长,也不利于专业认同的形成。

A:从描述来看,并没有什么好让你担心的。孩子喜欢和比自己大的人交朋友,这很正常。他的社会圈子还小,就只认识这位小姐姐,于是特别关注。你可以创造适当的机会让他们多接触,同时也让他有机会交同龄朋友,以平常心看待就是了。

(三)社会层面:专业认知程度不足,未能实现平等就业,部分专业待遇不佳

1.专业认知程度不足。第一,部分用人单位的专业认知程度不足,对于专业的认知过于狭隘,以先入为主的观念否定了一系列相关专业的高职学生,削弱了这部分学生的专业认同。第二,在高考填报志愿期间,部分教育主管部门未能督促各院校做好信息发布工作,导致考生的专业认知程度不足,使得部分考生由于盲目报考而在后续学习过程中降低专业认同。

2.未能实现平等就业。部分用人单位在员工招聘过程中过度看重院校知名度、专业排名以及性别,导致一部分优秀高职学生直接丧失竞聘岗位的机会,进而使得高职学生对自身专业的认同度大大降低。

3.部分专业待遇不佳。对于部分艰苦专业的高职学生而言,其在承担着艰苦工作的同时却收获着微薄的薪资待遇,这势必会削弱其内心的专业认同感。

三、高职院校学生专业认同困境的突破路径

唯有形成强烈的专业认同,高职学生才能够充分发挥自身专业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进而有效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满足专业领域的就业要求。因此,为了促进高职学生形成强烈的专业认同,高职院校要优化专业引导工作,完善专业培育工作,重视就业指导教育;高职学生要科学认知报考专业,合理规划学习生活,养成积极专业心态;社会要提升专业认知程度,提供平等就业机会,提高部分专业待遇。

(一)院校层面:优化专业引导工作,完善专业培育工作,重视就业指导教育

1.优化专业引导工作。第一,强化专业认知教育,引导高职学生对自身专业形成科学认知。刚刚进入高职院校的高职学生往往对自身专业缺乏全面而深刻的认知,这势必会影响其专业认同的形成。因此,高职院校还需重视强化专业认知教育。一方面,在大一入学之初,高职院校便要开展新生交流会,由各专业负责人针对各个专业从培养方案、培养方式、就业方向等多个层面进行全面讲解,对高职学生专业学习目标与要求进行清晰阐述,并悉心解答高职新生对于专业学习的各种困惑,使得高职新生对于自身专业形成心理上的整体认知。另一方面,在后续专业学习过程中,高职院校要充分发挥辅导员的思政教育作用,提高辅导员与高职学生的沟通频率,尽可能每一至两周安排一次例会,动态了解高职学生专业认知程度的变化,对于专业认知程度较低的高职学生及时进行教育引导。

第二,强化心理辅导教育,促进高职学生提高自我调适能力。在高职学生群体中,一般有一部分学生由于未能如愿进入本科院校才选择就读高职院校,这使得其难免由于心理预期的落差而产生失落感,对自身专业难以产生学习兴趣。对此,高职院校要及时进行心理干预,避免对高职学生的专业发展造成影响而制约高职学生专业认同的形成。因而,高职院校要定期举办心理咨询活动,尽可能延长心理咨询室的开放时间,确保出现心理障碍与困惑的高职学生能够及时获得心理援助,使得心理咨询室的作用得到全面发挥。同时,高职院校心理辅导工作者应当基于高职学生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为高职学生分析专业发展优势与短板所在,使得高职学生能够有效发挥优势、规避短板,以乐观健康的心态参与专业学习,进而使得高职学生从心理层面接受与认同自身专业。

2.完善专业培育工作。第一,科学调整课程设置,促进高职学生专业能力的发展。其一,专业课程的学习要求较高,安排得过多可能会使部分高职学生对专业学习产生一定的抵触情绪。因此,高职院校要科学规划各种公共课程的占比,使得高职学生在专业课程学习之余能够通过各种公共课程调节自身情绪,避免削弱高职学生的专业学习热情与专业认同感,也能够促进高职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其二,高职院要合理提升专业实践课程的占比,使高职学生在专业实践学习过程中挖掘自身的专业学习与研究潜力,提高高职学生的现实问题化解能力,使得高职学生可以在现实问题化解过程中建立起强烈的专业认同。

第二,深化师生交流,督促高职学生专业成长。其一,高职院校要尽快组织开展高职学生与导师的见面交流会,并健全高职学生导师责任制,督促导师深化与高职学生的交流,及时为高职学生专业学习工作的推进提供科学指导,确保高职学生保质保量地达成专业学习目标,使得高职学生在获得专业学习成就感的同时形成专业认同。其二,高职院校要定期开展学术报告、研讨会等专业性活动,促进高职学生与导师平等地进行专业交流,使得高职学生在和谐自由的专业交流氛围中形成专业认同。

3.重视就业指导教育。第一,在高职学生入学第一年,高职院校要引导高职学生形成积极的就业心态,邀请本校就业指导专家、专业课程教师以及已就业的毕业生,举办新生研讨活动,为高职学生科学解读专业就业形势,确保高职学生能够清楚地了解就业形势,积极做好就业心理准备,避免在慌忙的就业准备中降低专业认同。

