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中师生协作互动的开展策略研究

2022-11-17 20:11:52徐维风
数理天地(高中版) 2022年21期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

徐维风

【摘要】师生协作互动,是由教师发起,之后与学生协作以实现某一教学目标的教学策略,旨在活跃课堂氛围、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并发挥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作用,有效提升教学效率.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师生协作互动已经成为教学改革的重要方面.本文简要论述师生协作互动的意义,分析高中数学教学中师生协作互动开展的问题,重点从科学设计问题、重视思维启发、实行网络助学、开展多元评价四方面阐述高中数学教学中师生协作互动的开展策略.

【关键词】高中数学;师生协作;课堂教学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素质教育理念与核心素养理念的深入,高中数学教学的目标、实施方式、活动组织形式等发生深刻调整,在教授学生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注重营造轻松、愉悦、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重构教与学之间的关系,不仅需要体现学生在数学学习全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而且要发挥出教师对学生的指导、激励、支持等作用.师生协作互动是达到上述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教师围绕具体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发起互动,帮助学生明确学习要点,引导学生与教师以协作配合的方式达到预定的学习目标,全面发展学生数学知识技能水平、思维品质、团结协作能力等,以确保数学课堂生动、高效.

1 高中数学教学中师生协作互动开展的意义

高中数学教学中师生协作互动开展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三大方面.

其一,有助于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在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下,教师为课堂的主导,从自身经验及主观判断出发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源,学生则处于被动地位,机械性聆听教师讲述,在学习活动中,教师与学生之间为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而在数学教学中积极开展师生协作互动,将學习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翁”,教师则以协助者、支持者、引导者的身份参与到学生数学学习活动中,可以体现出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信任、宽容与爱护,能够转变师生关系.

其二,有助于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基于师生协作互动的数学教学能够缩短教师讲解、分析的时间,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机会,通过教学流程的简化、教学方式的创新以及教学活动的改进以吸引学生关注,使学生在课堂上学足、学好,对学生思维品质、学习能力等产生综合效益,以此显著提高数学教学质量[1].

2 高中数学教学中师生协作互动开展的问题

在素质教育理念的引领下,大部分高中数学教师都能意识到课堂上师生协作互动的必要性,但受到传统教学模式、教学实施方法的限制,现阶段高中数学教学中师生协作互动开展的状况不容乐观,存在四大不可忽视的问题.

其一,教师在发起协作互动时所采用的方式较为单一.在当前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倾向于通过回顾旧知识以引出新知识,呈现教学目标后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做题、聆听教师讲解等方式学习新知识,而忽视问题设计在发起协作互动活动中的重要性,不利于在课堂开端开启学生的思维活动,并且很容易导致学生陷入思维定式,弱化师生协作互动的作用.

其二,教师主导作用发挥不到位.师生协作互动并非由教师提出教学目标后将学习主动权全部交给学生.高中生虽然储备了大量数学知识,初步形成了数学学习策略,但在缺乏教师管理约束、引导强化的情况下依然会出现学习目标不明晰、注意力易分散、无法把握学习要点的现象,而教师未能充分发挥自身主导作用,难以与学生建立和谐平等的关系,无法体现教师对学生的支持、关注,会降低学生的情感体验与学习效率.

其三,对信息技术的利用率偏低.教育信息化时代下,信息技术为师生协作互动的开展提供了技术支持,但大部分教师缺乏信息技术应用意识及能力,在开展师生协作互动时多数采用讲述、灌输的方式帮助学生解决问题,难以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进而降低师生协作互动开展的实效性[2].

3 高中数学教学中师生协作互动开展的策略

3.1 科学设计问题,有效发起互动活动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围绕教学目标、具体教学内容以设计开放性、探究性、趣味性的问题,是实现师生间高效、有效协作互动的前端环节.教师在问题设计上要遵循精、少、实、活的基本原则,用简洁精炼的语言描述问题,或者将问题置于真实情境内,结合高中生数学学习基础水平、学习特点、兴趣爱好等将问题转化为师生协作互动的媒介、撬动学生思维的支点,为师生协作互动的开展奠定坚实基础.为此,教师要采用多元化方式设计问题,以教学内容为起点明确问题的范围及提问方式,注重问题的梯度、深度及广度,将教学意图、教学目标等寓于问题之内,以此有效发起师生协作互动活动[3].

例如 在《简单的随机抽样》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堂导入阶段创设如下问题情境:某国空军为强化战机作战能力决定对战机的关键部位进行强化,其通过统计分析的方式对比参战并返回战机上不同部位的弹孔数量,对弹孔数量最多的部分进行加强,但战机的损失率并未降低,为何会出现此种情况?在整个数据分析过程中哪一环节出现了问题?在随机抽样中需要遵循哪些基本原则?如果你是战损分析员,会选择何种方式选择加强部位?该问题情境使用了学生感兴趣且熟悉的材料,引导学生从抽样的目的出发,对自己学习过的数据采集及分析知识进行融会贯通,使学生透过事物的表象抵达事物本质,体会数学学科的唯物辩证观,并且生动形象的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自觉主动地与教师协作以解决情境内涉及的数学问题.

3.2 重视思维启发,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师生协作互动开展的最终目的并非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吸收内化数学知识、习得数学技能,并悟得数学思想方法.高中生数学思维能力不是自主形成,而是需要教师在学情分析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引导与强化.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坚持“授人以渔”的基本原则,重视启发学生思维,活化学生的思维活动,在开展师生协作互动时有效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解题思路,拓宽学生的数学视野,进而体现出师生协作互动的价值,让学生自然而然地掌握数学学习及解题方法.

例如  在《解三角形》教学中,教师需要细致研读教材,把握好解三角形中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如化归与转化思想、函数与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等.在此基础上精选例题,开展变式训练,教授学生应用数学思想方法来解决问题.

例1 在△ABC中,∠A,∠B,∠C的对边分别为a,b,c,已知2(tanA+tanB)=tanAcosB+tanBcosA,证明a+b=2c.

在讲解上述例题时,教师引导学生从设问角度出发,反观题目的已知条件,有意识地利用化归与转化思想、同角三角形函数的关系,将题干中已知条件内的“切”转化为“弦”,即2(tanA+tanB)=tanAcosB+tanBcosA—2(sinAcosB+cosAsinB)=sinA+cosB,根据两角和的正弦共识便可得到sinA+sinB=2sinC,即a+b=2c.

在解题教学中教师注重以师生协作互动开拓学生解题思路、解题中涉及的数学思想方法,并开展变式训练以促进学生对数学思想举一反三,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解题效率及准确性,还能够在师生协作互动的开展中体现教师对学生的启发、指导与帮助.

3.3 实行网络助学,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信息技术是高中数学教学中师生协作互动开展的辅助工具.现阶段数学教学软件、媒介、资源平台等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信息技术为师生协作互动的开展开辟了广阔空间,提供了技术支持,也注入了创新活力.为此,高中数学教师要以信息技术为支撑有效开展师生协作互动,一方面将抽象、笼统且复杂的数学知识直观化、简洁化、生动化与趣味化,降低学生学习难度,调动学生学习动力,使学生对数学学习充满热情,并自觉主动、富有创造力地参与至学习活动中;另一方面则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为学生搭建数学学习“支架”,使学生从依赖教师的讲解分析,转变为在教师支持协助下自主学习、自主探究、深度思考,发展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及自主学习意识[4].

例如 在《三角函数》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数学软件GepGebra开展师生协作互动.首先在软件内构建函数模型y=sinx,设置参数滑动条A、ω、φ.其次,在软件上演示函数y=sinx图象的绘制过程,请学生细致观察并总结函数图象绘制的步骤,初步把握函数图象的性质与特点.再次,分别拖动参数滑动条并呈现函数y=Asin(ωx+φ),请学生仔细观察在不同参数变化下函数图象的变化,理清参数与函数图象之间的关系,即A改变图象的振幅,ω改变图象的周期,φ决定了图象的平移.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网络助学,使学生在直接观察与深度体验的基础上建立完善的数学知识体系,且教师对软件的操作、参数的调整、问题的设计等都体现出协作互动目的,能够使数学课堂更加生动,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3.4 开展多元评价,促进学生自我发展

评价是师生协作互动中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教师在实行多元主体教学评价体系前,需要围绕师生协作互动的目的、学生应当具备的核心素养,将数学学科核心素养转化为具体的评价指标,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学生基础水平、学生学习状态等为指标赋予权重,以此形成完善的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接下来,需要在教学评价中體现出师生协作互动的作用.

例如 在《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发送自评单、互评单以发起师生协作互动,先由教师的总结归纳展现本节课知识的思维导图,标注出关键知识点、核心概念、数学基本原理等,以帮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重难点[5].随后引导学生回顾数学学习过程、方法及结果,自我评价学习态度、知识储备量、数学学习状态、学习成效及数学思维能力的提升程度等.通过生生互评以评价合作学习中小组成员的贡献价值、发言频率等.最后由教师作总结性评价,针对学生薄弱环节提供指导帮助,从而在教学评价中实现师生协作互动.

4 结语

师生协作互动是指由教师发起的,通过教师与学生共同围绕既定目标以开展一系列教学、学习活动的教学方式.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师生协作互动对于构建和谐融洽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为此,高中数学教师要把握好师生协作互动的作用及要点,以此为依据高效地开展师生协作互动活动,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作用.

参考文献:

[1]农国胜.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师生协作互动策略[J].中学教学参考,2021(36):46-47.

[2]章学明.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协作互动教学策略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1(27):16-17.

[3]王贤博.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协作互动的教学策略研究[J].新课程,2021(36):86.

[4]温秀娟.高中数学教学中师生协作互动教学策略的实践探微[J].考试周刊,2021(66):88-90.

[5]王彦久.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技巧[J].科技资讯,2020,18(02):152-153.

猜你喜欢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
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情景—问题”教学模式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01:00
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0:59:20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0:58:31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54:54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20:33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15:46
取舍有道,方为有效课堂教学
学周刊(2016年26期)2016-09-08 09:02:56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7:04