第二,在高职学生入学第二年,高职院校要基于高职学生的个体性格特点与就业志愿,引导高职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了解自身专业所学知识在社会工作中的作用,并在实践中不断检验自身专业所学,加强自身的知识迁移与应用能力,从而提升高职学生的就业信心,并促进高职学生将其转化为专业认同。

第三,在高职学生入学第三年,高职院校要协助高职学生基于自身的优势与不足明确就业方向、做好职业规划,并及时为高职学生提供动态的就业信息与政策咨询服务,使得高职学生在就业求职过程中能够游刃有余。这对于其专业认同的提升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二)学生层面:科学认知报考专业,合理规划学习生活,养成积极专业心态

1.科学认知报考专业。专业会伴随着人的一生,如果对于自身报考的专业缺乏科学的认知,极易造成专业学习过程中的动力不足与情绪消极进而削弱自身的专业认同,制约自身的长远发展因此,考生在志愿填报过程中,需要基于自身的兴趣、性格及其他优势,尽可能报考自身感兴趣、能够彰显自身优势的专业,并广泛听取父母、教师提供的意见。同时,考生在志愿填报前还需借助多元化渠道获取专业相关信息,对意向专业的培养方案、目标、师资力量以及就业前景形成科学认识避免从专业名称的字面意思上理解专业。

2.合理规划学习生活。目前,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的课程都集中在一年级和二年级,第三年主要用于高职学生的实习与求职。对于高职学生而言,在短短三年时间里,对一个原本陌生的专业从整体认知到内心感知,再到专业认同,经历这一过程并非易事。这要求高职学生合理规划自身的专业学习生活。因此,高职学生在入学后应当尽快明确自身专业的具体培养方案,了解自身专业的具体培养计划,以便为规划专业学习生活提供科学指导依据。同时,高职学生在初步建立专业学习规划后,可以与辅导员和专业导师进行沟通,积极吸纳辅导员和专业导师的意见,尽可能使得专业学习计划张弛有度,确保既有宏观性和长远性,又有现实性和可操作性。这对于专业认同的形成无疑是一个良好开端。

3.养成积极专业心态。对于部分高职学生来说,本科院校才是其最为中意的选择,高职院校往往是退而求其次的选择。这部分高职学生在专业学习过程中极易产生挫败感,在专业学习过程中日益懈怠。这既不利于高职学生个体的成长,也不利于专业认同的形成。对此,高职学生也应当积极构建良好师生关系、同学关系,不可因为未能进入中意的院校或中意的专业而放任自身。同时,高职学生应当养成积极的专业心态,通过广泛阅读专业书籍,了解专业背景,积极参与专业实践活动,逐步提高自身的专业兴趣,使得自身不断对自身专业形成情感认同。

(三)社会层面:提升专业认知程度,提供平等就业机会,提高部分专业待遇

1.提升专业认知程度。第一,用人单位还需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认知程度,避免对于专业的狭隘认知影响了人才的吸纳。例如,某小学需要招聘一名语文教师,却将专业范围狭隘地限制为汉语言文学,将小学教育专业的高职学生排除在外。这显然不利于优质人才的吸纳,也会削弱相关专业高职学生的专业认同。对此,用人单位应当明确岗位所需的专业技能,并与应聘高职学生的专业进行对比,避免由于先入为主的观念否定一系列相关专业的高职学生。

第二,在高考填报志愿期间,教育主管部门要督促各院校做好信息发布工作,使得考生全面了解各专业的培养方案、培养方式以及就业前景,提升高职学生的专业认知程度,避免考生由于盲目报考而在后续学习过程中降低专业认同。

2.提供平等就业机会。目前,许多用人单位在员工招聘过程中都还存在着过度看重院校知名度、专业排名以及性别的情况。这导致一部分优秀高职学生直接丧失竞聘岗位的机会,进而使得高职学生对自身专业的认同度大大降低。对此,用人单位还需采取以专业能力为依据的招聘模式,尽可能为每一位应聘的高职学生提供公平的专业技能展示机会。这既有助于维护就业公平,也能够为在读高职学生提供良好榜样。

3.提高部分专业待遇。对于部分艰苦专业的高职学生而言,其往往在承担着艰苦工作的同时却收获着微薄的薪资,这势必会削弱其内心的专业认同感。因此,还需重视提高部分艰苦专业人才的薪资待遇。其一,就工资而言,地方政府应当确保本地各用人单位针对艰苦专业人才按时、按量发放工资,尤其是确保偏远、贫困山区的艰苦专业人才工资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其二,就补助而言,地方政府应当为艰苦专业人才提供一定的住房、取暖、交通等方面的补助。这不仅有助于留住艰苦专业人才,也有助于促进其提升专业认同感。其三,就假期而言,艰苦专业人才的工作环境一般较为恶劣,这使得其极易产生心理压力,同时影响其身体健康状况。地方政府还需重视强制各用人单位为艰苦专业人才提供一定的额外假期,不得随意安排加班。这既有助于吸引一部分艰苦专业人才,也能够增强其专业认同。

猜你喜欢
院校高职专业
中高职教育衔接研究的重要探索
——评《中高职教育职业能力培养有效衔接研究与实践》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部分专业介绍
专业修脚店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
wolframalpha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